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演員]

望江南[演員]

望江南(1918-1979)順德人。原名張式惠,編劇家。她出生於富裕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年輕時,很喜歡粵劇,不時編寫一些戲劇故事,托朋友轉送給粵劇戲班編成劇本上演。薛覺先演出的名劇《胡不歸》,就是她提供的日本小說《不如歸》,後由馮志芬編撰而成。

基本信息


演員 望江南

望江南望江南編劇的名劇《胡不歸》
1950年經別人介紹,她與粵劇女演員徐人心等認識,開始為南方、大江東等粵劇團編寫了《水冰心》《董小宛》《三姐下凡》等劇本。1959年由時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的區夢覺介紹,加入廣東粵劇院任專職編劇,參加創作的劇目有《二度梅》、《荊軻》、《金銀花》、《粵海忠魂》等十多個,其中的《荊軻》和《粵海忠魂》獲比較高的評價。望江南讀書甚多,文學素養較高,創作態度嚴謹,劇本詞曲古樸典雅,得人稱道。20世紀50年代,望江南正式從事粵劇編劇,作品有《水冰心》、《董小宛》等。1959年入廣東粵劇院,參加劇本創作有《荊軻》、《金銀花》、《二度梅》、《粵海忠魂》等。她創作態度嚴肅,曲詞古樸典雅,頗有文采。

中藥 望江南

望江南中藥 望江南
中藥 望江南SemenCassiaeOccidentalis(英)CoffeeSennaSeed別名羊角豆、野扁豆。來源為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occidentalisL。的種子。小葉3~5對,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cm寬1~2cm,邊緣有細柔毛。

別名:羊角豆、山綠豆、假決明、狗屎豆、假槐花

來源:豆科決明屬植物望江南CassiaoccidentalisL.,以種子和莖、葉入藥。10月左右採收成熟果實,脫粒除去雜質,曬乾。莖、葉鮮用或夏季採收,曬乾。

性味歸經:甘、苦,平。有小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花、莢果和根有毒。人常以其葉為菜煮食,若帶有花和莢果即發生中毒,以兒童為多,死亡率甚高。兒童食2—4條莢(10—20_粒種子),經1—3天或數小時可出現以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為主的症狀,嗜睡甚至昏迷,嗜睡期常有躁動、亂語,此外在中毒初期有噁心、嘔吐、腹瀉。體檢有腫大、浮腫、心律不齊、心跳加快等.一般死於肝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屍檢表明,以中樞神經及肝臟受損為主。雞、大鼠等動物中毒可引起肝、腎損傷,並有精神不振、體重減輕,雞的半腱肌病變呈灰白色,肌纖維水腫和壞死[62]。兔口服體重0.25-3.0%。的種子胚乳,出現致死性的心肌病變、肌纖維和線粒休變性、肌細胞溶解等特徵性中毒症狀。牛、馬中毒劇烈腹瀉、脫水、震顫、繼發狂犬病樣症狀。牛急性中毒迅速倒地、尿暗黑;屍檢見廣泛的肌變性,尤其是後肢肌損害嚴重。

望江南中藥 望江南
植物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灌木狀草本,高1~2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羽狀複葉互生;小葉3~5對,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cm寬1~2cm,邊緣有細柔毛。傘房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瓣5;黃色,上面1片於花蕾中排列在最內輪;雄蕊10;子房被白色硬毛。莢果圓柱形,帶狀,淡棕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於山坡草地和灌木叢中。主產華東、華南及四川等地。秋季採收成熟種子,曬乾。種子扁卵形,直徑3~4mm。表面紫棕色,無光澤,中央凹陷,邊緣有白色網狀條紋,較尖一端有種臍。味微苦。

化學成分:含大黃素甲醚(physcion)、大黃素甲醚-Ⅰ-葡萄糖甙(physcion-q-glucoside)、Ⅰ,8-二羥基-2-甲基蒽醌(Ⅰ,8-d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N-甲基嗎啉(N-methylmorpholine)、半乳糖甘露糖聚糖等。性平,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種子:清肝明目,健胃潤腸。用於高血壓頭痛,目赤腫痛,口腔糜爛,習慣性便秘,痢疾腹痛,慢性腸炎;
莖、葉:解毒。外用治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種子3~5錢;莖、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附註: 望江南的根、葉亦供藥用。根祛風濕,葉解毒。

