董平[梁山好漢]

董平[梁山好漢]

董平是施耐庵所作《水滸傳》人物。董平祖籍河東上黨郡,原為東平府兵馬都監,雙槍出神入化,有萬夫不當之勇,人稱“雙槍將”。梁山泊第十五條好漢,與林沖、關勝、呼延灼、秦明同列梁山五虎將。宋江攻打東平府,用計讓林沖、花榮誘敵,騙董平到一村鎮裡,用絆馬索絆倒董平。董平感謝宋江知遇之恩,歸順梁山,成為梁山上一員猛將,常打頭陣,屢立頭功,滿山皆稱“董一撞”。董平丰神俊朗,三教九流、品竹調弦無所不通,因此有“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之稱。攻打方臘時,董平在盧俊義帳下,被炮火傷了左臂,和厲天閏、張韜交戰時,為救中槍倒地的“沒羽箭”張清,被張韜背後偷襲,砍為兩段,和張清一同殞命於獨松關。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人物出身

董平是河東上黨郡人氏,與王定六是故交。董平相貌俊朗,儀表堂堂,為人風流,還有著一身驚人的好武藝,為東平府兵馬都監。

大戰東平府

董平董平
宋江與盧俊義分兵去取東平、東昌兩處城池,約定先取下城池者為梁山泊主。宋江帶領眾家兄弟去取東平,董平為為東平府兵馬都監。戰前,宋江派郁保四、王定六二人進城勸降董平被其痛打趕回,史進進城為內應又被告發下獄。陣前,董平出陣戰退韓滔、徐寧兩員大將後殺進宋江軍中,雙槍如龍往來衝突圍之不住。宋江愛惜董平,定下埋伏之計,第二天親自引軍詐敗而走,董平縱馬追趕被絆馬索絆倒座騎,被擒後得宋江禮待,董平因而歸順梁山,引軍賺開城門,殺了太守程萬里,奪其女兒。宋江因此先於盧俊義攻破城池,水滸寨也因此又得一員蓋世英雄慣戰猛將。

大戰張清

歸梁山後,董平隨軍攻打東昌府,張清連打梁山數員大將。董平初上梁山,為了立功主動請纓出戰張清,連躲三塊石子,激戰以董平中石傷手告終。

南征北戰

上梁山後,董平被列為馬軍五虎將之內。星號天立星,排名第十五位。
大聚義後,李逵元夜鬧東京,關勝與梁山五虎將中其他四員,一同帶兵到東京城外接應從城中逃出的梁山眾人,與高俅軍隊對峙。
童貫來犯,董平輕鬆刺死了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
高俅來犯,董平和王文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隔日中項元鎮一箭,休養了一段時間,招安前沒能上陣。
招安後,征遼國,董平五十回合刺死了皇侄耶律國珍。
征方臘,在宣州十合上兩槍刺死偽統制韓明。

人物結局

一路過關斬殺將至獨松關,周通等人前往巡哨,守將厲天潤突出刀劈周通,董平聞之大怒,為給周通報仇陣前挑戰,不料被火炮傷了左臂。次日董平與張清前去復仇,步行殺上獨松關與守將厲天閏、張韜大戰,因左臂有傷敗下關來,張清挺槍來救,不料用力過猛,槍刺樹身拔之不出被厲天閏乘機刺殺,董平回救,不防張韜從背後攔腰一刀,可惜兩員虎將雙雙陣亡在獨松關下。

人物起源

《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三十六人中有一撞直董平。
在宋元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寫到:一直撞董平:昔樊將軍,鴻門直撞,斗酒肉肩,其言甚壯。
南宋初期,有唐州土豪董平,水滸傳中董平或有借用其形象。
又有學者認為一撞直綽號為唐宋俚語,至明朝過於生澀,故水滸傳作者改一撞直綽號為雙槍將。
而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也應是董平這個人物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

人物評價

書中評價

贊詩:
兩面旗牌耀日明,鎪銀鐵鎧似霜凝。
水磨鳳翅頭盔白,錦繡麒麟戰襖青。
一對白龍爭上下,兩條銀蟒遞飛騰。
河東英勇風流將,能使雙槍是董平。
擐甲披袍出戰場,手中拈著兩條槍。
雕弓鸞鳳壺中插,寶劍沙魚鞘內藏。
束霧衣飄黃錦帶,騰空馬頓紫絲韁。
青旗紅焰龍蛇動,獨據東南守巽方。

評點者評價

金聖歎:徐寧、董平是中上人物。
金聖歎:妙妙,真英雄,真風流,溫太真不足齒也。
李卓吾:這樣人如何幹得事!
余象斗:董平議親之由,太守不從,此處便有謀殺之心。

衍生形象

衍生戲劇

《東平府》(又名《收董平》、《東嶺關》,見水滸傳六十八回。

衍生文學

俞萬春《蕩寇志》中,董平守曹州時被金成英、韋揚隱合力殺死。而且有其代替孫立排在梁山第十五位的說法。
程善之《殘水滸》中,飲酒中毒,患上重病。程小姐為報父仇,將他殺死。
董平,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五,一百單八將之十五。河東上黨郡人氏,上梁山前為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相貌俊朗,儀表堂堂,為人心靈機巧,三教九流,無所不通,橫笛撫琴,無有不會。尤其是有著一身驚人的好武藝,善使兩條綠沉槍,衝鋒陷陣,英雄蓋世,有著萬夫不當之勇,故此,山東河北都稱他為“風流雙槍將”。

