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母泉

斗母泉

斗母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曾名竇姑泉,位於青銅山頂部斗母泉村西首。斗母泉(位於大泉村,故又稱大泉),位於斗母泉村一處山崖畔,是濟南72名泉中海拔最高的泉。

基本信息

簡介

斗母泉斗母泉
斗母泉,位於青銅山頂部斗母泉村西首。該村有9個自然村組成,主要是碉堡峪、西坡、小泉、邊莊、東坡、南圈、嶺東(白花泉)、嶺西(白花泉)、大泉。其中,車梁木樹齡500餘年,胸徑120厘米,樹高13.6米;刺楸樹齡400餘年,胸徑72厘米,樹高11.3米,是濟南市保護最好的一株古樹。傳說泰山奶奶曾經選擇斗母泉東側的青桐山為住所,到了晚上卻總是聽到有老毛子(即貓頭鷹,叫起來像小孩哭)在叫,於是就選擇搬往泰山。

《歷城縣誌》多有記載:“竇姑泉在大佛寺北頂”,清代郝植恭收入《七十二泉記》。水自安裝在岩孔上的石雕龍口中吐出,匯石砌方池,清冽甘美,供村民飲用,蓄入封閉式水池,備播種澆地。

2012年6月的現狀:泉池經過重新整修,更加整潔,泉後的古樹已經乾枯,樹的底部發出新枝。

地理概況

斗母泉斗母泉
斗母泉村位於十六里河鎮的東南部,東接市中區海拔最高的青桐山村,南鄰仲宮鎮天井峪村,西毗該地中心村澇坡村,村北山下是興隆至侯家的交通要道。

地貌岩性該村是典型的小山村。有9個自然村組成,村內的9個自然村坐落於平均海拔 577.8米(541.0米,577.3米,570.5米,591.3米,593.9米,592.3米,578.9米)的七個山頭上。山體主要是沉積岩和頁岩。濟南72名泉之一海拔最高的斗母泉坐落在大泉自然村內,海拔高度為548.7米,泉水四季常流,水質極好,泉畔有一株千年古樹車梁木,被收錄在《濟南市古樹名木志》。

水文氣象該村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冷少雪的特點,全年平均氣溫14℃,無霜期180天,年均日照時數2320小時,年均降水680毫米,地下水埋深在300至500米之間,自然災害主要有冰雹、乾熱風、倒春寒等。

土壤植被該村土層深5-25厘米,褐土,中壤。自然植被主要有黃荊、酸棗等,人工植被主要有側柏、黃櫨、杏、棗、柿子等樹木和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現有生態林1200畝,經濟林300畝,旱作蔬菜300畝,林木復蓋率46%。

社會經濟概況

斗母泉斗母泉
人口結構全村101戶(斗母泉(大泉)27戶,邊莊25戶,東坡6戶,南圈7戶,寄寶峪即“碉堡峪”6戶,小泉12戶,白花泉8戶,西坡10戶),280人,農業勞動力75人,全村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85人,國小文化程度的50人,學齡前23人,其他12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5%。該村有9個自然村組成,主要是碉堡峪、西坡、小泉、邊莊、東坡、南圈、嶺東(白花泉)、嶺西(白花泉)、大泉。(各村人口:;主要村人口:;)該村總面積2939.8畝,耕地面積295畝,林果面積303.8畝,經濟林面積1050畝。

經濟狀況 2005年在村東新打一眼機井,村西有通往山下的5公里盤山公路和2006年鎮政府投資新修的至青桐山的旅遊路。村民收入主要來自種植糧食、果樹、旱地蔬菜,以及養殖業(土地雞散養)和外出打工,2005年人均收入1000元

旅遊資源

景觀

斗母泉斗母泉
斗母泉(位於大泉村,故又稱大泉),位於斗母泉村一處山崖畔,是濟南72名泉中海拔最高的泉。始建於清代,在康熙十五年的時候進行過重修。清代乾隆《歷城懸志》和道光《濟南府志》中對此泉都有記載。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中稱此泉為竇姑泉,而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中則稱此泉“在大佛寺北頂”,即斗母泉位於錦繡川鄉大佛寺北山頂的意思。

斗母泉旺季三股泉水汩汩而出,水流量大,因此又稱“大泉”。泉水自岩壁岩孔流出,匯落方池,晶瑩碧透,清冽甘美,村民們爭相飲用。傳說飲此泉水“治病保健”,泉周圍“百米之內無蟲”。