花卉 望江南

花卉 望江南又名鳳凰草,原產於我國和印度。喜溫暖濕潤和光充足環境,耐寒性差,易受早危害,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宜在疏鬆肥沃和排水好的壤土中生長。

品種:常用播種繁殖。5月播種,種子堅硬,播前先用溫冰浸泡1-2天,稍晾乾後播種,覆蓋細土,約l0天發芽。也可用分株繁殖。

繁殖:苗高3-4厘米時進行間苗,7-8厘米高時選擇陰天進行移栽或盆栽。生長期每半月施肥l次。孕蕾時增施磷、鉀肥l次。土壤保持一定濕度、後期植株過高時,注意培土壅根,防止倒伏。

栽培:常見有鏽病和蚜蟲危害。鏽病用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蚜蟲用3.5%魚藤精乳油1200倍液噴殺。

套用:望江南植株高大,黃色花朵十分醒目,適用於花境和空隙地叢植作背累材料,高稈品種也可作切花材料。

治療

望江南花卉 望江南又名鳳凰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望江南含黃酮類、甾醇、胺基酸、內脂或脂類、酚等成分,煎劑對鉤端螺鏇體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人型結核桿菌亦有抑制作用,具有較好的抗菌作用。中醫認為,望江南性味苦寒,歸大腸、肝、心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臨床可廣泛用於防治下列疾病:

1.治痢疾 望江南30克、白頭翁15克、地錦草15克、馬尾黃連10克,水煎服。
2.治急性尿路感染 鳳尾草全草30~60克,冰糖15克,濃煎內服,每日2次,連服3~5日可愈。
3.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鳳尾草30克、虎杖20克、田基黃20克、茵陳15克、梔子10克,水煎服。體質虛弱者加黨參20克、黃耆20克、茯苓15克,以扶助正氣。
4.治尿血 鳳尾草30克、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藕節20克,水煎服。
5.治咯血 鳳尾草30克、沙參20克、白及15克、桔梗15克、杏仁15克,水煎服。
6.治乳糜尿 鳳尾草30克、薏苡仁20克、蓮須15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水煎服。
7.治乳腺炎 鳳尾草30克,酒、水各半煎服,另用鮮鳳尾草、鮮蒲公英搗爛,加醋調勻外敷患處,則效果更佳。
8.治白帶過多 鳳尾草30克、山藥20克、蒼朮15克、白芷15克、芡實15克、桑螵蛸15克,水煎服。
9.治崩漏 鳳尾草30克、仙鶴草20克、旱蓮草15克、茜草炭15克、阿膠15克,水煎服。

