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盛鎮

新盛鎮

新盛鎮位於羅江縣城北部,與四川省達縣、開江接壤。全鎮面積65.6平方公里,明月江支流在鎮內橫穿而過。轄11村98個村民小組和1個街道居委會,人口34313人。耕地面積24702畝。1999年6月被批准為重慶市市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2年10月被批准為重慶市市級邊貿鎮。

基本信息

概況

新盛鎮新盛鎮
新盛鎮境內嶺谷相間、平行走向,構成山、丘、壩皆有,地質構造屬朱羅系中生帶,土地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青砂石煤礦天然氣資源。主產糧食水稻為主,其次是小麥玉米紅苕經濟作物黃豆花生甘蔗為多,經濟果林有梁山柚柑桔,林木以慈竹白竹松樹為主。有梁山柚專業村3個,白竹專業村2個和林業專業村4個。全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564萬元。基礎設施齊,渝巫路縱貫南北,村村通公路,程控電話行動電話電視寬頻輸送系統俱全。工業基礎良好,現在工業企業140家,總產值5388萬元,糧食加工、飼料建材塑管、原煤、紙品等產品初具規模。城鎮化步伐加快,商貿活躍。鎮區占地1.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2500人。市場繁榮,邊貿活躍。醫療衛生設施齊全,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新盛鎮鎮黨委、政府將立足區位優勢,不斷壯大農產品交易市場,努力培育小商品批發市場,傾力打造邊貿重鎮;立足資源優勢,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建材工業園區,傾力打造工業強鎮。

新農村建設

新盛鎮新盛鎮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的要求,以促進生產發展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爭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13億元。

1、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落實對農民的種糧直補、良種直補、農機具補貼等惠農政策。妥善解決土地二輪承包中的遺留問題。積極化解農村債務。大力整頓農村經濟環境,嚴厲打擊各種“向農民伸手”的違規違紀行為。

2、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在穩定優質糧油生產的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現代型農業、科技型農業、效益型農業、觀光型農業。深化“公司+農戶”、“基地+農戶”、“協會+農戶”利益連線機制,著力推進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化進程,發展1.4萬畝無公害優質稻,1000畝中藥材,1000畝無公害優質水果基地,500畝蔬菜基地,1000畝食用菌榨菜,新增袋裝食用菌30萬袋,新增園5000畝,力爭水稻小麥油菜制種達到3000畝。引進溫式集團公司,大力發展優質畜禽養殖產業,力爭全鎮年出欄肉達100萬隻規模;以新星絲廠為龍頭,帶動全鎮1500戶農戶發展養4000張;以養協會為龍頭,帶動全鎮農戶發展養豬8萬頭;以養大戶為示範,輻射帶動全鎮農戶養肉牛5000頭。

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加強以小型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強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建設,加強農村道路飲水沼氣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

4、牢固樹立科技興農戰略。切實有效依託新盛農村發展服務部做好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範、推廣,農機配套、田間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繼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農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技能和整體素質,緊密依靠科技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5、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按照“扶大、扶優、扶強”原則,大力引進、培育、扶持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促其儘快發展壯大、形成龍頭。扶持壯大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大力培植農村經紀人隊伍。進一步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大農產品市場建設力度,大力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促進農產品進入超市和大型市場。

創工業強鎮

新盛鎮新盛鎮
力爭全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力爭企業投入達600萬元以上。

1、大力招商引資。充分利用我鎮的資源勞動力和市場優勢,積極招商引資,實行全方位服務,搞好招商引資項目的跟蹤、落實,確保其早落地、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2007年力爭新引進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2個。

2、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堅持“圍繞農業辦工廠,辦好工廠促農業”,重點扶持效益好、帶動能力強和影響面廣的新星絲廠、四通糧油等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做好產業鏈延伸文章,通過扶持培育,使這些龍頭企業成為帶動廣大農民發展生產進入市場的龍頭。抓好頁岩利用與開發,努力提高建築建材業的規模和檔次。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電、用氣、用地、運輸等實際困難,協調處理廠地糾紛等問題,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生產能力。緊緊圍繞國家產業導向,積極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引導企業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促進企業產銷兩旺。