落草為寇

董平董平
梁山打破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之後,宋江遵照晁天王遺囑欲讓位給盧俊義,眾兄弟不服,為此,宋江定下抓鬮之議,與盧俊義分兵去取東平、東昌兩處城池,約定先取下城池者為梁山泊主。宋江帶領眾家兄弟去取東平,戰前,宋江派郁保四王定六二人進城勸降守將董平被其痛打趕回,史進進城為內應又被告發下獄。陣前,董平出陣戰退韓滔、徐寧兩員大將後殺進宋江軍中,雙槍如龍往來衝突圍之不住。宋江愛惜董平,定下埋伏之計,第二天親自引軍詐敗而走,董平縱馬追趕被絆馬索絆倒座騎,被擒後得宋江禮待,董平因而歸順梁山,引軍賺開城門,宋江因此先於盧俊義攻破城池,水滸寨也因此又得一員蓋世英雄慣戰猛將
英雄排座次,董平位居天立星、百單八將之十五,為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末。

相關記載

董平董平
《水滸傳》一百十五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節選)
次日,雙槍將董平焦躁,要去復仇,勒馬在關下大罵賊將,不提防關上一火炮打下來,炮風正傷了董平左臂,回到寨里,就使槍不得,把夾板綁了臂膊。次日定要去報仇,盧先鋒當住了,不曾去。過了一夜,臂膊料好,不教盧先鋒知道,自和張清商議了,兩個不騎馬,先行上關來。關上走下厲天閏、張韜來交戰。董平要捉厲天閏,步行使槍,厲天閏也使長槍來迎,與董平鬥了十合。董平心裡只要廝殺,爭奈左手使槍不應,只得退步。
厲天閏趕下關來,張清便挺槍去搠厲天閏。厲天閏卻閃去松樹背後,張清手中那條槍,卻搠在松樹上。急要拔時,搠牢了,拽不脫,被厲天閏還一槍來,腹上正著,戳倒在地。董平見搠倒張清,急使雙槍去戰時,不提防張韜卻在背後攔腰一刀,把董平剁做兩段。

相關書籍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文苑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國第一部用白話文體寫成的現實主義的長篇小說。在中國,想要找一個沒有聽過水滸故事,不知道武松李逵林沖魯智深宋江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有很少幾部古代名著能夠達到《水滸傳》那樣深入人心、婦孺皆知的程度。《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在歷史上有過很重要的影響,應該說它的歷史意義是重大的,不可泯滅。其中反映出的“好漢”的文學形象是值得後代人描摸借鑑的。

相關漫畫

董平漫畫 雙槍將董平
韓羽(畫) 王玉祥(詩)
害人性命奪人女,小董雙槍甚惡魔。
仁義早成裝飾物,且聽鬼唱大悲歌。
韓公曰:“雙槍將董平殺了程太守,口裡高喊為民除害,實則是搶奪他的女兒,這恰如晦庵說的:‘有一等人能談仁義之道,做事處卻乖。此與鬼念大悲咒一般,更無奈他何。

相關影視

電視劇《水滸傳》劇照電視劇《水滸傳》劇照
電視詳細資訊片名:水滸傳
國家/地區:中國
區域:中國大陸
類型:歷史 古裝
導演:陸濤 張紹林 潘引來 康宏雷 郭大群
編劇:任大惠 楊爭光 米傑成 冉平
首播時間:1996年
主演:李雪健 野芒 臧金生 丁海峰 王思懿 趙小銳劇集簡介
北宋仁宗皇帝時,天下瘟疫流行,官府無道,官逼民反。在梁山泊聚起以宋江為首的來自社會中下各層面的好漢,樹起“替天行道”的義旗。打州劫府,濟困扶貧,嚴重動搖了北宋朝廷的統治地位。該劇描述了梁山泊農民起義從聚義到失敗的悲劇結局。

人物雜談

董平董平(動漫卡通)
平府都監董平“心靈手巧,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弦,無有不會”,人稱風流雙槍將。董平這人,善於抓住機遇發展自已。程太守有個女兒,十分顏色,董平累累使人求親,程太守就是不允。當梁山好漢攻打東平府,兩軍交戰之際,正是董平大顯身手之時,董平掂出了此時自已的份量,在此節骨眼上,使人乘勢向太守求親,程太守遇上了一著難,只能回說“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贅為婿,正當其理。只是如今賊寇臨城,事在危急,若還便許,被人恥笑。待得退了賊兵,保護城池無事,那時議親,亦未為晚。”程太守不愧為一個老官僚,用處理公事的方式來處理私事,說的話滴水不漏,進有進路,退有退路。
這種話,若讓一般的老百姓聽了,一定以為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了,早就喜飽了,董平卻不是尋常老百姓,也是一個在官場混過多年的人物,深知程太守的官話可信度不大,缺了動力,也就相應的缺了戰鬥力。
說程太守用處理公事的方式處理私事,也不全對。若是處理公事,在特殊情況下,不妨先作個肯定答覆,以鼓舞士氣,勝利之後,再找推託理由,或徹底否定過去的訣議,或只履行其中的無足輕重的部分,這種把戲,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的,因為勝利之後的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手裡了,這其實也是處理公事的慣例。你董平硬要較真,有下級服從上級的組織原則在呢!怎奈此次是女兒的婚姻大事,許諾之後再食言,雖也可行,畢竟於女兒的名聲有礙,所以只能舍官場辦事之實質而只用官場之語言,若董平是個毛頭小伙普通百姓,此事也就混過去了,而董平卻是個三教九流無所不通的角色,可以看出官場圈套來,程太守就為自已的慘死埋下了伏筆。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程太守捨不得女兒,而且連女兒的名聲也捨不得,如此兒女情長的小器之人,怎做得好官!又“安得不害百姓”(董平反戈奪了程太守的女兒後再殺其全家,勢之必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