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從祠

望從祠

望叢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西南部,距成都市區23千米。是為了紀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繼任人叢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憑弔蜀人先賢的最大的帝王陵冢。旅遊點以望叢祠為主,包括“西遊記藝術宮”、“雷射槍戰場”、“水泊梁山”等旅遊項目。1985年,望叢祠被列為成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授予“郫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

望從祠望從祠
望帝杜宇教民務農,他在蜀地首創了按農事季節耕種的制度,被後代奉為農神。叢帝開明鑿玉壘山,開寶瓶口,是李冰之前岷江流域的最初治理者。二帝遺愛在民,歷代為後人尊祀。“端午祭屈原,岷陽朝杜主”,蜀人聞杜鵑而思望帝。每年農曆5月15(大端陽)舉行的紀念望叢二帝的望叢賽歌會,更是漢民族唯一保留下來的賽歌形式,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兩帝分祠,而今的“望叢祠”是公元5世紀南齊所建的望叢二帝合併祠。

《岷陽二帝前後志》載:“叢帝歿後,鹹葬於郫,舊有廟,古邑南去郭一里。

據《郫縣誌》:祀望帝的“崇德祠”原在灌縣二王廟處,南朝齊明帝時(公元494-498年在位)時,刺史劉季連將其自灌口移建於郫。後與叢帝廟合併,成為合祀望、叢二帝的“望叢祠”。

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趙可度將望帝與叢帝合祀,擴建望叢祠,始有今日規模。皇佑四年(1052年)重修。

明末清初望叢祠毀於戰火,僅存杜宇、鱉靈二陵。明末張獻忠起義時,遭受嚴重破壞。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縣李馨“伐石表道”,“始禁樵採”,保護了二陵。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望叢祠重經修復,並於祠內遍植柏樹(1981年尚存207株)。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祠東建“聽鵑樓”。

民國十四年(1925年),一度在祠內建公園,後逐漸荒蕪。民國十八年(1929年),四川督軍熊克武駐防於郫,曾撥款培修祠宇,並於二帝陵前分別豎“古望帝之陵”、“古叢帝之陵”石碑。碑高丈余,下款刻“熊克武立,但懋辛書”。

1969年碑被拆毀,僅存殘塊,今碑為複製件。

1984年,郫縣人民政府將望叢祠由原面積22畝擴建至88畝。

今人考證

“蠶叢等都是一代之名,而非一人之名…… 杜宇才是一人之名。”(蒙文通:《巴蜀史的問題》,載《四川大學學報》1959年第5期) 杜宇是在魚鳧之後為蜀王的,"稱帝,號曰望帝。""望帝禪位於開明","周慎王五年,秦伐蜀……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周慎王五年,為公元前316年。一般以30年為一世,十二世應為36O隼。從公元前316年上推360年,即為公元前676年,在周惠王之世,春秋前期。這個年代的前後當是望帝 杜宇活動的時代.且正當齊桓公在中原稱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時,杜宇帝也正雄張西土。(據朱希祖、任乃強、鄧少琴、童恩正諸家推算,大體相同)。

杜宇自岷山河谷遷居郫邑(今四川 郫縣城北),觀察蜀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適宜於農業生產,遂鼓勵農民發展農業,並採取一些促進農業發展的有利措施。以至“山林、澤魚、園囿、瓜果、四節成熟”,“桑、漆、麻、 ”,特別豐饒,國力因之富強,不斷向外擴張,北邊“以褒斜為前門”,即到了今陝西漢中一帶,南邊以"熊耳、靈關為後”,即到了今天四川青神、蘆山一帶,西邊以"玉壘、峨眉為城郭",即依靠 九頂山,峨眉山為金湯上固,東邊以“工、潛、綿,洛為池澤",即利用境內江河為池澤以供養殖,且表明東邊已與巴國接壤;又"以汶山為畜收,南中為園苑",即是以茂汶草原為畜牧場所,南邊的山林為射獵之區。總上看來,有了固定的國都,又有一定的疆界,國富兵強,根基穩固, 杜宇帝為蜀國創業之主了。

