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世博園

昆明世博園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簡稱世博園)是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氣勢恢弘,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迥異的園林園藝精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精品大觀園。園區包括五大場館:國際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科技館和大溫室;七大專題展園:樹木園、竹園、盆景園、藥草園、茶園、蔬菜瓜果園和會後新建的名花藝石園;三大室外展區:國際室外展區、中國室外展區和企業室外展區。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世博園憑藉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獨有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價值,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園藝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價值可持續性的會址文化遺產。2016年8月升級為5A級景區。

基本信息

簡本介紹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

(簡稱世博園)是 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氣勢恢弘,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迥異的園林園藝精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精品大觀園。

昆明世博園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里。昆明世博園占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占10%~15%。共有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分別在這裡建起了自己的專題展示園(台),國內許多省市區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地區園林藝術的展示場所。可以這樣說,這裡是一個匯集了全世界園藝風景的超大型博覽場所。

園區包括五大場館:國際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科技館和大溫室;七大專題展園:樹木園、竹園、盆景園、藥草園、茶園、蔬菜瓜果園和會後新建的名花藝石園;三大室外展區:國際室外展區、中國室外展區和企業室外展區。共培育移栽了各種類植物2,551種,200多萬株(叢),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12種,創歷屆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最好水平。同時還創下了占地面積、建設速度、展示植物種類、園林精品、連體溫室 、竹類植物種類、柏科植物移栽、斷崖塑石等8項“世界吉尼斯之最”。

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世博園憑藉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獨有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價值,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園藝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價值可持續性的會址文化遺產。

昆明世博園主要有5個展館、6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 昆明世博園入口分為:主入口、北入口和金殿、世博園的索道口。

門票價格

世界園藝博覽園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價格:100元兒童票:50元。

門票備註:普通遊客上午100元/人,下午兩點以後70元/人。學生、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50元/人,15人以上團體票價30元/人

主要景點

國際館

總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占地面積13250平方米,道路廣場面積4300平方米、綠化面積3050平方米,室內地坪高程1953米。

國際館位於昆明世博園的最東端,主游路收尾處,離昆明世博園主入口約2公里。

主體建築以鬱鬱蔥蔥的山林作背景,環境優美。建築造型由一圓形主體和100多米長的弧形牆組成,以大體量的展覽空間展現在觀眾面前。建築結構通過幾個同心圓柱網形成幾個完整而流動的空間。世界各國的展室環繞中庭布置,充分體現了平等和睦的國際大家庭關係;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築有一種向上向前的動感和氣勢,象徵著人與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紀的決心。

國際館大部分為兩層,高8.5米,局部分為三至四層,高19.2 米,平面尺寸總體約66米×78米,中庭的圓形屋頂,直徑18米,圓形中心部份採用鋼網架玻璃採光天棚。

國際館前廣場結合地形設定庭園,前面有景觀水流、綠草鮮花,室外綠化和室內綠化相 互映襯,使展館布局溶於大自然。

人與自然館

總建築面積4953平方米,占地面積19148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800平方米,綠化面積6290平方米,景觀水池面積6100平方米。

人與自然館是本次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

人與自然館的平面布局是以遠古生態植物三葉草變形規整後的三角形為基本單元拼合成三個六邊形,建築結構採用不鏽鋼網架,規律性強、空間劃分自由,屋面採用具有裝飾功能的複合鋁板,建築物頂部高15米。

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科技館

總建築面積3064平方米,占地面積6650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080平方米,綠化面積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

科技館位於國際室外展區的中段,北靠山坡、南臨12米寬的主游路,東西兩側分別與茶園和國際室外展區相鄰。結合用地狀況,科技館從總體上分為展廳與環幕影院兩部分,展廳沿主游路後退40米呈長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設計為小廣場,廣場四周以綠化、小品、旗桿襯托環境氣氛;環幕影院設計成球狀,位於展廳右前方,隱喻一個果實。

科技館以“園藝與科技”為主題,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序言、大自然的饋贈、歷史的回眸、智慧營造的綠洲、生命的翅膀五個部分。

