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胡頹子

攀援胡頹子

常綠攀援灌木,無刺,幼枝密被銹色鱗片,芽綠色。葉紙質或近革質,側脈7-9對,乾燥後網狀葉脈在上面略明顯;葉柄銹色,花褐色,花梗長3-6毫米;花萼筒圓筒形,雄蕊4,花絲極短,花葯橢圓形,長1.5--1.8毫米;花柱無毛,幾與花萼裂片平齊。果實大,長橢圓形,分布於雲南東南部、廣西西部。生於海拔1100-1400米的山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攀援胡頹子攀援胡頹子
種中文名:攀援胡頹子
種拉丁名:ElaeagnussarmentosaRehd.
科中文名:胡頹子科
科拉丁名:Elaeagnaceae
屬中文名:胡頹子屬
屬拉丁名:Elaeagnus
國內分布:雲南廣西
海拔:1100-1500
中國植物志:52(2):033

產地分布

分布於雲南東南部、廣西西部。生於海拔1100-1400米的山地。 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蒙自。

形態特徵

攀援胡頹子攀援胡頹子

常綠攀援灌木,長2-10米,無刺;幼枝密被銹色鱗片;芽綠色。葉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至矩圓形,長8-16厘米,寬2.2-6厘米,漸尖或鈍尖,基部鈍形或圓形,下面褐綠色有光澤,側脈7-9對,乾燥後網狀葉脈在上面略明顯;葉柄銹色,長10-16毫米。花褐色,花梗長3-6毫米;花萼筒圓筒形,長8-9毫米,上部。裂,裂片寬三角形,長4.5毫米,漸尖,內面密生星狀短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花葯橢圓形,長1.5--1.8毫米;花柱無毛,幾與花萼裂片平齊。果實大,長橢圓形,長24-26毫米,直徑10-13毫米,具銹色鱗片,果核具8肋。10一11月開花,翌年3月果實成熟。花柱直立,無毛,柱頭彎曲,幾與裂片平齊。果實大,長橢圓形,長24-26毫米,直徑10毫米,被銹色鱗片;果核窄橢圓形,兩端窄狹,具明顯的8肋,內面具褐色絲狀長棉毛。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月。

鑑別特徵

本種為大藤本;葉片紙質,網狀脈在上面略明顯;花較大,花柱無毛,幾與裂片平齊;果實大,長24-26毫米,直徑10毫米,易於認識。

化學成分

葉含生物鹼、黃酮甙、酚類、醣類、胺基酸、有機酸

醫學功效

葉:平喘止咳。
果:收斂止瀉。
根:利水通淋散瘀消腫。
支氣管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咳嗽:葉研粉,每次0.5~1錢,每日2次;或用鮮葉3~4錢,水煎服。
腸炎腹瀉:果3~6錢,水煎服。
骨鯁喉:鮮葉2~3涼,搗爛沖開水,慢慢吞咽。
跌打腫痛,吐血,尿路結石:根1~2兩,水煎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