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飾

明代服飾

明朝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服飾發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

(一)明代宮中的時令服裝花式

明代服飾明代服飾

明代宮中根據時令變化,換穿不同質料的服裝,並吸收民間風俗,加飾象徵各個時令的應景花紋。

1.年節

農曆正月初一正旦節,從臘月二十四祭灶之日起,宮中穿葫蘆景補子及蟒衣,帽上佩大吉葫蘆、萬年吉慶鐸針(鐸針為帽前額正中的飾物)。

2.元宵

正月十五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內臣、宮眷穿燈景補子蟒衣,衣上飾燈籠紋樣。

3.清明

三月初四,內臣、宮眷換穿羅衣,清明節穿鞦韆紋衣服。至四月初四換穿紗衣。

4.端午

五月初一起至十三,宮眷、內臣穿五毒艾虎補子蟒衣。五毒指蠍子、蜈蚣、蛇虺、蜂、蜮(guō音鍋)。艾虎為口銜艾葉的老虎,寓驅毒避邪的意思。

5.七夕

七月初七七夕節,宮眷穿鵲橋補服,古代神話,七夕牛郎和織女在天河相會,這一天喜鵲飛上天去為他們倆搭橋。

6.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穿月兔紋衣服。古代神話說月中有月兔,故以玉兔代月。

7.重陽

九月初九重陽節,御前進安菊花,宮眷、內臣自初四換穿羅衣,飾重陽景菊花補子。

8.十月初四

宮眷、內臣換穿紵絲。每年小雪之後至立春之前,羊絨衣服隨紵絲穿之。

9.冬至

十一月冬至節,宮眷、內臣穿陽生補子蟒衣,其紋樣為童子騎綿羊,肩扛梅枝,梅枝上掛鳥籠,亦稱太子綿羊圖。

10.一年景

明代的一年景紋樣,一般系由牡丹(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組成。

11.萬壽聖節

即皇帝生日,宮中穿“萬萬壽”、“洪福齊天”紋樣的衣服。

12.頒歷

每當皇帝改換年號頒布新曆,宮中穿“寶曆萬年”紋樣衣服,以諧音的圖案八寶、荔枝字、鯰魚來寓意。

上舉各種紋樣,有的作為補子,有的在團花或柿蒂龍紋及膝襴龍紋中作為附屬裝飾,有的是在衣身的暗花中表現。現今在明代出土的衣物及傳世《大藏經》的裱封絲綢紋樣中尚能見到。

(二)明代服飾紋樣中的吉祥圖案

裝飾紋樣要求美與內容吉利的統一,是我國服飾藝術的特色。宋元以來,隨著理學的發展,在裝飾藝術領域反映意識形態的傾向性越來越強化,社會的政治倫理觀念,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宗教觀念都與裝飾紋樣的形象結合起來,表現某種特定的含義,幾乎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後來圖案界就把它們叫作“吉祥圖案”。吉祥圖案利用象徵、寓意、比擬、表號、諧意、文字等方法,以表達它的思想含義。

1.象徵

就是根據某些花草果木的生態、形狀、色彩、功用等特點,表現特定的思想。例如石榴內多子實,象徵多子。牡丹花型豐滿色彩嬌艷,被詩人稱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花中富貴”,故象徵富貴。葫蘆和瓜瓞(小瓜為瓞)、葡萄、藤蔓不斷生長,不斷開花結果,象徵長盛不衰子孫繁衍。靈芝可以配藥,久服有健身作用,象徵長壽。明嘉靖皇帝派人訪尋靈芝,陝西戶縣人王金貢獻一座由一百八十多顆靈芝裝成的芝山,名仙應萬年芝,受嘉靖皇帝恩賞,後來王金封官加爵,又繼續進獻靈芝,最後用靈芝配龍涎香放銀器中獻給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中毒身亡,王金也被砍頭。明代絲綢紋樣中靈芝紋用得很多,因靈芝形狀像如意,又象徵長壽。

2.寓意

借某些題材寄寓某種特定的含義,寓意必須使人理會,故多與民俗或文學典故有關。如蓮花在佛教中是清淨純潔的象徵,王茂叔愛蓮,因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故蓮花當做純潔的象徵。晉朝葛洪在《抱朴子》中說,“菊花長期服用能清心明目,可長壽”。《名山記》說,“道士朱孺子,在吳末入王笥山,服用菊花,後來升天”。故菊花也寓意長壽。晉陶淵明種菊東籬,故喻菊花為隱逸。傳說王母種桃,三千年結果,吃了可以極壽,故桃子寓意長壽。《漢武內傳》記載,漢武帝時,東方朔為了長壽,三次偷食王母的仙桃。

