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遮普人

旁遮普人

南亞民族之一。約7000萬人(1978),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哈里亞那邦和旁遮普邦及印、巴其他地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蒙古人種血統,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膚色稍白,略帶褐色。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用錫克教師尊創製的古魯穆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體字母。不少人通用烏爾都語和印地語。旁遮普人大體由4種人組成:①古代雅利安人及後來進入旁遮普地區的希臘人和塞種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內。②賈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內。③拉傑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賈斯坦人的後裔。④古賈爾人,古代自克什米爾遷入,其上層多屬剎帝利種姓。

簡介

南亞民族之一。約7000萬人(1978),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哈里亞那邦旁遮普邦及印、巴其他地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膚色稍白,略帶褐色。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用錫克教師尊創製的古魯穆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梵文天城體字母。不少人通用烏爾都語和印地語。旁遮普人大體由 4種人組成:①古代雅利安人及後來進入旁遮普地區的希臘人塞種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內。②賈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內。③拉傑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賈斯坦人的後裔。④古賈爾人,古代自克什米爾遷入,其上層多屬剎帝利種姓。

旁遮普人男子服飾旁遮普人男子服飾

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蘭教;印度境內多信印度教錫克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實行種姓內婚,死後火葬。信仰伊斯蘭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蘭教習慣通婚,死後土葬。近年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一定發展,農村以小農經濟為主。主要從事農業,紡織、陶器、地毯工業和木刻也很發達。信奉印度教的柯德利(即剎帝利)種姓則多從事商業。農民通常穿無領長袖布衫,纏圍褲,包長頭巾。逢年過節和婚嫁喜慶時,則穿絲綢衣服,頭巾的一端或兩端垂在耳上。城市婦女穿肥腿長褲、單衫,披披巾。婦女善於繡花,披巾上常繡各式花色圖案。以麵食為主,在膳食中喜用大量酥油乳酪。旁遮普人性格開朗,能歌善舞。

旁遮普人的淵源

旁遮普人大體由4種人組成:①古代雅利安人及後來進入旁遮普地區的希臘人和塞種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內。②賈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內。③拉傑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賈斯坦人的後裔。④古賈爾人,古代自克什米爾遷入,其上層多屬剎帝利種姓。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民族,據1994年統計,約6980萬。屬雅利安人種的拉其普特人,身材高大健壯,多為淺棕色皮膚,也有人具有雅利安人的白色皮膚,高鼻子,黑眼睛,黑頭髮。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最富饒的旁遮普省、西北邊境省的扎哈拉和德臘-伊斯梅爾汗以及信德省。主要從事農業、紡織業和制陶業。 

“旁遮普”意為“五河”,因其境內的五條河流而得名。旁遮普省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使它在歷史上屢遭外族的侵犯。 

“拉其普特”意為“王之子”,即外族統治者與印度社會融合而形成的封建王族。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2世紀來到印度西北部的希臘人、塞種人、安息人、貴霜人等諸小民族,其貴族和軍事首領與當地印度教徒雜居通婚,改信印度教,逐步被印度社會同化,並取得“剎帝利”(“武士”)的種姓地位。在穆斯林統治時期,許多拉其普特家族改信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在印度河流域的民族形成和文化建設中,外來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希臘人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隨大流士的軍隊來到西北部地區,定居下來。在希臘人統治的100多年裡,許多希臘士兵和王朝官員與當地家庭聯姻,融入當地居民之中。所以,在今天的旁遮普和西北邊境省,還可以看到希臘人與當地居民的混血後代。

塞種人的部落早在公元前9世紀—前8世紀就來到印度河流域。雖屬於雅利安人的東部支系,但文化卻不同於雅利安人的文化。既未接受種姓之分,也不承認婆羅門的精神領導。由於來自巴里黑(巴赫特爾),所以雅利安人稱為“巴爾希卡”。據說,巴爾希卡人是普勒爾、帕爾瓦納和帕拉族人的“根”。後來,“巴爾希卡”一詞逐漸變成了“瓦希卡”,印度河流域被稱為“瓦希卡國”。在旁遮普語中,至今把農民叫做“瓦希”。第二批塞種征服者是公元前1世紀來到印度河流域,他們分成達哈、薩卡拉歐卡和穆撒格地亞依三個部落。達哈部落的人至今還在旁遮普。這三個部落的共同首領叫穆加。在旁遮普,至今還有穆加族人。