詞牌名 望江南

望江南望江南
《憶江南》,又名《望江南》,其它名稱還有:《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樓》、《夢江南》、《望江梅》等。
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自唐代白居易作《憶江南》三首,本調遂改名為《憶江南》。
《金奩集》入"南呂宮"。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
格律:
○⊙●
⊙●●○△
⊙●⊙○○●●
⊙○⊙●●○△
⊙●●○△
(○平●仄⊙平可改仄△平韻腳▲仄韻腳)
作品示例:
1、望江南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 
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 
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 
天上共悠悠。
王琪詞作鑑賞:
王琪的這首詠月詞,借景抒懷,托物言情:夜月的圓缺不休,象徵人事的聚散無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離愁,寫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全詞寫景生動,體物精微,意境悠遠,含蓄蘊藉。
起句“江南月,清夜滿西樓”,寫一個天朗氣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西樓。“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月升月落,月圓月缺,不知重複了多少次。上句寫天上月,雲堆散開之時,圓月如冰鑒(鏡)高懸天宇;下句寫江中月,浪花綻放深處,缺月似玉鉤沉落江心。前句“鑒”寫月圓,後句“鉤”寫月缺:“冰吐鑒”、“玉沉鉤”,句式新穎別致。本應是“冰鑒”、“玉鉤”為詞,作者以動詞“吐”、 “沉”隔開名詞詞組“冰鑒”、“玉鉤”,這樣冰、玉狀月色的皎潔;鑒、鉤描明月的形態,不僅句式有頓挫峭撥之妙,而且詞意上也頗具匠心。上片結句“圓缺幾時休”,既承接收攏了前兩句,又以月圓月缺何時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開啟了下片。
下片首句“星漢迥,風露入新秋”,寫斗轉星移,銀河迢迢,不覺又是金風玉露的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月中丹桂四時不謝,雖然它不會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離群索居,無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體驗到了離別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別稱。丹桂,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斫之,樹創隨合(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結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間離人和天上嫦娥,都為月缺人分離、月圓人未圓而黯然神傷。悠悠,憂思綿遠的樣子。一個“共”字,收到了“一石擊雙鳥”的藝術效果。
這首詠月詞,留給讀者的回味是深長悠遠的。那清麗瀟灑、簡約含蓄的風致,確乎是人們難以忘懷的。
2、望江南
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 
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 
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盡日小簾櫳。 
宿燕夜歸銀燭外,流鶯聲在綠陰中。 
無處覓殘紅。
吳文英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的艷情詞,在名家的筆下以雅秀的筆意和綿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一點都不顯俗套,反而是曲曲傳出了戀人的真摯情感和深微心理。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暮春三月,這裡說的不是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的時節。“更情濃”,濃情密意,指的應是歡情。那么,“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幾句呢,初讀之下,很可能覺得是在寫“方留戀處,蘭舟催發”的分手情狀;況且“鞦韆閒掛月”,也容易使人聯想到韓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或者夢窗自己的《風入松》:“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但細細尋繹下去,便會知道都對不上號。
這裡繪製的絕不是雨橫風狂三月暮的淒涼圖畫。“人去”、“馬停”的筆墨,其間實在是隱去了若干具體的情事。一幕情深意密的“相見歡”,寫到如此隱約迷離,含渾蘊藉,手法可謂高明極了。不去實寫柳陰搖出畫船來的情狀,也不去細摹仕女鞦韆會的場景,而是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動,作者只是側擊旁敲,輕靈地烘托出一個類似“空鏡頭”的畫面:閒掛月中的鞦韆索、駐泊堤旁的畫船、拴繫於垂楊的馬匹。這一切都在無誤地牽引著讀者的神思,循著詞人的細密思路,順理成章地湊泊過去:倦馬嘶風、柳邊船歇——待人歸!夜已深沉,月已朦朧。全部的環境完全被一種靜謐、甜美、而又聖潔的氛圍籠罩著。這,就是詞的上片的不寫之寫。實際上,而今樂事他年淚,這種對歡情的描寫,其實是在為下片的悲感作鋪墊。
季節,由春入夏;情感,也由似酒如密的濃情過濾到神態懨懨的如痴如醉。世事猶如春夢,失去便不可復得;人也如同飛鴻離去後也不再復回。密約幽期不可復得,峽雲無跡各自西東,剩下的只有無窮的悵惘和不盡的憶念,她也許只會獨自守著窗兒,整日價在情思昏昏中打發日子罷了。“宿燕夜歸銀燭外”,用的是溫庭筠《池塘七夕》詩“銀燭有光妨宿燕”的旖旎字面,而指的卻是人此時的孤棲處境。下一句“流鶯聲在綠陰中”綠陰內流鶯啼囀,更是使人傷春不忍聽,加倍烘托出主人公徬徨寂寞的心境。最後以“無處覓殘紅”歇拍,對應上文的“花落”,也點明景情迥異聚散匆匆的無奈,哀婉的歌聲里傾注著作者對不幸的主人公的綿邈深情。夢窗詞擅長以離合吞吐之法抒寫感懷舊遊之情。
比較而言,長調慢詞的篇幅更易於酣暢鋪排,直抒哀樂,而《望江南》這樣的小詞,要傳出虛實相生,悲歡迷見的韻調,實有相當的難度,而作者卻巧妙地將上下片屬於兩段時間的情事加以比照,悲歡相續,構成了全詞的渾然整體。尤其是他詠寫艷情而用的那種隱去情事,虛處傳神的獨特技法,造出了一個格調高雅、情意醇厚的空靈境界,這不能不令人擊節嘆賞。
望江南望江南

