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陳列室

昭君出塞陳列室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處的大黑河沖積平原上,是王昭君出塞死後的葬地。園內兩側有文物陳列室和休息室,後院陳列有清代以來有關昭君墓的碑刻。附近有文物陳列室展出昭君有關史料文物。

基本信息

簡介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出塞陳列室

內蒙古自治區 - 昭君出塞陳列室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園內
昭君出塞陳列室於1977年正式對外展出,隸屬於呼和浩特市文物事業管理處。1987年該室對陳列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1989年、1991年又作了部分調整和充實。陳列室建築形式為傳統民族形式,占地面積246.25平方米,建築面積131.35平方米。
“昭君出塞陳列”以文字、圖片、圖表、繪畫、歷史文獻和實物系統地介紹了王昭君出塞之一歷史事件。共展出展品216件。

個人經歷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出塞線路圖

王昭君,字嬙,西漢元帝時選入朝廷,自願充當和親使者,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匈奴君主的正夫人)。昭君出塞和親以後的六十年間,漢與匈奴兩個民族一直和平相處,匈奴境內的經濟文化也有發展,為此王昭君受到各族人民的愛戴。傳說,當年昭君去世時,塞內塞外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每人都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地壘起了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出塞陳列室

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處的大黑河沖積平原上,是王昭君出塞死後的葬地。
園內兩側有文物陳列室和休息室,後院陳列有清代以來有關昭君墓的碑刻。左側為匈奴風格建築。右側為西漢建築風格。匈奴風格標誌為雄鷹展翅。西漢風格為一漢服獻士

墓呈覆斗形,高30多米,人工土築而成,墓園中松柏蒼翠,白楊鑽天,垂柳拂地,百花繁茂。墓前高聳著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策馬並騎的青銅塑像。傳說,因每年涼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且唐代就見之於李、杜詩篇,以後郵現於歷代文學作品之中。

昭君墓已闢為公園,環繞墓地花木叢生。在墓頂近觀大黑河水光湍急,遠眺大青山屏幔雄偉,環顧大地綠野無垠,令人頓生豪興。墓高十餘米,鋪滿碧草紅花,呈現在眼前的並不是傳說中的荒草孤駝,胡天番地,聽到的卻是沿路車鳴鈴響,看到的是田野黍稷,比屋牛羊。

後世評價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出塞陳列室

想起當年王昭君在漢宮挺身而出,自願“請掖廷令求行”,勇敢地肩負和番使命,忍小怨而從大義,不禁唏單于昭君銅像矗立,固是千古風流佳事,亦是國家安定象徵。(國與國之間也需要裙帶聯繫)蒼茫藍天下,千年青冢橫。

附近有文物陳列室展出昭君有關史料文物。"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成為歷代文人騷客吟喔的題材。1963年董必武參觀陵墓時曾賦《謁昭君墓》詩一首,刻碑立於墓前。詩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相關信息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出塞陳列室

65元,可以看《昭君情緣》歌舞表演,一天兩場。

開放時間:8:00-18:00

行車路線:從呼和浩特市火車站乘坐公交1路到南茶坊/小黑河站,再換乘10路到昭君墓(路北旅遊點); 或換乘44路到昭君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