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樂鎮

盛樂鎮

盛樂鎮位於和林縣東北42公里處,是由原公喇嘛鄉、西溝門鄉、巧什營鄉、盛樂鎮合併而成。全鎮轄地面積701.23平方公里,是一個川、丘陵區結合鎮,現有47個行政村,99個自然村,總人口75400人;該鎮經濟以飼養奶牛為主導產業,全鎮農民幾乎家家戶戶養殖奶牛,奶牛存欄9.64萬頭,建有奶站132座和9個奶牛小區。農田全部種植玉米,用來供應奶牛的飼料。

基本信息

簡介

盛樂鎮盛樂鎮
全鎮走的是農業支持牧業,牧業支持蒙牛、伊利工業發展的道路,已形成農牧民發展致富的三元結構產業鏈。盛樂鎮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8.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58元。該鎮牧業發展除奶牛飼養外,還發展養羊業,2008年6月末羊存欄4.52萬隻。盛樂鎮通過壯龍頭、拓市場、充基地、活機制,暢通了農村經濟建設和農民增收的便利渠道。

盛樂鎮新農村建設體現鄉村、城鎮建設現代化,牧業發展規模化,關注民生工程民心化。盛樂鎮黨委、政府辦公所在地公喇嘛村建設完全城鎮化。柏油路面、磚瓦房屋乾淨整潔,已褪去了過去土坯房,豬、羊、雞、鴨到處亂跑的農村景象。主幹道兩側的二層商業樓,更為公喇嘛村帶來了城市氣息,北倒拉板村委會的三層白色小樓聳立在村莊中央,樓前國旗飄揚,顯示出中國新農村的新面貌。

發展方向

盛樂鎮蔬菜種植

盛樂鎮關注民生工程民心化,以雲月旺書記為首的盛樂鎮黨委、政府推出關注民生十二條:一、認真落實和林縣政府關於對蔬菜種植的扶持政策。二、促進貧困村農民穩定脫貧和增收。三、促進奶牛養殖戶穩定增收,認真落實對奶牛養殖戶的扶持補助政策。四、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五、加大鄉村道路建設。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七、加大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建設力度,提高組織村民能力。八、著力提高農村教育保障水平。九、著力提高鄉村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十、著力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十一、大力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十二、充分利用鎮基層黨校各中心、行政村活動陣地,聘請農牧局科技局、扶貧辦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各類技能培訓。

盛樂鎮奶牛養殖逐步向規模化、集體化方向發展。全鎮奶牛養殖戶達到1.12萬戶,擁有九個奶牛小區,奶牛改良率達到90%。補貼兌現了後備良種奶牛6030頭。盛樂鎮羊產業也穩步推進,建起肉羊育肥基地25處,肉羊養殖戶發展到2800戶,建有丹岱、西溝門移民新村、圪報爾養羊小區3處。

依託蒙牛伊利兩大世界級企業,適逢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對三農的新精神和中國大力提倡工業返哺農業的大好政策形勢,盛樂鎮黨政領導決心抓住發展機遇,實踐科學發展觀,帶領村民走發展奶牛養殖業的正確道路,使全鎮村民擺脫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通過幾年的時間,把盛樂鎮建設成繁榮、和諧、蒸蒸日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發展創新

盛樂鎮是和林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鄉鎮,近幾年鎮黨委政府創新發展思路,改變以往小打小鬧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牛羊豬三大養殖產業,為當地農民鋪設了一條致富路。

1、牛產業,主導農民致富

盛樂鎮奶牛養殖
奶牛產業既是和林縣確定的主導產業,也是盛樂鎮農民的致富產業。從蒙牛集團落戶和林縣的那一天,鎮黨委政府就因地制宜,以蒙牛集團為依託,採取措施,發動農民念“牛”經、發“牛”財。組織農戶信用貸款,補貼農民配套設施,制定傾斜政策幫助農民建奶站。通過不懈努力,盛樂鎮的奶牛產業走在了全縣前列。截至目前,全鎮共有奶牛96526頭,人均1.74頭,奶站(點)137處,年產鮮奶36.72萬噸,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82元。

該鎮還積極採取措施,推進科學化、規模化養殖,做大做強牛產業。通過補貼的形式4年共發放奶牛優質凍精2.63萬枚,加大了奶牛品種改良力度;組織科技人員包村包戶,幫助農戶及時解決奶牛飼養中出現的問題,並聯合組織培訓班。結合國家配套資金、利用內蒙古西部良種繁育中心和和林縣農業示範園科技資源,深入實施玉米良種補貼項目,4年共推廣高產玉米10萬畝,切實解決了奶牛養殖的飼草問題。通過補貼的形式,幫助農民建青貯窖,建棚圈,購機械,現在奶牛養殖戶基本達到了機械棚圈青貯窖三配套。目前,全鎮共建有奶牛養殖小區5處。

2、羊產業,補充農民致富

盛樂鎮肉羊養殖
肉羊產業本是和林縣山區農民的致富產業,盛樂鎮黨委政府利用該項目投資少、見效快、易於管理的特點,實施基地養殖和農戶分散養殖相結合的建設工程。一是鼓勵扶持養羊大戶採取集中快速育肥的辦法,進行工廠化養殖。目前盛樂鎮已有工廠化養殖企業5家,其中丹岱養殖小區現存欄1010隻,年出欄2180隻。二是加大了養殖大戶的扶持力度,通過無償提供防疫服務、補貼建設暖棚、舉辦培訓班和定期組織參觀學習等措施,推進他們向工廠化方向發展。三是鼓勵沒有資金髮展奶牛業的農戶發展肉羊產業,為他們建設綿羊人工受精站,促進肉羊品種改良,提高經濟效益。

2008年全鎮的肉羊飼養量已達到4.52萬隻,僅60隻以上的養殖戶就達88戶;20—60隻的養殖戶為318戶。盛樂鎮和其他鄉鎮一樣,已成為蒙羊澳利蒙多肉羊公司的重要原料生產基地。

3、豬產業,助推農民致富
為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盛樂鎮黨委政府依據市場需求和距離市區較近的特點,加大豬產業發展力度。引進並扶持建設了以養豬為主要項目的內蒙古洪基三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建成,年繁育母豬5000口,年出欄肥豬10000隻。同時,加大了散戶養豬扶持力度,通過實施養豬補貼、免費防疫培訓技術交流等措施,鼓勵農民積極養豬。並協調散養戶和洪基養殖場進行資源銜接,洪基養殖場為散養戶提供優質豬仔和科技服務,散養戶為洪基養殖場提供肥豬,讓洪基養殖場統一出售,提高經濟效益。

盛樂鎮還繼續加大牛、羊、豬三大產業,力爭使三大產業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切實提高農民的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