主展廳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高7.5米,展廳大面積採用淨白玻璃落地門窗,頂部設定直徑為12米的錐體玻璃頂採光,陽光能透入室內,滿足中央綠化區採光;環幕影院分為兩層,底層為咖啡廳和休息間,二層為環幕電影廳,環幕電影廳外輪廓環體採用鋼網架,銀灰色複合鋁板面層,球形影廳直徑為24米,可容納觀眾230人。

中國館

中國館中國館

總建築面積19927平方米,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觀禮台面積3600平 方米,道路、場地鋪裝面積4340平方米。

中國館是'99世博會最大的室內展館,它與人與自然館、大溫室主廣場(新世紀廣場)構成世博會主場館區。

中國館處於廣場北面較高地勢,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廣場高9米,正對中心廣場,設有供開幕、閉幕和開展會期活動使用的觀禮台。中國館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築群體,通廊將各功能展廳有機組合在一起。整個建築共分2層,建築物頂部高18米。基本單元平面為24×24米,共7個。

中國館的建築風格結合漢代宮苑建築與南方民居建築,綠瓦白牆,綠色代表生命,更是園藝的象徵,白色代表著和平與和諧。

中央內庭園分為江南庭園北方庭園大理庭園,既集中表現了中國園林園藝風采,又是觀光、休息的理想場所。

大溫室

大溫室,總建築面積3630平方米,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2米。

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 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誌性和景觀性。

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鏇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

立面採用高差變化處理、分段布置,寒帶展區8─12米高、溫帶展區10─16米高、熱帶展區10─20米高,打破了建築形狀的單調感。根據三種氣候帶植物生長環境及生態要求,各展區及內部空間高低變化、斜屋面的設定,適宜於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態空間的需要。

參觀者既可從室外隔著玻璃觀光,又可進入室內與展示環境充分融合,從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風光。

蔬菜瓜果園

蔬菜瓜果園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蔬菜瓜果。

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進入蔬菜瓜果園你就會覺得此言不假。

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

資源寶庫——活體庭院栽培展示。具體展出種類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

再現輝煌——陳列展示。通過對蔬菜瓜果實物產品、標本模型及圖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與宣傳,讓人們更加了解人類與蔬菜瓜果園藝文化的歷史淵源,倡導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以及促進名特優產品的開發。

智慧的綠洲——專業化、集約化生產雛形。以西芹和矮化蘋果集約生產“模型”為主,集中展示我國蔬菜果樹生產的科技水平。

竹園

竹園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

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餘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餘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布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蝴蝶泉

盆景園

盆景園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占地面積5880平方米。

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檐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茶園

茶園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

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地西北側開闢“精品園”集中展示中外茶樹精品。

茶園的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

茶文化展廳。展示內容包括茶的起源和發展、茶與文化、茶與民族團結、茶於人類健康、茶的綜合利用。

茶藝表演、品茗館。經專門訓練的茶藝表演隊可向遊客作豐富生動的茶藝表演,還將編排幾套易掌握、有特色的沖泡方式,讓遊人與表演者一起邊觀、邊學、邊做、邊品。或選取幾套不同種類的茶樣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讓遊人根據自己的喜愛自行選取沖泡品飲,將人們引入一個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

品茗館配有電視錄放及音響系統,在品茗時,可放映與茶有關的錄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較高的典雅音樂,如古典音樂、輕音樂或古箏演奏等,以充分體現茶文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

藥草園

藥草園占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藥種植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藥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樹木園占地面積25400平方米,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餘株。

雲南是我國乃至世界林木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通過樹木園,可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總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四個區,即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

雲南是木蘭科樹種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15個屬150多種,雲南有11屬120多種。樹木園收集栽種了以華蓋木為主的木蘭科植物50多種,且多為大樹,實屬罕見。

樹木園收集栽培的50餘種14000多株珍稀、瀕危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雲南紅豆杉伯樂樹禿杉蘇鐵等10餘種,二級保護植物30多種。

一株樹齡近300年、胸徑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從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園,創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記錄。移栽成活的這株大樹,使遊人望而驚嘆。

