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

縣衙

指縣府衙門,縣首先是指\"縣治\"、\"縣衙\",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遂縛詣縣\"。這裡就是說把人綁了送到縣衙里去。我們現在的口語裡通常說\"縣裡派來的\"、\"縣裡來的通知\"等等,無疑都是指縣一級的行政單位。

縣衙

基本信息

縣府衙門,縣首先是指"縣治"、"縣衙",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遂縛詣縣"。這裡就是說把人綁了送到縣衙里去。我們現在的口語裡通常說"縣裡派來的"、"縣裡來的通知"等等,無疑都是指縣一級的行政單位,是從"縣衙"派生出來的。縣其次是指"縣城",即縣治所在的城鎮。我們通常說"到到縣裡去",就是到縣城裡去。縣最後才是指"縣域",即一縣級行政區內之所有範圍,這是我們現在通常所用的意思。

縣衙正堂

古縣衙建築名。位於黟縣城縣人民政府中院的中軸線上。始建於宋宣和年間,元、明、清均有毀興,現保存的系清光緒初年由知縣陳德明所重修。占地160平方米,歇山式正方形建築,屋頂邊長與房高的比例幾乎是1:1,坐北朝南:飛檐翹角,正面四根柱子立於鼓形柱石上,支承著梁頭挑和額仿。柱枝銜接間無雀替,檐下無斗拱;正脊兩端微微上翹,無吻獸相襯,垂脊也無角獸裝飾。房低頂重,結構簡樸。現為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縣縣衙

葉縣縣衙位於河南省葉縣境內,始建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我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縣衙建築。葉縣明代縣衙不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還是一座五品縣衙。根據我國古代的官制,知縣一般為七品官銜,而葉縣知縣卻為五品縣令。按照明代體制,全國的屬縣分為上中下三等。葉縣地域寬廣,由漢代的葉縣、昆陽、紅陽、舞陽4縣和犨縣的部分組成,每年上繳稅賦10萬石以上;加之根據畿、望、緊、赤的條件,葉縣地處南北交通要道,處於緊(交通要道)位置,故縣令多由同知銜的五品官擔任。因此,縣衙的規格也比一般的要高。據省文物局專家論證,葉縣縣衙建築群落布局合理、規模宏大,其建築形式融南北之風格,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風格、流派特點及變化規律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葉縣縣衙修復工程於1997年12月8日正式開工,至1999年10月1日主體部分對外開放。2001年7月,縣委、縣政府決定對縣衙東、西副線上的建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目前修復工程已經結束。為完成縣衙修復工程,縣委、縣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拆除縣衙周圍112家住戶的房間310間;拆除單位樓房建築5幢;總拆遷面積近7000平方米;投入資金640萬元。整個修復工作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較好地保留了明清風格。修復後的縣衙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屬的東西班房、六科房和東西廂房以及監獄、廚院、知縣宅、西群房、虛受堂、思補齋、南北書屋、後花園、大仙祠等,共41個單元、153間房屋,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
葉縣縣衙自1999年國慶節前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0萬餘人,省、部級以上領導30多位。葉縣明代縣衙已經成為葉縣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為增加縣衙文化的內涵,提高觀賞價值,葉縣又把文物庫房搬遷到新落成的文物展廳內,從1000多件庫存文物中選出300多件精品進行展覽,其中有70多件文物為全國僅存的稀世珍寶。
2006年05月25日,葉縣縣衙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寧海縣衙

寧海縣衙 雍正十二年(1734),清政府在金州首建縣制,1907年隸奉天省。歷任知縣(正七品)姓名及任職時間如下:
成章瓚 道光十九年(1839)至道光二十年(1840)
袁振瀛 道光二十年(1840)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