池北側有1991年建成的封閉式蓄水池,水盛時自池壁縫隙流出,形成天然小溪,緩緩北流。泉上有濟南市最大的連根同生的車梁木和刺楸。其中,車梁木樹齡500餘年,胸徑120厘米,樹高13.6米;刺楸樹齡400餘年,胸徑72厘米,樹高11.3米,是濟南市保護最好的一株古樹。

斗母宮,位於斗母泉東,據記載,該殿存建於清代以前,清代整修過兩次,1997年修復,一進院落,三間大殿,青磚黑瓦,飛拱挑檐,殿內有王母聖像,壁上繪有彩畫。

寄寶泉(位於寄寶峪,有兩個傳說),a:由於與大佛寺相鄰,有遠道而來的僧人帶著佛教聖物到大佛寺來,因途中兵荒馬亂寄寶於泉邊,後回來尋寶卻迷了路再也沒找到,寄寶泉因此得名。b:在戰亂年代,有一個將軍帶領兵馬打仗歸來,路經此地,見山深林隱,故把得來的寶貝藏於此地,後回來尋覓未果,故名之。

豆腐泉(西坡),全旁邊住著韓傳江一家。韓傳江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他的祖輩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祖輩們都是夜裡子時起來到附近泉子上去接水做豆腐,因為子時到泉邊接的不是水而是豆腐。

邊莊泉(邊莊)

小泉(小泉村)

南圈泉(南圈)南圈村因地形是圓弧形,故而得名。

白花泉(白花泉村)清泉石上流,水激石層,迭起白花,故名。

神化傳說和奇觀異相

白馬踞洞奇觀:在青桐山西側的陡坡上有一洞口,洞中水浸青石。該洞平時暗不見底。到下午3點左右,當陽光斜照入洞內,可見閃閃亮光,如同天兵天將,白馬金甲,可謂奇觀。傳說當時玉皇大帝曾調集天兵天將鎮壓惡妖,曾屯兵於此,故稱白馬踞洞。

龍化石:(大泉村山上)

現存於斗母泉村主村山體上,形狀似龍,就像龍的化石一樣,屬於奇石類。傳說,東海龍王去見泰山奶奶,經過此地,在石頭上留下了體痕。龍王爬到此處,四肢抓地,翹起龍首,望見了泰山。再一回頭,看到自己的尾巴卻還在黃河裡,龍王嫌太慢了,就騰飛而起,直達泰山之巔。因此,稱這裡的主路是龍行路,也是龍騰飛的地方。後來有人順著龍行路上青桐山,果然能看到泰山和黃河。

空空嶺和老毛(窟)哭,在大泉村山上。A: 傳說泰山奶奶曾經選擇斗母泉東側的青桐山為住所,到了晚上卻總是聽到有老毛子(即貓頭鷹,叫起來像小孩哭)在叫,於是就選擇搬往泰山。但是青桐山是座活山,能夠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高。為了不讓青桐山長過泰山,她臨走時就在青桐山上跺了三腳,封住了青桐山的長勢,這才飄然而去。B:傳說當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當時中國人稱俄國人為“老毛子”。有一個俄國軍隊開到斗母泉的空空嶺(因山體多洞,整個嶺就像是空的一樣而得名)旁邊。運糧隊在大石上曬糧食,看風和日麗便睡著了。結果第二天早晨起來一看,糧食不翼而飛。這一驚不要緊,這可是死罪。這時,運糧隊隊長發現地上有落下的米粒,於是一路追蹤到了空空嶺上。空空嶺上有個朝天洞,聽說裡面有個老鼠精。是老鼠精偷了糧食(實際上是老百姓氣憤而偷)。這個糧食隊隊長心裡就犯起了嘀咕,到洞裡去取糧是死路一條。回去空手復命也活不了。他越想越怕,就在嶺上哭了起來。最後力竭而亡,故名“老毛哭”。

二朗擔山:傳說地點在東坡和白花泉之間的峪溝里,這條峪溝兩側的山崖上現在依然有兩個對稱的洞口,就像用擔子挑時的擔窩。傳說是二郎神為了表現自己的力量,挑起了這兩座大山,隨手便放在這裡,故名二郎擔山。

神石屋:(邊莊),傳說,這裡的古代先民都來神石屋求運、求物。誰家有個紅白喜事,碗碟不夠用了提前一天來燒紙祈求,第二天便可以挑著筐子來拿。後來有些人不信,就在神屋前小便,結果力不能行。牛羊到此吃過草後,雙腿直抖不能前行。

