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學花序植物化石

星學花序植物化石

十幾年前,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東北亞國際地學研究與教學中心主任,中德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世界地質》和《Global Geology》雜誌主編孫革教授帶領著課題組,在中國東北吉林省的大拉子找到了幾塊化石。時間漸漸過去。終於,孫革的臉上露出一絲喜悅:這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還從未發現過的被子植物新種“星學花序植物化石”。

尋找化石

十幾年前,孫革教授帶領著課題組,在中國東北 吉林省的大拉子找到了幾塊化石。
在一般人眼裡,它們普通平常,甚至有些難看,但就是這幾塊化石,讓孫革走進了一個百年之謎。在古植物學界,一場颶風,將由此而起。
這是一個單調,卻也充滿生機的世界。它存在於一億五千多萬年前,有生命,卻沒有一朵花。那是史前巨獸恐龍的天下。
幾千萬年過去了,花朵突然出現在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它們帶來了鳥語花香,卻將自己的出身,神秘的掩藏起來。人們找不到它們的祖先,更無從獲知這個家族快速壯大的線索。
一百多年前,查理-達爾文,向整個人類揭示了生命的進化歷程。然而誰會想到,在他年過六旬以後,竟會因為小小的花朵而產生無盡的煩惱。
他發現,從當時已經找到的化石來看,在距離我們1.1億年左右的史前時代,花朵已經遍布世界。但如果再往前追溯,這些會開花的植物,就神秘的失蹤了。如果找不到它們演化的證據,這將完全違背達爾文自己提出的 關於物種逐漸進化的觀點。
他給朋友寫了一封信,把這個無法解釋的現象稱為“討厭之謎”。幾年以後,這個生物進化論的開創者去世了。他把“討厭之謎”和無數輝煌的成就一起,留給了後世。
如果生命是逐漸進化的,就必定有更早,更原始的花,但,它們在那裡呢?
在吉林大拉子發現的化石,已經有了結果:那些化石上的葉子,屬於有花植物,它們生存的年代,距今大約1億1千萬年! 1.1億,這是一個相當敏感的數字, 因為它直接指向“討厭之謎”。
這一天,孫革比以往上班來的更早。從大拉子回來以後,一連幾天,他都睡的很少。有一個興奮的想法一直占據著他的頭腦。
還在學生時代,孫革就已經熟知達爾文留給後人的這個百年不解之謎,但他還是沒有想到,一次普通的課題調查,竟會讓他一下子觸摸到了這個謎團的邊緣。
一個大膽的決定誕生了,他要深入這個謎團,找到那朵第一個盛開在這個世界上的花!

擴大發掘範圍

中國東北,以盛產化石而聞名世界,因此,研究隊伍決定把發掘的範圍從吉林擴大到東北三省。他們的下一站是黑龍江省雞西
從地圖上看,隊伍的行進路線是一條很短的斜線,但在這條搜尋線上,卻耗費了課題組整整4年的時間。
在大洋另一端一個不太大的實驗室里,一個美國人也整天在顯微鏡下尋找著什麼。
多年來,布萊納教授從世界各地收集了許多有花植物的化石標本,其中,一株從以色列帶回的花粉化石引起了他極大的關注。通過分析,他認為這株有花植物生存的年代,距今有1億3千萬年。
許多人都在為那朵最早的花辛苦奔波,但世界上沒有任何相關的發現,比布萊納的發現更早。他比孫革等人在大拉子找到的化石標本早了兩千萬年。
轉眼已經是1990年的夏天,自從孫革和課題組決定向討厭之謎挑戰以來,4年過去了,4年中,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這一天,課題組再次來到雞西。在採掘現場剛有點收穫,天,卻忽然下起了大雨。人們只好等待雨停,並且,整理著剛剛採集到的各種植物化石。如果沒有植物製造出充足的氧氣,今天的地球也許仍是一個荒蕪而死寂的世界。
植物以頑強的毅力走出海洋,登上陸地,然而低下的繁殖能力卻使它們每前進一小步,都付之以慘重的代價。
起初,植物赤裸著的種子,這直接威脅著後代的安全。漸漸的,它們學會了開花和結果,果實象被子一樣,給予種子完美的保護。被子植物應運而生。先進的繁殖方式使他們迅速的占領了地球,最終,為動物和人類創造出了一個適合生存的家園。
花朵的出現標誌著被子植物的誕生,然而恰恰是這關鍵的一環,消失在了廣袤的地層深處。

最終目標

孫革和課題組的最終目標,就是找到這關鍵的第一朵花。
人們懷著急切的心情盼望著雨停。幾個小時以後,太陽終於出來了,岩層剖面也被雨水沖刷得一清二楚。這一天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人們拿起工具迅速回到了採掘地點。孫革留下幾個人在原地繼續採集,自己帶領著其他人準備開闢希望更大的採掘點。
還沒走出多遠,一聲大喊從背後傳來。
喊聲來自鄭少林教授,他是孫革多年的合作夥伴。
孫革接過了化石。所有在場的人,都等待著他的鑑定結果。
時間漸漸過去。 終於,孫革的臉上露出一絲喜悅:這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還從未發現過的被子植物新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