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士堆

本傑士堆

本傑士堆這個名字是緣於從事動物園園林管理的赫爾曼·本傑士和海因里希·本傑士兄弟基於野地生存觀念和自然演替規律的一項發明。這項發明通過生態化的自然進程為園區內分布的野生動物重建了生存空間。

基本信息

建造方法

獨立的本傑士堆的建造方法十分簡單:在動物展區內或園區內,把石塊、樹枝堆在一起,並用摻有本土植物種子的土壤進行填充,同時在堆內種植薔薇等多刺、蔓生的保護性植物,但要注意植物的根和主幹受到樹枝和石塊、多刺藤蔓的保護,以避免食草動物的啃噬。

原理

本傑士堆本傑士堆
由於本傑士堆的構造中存在大量天然孔隙,再加上外圍樹枝和石塊的保護,填充土壤中摻入的本土植物種子會得到安全的生長空間,即使外周的葉片被動物吃掉,但由於根系主幹受到保護,很快這個本傑士堆就會被自然的植被覆蓋。孤立的本傑士堆常常被用於小型食草動物展區內的丰容物,如袋鼠小羚羊。這些外觀自然的天然構造不僅為展區內增加了自然因素,也為這些小型食草動物提供了新鮮的食物。

從動物福利的角度來說,對於群養的動物,本傑士堆也為它們提供了躲避的空間。排列在一起的本傑士堆,往往套用更粗大的樹枝和石塊堆砌,並加以固定,這樣的結構很快形成一道自然的隔離帶,可以在有效的隔離不同動物的同時形成美觀、自然的展示背景。大型樹幹經過固定,配合大石塊和填土,甚至被用來分隔斑馬大型羚羊的運動場。

效果

本傑士堆本傑士堆
食肉動物展區內,本傑士堆的套用獲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並提供了顯著的丰容功效。尤其是犬科動物,如狼、斑鬣狗、狐狸等,均對展區內的本傑士堆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根本原因在於本傑士堆自身是有生命的,而且,被本傑士堆吸引過來的昆蟲,甚至小鳥,都為這些食肉動物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趣味。

針對不同體型和破壞力量的動物,採用不同規格的建造材料並加上固定措施,本傑士堆幾乎可以套用於除了大象以外的所有動物室外展區,或者作為獨立的丰容物存在,或者成為有效、自然的隔離牆。經過科學研究表明,適應這種小型生態環境的脊椎動物超過40種。本傑士堆為這些動物提供食物和棲身之所,或是臨時避難所。不難看出,一個小小的、自然風格的、有自我生長和自我保護功能的“土堆”,所起到的生態作用幾乎可以替代一片灌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