塞種人使印度河流域流行新的乾果、水果和蔬菜,如乾果中的核桃和阿月渾子,水果中的杏、桃、葡萄、西瓜和梨,蔬菜中的大蒜、洋蔥、胡蘿蔔、茴香、豆角以及桉脂和五倍子等;還教會當地人縫製圓領衫和釘馬掌等技術。塞種人最明顯的特點是宗教上的寬容,自己傾向於佛教,但也十分友好地對待其他宗教。?安息人屬伊朗人種,其文化也染上了伊朗文化的色彩。安息人統治的時間很短,但是在塔克西拉挖掘出的那一時代的各種製品,具有極高的水平。犍陀羅藝術實際上起源於他們那個時代。

貴霜人大約在公元前170年遷徙至阿姆河和錫比河流域,後征服巴赫特爾,進而攻占喀布爾河流域,最後占領犍陀羅,定都白沙瓦。貴霜人在犍陀羅和印度河流域大約統治了200年。貴霜人最著名的統治者迦膩色伽贊助學術和藝術,在當政時期,佛教大振,犍陀羅藝術得到極好的發展。

自雅利安人以來,犍陀羅一直是印度西北部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犍陀羅藝術實際上是雅利安、希臘、塞種、安息和貴霜文化的精華,是阿拉伯人到來之前最燦爛的文化集錦,也是巴基斯坦寶貴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旁遮普省是次大陸最早接受伊斯蘭教的地區之一。在阿拉伯人統治時期,木爾坦、曼蘇拉和烏奇是大的文化中心。9世紀末,伊斯瑪儀派就成為木爾坦的統治者,在那裡建造了清真寺。據著名阿拉伯旅行家和地理學家穆克德希描述,當時的木爾坦是一座繁榮的商業和旅遊城市,居民屬什葉派,大部分是阿拉伯人。

10至16世紀在突厥人占領和統治時期,旁遮普的許多拉其普特家族改信伊斯蘭教,逐漸與定居的突厥人混居融合,成為印度穆斯林的主體。同時,旁遮普始終是穆斯林文化的中心。加茲尼人占領旁遮普的200年,是印度穆斯林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拉合爾是重要的穆斯林文化中心。1039年,大神學家和蘇非學者賽義德·阿里·胡吉偉利(1010—1079)來到拉合爾傳教,蘇非派的經典著作《秘密的揭示》就是他在拉合爾定居期間寫成的。11至12世紀,許多蘇非用旁遮普語和其他方言傳教和寫作,而採用了穆斯林的書寫體,形成了印度穆斯林的語言烏爾都語。烏爾都語至今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穆斯林的通用語言。德里蘇丹王朝時期,蘇非派的蘇赫拉瓦迪教團在旁遮普有很大影響,木爾坦和烏奇是蘇非派神秘主義中心。

莫臥兒王朝時期是印度穆斯林文化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除了德里的紅堡、阿格拉的泰姬陵等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外,拉合爾的皇家清真寺、皇宮、城堡、陵墓等建築也同樣雄偉壯麗。今天,這些建築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受到國家的保護。在莫臥兒王朝時代,旁遮普語詩歌逐漸形成了一種自主的民族文學形式,並顯示出其獨特的風格。

大部分旁遮普人講與烏爾都語近似的旁遮普語,一部分人講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是梵文“俗語”的一種方言,酷似烏爾都語。

旁遮普人的精神

旁遮普人的精神文化特徵突出體現在其宗教和文學方面。宗教活動在旁遮普人的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多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每天做5次祈禱。人們一般在家裡做。政府機關和學校設有祈禱室,工作人員和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去那裡祈禱。星期五的“聚禮”一般去清真寺做。清真寺遍布旁遮普城鄉各地,拉哈爾的皇家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做祈禱。伊斯蘭教蘇菲派對旁遮普人有廣泛的影響,因此旁遮普穆斯林至今還保留著崇拜蘇菲聖徒和聖墓的習俗。在木爾坦、拉合爾和錫亞爾克特等地,也有許多蘇菲的陵墓,每逢節假日,人們都要在這些陵墓前舉行紀念活動。拉合爾的達塔清真寺是當地最早修建的清真寺,蘇菲長老胡吉傳里的陵墓安放在那裡。人們在他的墓前默念“法蒂哈”,並許下心愿,求聖人保佑。[1]