玫瑰園

玫瑰園因瀋陽的市花是玫瑰而建,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薈萃全球3000多個玫瑰品種,是世界上品種最豐富的玫瑰園。玫瑰園在國內率先採用了地源熱泵採暖技術,既節能又環保,即使室外是冰天雪地,玫瑰園內依然溫暖如春,因此玫瑰園內一年四季都會盛開著玫瑰花。玫瑰是愛情的象徵,因此園中將提供舉行玫瑰婚禮的場所,氣氛浪漫溫馨。而輕啜玫瑰茶、共進情侶餐的“玫瑰之約”,則更令愛侶們神往。

鳳之翼

鳳之翼位於世園會主入口廣場,是園區的大門。建築面積4168平方米,主塔高72米,“鳳翼”長210米,中間貫穿10根斜拉鋼索,建築整體造型如鳳凰展翅,象徵著瀋陽振興騰飛之勢。主塔下方是1000平方米的大型音樂噴泉,鳳翼下部是功能型建築,用於售票、服務、銷售等,斜坡式屋頂鋪設草坪,與周圍環境的草坪相連線。鳳之翼建築使世博園景觀充滿了時代的動感與蓬勃的朝氣。

翰海津門

園入口主景的南開牌樓為本園主題,以南開大學伯苓樓中部建築立面為藍本。透過牌樓可看到南開大學創辦人張伯苓先生的銅像雕塑。銅像後為立於水邊的浮雕牆,著重表現了南開培育了2位總理、1位副總理、56位兩院院士的光輝成績。位於園中一側的瀑布從自然的山石上疊水落入池水中,帶來景觀的震撼與魅力,同時與浮雕牆形成動靜變化。園區的種植設計強調層次的變化與綠化的圍合,前區以低矮的美人蕉為主,而後側則採用大規格的常綠植物形成良好的背景。

新加坡園借地勢走向,以林帶為背景、魚尾獅雕塑為中心、“獅城”文明為理念,突出體現“魚尾獅”熱情的迎賓象徵,鮮明地展示了新加坡風情及其園藝特色。整個園區分為三個區:中心區由入口廣場、水池向上逐級升高,至魚尾獅雕塑達到最高點,其後為弧形景牆。服務區有兩層長廊,一層為新加坡紀念品展示,二層為景觀平台和方亭。花卉區設花壇、花坡,展示新加坡國花及其它特色植物。

西夏園

展園以賀蘭山為原形,用苗木烘托、點綴白石,現“賀蘭晴雪”之壯觀美景。園中部為湖,並以環形狀路圍合成“回”字形,以會“回族”之意。湖邊建雙亭,湖中輔以水生植物,沿漢白玉做的鳳凰台拾級而上,台中一鳳凰雕塑,意此富貴吉祥之地。入口處依次鎏金銅牛、盤龍雕柱,展西夏文化之厚重。園區內分別設有枸杞園、沙棗園和玫瑰園,並穿插大樹點綴,以部分灌木組合色塊,反映了寧夏富饒奇特的物產。雪現長空,魚翔淺底,坐亭觀景,怡然自得。

景區交通

市區乘坐47路、69路、71路、182路、194路、204路、228路、235路、248路、249路、904路、919路等多部公車,在世博園站下車即可。

園內觀景電瓶車,收費15元/人。

也可在長壽路乘中巴車,票價2元。

金博索道金殿公園與世博園相連,乘索道全程往返25元/人,單程15元/人。 小貼士:世博園面積很大,景點也多,一天很難游完。如果想多看些景點,可乘坐園內的電瓶車,票價15元/人,還有免費的小火車,可以乘車遊覽。