3.比擬

賦予某種題材以擬人化的性格。如梅花在一年中開花最早,被稱為花中狀元。梅花枝幹孤高挺秀,不畏寒冷,故又把梅花比擬文人清高。南宋馬遠把梅花、松、竹與《論語·季氏》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聯繫起來,作松竹梅《歲寒三友圖》,後三友圖在裝飾紋樣中普遍流行。並蒂蓮花則比擬愛情忠貞。明定陵孝靖皇后棺曾出土喜字並蒂蓮織金妝花緞。

4.表號

以某些事物作某種特定意義的記號,如把萱草稱為宜男草、忘憂草,是母親的表號。佛教的八種法器寶輪、寶螺、寶傘、寶蓋、寶花、寶罐、寶魚、盤腸是吉祥的表號,稱為“八吉祥”等。

5.諧音

借用某些事物的名稱組合成同音詞表達吉祥含義。如用玉蘭海棠牡丹諧音玉棠富貴。靈芝水仙菊花諧音靈仙祝壽。用五個葫蘆與四個海螺諧音五湖四海等等。

6.文字

如卍字、壽字、福字、喜字都是明代服飾紋樣中常用,還有“百事大吉祥如意”七字作循環連續排列,可讀成百事大吉,吉祥如意,百事如意,百事如意大吉祥等。

(三)明代服飾中的動物圖案

明代服飾中常見的動物圖案有現實性的動物,如獸類中的獅子、虎、鹿。飛禽類中的仙鶴、孔雀、錦雞、鴛鴦、鸂鶒、喜鵲。魚類的鯉魚、鯰魚、鱖魚。昆蟲類的蝴蝶、蝙蝠、蜜蜂、螳螂等等,同時還有想像性的動物龍、蟒、鬥牛、飛魚、麒麟獬豸鳳凰等等。

獅子除用在品服補子上表示官位等級外,並以大獅小獅相戲諧音太師少師,獅子滾繡球則象徵喜慶。

虎口銜艾葉是端午節鎮壓五毒的象徵。

仙鹿、仙鶴均象徵長壽,孔雀、錦雞象徵地位,鴛鴦、鸂鶒象徵婚姻美好,喜鵲為七夕應景花紋,與梅花相配為喜鵲登梅,象徵喜報新春。

鯉魚跳龍門寓科舉得中,鯉魚系飄帶則為八吉祥紋樣之一。鯰魚、鱖魚象徵豐收。

蝙蝠諧音福字,與卍字組合為萬福的象徵,蜜蜂與燈籠、稻穗組合,象徵五穀豐登。

(四)明代服飾中的自然氣象紋

以雲紋最突出,雲紋有四合如意朵雲,四合如意連雲,四合如意七竅連雲,四合如意靈芝連雲,四合如意八寶連雲,八寶流雲等,雷紋一般作為圖案的襯底。水浪紋多作服裝底邊等處的裝飾。也有作落花流水紋的。

(五)明代服飾中的器物紋樣

燈籠紋是元宵節應景的紋樣。樗蒲紋為散排的兩頭尖削中間寬大的梭形紋樣。梭形內常填以雙龍、龍鳳、聚寶盆等花紋。八寶紋由珊瑚、金錢、金錠、銀錠、方勝、雙角、象牙、寶珠組成,象徵富有。七珍紋由寶珠、方勝、犀角、象牙、如意、珊瑚、銀錠組成,象徵富有。八吉祥由佛教的八種法器組成,已見前述。

(六)明代服飾中的幾何紋樣

有三種類型,①:八達暈、天花、寶照等紋樣單位較大的複合幾何紋,基本骨骼由圓形和米字格套合連續而成,並在骨骼內填繪花卉和細幾何紋。這類花紋只少量用於服飾。②:中型幾何填花紋,如盤絛紋、雙距紋、毬路紋等。有一部分用於日常服裝。③:小型幾何紋,如卍字:連續不斷的卍字紋稱作曲水或萬字不斷頭。龜甲紋:傳說伏羲時,有龍馬從黃河負九州地圖而出,有神龜從洛水負洛書而出,伏羲乃據以畫成八卦,故將龜視為靈物,又是長壽的象徵,在服飾紋樣中以六角形連續稱為龜甲紋。方勝紋:為菱形相疊的紋樣,古時稱之為長命紋。方紋:方為地的象徵,方者中矩,《論語·雍也》:“可謂仁之方也。”把方作為仁德的象徵。四合和四出紋:為方形的變化,四合是向心的,象徵團聚,四出是離心放射的,象徵發展生長。柿蒂紋、棗花紋均屬此類。毬路(露)紋:為雙重圓形交切組合,象排列整齊的彩球,圓形團結謂之毬。連錢紋:為圓形相咬成銅錢形的紋樣,象徵富有。鎖子:仿鎖甲形狀繪成的幾何紋,有辟邪的含義。