杜宇帝在位,當然下會像傳說那樣為百餘歲,但也不止30年。他的晚年,洪水暴發,造成嚴重水災,蜀民不得安處。當時尚居相位的開明帝,有善於治水的經驗,受 杜宇帝委任排除水患。他觀察地形,測度水勢,而鑿玉壘山,開金堂峽,疏導宣洩,遂使水患消失,蜀民安居。 杜宇帝感於開明治水之功,法堯舜禪讓故事,而退隱於西山。但是, 杜宇帝對蜀民的功業卻常使蜀民難以忘懷。每當春天農事季節,聽到催耕的子規鳥啼聲,便以為望帝回來催他們快快耕種,並以為子規鳥就是望帝死後魂魄化的。此鳥遂被呼為杜鵑。因之左思《蜀都賦》有"鳥生杜宇之魄”的句子,杜甫有《杜鱉》詩以詠其事,李商隱更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感嘆。後人更把望帝都城郫邑也稱為 杜鵑城。蜀中各地遍設土主( 杜宇)廟,各家皆祀土地神,與中原奉祀后稷一樣普遍而隆重,可見蜀人懷念望帝之深。

建築布局

望從祠望從祠
望叢祠坐西向東,建築風格不同於一般祠廟,原祠是按浙江省紹興市會稽山禹陵規劃而建,因為是一祠祭二主,所以祠門不是單開單向,而是對稱地開為南北二門。大門後是照壁,照壁南北兩側各開相對的院門,通往兩個園區。南為子規園,北為漣漪園。臨水就勢建有“稻蓀樓”,“聽鵑樓”等樓台亭閣。照壁後兩闕門通過裡間。闕門後是望帝叢帝紀念館,正中是望帝叢帝的青銅塑像。紀念館背後的柏林之中,是高達15米的望帝陵。望帝陵西面,是郫縣博物館。望帝叢帝紀念館南面是聽鵑樓,也是望叢大華玉器博物館,再南為叢帝陵。望叢祠內,南北貫通著大片水域,這就是鱉靈湖。

歷史文化

古祠由來

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末年,望帝杜宇在郫縣建立了蜀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首都杜鵑城。相傳望帝杜宇教民農耕,又教巴族人務農,因此古時候四川人把杜宇視為農神,春耕要先祭杜宇。杜宇晚年,成都平原洪水為患。杜宇丞相鱉靈“決玉壘山以除水害”(玉壘山即都江堰寶瓶口那座山)。杜宇把帝位禪讓給鱉靈,退隱西山,時在春天,蜀人思念他,便把子規鳥叫做杜鵑鳥,把山上春天開的第一種紅花稱為杜鵑花,說那是杜宇在催促人們春耕了。

望帝祠原在都江堰的二王廟,南北朝才在郫縣建望叢祠,北宋趙匡胤封李冰為王,在望帝祠遺址建崇德祠祭祀李冰。到元朝對李冰父子都加封時,這二王廟才開始沿襲下去。望叢二帝揚雄《蜀帝本紀》載:杜於“代魚鳧為王,徒都於郫,即杜鵑城也。”約公元前6世紀,杜宇作蜀王,稱望帝。當時岷江洪水大發,淹沒川西平原,望帝命丞相鱉靈治水,鱉靈劈開玉壘山,鑿出寶瓶口,疏通岷江之水,變水患為水利,化西海為田疇,使川西平原從魚鳧時代直入到農桑時代,並且奠定了都江堰工程的基礎。後望帝退隱西山,禪讓帝位於鱉靈,稱叢帝,叢帝死後葬於今郫縣城南,後又建叢帝祠,南朝齊明帝時又把望帝陵從灌縣遷至郫縣叢帝祠,二陵一處,合稱望叢祠。

節日活動

望叢祠還富含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每年清明前後這裡都要舉行賽歌會。賽歌會規模宏大,人數眾多並且都是普通平民。而且這種傳統是起源於古代中國“杜鵑啼血”的故事。