特產美食

茶葉

雲南是茶樹的原生地,但清以前雲南茶葉沒有什麼名氣,明代雲南被列為不產茶的省份。到了清代,滇茶開始有名了。滇茶以大葉種為主,較難將外型做得乖巧。像皇帝愛喝的人頭普洱,妙在個子大,檔次並不很高。然而滇茶香高,耐泡,同一質量的茶葉較全國其他地區的售價為低,無論是自用還是送人都較合宜。出口最好的是滇紅、普洱、七子餅等,而滇人最愛喝的則是未精製的大葉子茶。雲南主要茶葉有產於宜良縣的寶洪茶、宜春茶,產於昆明市郊金馬山麓十里堡的"十里香茶"、產於石林附近的"石林擁翠"、沱茶、滇青、白蘭花茶、茉莉花茶、滇紅工夫紅茶、紅碎茶以及滇綠等。

寶珠梨

寶珠梨寶珠梨

呈貢寶珠梨是雲南眾多梨果中的佼佼者,果圓形,一般重200-330克,大者達500克,皮薄,淡黃綠色,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濃甜,微香,食後無渣。

寶珠梨主產於昆明市呈貢縣,人們習慣稱為呈貢寶珠梨。呈貢寶珠梨與大理雪梨在色、香、味、形方面很相似,實屬同一品種。相傳在宋代大理國時期,高僧寶珠和尚到鄯闡城(今昆明)講經,從大理帶了雪梨樹苗與呈貢的一種優勢嫁接後育成這個品種,於是人們就把它叫做寶珠梨。寶珠梨由於品質優良,是雲南向歷代王朝繳納的貢品。相傳元朝初期,雲南地方官把寶珠梨作為上等貢品貢奉朝廷,皇帝吃了讚不絕口,並要求年年進貢。寶珠梨成熟上市時正是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

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雲南省著名的傳統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相傳太和豆豉原產在江西省太和鎮,清康熙年間傳入四川,後從四川傳入昆明。長期以來,昆明製作豆豉的師傅,根據本地的原料和人們的口味,對原配方和工藝不斷進行改進,使之逐漸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這種豆豉既不同於江西風味,也不同於四川風味,獨具一格。其色呈紅褐又有光澤,味道鹹鮮略微回甜,分粒酥軟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風味,不酸不霉,營養豐富,易於貯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調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產的"烏嘴豆"(黃豆)最佳,配以食鹽、糯米、甜酒、紅糖、八角、茴香等輔料,經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裝罐、後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顆粒狀,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氣,滋味鮮美,鹹淡適口,食法簡便,可蒸,可炒,葷素皆宜。

雲南圍棋

雲南圍棋子簡稱雲子,據說為明清供品。白子微帶翠綠,黑子厚重,對光看則為悅目的綠色。形狀單面扁圓,古樸渾厚,手感舒適。圍棋精品"雲子"品質優良,一直是全國重大棋賽的標準棋具。雲子原產於雲南永昌府(郎今保山市)故又名永子。它是我國古老的一種傳統工藝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元、明、清三代曾享有盛名,深受名士、高僧的喜愛,也是敬獻皇室的上乘貢品。後來,由於棋勢衰敗,世變滄桑,解放前夕,雲子製作工藝已經失傳。建國後圍棋事業受到黨和政府重視。昆明第十二中學校辦工廠憑藉殘存的老雲子開展科研,經過無數次的試驗,1975年在原老雲子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製成了新雲子。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對雲子恢復生產極為關懷和支持,終於把雲子從絕境中挖掘和發展起來。1980年春,昆明第十二中學校辦工廠正式改名為雲南圍棋廠,批量生產"雲"字牌圍棋子。

景區氣候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市中心海拔 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

中國最美的十大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是一種以遊樂為目標的模擬景觀的呈現,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賦予遊樂形式以某種主題,圍繞既定主題來營造遊樂的內容與形式。2009年由《行游天下》雜誌社、搜狐旅遊等媒體及百萬網友,選出了中國最美的十大主題公園。