浮梁古縣衙

浮梁古縣衙旅遊風景區位於瓷都景德鎮市郊區 8公里,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金三角”,長江中游經濟區和京九鐵路經濟帶結合部中心地區,其區位優勢相當明顯。以景德鎮作為圓心點,向周邊輻射250公里,則包含了廬山、黃山、武夷山、九華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千島湖等“六山兩湖”,構成了旅遊熱點薈萃區和“世界遺產”密集區。形成一個以瓷都景德鎮為中心向外輻射的旅遊黃金圈。 旅遊互聯免費預訂浮梁古城(浮梁古縣衙)優惠門票( www.NETTVL.com)
歷史上,瓷都景德鎮一直隸屬於浮梁縣管轄。而浮梁縣舊縣城(即:浮梁古縣衙景區)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浮梁縣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來一直是“望縣”,其縣署品級為五品,高出一般縣署 2級(一般縣為七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原由便是當地燦爛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國古代的三大國際貿易為:瓷器、茶葉和絲綢。)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詩句曾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根據《新唐書·食物志》記載:“浮梁每歲產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這個數字相當於當時朝廷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為全國之首)。
唐代,浮梁縣(當時還沒有景德鎮,景德鎮稱為昌南鎮)的制瓷業工匠霍仲初、陶玉所制的陶瓷精美絕侖,有假玉器之稱,被時人稱為“霍窯瓷”和“陶窯瓷”。據傳說,中國的英文名( China)便是“昌南”(ChangNan)的音譯。宋代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皇帝因欣賞浮梁縣昌南鎮所產的瓷器,將其年號賜給了這裡當地名,易昌南鎮為景德鎮,從此景德鎮之名便譽滿天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皇帝將其年號賜給一個地方當地名。歷史上只有兩座城市的名稱是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另一座是浙江省的紹興市,但比景德鎮晚一百多年)。元代,朝廷在景德鎮設定“浮梁瓷局”,專門燒造宮廷用瓷,開創了景德鎮“官窯瓷”的燒造歷史。明代,沿襲元代建制在景德鎮設定“御器廠”。清代,在景德鎮設定“御窯瓷廠”,將景德鎮的制瓷業推向了極致!
現在古縣衙景區內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五品縣衙(這是全國唯一的五品縣衙,也是江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縣衙)和宋代佛塔——紅塔(始建於公元 961年,距今1043年,為江西省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譽為“江西第一塔”);有氣勢宏偉的古縣衙門樓、堪稱世界一絕的歷史文化長廊、正在申報世界紀錄的千年瓷壇、體現喜慶浪漫的千禧良緣廣場;凸顯陶瓷文化的魁星閣——陶瓷藝術珍品館; 為了 傾力打造古縣衙文化和官文化,融歷史性、文化性、觀賞性、參與性為一體,開發了獨具特色的升堂審案表演和古代武士巡遊等儀式。 使古縣衙景區的遊覽內容不斷推陳出新!
☆☆☆浮梁古城(浮梁古縣衙)門票價格
浮梁古城門票價格50元/會員預訂價45元)
☆☆☆浮梁古城(浮梁古縣衙)交通指南
1、乘車路線:景德鎮休閒廣場乘坐16路支線可達古縣衙景區
2.景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在瓷都景德鎮的北部。從九景高速出口沿景德鎮至浮梁公路可達、從景德鎮羅家機場至金嶺大道到浮梁大道可達、從婺源到景德鎮轉至浮梁大道可達。距景德鎮市區8公里。

即墨縣衙

坐落在即墨城中山街東端路北立法街29號的市博物館後院。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遷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了。歷經滄桑,城內的古建築大都隨歲月的流失而煙消雲散,惟獨縣衙的一至三堂倖存下來,成為山東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老縣衙。
此衙初建時的規模與結構,已不可知。元代至正年間知縣董守中進行了重建,明清兩代先後進行了10餘次修葺和擴建,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縣衙建築群。
一堂,即正堂,或稱“大堂”和“公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當年康霖生曾在這裡蹙眉思計智審頑婦,黃培受“文字獄”之禍跪此對薄……正堂後面為二堂,曾名“印堂”、“鳴琴”和“致遠”,是議事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可以想見,當年許鋌為開發即墨在這裡剪手踱步,黃宗昌為守城與“父母官”坐立不安……再後為三堂,是縣令與眷屬的內宅正寢。
正堂於1999年秋做了全面維修,在主體結構未動的情況下,更換了房頂、新製作了柵欄門及堂內匾額,重建了東西兩配房。門口的立柱上鐫刻著施政楹聯:“堂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維修後的正堂古樸典雅,雄渾莊重,在一片古柏的映襯下,重現昔日風采,為古老的即墨城增添了一大景觀,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座有意義的歷史建築物。特別是這次在西配房原址內發現的“地庫”,為它處縣衙所不見,這一發現,給這座塵封著千年歷史的古縣衙撩開了一角神秘的面紗。
交通線路:從青島至即墨,乘市內3(或6)路公車抵達博物館站。