第三產業

新盛鎮新盛鎮
努力拓展農村市場,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切實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000萬元。

1、大力發展旅遊餐飲業。以打造亦農亦游的地域綜合體為目標,依託我鎮區域優勢,開發一批觀光型、生態型、度假型旅遊景點和服務設施。著力做好現有11座水庫的“觀魚、玩魚、吃魚”開發三篇文章;加強石柱村、土城村、幸福水庫農家樂的打造和寶鏡寺羅漢寺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和水平;通過羅桂路兩旁和幸福水庫的環境打造以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旅遊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使農業和旅遊業互相滲透,相互融合,實現農業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2、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面向城鄉居民,進一步擴大總量,最佳化結構,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我鎮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3、大力推進勞動力轉移。著力加大農民工培訓力度,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提高勞動力轉移組織化程度,力爭2007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1萬人。力爭全鎮60%以上的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工資性、經營性收入占農民全部收入的70%以上。

集鎮建設

新盛鎮新盛鎮
1、認真搞好集鎮規劃。嚴格規範羅桂路兩側的農民建房,做到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嚴禁亂蓋亂建。

2、加強場鎮道路、光亮、防洪、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園林綠化、管線網路等公用設施建設。建成場鎮三格化糞池100口,改善場鎮環境質量。

3、強化集鎮日常管理。進一步理順集鎮管理體制,規範車輛停放、擺攤設點區域,嚴禁占道經營。加強對集鎮衛生的監督檢查,為廣大居民創造一個安逸、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4.充分傾聽老百姓呼聲,關心民眾疾苦,尊重民眾意願,把民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政府辦事的基本標準,根據鎮財政能力,力爭為民眾辦好10件實事。

1)進一步關心弱勢群體,爭取實施農村“安身工程”,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2)實施2個村新村扶貧工程,啟動2個“一村一品”示範村建設。

3)完成衛生院派出所敬老院搬遷工程。

4)組織實施5個村土地整理項目。

5)積極實施“一村一品”結構調整,努力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淨增530元。

6)完善光纖電視廣播村通工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100戶。

7)繼續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0%以上。

8)支持農民新建沼氣池200口,場鎮居民修建三格化糞池100口。

9)完成村、組道路硬化20公里。

10)整治末端渠系1.5萬米,扶貧新村項目整治6000米,白善村團結水庫大壩除險加固180米,整治壩腳放水渠210米,溢洪道40米,山坪塘防滲15口,堰塘防滲17口,治理山坪塘12口,新建提灌站8處,完成修復水毀工程8處。

社會事業發展

新盛鎮新盛鎮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著重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繁榮農村文化事業,活躍農民文化生活,著力挖掘發展艾家壩、羅漢場、寶鏡壁畫等傳統和農村特色文化。抓好科學知識普及和科學技術示範推廣,提高科技對鎮域經濟的貢獻率。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難民眾救助幫扶機制。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積極探索建立促進擴大就業的有效機制。進一步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率達90%以上,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等社會事業。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民眾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

組織建設

新盛鎮新盛鎮
狠抓政府自身建設

以建設“創新、規範、務實、高效、廉潔”型政府為目標,加強政府效能建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堅持加強學習,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堅持規範行為,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堅持奮發有為,提高幹事創業的能力;堅持心繫民眾,提高為民辦事的能力;堅持公正廉明,提高廉潔自律的能力。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黨組織抓第一要務的能力。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大為民辦實事力度,努力實現鎮黨委、政府本年度為民辦“十件”實事承諾。堅持“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深化鎮黨委、村黨支部創“五好”活動。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中心學習組制度。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深化黨員先進性教育。突出實用性和實效性,加大黨員幹部培訓和黨員電教工作力度。堅持以人為本,繼續實施“十、百、千、萬”人才工程。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做好發展黨員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深化廉政文化“六進”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