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柳子厚牛賦後

書柳子厚牛賦後

《書柳子厚牛賦後》,蘇軾作。柳宗元作《牛賦》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比作瘦驢。認為自己勤勤懇懇,辛辛苦苦,做了許多有利於天下的事,卻得不到好報;而那班趨炎附勢的小人,不勞無功,無益於世,卻因為善於鑽營取巧享受厚祿。蘇軾在柳宗元《牛賦》後面作後記,慨嘆不能救牛,柳子厚寫《牛賦》來送給瓊州的僧人道贇,好讓他告訴有良知的鄉人,許會為牛的減少而悲哀。

基本信息

原文

嶺外俗皆恬殺牛,而海南為甚。客自高化載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風不順,渴飢相倚以死者無數。牛登舟皆哀嗚出涕。既至海南,耕者與屠者常相半。病不飲藥,但殺牛以禱,富者至殺十數牛。死者不復雲,幸而不死,即歸德於牛。以巫為醫,以牛為藥。間有飲藥者,巫輒云:“神怒,病不可復治。”親戚皆為卻藥,禁醫不得入門,人、牛皆死而後己。地產瀋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無脫者,中國人以瀋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燒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予莫能救,故書柳子厚《牛賦》以遺瓊州僧道贇,使以曉喻其鄉人之有知者,庶幾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記。

譯文

嶺外習俗喜歡殺牛,海南更甚。有客人從高化運牛過海,每一百頭裝一船,遇到大風,航行不順,牛渴死餓死擠壓而死的無數。牛上到船上,都哭泣流淚。等到到了海南,耕地的農夫與屠戶常常與牛為伴(牛常常賣給農夫和屠夫)。人病了不吃藥,卻殺牛來禱告,富有的人能殺十幾頭牛。死了的人就不再說了,幸運不死的,就歸功於巫師。把巫師當做醫生,把當做藥。有時候有喝藥的人,巫師就說:神仙生氣了,你的病不能再治好。親戚都不讓他喝藥,不讓醫生進門,人、牛都死了才結束。那裡產瀋水香,人們用牛從黎人那裡換取瀋水香。黎人得到牛,都用來祭鬼,牛沒有能逃脫的。中國人用瀋水香供佛,向上天求福;這都是燒牛肉的行為,能得到什麼福呢,悲哀阿!我不能救牛(讓這種行為停止),就給柳子厚寫<牛賦>來送給瓊州的僧人道贇,好讓他告訴有良知的鄉人,或許會為牛的減少而悲哀?庚辰三月十五日寫。

題旨

《牛賦》是為柳宗元所作。在這篇賦里,他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比作瘦驢。認為像他這樣的人,勤勤懇懇,辛辛苦苦,做了許多有利於天下的事,卻得不到好報;而那班趨炎附勢的小人,不勞無功,無益於世,卻因為善於鑽營取巧享受厚祿,通過這一形象對比抨擊了當時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發了自己強烈的不滿情緒。

作者介紹

蘇軾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蘇軾十分欣賞陶淵明的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