臨晉縣衙

位於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北20公里的臨晉鎮,為元代時臨晉縣衙署所在地。廨署創建於元大德間(1279~1307年)。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大堂的梁脊板上留有民國23年(1934年)10月最後一次重修題記。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為元代原構,是山西省目前保留下來的三元代大堂建築之一。
廨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以中軸線布局分三層台階式,依次為大堂、二堂、三堂,周圍配以廊房。
大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當心間很寬,明顯大於次、稍間,稍間又略窄於次間。大堂用柱14根,柱網分布採用內槽當心間與次間“減柱造”,使堂內空間寬闊明亮。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六椽?直通前後檐用四柱。柱頭斗?雙昂五鋪作,琴面假昂,柱頭卷剎明顯,柱礎復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於各柱,當心間兩根採用“抱柱造”。前檐額枋用材碩大,以三根大圓木製作,直徑達0?8厘米。增加了大堂的壯嚴氣氛。
二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硬山頂。三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堂前帶廊。兩堂結構簡潔,無斗?裝飾,為清末民初時期建築。
銀億庫位於大堂與二堂中院之東側,面寬三間,進深二椽,單檐硬山頂。書房位於三堂西側,與三堂相接,面寬一間,二屋皆為民國時期建築。
臨晉縣衙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縣衙營造格局,特別是大堂建築用料獨特,營造法式奇巧,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築藝術風格。
2001年6月25日,臨晉縣衙作為元至近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自大堂東山牆起向東15米,自大堂西山牆起向西15米,自大堂後檐下起向北100米(即現三堂後檐下向北15米),自大堂檐下起向南130米至大街。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界限以外各延伸30米。