賽歌會規模宏大,人數眾多,參賽者都是普通平民,帶著濃烈的鄉土氣息,場面熱烈。賽歌會上人們專往姑娘媳婦身上丟李子,據說誰挨得多誰就生得多。有的婆婆這一天就拉了媳婦到望叢祠揀李子。

主要景點

望從祠望從祠
祠內園林,完全按望帝教民務農、叢帝率民治水之意,安排樓台亭閣、池榭拱橋。

望帝陵帝陵祠內有望帝陵和叢帝陵對峙。望帝陵,周長200多米,高10多米,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帝王陵墓。墓碑是民國十八年四川督軍熊克武出資所立,碑文是懋辛所寫。叢帝陵:周長100米,高10米。

祠中為祀殿,內塑二帝座像;正中有楹聯二副:“蜀國破天荒,憶冠裳讓後,水土平初,一德君臣三代遠;巴人追地載,當花鳳來時,杜鵑啼處,千秋風雨二陵多。”

聽鵑樓:為紀念望帝所建聽鵑樓前有宋人記望、叢二帝陵的碑。相傳望帝禪位後,退隱西山,魂魄化為杜鵑,每年春天飛回故土,晝夜啼鳴,催農春耕,直到啼血而死,鮮血滴在花上染紅了花朵,後來蜀人便將這種被鮮血染紅的花稱為杜鵑花

傳說

"開明立,號叢帝。"叢帝何以善治水?後漢應劭《風俗通義》中有這樣一個傳說:"荊鱉令死,屍隨水西上,荊人求之不得也。鱉令至岷山下復生,起見望帝,帝使鱉令鑿巫山,然後蜀得陸處。望帝自以為德不如.以國禪與鱉令,為蜀王,號曰開明。"文稱開明帝其名原作"鱉令";不過,"巫山"當作"玉山"(因巫山在巴國境內,非蜀能鑿)。常氏《國志》斥這段記載為"怪異",未予採用。近人研究古蜀史事,則根據殘存的歷史文獻,以及民族遷徙分合情況,從這個傳說故事認為開明帝屬另一氏族,即巴族。他生長在楚地,楚地多江湖,因之深識水性,富有治水經驗。他溯江西上,先到南安(今四川樂山市),後到郫邑見望帝。望帝知人善任。即以其為相。適逢洪水為災,望帝又委其以治水重任。他不負厚望開鑿玉壘山和金堂峽,使洪水分道下流,水患得平。開明系氏族之名,一世開明帝名鱉靈,受禪得國後才稱從帝。

叢帝承襲望帝開創的豐厚基業,既守成,又繼續發展,能與北方強鄰秦國爭雄。所以傳其子開明二世盧帝時,竟能舉兵"攻秦至雍(今陝西鳳翔)",不僅保有"褒斜前門"。而且越秦嶺,達到渭水平原,一直進逼秦國都城。於此可見“帝以會昌,神以建福”的頌詞,不是偶然唱起來的。

古蜀人·望帝·叢帝

古蜀人

一般認為,古蜀人的祖先是來自西北的氐族。氐族是古代西北遊牧民族羌族中分化出來的一支,他們從西北高原遷徙 到今天 成都平原西北部山區,其生產方式也由遊牧逐漸演變為農耕。古蜀人不是今天四川人的祖先。

望帝

望帝即 杜宇,大約生活在公元前七世紀。據功稱帝,定都 郫縣(今成都郫縣)。後被從帝推翻(傳說是禪讓——想來應該是推翻而不是禪讓,否則也不會化作啼血杜鵑了)。

從帝

名鱉靈、善治水,逐 杜宇王蜀,建立開明王朝。開明王朝初定都廣都(今成都市 雙流縣),後遷徙到成都(今成都市)。歷十二世,亡於秦。

杜宇·鱉靈·蠶叢·魚鳧

古蜀文化之燦爛輝煌絕不遜於中原商周文化,從 廣漢縣的三星堆、成都市的十二橋和羊子山出土的文物便可得知。“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一千多年前詩人李白已發出如此慨嘆,古蜀史距今自更渺遠。然蜀中亦有遺蹟可尋,如望絲祠、 杜鵑城等。