服飾

旁遮普人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服飾。婦女通常穿一種過膝長衫和沒過腳踝的燈籠褲,頭上或胸前圍一條長頭巾,顏色艷麗而和諧。少數婦女穿黑色罩袍。男人也穿過膝長衫和燈籠褲,顏色比較素雅。有身份的男人喜歡穿土耳其式外套或西裝。在炎熱的夏天,農村的男人多穿一種用土布做的汗衫和圍裙。

飲食

旁遮普人在飲食方面普遍比較簡樸。他們的主食為一種用粗麵粉做的薄餅,或者是一種用大米和牛油、牛羊肉做的抓飯。土豆、洋蔥、西紅柿和牛羊肉是他們的主要菜餚。烹調時加入大量香料也是他們飲食方面的一大特色。旁遮普人的傳統飲料是一種用紅茶、牛奶和白砂糖煮成的奶茶,香甜可口。

旁遮普語文學

在旁遮普語文學中,詩歌占很大比重。旁遮普人早期的詩歌或描繪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或表達蘇菲派的神學和哲學思想。18世紀最有影響的旁遮普語詩是《希爾蘭恰的故事》。近代旁遮普語詩歌多以反對殖民統治,宣揚教派團結為主題。巴基斯坦獨立之後,許多作家開始重視旁遮普語散文的創作,並出版了文學評論和長篇小說等作品。旁遮普語文學早在10世紀左右就帶有反封建的色彩。它的先驅者弗里德(1173~1265)是蘇菲派詩人,著有100首雙行詩,描寫農村的生活情景和風俗習慣,表達了對窮人的同情。旁遮普語文學中的三大史詩《希爾-郎卡》、《瑟西-布努》和《索赫努-馬希瓦爾》,描寫戀人在生前終生分離、死後才能團聚的愛情悲劇,對宗教表示蔑視。錫克教創始人納納格大師(1469~1539)運用詩歌形式宣傳教義,主張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在詩中也描寫了農村生活的景色,主要作品有《十二月》、《傑布先生》等。阿爾瓊大師(1563~1606)編選了詩集《最初的著作》,收入3,384行詩,作者是7個大師和16個信徒。這些詩宣傳對各種宗教信仰一視同仁,人人平等。高文德·辛赫大師(1666~1708)的詩宣揚英雄主義,大多收集在《第十任大師之作》之中,名篇是《成功書》。曾組織50多個詩人用梵文、波斯文和旁遮普文寫作。錫克教大師的傳記問世的也不少,它們被稱為“生平見證人”,在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17世紀和18世紀,詩人布萊·夏赫(1680~1758)和瓦里斯·夏赫(1735~1798)比較有影響,寫的是帶有神秘色彩的浪漫主義詩歌。前者的“加非”體詩和後者的“希爾—郎卡”體詩為人民廣泛傳唱。在近、現代文學中,穆罕默德·夏赫(1782~1862)的《錫克教徒與英國人交戰的傳說》,描述了錫克教徒第一次反對英國入侵者的戰爭,歌頌錫克教人的勇敢,讚揚他們為反對共同敵人而與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團結一致的精神。19世紀末期,開展了復興旁遮普語文學的運動,要求文學反映印度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和民族覺醒。帕伊·維勒·辛赫(1872~1957)的小說《美女》、《維傑·辛赫》和《巴巴·瑙特·辛赫》等,大多描寫錫克教人的武士精神和錫克教的道德觀。最先寫作無韻詩。長詩《我的主人,你活吧》曾獲得印度文學院獎。特尼拉姆·賈德里克(1876~1954)的幾部詩集,收有《蓋薩爾花壇》、《第九世界》和《蘇菲樓》等詩;《犍牛》一詩以一頭挨打受餓的犍牛的形象反映了貧苦農民的痛苦。同情農民,對農村的封建制度流露了不滿情緒。莫亨·辛赫(1905~)的詩集《沃達·威拉》曾獲全國文學獎。阿默麗達·普里德姆(1919~)是當代知名女作家,她的詩描寫印巴分治前美好的日子和分治時的互相殘殺,具有民歌色彩。詩集《蘇奈胡萊》曾獲1956年印度文學院獎。她著有小說《德里的街道》,並編選了《世界優秀短篇小說選》和《旁遮普語優秀短篇小說選》。古爾伯克希·辛赫曾主編《愛環》報,著有散文集《棕色石頭的一生》。納納格·辛赫(1897~)是著名的小說家,著有60部長篇小說,如《白色的血》(1932)、《吃人者》(1953)和《兩劍一鞘》等,作品宣傳不同教派應相互友好,痛斥宗教狂和封建殘餘。《兩劍一鞘》曾獲1962年印度文學院獎。格勒達爾·辛赫·杜格勒(1917~)是當代較有成就的作家之一,長篇小說大多描寫印巴分治問題,短篇小說之中,比較有影響的有《黎明的湖》和《第九家》。旁遮普的地理人文環境培養了許多優秀的詩人。在旁遮普語文學中,詩歌占很大比重。蘇非詩人沙·夏姆斯·薩布茲瓦里(1164—1248)和法利德·甘吉·沙卡爾(1173—1227)最早用旁遮普語寫詩,詩作或描繪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或表達蘇非派的神學和哲學思想。16世紀著名的旁遮普語詩人達斯·達穆德爾和沙·海珊分別把希爾蘭恰的故事寫成詩和吟唱詩,使之廣為流傳。18世紀最有影響的旁遮普語詩人是蘇非詩人賽義德·瓦利斯·沙,再次創作的長詩《希爾蘭恰的故事》,成為旁遮普語古典文學的傑作。近代旁遮普語詩歌多以反對殖民統治,宣揚教派團結為主題。巴基斯坦獨立後,許多作家開始重視旁遮普語散文的創作,並出版了文學評論和長篇小說等作品。?