公交路線

1.必須乘809路公車至斗母泉村站下車,809路公車由仲宮方向開往斗母泉村的首發車為11:00,而返程公車末班車為13:00,時間不妥,所以最好自駕至斗母泉。

2.2013年6月末,濟南公交公司開通了121路公車,從重汽技術中心至侯家莊村委會。遊客可乘121路於斗母泉站下車,遂至山腳下。徒步數里,可至斗母泉處。121路公車為市郊線路:重汽技術中心7:30-18:00|侯家村委會6:30-17:00票價2元,刷卡9折,月票無效。

濟南新72名泉

濟南城內百泉爭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說。其實,歷代諸家所記不盡相同。濟南泉水亦不止72處,僅市區就有大小泉池百餘處。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是濟南72泉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他的則“隱居”於濟南轄區內的其他地方。

濟南名泉

濟南泉水數量之多在中國城市之中可謂罕見,在濟南轄區內(含郊區)現存733個天然泉。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當中湧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綺麗風光。
漱玉泉
黑虎泉
五龍潭
趵突泉
雙忠泉
玉泉
百脈泉
洪範池
滿井泉
登州泉
望水泉
皇華泉
柳絮泉
琵琶泉
瑪瑙泉
白石泉
金線泉
古溫泉
天鏡泉
官家池
回馬泉
虬溪泉
無憂泉
濂泉
甘露泉
斗母泉
無影潭
白泉
突泉
泥淤泉
緞華泉
玉河泉
石灣泉
東麻灣
墨泉
梅花泉
淨明泉
曉露泉
湛露泉
書院泉
西蜜脂泉
林汲泉
臥牛泉
馬跑泉
玉環泉
避暑泉
卓錫泉
檀抱泉
騰蛟泉
月牙泉[濟南市]
漿水泉
扈泉
日月泉
賢清泉
散水泉
袈裟泉
華泉
清冷泉[濟南名泉]
舜泉
硯池
溪亭泉
九女泉
濋泉
濯纓泉
芙蓉泉
西麻灣
杜康泉[濟南市]
大泉[濟南名泉]
聖水泉[濟南市]
湧泉[濟南名泉]
飲虎池
感應井泉
鹿泉
東流泉
五蓮泉
匯波泉
壽康泉
白雲泉
玉乳泉
不匱泉
孝感泉
太極泉
雪泉
老金線泉
吳家泉
姑嫂泉
劉氏泉
起鳳泉
珍池
豆芽泉
花牆子泉
扇面泉
東高泉
對波泉
灰池泉
白龍泉
金虎泉
西坡北泉
東峪泉
南珍珠泉
灰泉
泉子峪泉
西泉
鳳凰泉
陰陽泉
顯明池
硃砂泉[濟南名泉]
南芙蓉泉
裕宏泉
聰耳泉
王廟池
鳳翥池
螺絲泉
泉亭池
白龍灣泉
尚志泉
胤嗣泉
東蜜脂泉
放生池
老君泉
長生泉
漏水泉
露華泉
壺嘴泉
金龍泉[濟南名泉]
洗心泉
懸珠泉
金魚泉
一虎泉
白花泉
南圈泉
邊莊北泉
邊莊西泉
西坡南泉
古鑒泉
蕊珠泉
鵓鴿泉
混沙泉
沛泉
濼溪泉
潭西泉
田莊葦塘
聖池泉
簸籮泉
崔家泉
七十三泉
犁峪泉
知魚泉
道士泉
南甘露泉
小王府池
神庭泉
雲樓泉

岱宗泉
小峪泉
朱家峪泉
瑞雪泉
洗缽泉
步月泉
太乙泉
廣福泉
玉枕泉
睛明泉
韓家泉
涌錫泉
蘇家井
邊莊南泉
司家井
平泉[濟南名泉]
酒泉[濟南名泉]
南嶺泉
寄寶泉
大嶺泉
龍泉[濟南名泉]
佛慧泉
靜水泉
仰泉
黃龍泉[濟南名泉]
牛腚泉
小無影潭
上泉
臘泉
西溝峪泉
永清泉
青泉
淨池泉
水石屋泉
華筆泉
任泉[濟南名泉]
淺井泉
穆家泉
西老泉
華家井
黑龍泉
懸泉[濟南名泉]
中央泉
陳家老泉
北洗缽泉
蜜脂泉
車泉
滄泉
赤泉
黃錢峪泉
四清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