望叢祠坐落在距成都22km的 郫縣城南,祭祀對古代 成都平原的繁盛作出過卓越貢獻的望帝和叢帝。望帝即 杜宇,叢帝即開明,他們是四川最早的帝王和政治家,相當於中原的黃帝和大禹。

杜宇建立的蜀國大約在[西周]至[春秋]中期,其時正值古蜀族自岷山河谷進入成都平原後,由採集、漁獵經濟轉變為農耕、畜牧經濟的重要時期。 杜宇倡導農業,教民務農,促進了四川農業的發展。蜀人稱 杜宇為“杜主”(又稱“土主”),尊崇為農神。“農時先祀杜主”一直作為蜀人的習俗,流傳久遠。

杜宇後期,蜀地長期暴雨,岷江逐濫成災,杜宇的“相”開明(又名鱉靈)帶領蜀民治水,決玉壘山,鑿 寶瓶口,引岷江部分水流至沱江,又鑿 金堂縣峽使沱江分洪,大大減輕了成都平原的水患。後來秦郡守李冰修都江堰,便是在總結和繼承開明治水成果的基礎上建成的。開明治水有功,便取代了 杜宇為蜀王,是為叢帝。在望帝、叢帝和蜀民的努力下,農業迅速發展。蜀中自[戰國]始即以富饒而著稱天下。望帝、叢帝“功在田疇”,被尊為“天府之師”“蜀中先導”。

望叢祠約始建於[南齊](5世紀),歷代迭經修葺,奠定了今天的格局。望叢祠仿會稽禹陵規則制而建。建築風格有別於蜀中其它祠廟。其祠門偏東偏西,雙向對稱而開,紅牆環繞之中,山水錯落成趣。樓閣亭榭,典雅別致;竹蔭林茂,典徑幽邃;鱉靈湖畔,垂柳依依;荷風亭前,蓮葉泛碧。望帝、叢帝二陵,巍然而立,宛若山丘。相傳:帝死後即葬於此。二陵之前各有碑,均為辛亥革命元勛熊克武所立,但懋辛書。分別題作“古望帝之陵”;“古叢帝之陵”。望帝陵上,一百多棵 古柏高大挺拔,蔥籠茂密,枝繁葉盛,間有珍楠老桂,叢叢修竹,蓊蓊鬱郁,仿佛碧雲一片,罩護帝陵。循石級登陵頂,可遙眺杜鵑城遺址。

蜀王 杜宇建都郫邑,其遣址稱杜鵑城,在今 郫縣城北里許。相傳 杜宇死後仍不忘農事,其魂化為杜鵑鳥,年年陽春時節便晝夜苦苦啼鳴,音似“布穀布穀”促人春耕春播。故 杜宇建都之處被稱為杜鵑城。遺址內尚存古城垣數百米,高低起伏,寬處可達8m,殘高或至4米。其築城方法具有秦代以前的城垣特點,城垣為夯土築成,夯築痕跡明滅可辨,夯土中還雜有先秦陶片。城垣之處有護城河遺蹟。

由 杜宇、開明上溯,古蜀族先祖還有蠶叢、柏灌、魚鳧等氏系。今溫江區萬春鄉,有相傳為古蜀魚鳧王的魚鳧城,其土垣已毀,古城遺蹟依稀可尋。其實,蠶絲,魚鳧當為採集漁獵時代的代稱,代表著當時古蜀族的生產方式,那時蜀族的文化中心應在 蜀山( 岷山山系)叢林。溫江區魚鳧城系附會之說,但它寄託了後代對蜀族先祖的紀念之情。

文物保護

解放後,政府多次撥款維修望叢祠。

1983年,占地面積擴大到81畝,由省文化廳撥款和縣人民政府集資進行擴建。

1985年底完成鱉靈湖部分工程和圍牆建築工程。

1985年被列為成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望叢祠被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08:30-17:00

景區類型:歷史古蹟主題景觀

門票信息:郫縣望叢祠博物館於2009年9月30日起向公眾免費開放

交通:從成都汽車站乘坐郫縣方向的班車

景點地址:四川成都市郫都區西南部望叢中路5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