3、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頻洲。
賞析溫庭筠《望江南》:
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一句一字閒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餘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於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境,深藏內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是生動地表現出來了嗎?
接著,出現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畫面:“獨倚望江樓。”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複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裡,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獨”字,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繫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烈;又和 “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裡,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於自然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餘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得多么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後彈出了全曲的最強音:“腸斷白苹洲。”“末句最當留意,有餘不盡之意始佳。”和全詞“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句,仍有“有餘不盡之意”。白苹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於落實,似泛說較好”,(俞平伯《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本篇的藝術描寫中,應該是江中確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苹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的複雜變化,作家經過精巧的藝術構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樑,把這些景物、人物聯繫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的藝術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在邏輯聯繫的藝術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餘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鏇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遠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起伏,頓挫有致,於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簡析】
“梳洗”在晨,“斜暉”臨暮,她自始至終倚樓遠眺,可眼前過盡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絕望,怎不令人柔腸寸斷、哀惋悱惻?“脈脈”、“悠悠”狀景切情,尤有神韻。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70),晚唐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宰相溫彥博之裔孫。溫彥博,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後定居於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詩辭藻華麗,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 “溫李”。
溫庭筠早年才思敏捷,以詞賦知名,然屢試不第,客游淮間。宣宗朝試宏辭,代人作賦,以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詩詞工於體物,設色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多寫女子閨情,風格濃艷精巧,清新明快。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
關於溫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溫集舊注斷為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夏承燾《溫飛卿系年》以為生於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陳尚君《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雲生於德宗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傳校箋》同意陳尚君所考。以溫庭筠生乾貞元十七年算,卒於鹹通七年(866年),則他享年66歲。
溫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詩人一樣,自動好學,苦心硯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長於詩詞。《舊唐書》本傳中說他“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在當時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在我國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而象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再無第二人。
望江南望江南

4、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
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翻譯】
昨夜的夢裡存有多少恨意!
夢中的景象,還像以前我還是故國君主時,常在上苑遊玩,
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
正是花爛漫的春天,還吹著融融的春風。
[評析]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被囚後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後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遊樂時環境的優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 “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 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
5、望江南
李煜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句解】: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斷臉復橫頤,寫眼淚縱橫交流貌,頤,指臉頰。此句與前首起句看似形式相同,其實結構大有不同,前首恨由夢生,而“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完全從正面刻畫描寫,無盡的淚水縱橫交流於臉頰,“復”字更加突出淚水連綿不絕的樣子。詞人極度傷心無處排遣,惟有日日以淚洗面。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鳳笙,相傳蕭史、弄玉夫婦吹,蕭聲引動鳳,後人便以“鳳”字形容笙蕭,比喻笙蕭之美好。心中的痛楚能夠向誰訴說呢,和著眼淚不說也罷,鳳蕭聲聲,如怨如訴,留淚傷情之時還是不要吹的好,這樣只能令心中的悲痛愈發加重。“莫將”、“休向”看似告戒他人的語氣,實則是詞人自己警戒自己。
腸斷更無疑。
若真是要和淚說,淚時吹,那定是斷腸無疑的啊!詞人心中不住地勸慰自己,可是真的能說服么?唐圭璋在《唐宋詞簡釋》中道:“‘斷腸’一句,承上說明心中悲哀,更見人間歡樂,於己無分,而苟延殘喘,亦無多日,真傷心垂絕之音也”。
【評解】:
詞人直接由淚入手,極盡描摹,斷臉橫頤,儼然在目。隨後卻作勸慰語,心事不必再說,鳳笙不必再吹,無窮難言之隱,直欲含淚而吞。“斷腸”一句,直截了當,詞人終於將極度悲痛失聲傾訴。劉永濟於《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提道:“昔人謂後主亡國後之詞,乃以血寫成者,言其語語真切,出自肺腑之言也。”實乃貼切。
6、望江南
曹雪芹
隨身伴,獨自意綢繆。
誰料風波平地起,頓教軀命即時休。
孰與話輕柔?
東逝水,無復向西流。
想像更無懷夢草,添衣還見翠雲裘
脈脈使人愁!
7《望江南》
李煜
閒夢遠
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
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評析 】
這首詞像一幅清疏淡雅的出水畫。“千里江山”是遠景;滿湖蘆花,孤舟停泊,是近景。月下樓中吹笛,是畫面的主體。船泊蘆花深處,體現逍遙自在;月夜吹笛,笛聲悠揚,則盡顯風流瀟灑。“自古逢秋悲寂寥”,而此詞盛讚江南秋色,因為這是後主被俘入宋的追憶和回想,借夢中的美景來補償已失去的歡樂。正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