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注水肉

基本信息

背景

網路小說《誅仙》網路小說《誅仙》

直到上世紀80年代,無論是中國知識界和還是普通大眾,都普遍把文化、特別是其中的文學藝術,當作是非常精英的活動,甚至是精英的專利。然而,90年代以後,大眾傳播手段,特別是網路的迅速 發展和普及,打破了精英知識分子對文學藝術和文化活動的媒介手段的壟斷性占有,導致文學和文化活動“準入證”的通脹和貶值。這使得當代中國文化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去精英化 時代。
文學藝術和文化活動的精英化是由於各種 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精英知識分子對於文學藝術和文化生產的各種 資源,特別是媒介資源——文字能力和出版 機會—— 的壟斷性占有。即使是在教育普及程度已經極大提高的現代社會,真正能夠在媒體上公開發表作品、從事社會意義上的文學和文化生產的人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原因是出版機會仍然非常稀缺,並被少數精英分子壟斷。但是上個世紀末以來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使得精英對於媒介的壟斷也被極大地打破,網路成為城市普通大眾,特別是喜歡上網的青年一代可以充分 利用的便捷手段。一個人只要擁有電腦並能夠利用網路,那么他寫出的任何“作品”在任何時候幾乎都可以通過網路發表。
於是,寫作與發表不再是一個壟斷性職業,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參與的大眾化活動。這些“網路寫手”和“網路遊民”不是職業作家,但往往比職業作家更加活躍。這是對原有的精英化文學和文化體制的巨大衝擊。正如較早出道的 著名網路寫手李尋歡認為,網路文學的精神內涵是自由:“不僅是寫作的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寫作”,是平等:“網路不相信權威,也沒有權威。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表達自己的權利”,“網路文學之於文學的真正意義,就是使文學重回民間。”他還 形象地比喻說,如果說新文化運動解決了文學之於民眾的“文字壁壘”問題,那么,網路則解決了文學之於民眾的“通道壁壘”問題。
網路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大眾參與的文學狂歡節,創造了徹底去精英化的文學。如果沒有網路這個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的傳播方式以及它為非精英的大眾提供的便捷的參與方式,無論是最近沸沸揚揚的“艷照門”事件,還是前幾年的“超女” 現象、“芙蓉姐姐”現象,都是不可思議的。人們的自我表達欲望被大大激發,以“想唱就唱”為旗幟的“超級女聲”是這種欲望的最集中噴發。
近年來,網路文學以其不可思議的速度和能量迅速成長壯大,到2009年網路文學10年,無論按字數還是按篇計算,網路原創文學作品已經遠遠超過建國60年來紙質媒體發表文學作品的總和。單是盛大文學旗下的3個文學網站,每天點擊量就接近4億次,平均每天有近千人為其寫稿,而一位成功的網路寫手,一年收入竟達數百萬元!

特徵

“高產是網路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徵。” 《中華文學選刊》主編王乾看了網路作家“跳舞”的《惡魔法則》後感慨道,“《惡魔法則》共414萬字,相當於傳統作家一輩子的產量。我知道有幾個特別能寫的作家,像蘇童,到現在寫的還不到400萬字。賈平凹可能多一點,估計也就八九百萬字。”
打開起點中文17K紅袖添香等文學網站,會發現不僅作品數量多,而且篇幅超長,像“晉江原創網” 推薦的《穿越宮斗之狐狸後》、“起點中文網”推薦的《翻雲覆雨1900》、17K網站推薦的《魔獸寄生者》這樣,每部數卷、每卷數十章甚至上百章、幾百章的網路小說比比皆是。

原因分析

很多網路寫手都在為“增容”作品而不懈努力著,一個職業網路寫手曾無奈地透露,他之所以“才思綿綿不絕”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原來的工作已經辭掉,如果不硬著頭皮儘量寫長一點,多賺一些點擊數,溫飽恐怕都成問題。
不光作者致富,網站也能創收。在盛大文學這類網站上,受到熱捧的作品會被放上“VIP書架”,文章讀到一定章節,便不再免費,而是按每千字2到3分錢收費。除被網站一次性買斷著作權的作者外,大部分作者將從中與網站分成,若完成一定字數的月更新量,作者還能拿到一筆“底薪”。
據了解,在中國,網路文學作者隊伍是一個驚人數字——僅盛大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就有19萬人之多,每天收到上傳的網上作品超過6000篇。一項對讀者期望更新速度的調查顯示,選擇每天更新1.5萬字的占45.65%。在這樣的作品規模和刷新速度的進逼下,網路文學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創作,而成了不折不扣的“碼字比賽”,多寫多掙,少寫少得,點擊率就是硬道理。
在一篇名為“網路文學寫手的職業之路”的帖子裡,“注水”甚至被當做一項寫作技巧來傳授。對於拖字數,作者們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除了延長主線,增加人物,插入一些可有可無的對話和不影響劇情的環境描寫這類比較規矩的做法,拉長人物名字的有之,讓人物反覆使用同一招牌動作或說同一口頭禪的有之,使用不規範的省略號的有之,甚至設定人物是一句話說兩遍的結巴的也有之……當然,注水也有自己的遊戲規則:第一,作品的開局一定不能注水;第二,注水要適量,並且儘量安排在高潮部分之後。


圈內評論

網路文學曾被樂觀者譽為“新文明的號角”,也曾被悲觀者斥作“言語的垃圾”——在熱鬧、爭議和疑問中,2009年,網路文學已經走過10年,“注水”的隱憂一直以來都是揮之不去又難以迴避的一道傷疤。

“一個在網上寫字的人,賣了100多萬字,收了好多錢,其實真正抖抖,可能只有二三十萬字的內容能看。”網路寫手起家的當紅編劇寧財神如此形容當下網路文學商業注水的嚴重程度。

《作家》雜誌編輯王小王:“寫作是心靈的工作,當文學理想成了文字理想時,文字開始泛濫,就像田裡瘋長的野草,成了文學這片莊稼地的災難。”

盤點網絡文學10年,讓人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在商業模式推動下,網路寫作‘兌水現象’日益嚴重。”《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編輯部副主任馬季說,如今的網路小說越寫越長,動不動上百萬字。像早期網路作品如《悟空傳》、《此間的少年》那樣,既能顯示網路文學特徵、又十分“惜墨”的作品越來越少。

網路文學該如何擠掉水分?馬季認為,網路寫手把握住創作的主體性很重要。“如果原來想好寫30萬字,不能因為讀者一叫好,就拉長到300萬字。”馬季說,網路小說出單行本時,出版社也要牢牢把關,擠乾水分,留下精華。此外,既然網路文學的作者群、讀者群越來越大,就應有相應的文學評論機制。今天的網路文學評論,無論如何不該只有簡單的一個“頂”字。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1年0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1年二月IN辭彙總

美容旅遊 | 寶寶招親 | 客文化| 挽尊 | 民意病毒| 冷媽 | 賴床養老| 學位夫人| 商場宿醉反應| 盲游| 拜年簡歷| 洋春聯| 菠菜電影 | 出勤主義| 價簽休克 | 招聘繁章| 軟飯硬吃| 城市電梯理論| 29歲現象| 文學注水肉| 旅遊唯拳| 工作配偶| 黑童話 | 舌尖現象| 大樓綜合徵| 口頭禪對照表 | 金藍領 | 非愛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