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椋鳥

星椋鳥

一種分布於加拿大中部、美國全境的椋鳥屬的鳥類。

基本信息

星椋鳥
學 名:星椋鳥
英文名:European starling 直譯歐洲星椋鳥,或歐椋鳥
分 類:
星椋鳥星椋鳥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科:椋鳥科Sturnidae
屬:椋鳥屬Sturnus onlgaris
分布範圍:加拿大中部、美國全境。
分布狀況:1890年粗壯的歐洲星椋鳥被引入紐約中央公園,大量繁殖,在某些情況下變得討厭。歐洲星椋鳥栖於城、鎮,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北部進入加拿大森林。歐椋鳥頑強的生存能力,與當地鳥類競爭,例如和啄木鳥、鶲科食蟲鳥及藍鶇爭巢。在北美大陸種群穩定。有向南北擴展的趨勢。在加拿大和美國不屬於保護對象。
物種特徵:身長22cm ,翼展39cm ,體重85 g 。雌、雄鳥相似,遷移鳥。羽毛最顯著的特點是黑底白點,冬天全身羽毛顯示白色斑點和暗黃色。未成年時是煤菸灰棕色,腹部暗棕色帶蒼白斑紋。
叫 聲:歌唱鏇律多變,明亮的口哨聲,嘁嘁喳喳聲等。仿效其他鳥歌曲,包括東部林鶲和北美鶉,機械聲以及長笛聲。雄鳥常常拍翅引吭高歌。
生活習性: 獨居或繁殖期間成對,幼鳥成群覓食棲息,孵化期成群。常在草地成群覓食,時有麻雀參與。冬天加入其他鳥群共棲息,形成數量可觀的鳥群。經常在開闊地帶地面覓食。吃各種各樣的昆蟲、果子和五穀。尖嘴強壯有力。一夫一妻制,常常形成鬆散群體,有些雄鳥一夫多妻,有占窩行為。築巢高度3-8 m, 有時高達18 m,兩性共同築巢。每窩4-8個卵,淺藍或淺綠色通常未玷污,但有時有褐色斑點,卵短小長圓形到長的長圓形, 3.0×2.0 cm。兩性共同孵卵,12-14天孵出,但雌鳥孵卵時間更多。 雛鳥 由雌鳥照顧,幼雛留在巢中18-21天,由兩性哺養。第一次飛行大約在26天后。 每年2-3窩。
本片2007.09由吳運廣攝於加拿大密西沙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