內鄉縣衙

內鄉縣衙現位於河南省南陽內鄉縣城東大街中段北側,座北面南。
內鄉縣衙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建於清代,占地2萬多平方米,廳堂房舍280餘間。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封建社會縣級官署衙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鄉縣衙位於內鄉縣城內東大街,始建於元代,明清兩代屢毀屢修。
縣衙坐北朝南,存房屋98間,建築面積2704平方米,有大門3間,大堂面闊5間。木製構件上全部有花鳥彩繪,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柱上嵌木聯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大堂中間懸掛“內鄉縣正堂”金字大匾,匾額下為知縣審案暖閣,閣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風,上掛“明鏡高懸”金字匾額。三尺法桌放在暖閣內木製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寶和令箭筒,桌後放一把太師椅,其左為令箭架,右有黑摺扇。暖閣前左右鋪兩塊青石,左為原告席,右為被告席。
大堂兩側有議事廳,大堂後側有平房兩間,為衙皂房。過衙皂房即至重光門,門上懸掛“天理國法人情”金字匾額。迴廊式的走廊,圍繞兩側配房,過重光門,兩側有重檐雙迴廊配房,正面為琴房,面闊5間。堂後院落兩側有配房,前後檐下皆有迴廊,正面為迎賓廳。出迎賓廳又一進院落,正面為三堂,左右為迴廊式配房。
三堂兩側有東西花廳院,為眷屬宅院。三堂後為後花園,已毀。衙內院落開闊幽靜,氣氛肅穆。院中現有一元代桂花樹,樹高9米,枝葉繁茂,另有一株南天竹,四季常青。這座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好的古代衙署。
內鄉縣建築群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它在整體布局上嚴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規制,表現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同時,內鄉縣衙受主持建設者、浙江紹興籍正五品縣令章炳燾的影響,整個建築群融長江南北風格於一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深邃森嚴,變幻無窮。
內鄉縣衙是中國封建社會縣級政權衙門的實物標本和歷史見證,是一座十分珍貴的文史資料庫。“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加上已經開旂16個實物展廳和衙門文藝表演,更加系統地揭示了衙門文化的豐富內涵。1994年以來,黨和國家許多領導人視察內鄉縣衙,大批的科學家和外國友人經常到內鄉縣衙參觀考察,2000年10月,內鄉縣衙被列入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
內鄉縣衙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為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譽。
內鄉縣衙之所以能享譽全國,得益於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其中較重要的是它豐富的陳列展覽。在中軸線大堂、二堂、三堂及東西花廳等主體建築搞復原陳列,再現古老縣衙的真實面目和威嚴氣勢,以及佐貳官、書吏師爺辦理公務、審理案件和家眷生活起居的真實場面;在東西輔線建築內圍繞縣衙內容搞輔助性陳列,主要用實物和文字版面展示和介紹有關衙門文化知識。目前,縣衙的單體陳列達到42個,展出面積達5400平方米,從不同角度演繹了縣衙凝重深厚的文化底蘊。
她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從眾多的楹聯上得以展現。如大堂楹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二堂屏門“天理、國法、人情”匾額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其中最為世人喜愛和稱讚的,是康熙十九年知縣高以永撰寫的:“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楹聯以樸素的語言揭示了官與民、榮與辱、得與失的辨證關係,得到朱 基的高度讚揚,江澤民在視察河南南陽時得知這副對聯也給予極高的評價。這些楹聯對於我們研究封建社會的吏治情況,了解各級官吏的思想道德,豐富封建社會衙門文化研究內容,都具有較高的借鑑作用。
內鄉縣衙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經有700年的歷史,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清光緒二十年,知縣章炳濤主持建設,占地2萬多平方米,有廳堂廨舍260餘間,其建築由中軸線及東西輔線組成。整個建築群嚴格按照清代官衙監製和堪輿學說而建,體現了古代地方衙署座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後邸、監獄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建築布局與《明史》、《清會典》所記載的建築規制完全相符,是封建社會縣級衙門珍貴的歷史標本。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支持,曾多次指出要切實保護好這一難得一見的歷史標本,十餘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海外華人等國內外遊客大批湧向內鄉,使其名聲大振。
“北京游故宮,內鄉覽縣衙”。內鄉以其唯一而獨特的優勢,珍貴的歷史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封建時代地方官衙完備的建築規制和南北交融的建築風格,含意深刻的匾聯內容,高雅莊重的文藝表演,成為鑲嵌在中州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她是歷史的見證,是人間史鑑,是實物標本,是一座珍貴的文史資料庫。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自身的魅力和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被譽為“中華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

臨淄縣衙大堂

位於今齊都鎮東西大街,路北之縣衙正中。南向,三間,石基磚牆,內用12根圓木柱支撐,重梁木椽,前出廈,出飛檐,硬山頂,前面為雕木隔扇。東西長11.1米,南北寬8.1米,高8.5米。
據民國九年《臨淄縣誌》載:“縣衙原在城西北隅,元至元十五年(1279年)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知縣歐陽銘移建城中。正德六年(1511年)毀於流賊,知縣馬暹復修”。明朝末年,縣衙毀於兵亂,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於芳重新復修。原大堂兩冀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大堂正南是縣衙大門,門上有譙樓。東邊建有土地祠,西邊是監獄,大堂後有 “退思亭”,再後為知縣住宅。知縣宅左邊是縣丞宅,右邊是主薄宅、典吏宅等。
解放後舊縣衙一直為臨淄縣治所在地。1974年縣治移往辛店後改建為臨淄色織布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