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敞收葬

曹敞收葬

曹敞收葬是一個歷史典故,出自《西京雜記》,講的是吳章的門客曹敞在吳章被王莽殺害後勇於承認,忠貞不屈的故事,平陵百姓在他死後為他立碑於吳章墓的一旁,墓在龍首山南幕嶺上。

原文

《西京雜記》 曹敞收葬余少時,聞平陵①曹敞在吳章門下,往往好斥人過,或以為輕薄,世人皆以為然。章後為王莽所殺,人無有敢收葬者。弟子皆更易姓名,以從他師。敞時為司徒掾②,獨稱吳門弟子,收葬其屍,方知亮直者不見容於冗③輩中矣。平陵人生為立碑於吳章墓側,在龍首山南幕嶺上。

注釋

平陵:地名,今在陝西省司徒掾(yuan第四聲):官職,司徒府內負責人冗:平庸

翻譯

我小時候聽說平陵人曹敞是吳章的門客,他十分喜歡批評別人的過錯,有人認為他很輕佻,世人也都是這么認為。吳章後來被王莽殺害,沒有人敢收葬他的屍體。他以前的弟子都更改姓名,從而改換門庭,投奔別的老師。曹敞當時是司徒掾(官職),只有他稱自己是吳章門下弟子,收葬了吳章的屍體。人們才明白誠信耿直的人不被閒散無能之輩所諒解。後來平陵百姓為他立碑於吳章墓的一旁,墓在龍首山南幕嶺上。

性格特點

曹敞生性耿直,光明磊落。

選自

《西京雜記》是中國古代筆記小說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漢的首都長安。該書寫的是西漢的雜史。既有歷史也有西漢的許多遺聞軼事。其中有人們喜聞樂道、傳為佳話的"昭君出塞",即宮女王嬙不肯賄賂畫工致遠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等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皆首出此書,且為後人為典故。還有一句成語“鑿壁借光”,也是從該書的匡衡的故事中流傳出來的。 此書,歷代指為偽書,但從語氣及內容看,當是雜抄漢魏六朝佚史而成。所述西漢之事,怪誕不經,多不足信。但有關南越趙佗獻寶於漢朝、昭君出塞前後漢宮畫師事跡、劉邦築新豐以迎太公、漢俗五月五日生子不舉、鄧通得蜀山以鑄銅錢、茂陵富人袁廣漢莊園之奇、司馬遷有怨言下獄死、劉子駿作《漢書》諸事,均可開闊思路,有裨研史。

作者

關於本書的作者,《隋書·經濟志》未曾著錄,而新舊唐書均著錄為東晉葛洪著。這是因為六卷本末有葛洪跋文一篇。跋文言“洪家世有劉子駿《漢書》一百卷,無首尾題目,但以甲乙丙丁紀其卷數。先父傳之。歆欲撰《漢書》編錄漢事,未得締構而亡,故書無宗本,止雜記而已,失前後之次, 無事類之辨。後好事者以意次第之,始甲終癸為十帙,帙十卷,合為百卷。洪家具有其書,試以此記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書,小有異同耳。並固所不取,不過二萬許言。今抄出為二卷,名曰《西京雜記》,以裨《漢書》之闕。”按照葛洪的說法,這部書的作者是劉歆,他不過將班固寫《漢書》不用的二萬餘言抄錄出來,給它起個名字而已。後人對葛洪的跋語並不相信,以為這是他“依託古人以取自重耳”。其實《西京雜記》就是出自葛洪之手。但書中故事也並非全是葛洪杜撰,有些條目可能是他從當時所存典籍中 摘取來的。? 葛洪(284—364),字稚川,號抱朴子,東晉丹陽句容人,道教理論家, 其著作還有《抱朴子》、《神仙傳》等。 誰是該書的真正作者?這一疑案至今懸而未決。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在《中國史學入門》書中曾明確指出:《西京雜記》這本書,"講了漢朝的許多故事。書的作者是誰?沒有定論。有的說是劉歆,有的說是晉朝的葛洪",甚至還有吳均撰書之說。為研究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隋唐之際,特別是唐太宗繼位後,為了以史輔國,以古鑒今,非常重視編修歷史。當時的史官們盡博採史籍"朝廷也"命天下計書"、"搜訪異本","盡收其圖書古籍",但由魏徵等人窮搜苦索而編纂的《隋書·經籍志》卻對《西京雜記》的真正作者未能考究出來,所以只好不著撰寫人。400餘年後,宋人黃伯思在《東觀餘論》中採取折衷說法,謂《西京雜記》書中事皆劉歆所說,葛洪采之。後晉劉胞等人編纂的《唐書·經籍志》則題名葛洪撰。清朝末年,一批考證類的著作問世。但考證者對"西京雜記"一書真正作者並沒有考證出名堂,作補的也未補出個頭緒來。 在近代學者專家的一些著作中,對誰是誰非也各執一說,甚至避而不談。如李宗鄴在《中國歷史要籍介紹》中說:"《西京雜記》二卷集是劉歆所撰,《唐書·經籍志》誤題為葛洪";但金少英《中國歷史要籍選讀》中卻肯定為葛洪撰。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對《西京雜記》一書曾有較為詳細的考證。他說,至於雜載人間瑣事者,有《西京雜記》本二卷,今六卷者宋人所分也。末有葛洪跋,言"其家有劉歆《漢書》一百卷,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氏,小有異同,固所不取,不過二萬許言。" 魯迅既然把《西京雜記》列入《今所見漢人小說篇》,在"目次"中列了"劉歆,這就否定了葛洪。有些考證文章也說,《西京雜記》屬筆記類雜史,《漢書》不記,晉卻語曰:"舊題西漢劉歆撰,經考證作者實為晉葛洪"。有何根據?辭書未引,故不得而知。可能由於上述原由,所以張舜徽主編的《中國歷史學名著題解》,儘管在書中列舉歷代雜史,筆記類書名達數十種之多,卻偏偏沒有《西京雜記》。柴德賡編寫的《史籍舉要》等就更不便列舉。其它的一些文著,乃至工具書多相不一。誰是誰非,沒有定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