舞蹈

彭戈拉舞是旁遮普人在豐收季節跳的一種慶豐收舞。舞者不拘老幼,任何人都可參加。只要有塊空地,一群人聚在一起,敲起鼓,便可跳起來。由於彭戈拉舞沒有嚴格的規則,它給人們一種新鮮、自然和充滿活力的印象。這種舞的動作明確無誤地體現了旁遮普邦人的男子漢氣概。舞者的服飾是頭上纏時髦的頭巾,下身圍條漂亮的圍褲,上身穿一件絲織寬衣,衣上染著藍或深紅顏色,絢麗奪目。腳上系有腳鈴,舞者足部的動作熟練,伴隨著音樂、手鼓和腳鈴有節奏的響聲,生動地表現出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對生活的熱愛;那愉快的曲調和靈巧、優美的舞姿,以及那豐富的表情,體現了印度人民戰勝自然、獲得豐收的決心與樂觀精神。

格塔舞是旁遮普邦最古老的舞蹈。“格塔”的意思是擊掌。從前跳格塔舞是為了取悅天神。今天人們在結婚等喜慶活動時也跳這種舞蹈。

格塔舞非常簡單,然而舞姿動人。這種舞通常是在月夜跳,舞者先圍成一圈,然後隨著急促的鼓點,逐步把圓圈擴大。這時,有三四個人走到圓圈中央開始起舞。他們邊跳邊唱,起著領唱作用。他們唱的歌叫塔拜或巴德,每次唱到最後一句時,其他人一邊拍手,一邊重複唱一次,如此反覆,直到結束。

格塔舞一般是婦女跳的舞蹈,男子也可以跳,但是要和婦女分開,另外圍成一圈。只有慶祝結婚時,男女才可以共舞。

秋莫爾舞(即狂舞)是男子跳的一種舞蹈。雖然不像彭戈拉舞那么著名,但在旁遮普的廣大農村也很盛行。因為它是與農業節日有關的舞蹈。這種舞蹈任何時候都可以跳。它和格塔舞類似,跳時先圍成圓圈,在鼓聲伴奏下,有時男子每人各持一短棒,相互有節奏地敲擊,轉圈跳舞。跳秋莫爾舞的人,頭上要系一種帶纓絡的華麗頭巾,穿白色圓領長衫,披各色布單,布單兩頭系在左腰,色澤鮮艷的寬邊下衣一直到腳面,腳穿軟鞋。秋莫爾舞十分優美動人,一跳就是三四個小時。

配圖

旁遮普人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