(七)明代服飾中的人物紋樣

主要有百子圖戲嬰圖仕女太子及神仙、佛像等。

在階級社會,服飾紋樣受統治階級審美思想尺度的支配,但宮廷服飾和民間服飾是對立的民族文化的統一體,它們又互相滲透,互相影響。民間著名的服飾工藝是宮廷和官府掠取的對象,民間能工巧匠的精心傑作,民間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調和服飾藝術,不斷向宮廷滲透。而民間服飾藝術中也會帶有一些統治階級思想的感染,例如明代松江一帶的民間澆花布(藍白印花布),圖案題材中龍鳳、麒麟、獅子、仙鹿、歲寒三友等所包含的思想,亦不免帶有封建社會的烙印。

自然界的事物本身無所謂意識,在明代社會,人們根據當時的意識觀念賦予服飾紋樣以某種象徵意義。隨著時代的變化,舊的意識將漸漸失去原有的現實性,而它們所具有的材質、工藝、色澤、形式的美,則將留給後代以無窮的享受。

種類

 明代披風
明代服飾披風是明代男女皆可穿著的對襟式外套,明人認為從宋元的褙子發展而來,《三才圖會》所繪“褙子”插圖就是披風的樣式。披風的形制為對襟,直領,領的長度約一尺左右,大袖敞口,衣身兩側開衩,前後分開不相連屬。衣襟綴有系帶一對用以繫結固定,也有使用花形玉紐扣進行扣系的。《朱氏舜水談綺》提到了披風的製作:“(披風)造衣帛及色與道服同,但披風對衿而無鑲邊……膺有紐扣,用玉作花樣,或用小帶亦可。”《遵生八箋》更提到一種用小葫蘆做成的披風紐扣:“(盆種小葫蘆)形僅寸許,擇其周正者,止留一枚垂掛可觀,霜後收乾佩帶,用為披風鈕子。”
披風是明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服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裡面就提到了“披風便服”,在《紅樓夢》中也反覆出現披風這種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中既有披風又有斗篷,說明這二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按照《三才圖會》與《朱氏舜水談綺》中的相關描述,明代的披風其實和宋代的褙子樣式相似,披風跟斗篷則是不一樣的,披風是有袖子、直領、兩邊開叉的。《朱氏舜水談綺》言: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明代褙子
明代服飾種類有哪些,婦女的明代服飾,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成年婦女的服飾,隨隨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背子、襖衫雲肩及袍服等。明代背子,有寬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寬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並且領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背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明立領(今旗袍前身)
民族服飾中的立領即明立領,最早出現於明朝中期,到了明朝後期的中原和江南已經廣泛流行,當時明朝正經歷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時期,氣候異常寒冷,立領應運而生。明末高領盤扣式樣已經基本形成了現在旗袍的雛形。滿族入關後,在“男從女不從”的服制規定下,漢族婦女得以沿襲使用明式立領襖和褙子等所謂“漢裝”。(這一問題可以從明朝和清朝流傳下來的皇宮畫像中得到佐證,明朝的皇后已經穿高領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皇帝皇后仍然穿著“廠字領”圓口衣。),
清朝中期,明式立領(方領,二枚金屬扣)進一步演化,方領變成了弧形領,更融入了許多滿式要素(滾邊-大寬邊,蜈蚣盤),明立領更加廣泛流行,這種領子在清末被漢族新興的弧形高領(弧形立領)代替從而形成了旗袍,這種弧形領子即後世俗稱的旗袍領的鼻祖在民國時期,中華立領成為中山服和旗袍的構成要素。其實旗人的長袍原先是無領式的,所謂的旗袍領不過受漢服影響在袍子上裝領子後才有的產物。
