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丕谷羊茅

春丕谷羊茅

春丕谷羊茅是羊茅屬植物。產西藏亞東。生於海拔3300—5000米的高山帶頂部、多石沙地、山坡。模式標本采自西藏亞東(春丕谷)。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春丕谷羊茅
種拉丁名:FestucachumbiensisE.Alexeev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羊茅屬
屬拉丁名:Festuca
國內分布:產西藏亞東。生於海拔3300—5000米的高山帶頂部、多石沙地、山坡。模式標本采自西藏亞東(春丕谷)。
海拔:3300-5000
命名來源:(擬)[Byull.Mosc.Obshch.Ispyt.Prir.Biol.83(4):118,t4.f.B-e..1978]
中國植物志:9(2):070
族中文名:早熟禾族
族拉丁名:POEAER.Br.
亞科中文名:早熟禾亞
亞科拉丁名:POOIDEAEMacf.EtWATS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鞘內分櫱。稈平滑或粗糙,高20—50厘米。新生枝葉鞘自基部到2/5—1/2處閉合,其餘分離,平滑;葉片綠色,全部對摺;葉橫切面卵圓形,具維管束7,直徑0.6---0.75毫米,具稀疏或濃密的毛,厚壁組織束5—7,泡狀細胞不明顯。圓錐花序緊密,長5—7厘米,花序主軸和分枝粗糙;小穗卵形,紫羅蘭色或綠色,長5—5.5毫米;外稃寬披針形,頂端粗糙,長3—3.5毫米,芒長0.8—1.8毫米;內稃具脊,脊1/3以上具毛,毛長15—20微米,頂端2裂;花葯長1.1—1.3毫米;子房頂端平滑。花期6—7月。

植株形成草皮;嫩枝intravaginal。稈20-50厘米高,節。葉鞘無毛;葉耳以狀態存在直立;對摺的葉片,4-7厘米×毫米,脈7;缺席背軸sclerenchyma股,在5-7狹窄的分離的股的背軸sclerenchyma正面;葉舌0.3-0.4毫米,邊緣具短緣毛。圓錐花序收縮,3-5(-7)厘米;分枝0.5-1.5厘米,粗糙,1-2在最低的節點。卵形的小穗,5-5.5毫米,帶綠色的或棕色;小花4-5;穎片具具緣毛的邊緣;披針形的下部的穎片,1.6-2毫米;卵形的上面穎片,3-3.5毫米;小穗軸節間的0.6-1毫米;寬披針形的外稃,3-3.5毫米,粗糙;芒0.8-1.8毫米;內稃龍骨粗糙。花葯1.1-1.5毫米子房先端無毛。

產地分布

產西藏亞東。生於海拔3300—5000米的高山帶頂部、多石沙地、山坡。

羊茅屬植物

羊茅屬,禾本科,約100種,廣布於溫帶和寒帶地區,我國有23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尤以西南最盛,大部供飼料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