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西拉

塔克西拉

塔克西拉是塔克西拉古城遣址的同義詞,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西北30多公里處,是一座建於2500年前的古城。

塔克西拉

塔克西拉塔克西拉

錫爾凱波(公元前200年)到錫爾孫凱的防禦工事可以從遠古的新石器時代瑟賴蓋拉的墳墓中看出,從公元一世紀起,塔克希拉成為印度河畔的一座城市,為發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波斯希臘,和中亞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二世紀,交替對其產生影響,逐漸成為了佛教中心。
塔克西拉古城遣址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西北30多公里處,是一座建於2500年前的古城。公元前7世紀這裡已是繁華城市。公元前5世紀,古城所在地區成為波斯大流士帝國的一部分。公元前3世紀,由於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信奉佛教,塔克西拉進一步發展成為香火鼎盛的佛教聖地和學者雲集的佛教、哲學和藝術研究中心。唐代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記》將塔克西拉譯作“坦叉始羅”。公元6世紀,玄奘描述當時的塔克西拉是"地稱活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氣序和暢。崇敬三寶"。我國晉代高僧法顯於公元405年至411年也訪問過此地。今天,輪廓鮮明的古城遺址仍依稀可辨。堅固高大的城垣、精巧別致的佛塔、金碧輝煌的寺院廟宇和大量形象逼真的人物浮雕,分布得錯落有致,顯示了這座城市的昔日盛況。

塔克西拉塔克西拉

建築特色

塔克西拉古城址出土的遺物中,以反映希臘風格和佛教藝術者為最著名。那一枚枚印有希臘國王頭像的古錢幣表明,曾有39個希臘君王和2個希臘女王流治過這裡。具有古印度風格的金銀飾品,反映了孔雀王朝和貴霜王朝鼎盛時期的繁榮。還有傘形寶塔,和中國寶塔同出於一個藝術源流。最引人注目的是千百尊大大小小的健陀羅王朝時期的石雕和泥塑佛像,明顯地帶有希臘雕塑風格,卻又自成體系,形成了獨特的健陀羅藝術風格。
在離城堡不遠處,有一個單獨的院落,這裡原是小王公住的地方,唐玄奘西行取經時,曾經在這裡住過。城堡另一頭的山坡下,完整地保留著一個石砌的台子,這個台子就是當年玄奘講經的地方,被人們稱為講經台。講經台呈斜坡狀,可同時容納數千聽眾,居高臨下,聲樂順風而下。在離塔克西拉博物館不遠的姚連村旁有一座90多米高的小山,山頂有一個姚連寺。據說,在貴霜王朝佛教鼎下兩層,下層佛塔遺蹟上,雕刻多姿多采的人像、獅像及佛像。塔上刻有梵文等文字。寺內有幾十個小房間,是參禪打坐的斗室,還有廚房、餐廳、浴室和倉庫等,廟內還保存著當年佛教徒使用的小石磨。
1980年,在這發現了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的陶器,這說明這座古城可能是南亞地區人們最早聚居的都市之一。

塔克西拉塔克西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