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池

王府池

王府池子,二十平方米左右,南側是人們賞泉的地方,樹有石碑一座,上寫“王府池子泉”,另有涼亭一座。

基本信息

來由

王府池子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應該屬於珍珠泉泉群,珍珠泉現為山東省人大辦公地點,原來是山東巡撫衙門,再早是明代德王府(德王是明英宗二兒子的封號,原在德州,後遷至濟南),王府池子原在德王府院內,故得名。

歷史沿革

清軍攻占濟南後,廢德王府為巡撫衙門,將王府池子劃了出來,流落到民間,“舊時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間百姓家”,但名字依然氣派。找王府池子好找,在泉城路上,見到珍珠泉後沿院牆西側的西更道街向北走五、六十米,向西拐幾個彎,聽到人聲,走過去,一池碧水,豁然眼前。每次到王府池子,池子都沒閒著,裡面總有人在游泳,說明她的人氣極高。

總體規劃

王府池子二十平方米左右,南側是人們賞泉的地方,樹有石碑一座,上寫“王府池子泉”,另有涼亭一座。東西兩側是民房的背面,西側高些,是個二層建築,東側低些,兩間房都是青石到頂,下半截浸在水中,想來屋裡應該特別潮濕。東側牆上不知誰在上面掛了個康巴斯石英鍾,倒也算是一的特色。王府池子北面是一戶人家,據說姓張,院內有柳樹幾株,石桌石凳,常有人在那裡飲茶下棋。泉水從西北側流出,基本上在戶家穿行,流到曲水亭街,然後匯入大明湖。
據近日報載,政府已經做出規劃,對泉城路以北,大明湖路以南進行修舊如舊的改造,使之成為濟南“家家泉水,戶戶楊柳”的典型區域,在這裡展示老濟南的民居特點。王府池子恰好在這一範圍,據說政府要把王府池子北面的院落徵用,擬修一座兩層仿古茶樓,開設曲藝茶座,使人們賞泉、飲泉、聽曲融為一體,發揮古泉的文化作用。

爭議事件

2016年09月27日,山東省濟南市,王府池內成洗澡池,甚至有市民將沐浴液打在身體之後跳入王府池內進行洗澡。在王府池周邊一處水域,見一位女士直接在此洗刷衣服,直接對水質造成嚴重污染 。

濟南新72名泉

濟南城內百泉爭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說。其實,歷代諸家所記不盡相同。濟南泉水亦不止72處,僅市區就有大小泉池百餘處。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是濟南72泉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他的則“隱居”於濟南轄區內的其他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