立領起源編輯“立領”源自中華古文化,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精髓之一(其前身是源於周朝深衣中的深交領也是一種立領。)歷經幾代的演變,如今,立領服裝已經發展成為以“中華立領”為標誌的新品類,引領時尚潮流。中國“金頂獎”得主、柒牌的首席設計師武學凱先生認為,立領服裝發展到現在,應該是現代時裝的立領,是適合人們日常生活穿著的時裝。立領時裝在款式上與日常生活結合得更為緊密,除了傳統的緊扣型外,立領的開口開始更為大膽,甚至呈V字型向下延伸。在裁剪上,融合了西方的立體裁剪工藝,加入掐腰、墊肩等設計元素,巧妙地容身於經典與個性之間,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不乏時代特徵和現代氣息。
百子衣(今馬褂等前身)
百子,歷來是中國吉祥話(畫)的題材之一,意喻多子多福。元代楊緋楨《六宮戲嬰圖》詩:“百子圖開翠屏底,戲弄碰扭未生齒。《紅樓夢》第五十一回:鳳姐兒看襲人……身上穿著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蔥綠盤金彩繡綿裙,外面穿著青緞灰鼠褂。鳳姐兒笑道: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賞你的,倒都是好的。
明朝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王氏的“紅素羅繡平金龍百子花卉方領女袷衣”和“紅暗花羅繡‘萬壽’字過肩龍百子花卉方領女袷衣”是兩件難得的刺繡藝術精品和藝術瑰寶。這兩件百子衣,均方領,對開襟、上綴金屬紐扣(或盤扣)。從圖案的設計看,所繡百子畫面精彩生動。各組畫面上的童子從1至6人數不等,共組成40餘個場面。每個場面兒童的嬉戲方式和神情各不相同,有的鬥蟋蟀、戲金魚,有的練武、摔跤、踢毽子,有的爬樹摘果,有的站凳采桃,有的放風箏、玩陀螺,有的放爆竹、捉迷藏,有的扮作教書先生處罰弟子,有的學武松打虎姿態揪打花貓……兒童天真活潑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此外,兩衣的前後襟及兩袖還以金線繡有九龍,其姿態有升、有行、有坐,富於變化,體現出了明代宮廷藝術中龍的造型特點。百子圖案之間,則點綴以象徵吉祥如意的金錠、銀錠、方勝、古錢、寶珠、犀角、珊瑚、如意等雜寶圖案,以及由桃花、月季、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組成的春、夏、秋、冬四季景。整個圖案變化多彩,寓意著皇家子孫萬代、多福多壽。衣料的配色尤見匠心獨運。整體色調以正色為主,在朱紅色的地上配以棗紅、水紅、粉紅、普藍、藏青、淺藍、月白、艾綠、黃綠、茶綠、孔雀綠、中黃、宮黃、駝黃、山茶黃、駝灰、淺褐、牙白等不同色調,取得了金彩奪目的藝術效果。從兩衣的刺繡技術上看,其針法的運用,包括有穿絲針、搶針、網繡、鋪針、平金、斜纏、盤金、松針、打籽、扎針、擻和針等11種,豐富多變的針法大大加強了刺繡的藝術表現力。
明代比甲
比甲的名稱,見於宋元以後,但這種服飾的基本樣式,卻早已存在。比甲為對襟、無袖,左右兩側開衩。隋唐時期的半臂,就是與比甲有著一定淵源關係。明代比甲大多為年輕婦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間。到了清代,這種服裝更加流行,並不斷有所變革,後來的馬褂就是在此基礎上經過加工改制而成的。
 明代胄甲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明代罩甲
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帶,皆戎服也。”明顧炎武《日知錄·對襟衣》:“今之罩甲,即對襟衣也。《戒菴漫筆》雲,罩甲之制,比甲稍長,比襖減短,正德間創自武宗,近日士大夫有服者。”清王應奎《柳南續筆·罩甲》:“今人稱外套亦曰罩甲。清朝初期滿人在此基礎上誕生了馬褂
明代襦裙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年輕婦女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這是遵循古儀,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輕描淡繪,色極清雅,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此外,還有用綢緞剪成大小規則的條子,每條繡以花鳥圖紋,另在兩邊鑲以金線,稱鳳尾裙;又有一種,以整鍛折以細道,稱為百褶裙。
明代曳撒
明代服飾較為流行的服飾之一,自元代辮線襖演變而來。短袖或無袖者稱袴褶,長袖者稱衤曳衤散。前身分裁,打馬
面褶子,後身通裁,無褶;身側有擺。明中後期,服飾花樣翻新,眾彩紛呈,縉紳士大夫很熱衷於創新服飾新式樣。士大夫閒居,出現了衤曳衤散、程子衣、道袍三種式樣,總稱“袴褶”。明代曳撒又稱“一撒”,為“一色”變音,來自蒙語“質孫”。明代曳撒服至為質孫服別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