昆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昆明雲南省的省會,位於雲貴高原中部,四面環山,南臨滇池,六河縱橫,中間一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壩子。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為此前人有詩描寫它的特點是:昆明臘月可無裘,三伏輕棉汗不流,梅綻隆冬香放滿,柳舒新歲葉將稠。
景點 官渡古鎮 | “一二一”四烈士墓 | 安寧溫泉 | 曹溪寺 | 翠湖公園 | 滇池 | 東川小江土石流 | 東寺塔 | 西寺塔 | 關上公園 | 轎子山 | 金殿風景區 |金馬碧雞坊 | 九鄉風景區 | 昆明動物園 | 白邑黑龍潭旅遊區 | 聶耳墓 | 品字三坊 | 筇竹寺 | 曇華寺 | 西南聯大紀念碑 | 圓通寺 | | 圓通山 |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 雲南民族博物館 | 雲南省博物館 | 小白龍森林公園 | 路南石林 | 昆明世博園 |南洋機工抗日紀念碑 | 雲南民族村 | 昆明植物園 | 易門龍泉森林公園 | 石寨山古墓群 | 東西寺塔 | 西華園 | 太華寺 | 鍾靈山國家森林公園 | 五華山 | 賽典赤墓 | 逼死坡 | 安寧王仁求碑 | 法華寺石窟 | 金殿天門古道 | 盤龍寺 | 昆明斗南花市 | 昆明動物園 | 陽宗海 | 三清閣 | 近日樓 | 地藏寺經幢 |大理古國留寶幢 | 楊升庵 | 梅樹村地質自然保護區 | 普渡河自然保護區 | 松花壩自然保護區 | 昆明西山森林公園 | 長湖 |晉城古鎮 | 馬蹄河 | 鄭和公園 |

雲南省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景點列表
昆明市 石林 九鄉 翠湖 東川紅土地 轎子雪山 世博園 雲南民族村
大理市洱海 蝴蝶泉 大理古城 大理三塔 大理蒼山 雞足山南詔風情島 南詔文化城 大理喜洲 大理感通寺 沙溪古鎮
麗江麗江古城 玉龍雪山 束河古鎮 黑龍潭 雲杉坪 玉龍雪山冰川公園 玉龍雪山氂牛坪 玉水寨 虎跳峽 東巴萬神園 拉市海 長江第一灣 木府 萬古樓 黑白水河 東巴文化博物館 白沙壁畫 甘海子 老君山 玉峰寺 觀音峽 麗江酒吧 瀘沽湖 麗江高爾夫 麗江花園
香格里拉 納帕海 屬都湖 碧塔海 松贊林寺 依拉草原 藍月山谷 白水台 千湖山 茶馬古道十二欄桿 碧壤峽谷 碧沽天池 哈巴雪山 渣日 木勝 土岩畫 大寶寺 五鳳山 梅里雪山 雨崩村 白茫雪山 奔子欄 明永冰川 天生橋公園 瀾滄江峽谷 東竹林寺 歸化寺 茨中天主教堂 太子廟 打洛森林公園 香格里拉滑雪場 香巴拉
西雙版納 潑水節狂歡 傣族村寨 民族風情園 橄欖壩 原始森林公園 孔雀湖 版納熱帶花卉園 曼典瀑布 曼聽公園 曼斗旅遊村 曼景蘭傣寨 版納勐養象樹 瀾滄江風情 野象谷 基諾族山寨 翠屏峰公園 三岔河 勐侖植物園 獨木成林 景真八角亭 緬甸大金塔 曼飛龍佛塔 大勐龍
騰衝市和順古鎮 火山熱海 大滾鍋 國殤園 北海濕地 疊水河瀑布
怒江市 高黎貢山 聽命湖
保山市高黎貢山
德宏市 允燕佛塔 姐勒佛塔 瑞麗邊貿街 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區
楚雄市哀牢山 元謀人遺址 黑井古鎮 獅子山 土林 紫溪山國家森林公園 彝族十月太陽曆公園
紅河市元陽梯田 屏邊大圍山 建水古城 石屏 紅河衷牢山
玉溪市撫仙湖 磨盤山森林公園 星雲湖
文山市普者黑 捨得草原 壩美
思茅市娜允古鎮 阿佤山雲海 茶馬古道 瀾滄江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
臨滄市古崖畫群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昭通市西部大峽谷溫泉 大關黃連河
曲靖市羅平油菜花 珠江源 多依河 九龍河瀑布 馬過河 陸良彩色沙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