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經簡介
搬經被世人津津樂道,語言文字無法涵蓋博大精深的搬經文明。現被列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科技興村先進鄉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鄉鎮、江蘇省體育先進鄉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鄉鎮、江蘇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江蘇省高沙土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江蘇省優質家禽科技示範園、江蘇省重點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江蘇省農科教結合試驗示範基地、江蘇省糧食生產先進鄉鎮、江蘇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南通市民營經濟跨越發展十佳鄉鎮、南通市外向型農業十佳鄉鎮、南通市耕地保護十佳鄉鎮、南通市農村公路建設十佳鄉鎮。屬江蘇省沿江開發重點鎮之一。
搬經鎮人民竭誠歡迎海內外賓朋前來興辦實業、攜手共進,共圖大業 !
搬經由來
相傳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路經此地,忽然狂風怒吼,大雨滂沱,唐僧師徒連同經書被澆得濕透。正當他們急得滿頭大汗之時,老天顯靈,大雨驟停,風和日麗。這可喜煞唐僧,他不顧疲勞,翻身下馬,氣喘噓噓地對徒兒們說:“快,快搬經,把經書搬出來曬曬!”徒兒們拿的拿,接的接,翻的翻,曬的曬,少刻,兩箱經書全部曬乾了,唐僧師徒喜笑顏開。搬經因此而得名。
宋朝時候,英明蓋世的岳飛駐軍泰州,總管通泰一帶軍事。一次,金兀朮帶領金兵來攻泰州,被岳家軍打得大敗。岳飛率領三千將士出城窮追猛殺,一直追到搬經鎮東首的冷莊村。士兵們實在跑得太累了,岳飛下令三軍停在這裡歇腳,自己把馬拴在一棵老槐樹上。這時正是大暑天,驕陽似火,酷熱逼人,將士們揮汗如雨,口渴難當,岳飛正焦躁地在大槐樹下踱著步,忽有習習涼風拂面而來,冷莊村果然“冷”了起來,岳家軍索性蹲的蹲,坐的坐,盡情享受著風涼。搬經的百姓聽說岳家軍到了,紛紛擁來,端茶送水,慰問將士,爭睹岳元帥的英姿。岳飛見搬經人這樣熱情,感激不已,兵士們也個個精神抖擻,他們躍身上馬,告別百姓,一鼓作氣,繼續追殺金兵。此後,當地百姓百倍愛護岳飛拴過戰馬的這棵老槐樹,大人小孩從不攀折,並索性把這村子更名為拴馬莊,今天,這棵老槐樹依然枝葉繁茂。由於岳家將士在這裡稍作休息,增加了氣力,這便是後來加力鄉名字的由來。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春光融融,菜花金黃,人們正在田裡勞作。忽然,蔚藍的天空飄來兩朵美麗的雲彩,愈飄愈近。原來是兩隻展翅翱翔的金鳳凰,在空中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盤鏇起舞。鳳凰慢慢收攏翅膀,輕輕落到一條小河裡。頓時滿河煙雨,一片迷濛。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觀看神鳥,只見神鳥盡情沐浴著,嬉戲著,跳躍著,濺起的水珠如一粒粒明亮的珍珠,好一陣才展翅而飛,直上雲霄。從此,這河水變清了,變甜了,滋潤著河兩岸的莊稼。老人們深信這河水是“鳳凰嘴裡吐出來的”。人們還在鳳凰沐浴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石橋,取名為鳳凰橋,也就是如今的搬經橋。
搬經名人
傳奇人物季愷季愷(1903~1976) 字壽慈,如皋夏堡人。“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摧殘,於 1976年12月25日病逝。
1923年(民國十二年)畢業於省立南通第七中學,後考入北平平民大學攻讀法律專業,李大釗擔任《國際公法》課程,季愷受其進步思想影響,曾參加北平各大學進步師生舉行的“三.一八”反帝示威遊行。並加入中國國民黨左派,編人國民黨北平平民大學支部。1926年底,季愷返回家鄉,參與組織國民黨地方組織和黨務活動,並和如皋地區共產黨地下組織配合,發動民眾和開明紳士檢舉土豪劣紳,迎接並配合北伐革命軍進駐如皋地區。次年夏,季愷出任國民黨如皋縣特別委員會委員兼農部及工商部部長。1927年7月,偕國民黨如皋特派員成昌五至南京國民黨省黨部接受清黨任務,得知成昌五已獲悉如皋共產黨的秘密聯絡點負責人是徐芳德。季愷多方設法,通知徐芳德安全轉移。國民黨如皋縣清黨委員會成立後,季愷為3人成員之一。他積極配合共產黨人,挫敗國民黨“清黨”陰謀。
1929年秋,如泰工農紅軍成立,急需大量武器,季愷與其兄季藩設法購買步槍數十支、子彈萬餘發,送給紅軍。1930年8月下旬,季愷從上海購買步槍50多支,子彈5000多發,交給紅十四軍使用,把自己使用的1支手提式機槍借給紅十四軍軍長何坤。何坤在圍攻老戶莊時犧牲,手提機槍落人國民政府軍隊手中,查證號碼追究季愷的責任。季愷通過關係至泰州在另一支手提式機槍上打上同樣的號碼,才敷衍過去。同年9月15日,國民政府如皋縣縣長錢佐伊以檢閱為名,將季家保衛團(含潛伏在其中的紅軍100餘人)繳械,並企圖抓走全部人員,季愷挺身而出說:“有官司我一個人打”。當即與其兄季藩同時被捕。季愷被捕後,遭地方土豪劣紳80餘人聯名控告,並要求“就地正法,以遏亂萌”。共產黨員葉胥朝和國民黨人羅奕民以國民黨如皋縣黨部的名義向省黨部發電,“請提省審察”,並聯合開明人士反告錢佐伊貪贓枉法。季愷、季藩解省後,省軍法會審處處長錢家驤與錢佐伊串通一起,欲置季氏兄弟於死地。季氏兄弟在獄中經受嚴刑拷打,堅貞不屈。1934年春,季愷被押解南京憲兵司令部,關進陸軍軍人監獄“死牢”。國民黨中央常委蔡元培、邵力子、焦易堂、張沖4人聯名疏通,季愷被改判有期徒刑15年,季藩“對乃弟管教不嚴,交保釋放。”1936年,季愷被減刑遣送蘇州反省院,11月底獲釋出獄。
1938年3月,日軍侵占如皋。季愷在家鄉組織如皋人民抗日自衛隊第二大隊,自任大隊長,邀請共產黨員俞銘璜、薛漢揚和進步青年徐靜漁擔任政治指導員,舉辦幹部訓練班培養抗日幹部,後該隊被國民黨南通區常備一團繳械,季愷隻身逃往泰州,任國民黨蘇魯皖游擊總指揮部少校參謀。新四軍渡江北上前夕,任李明揚與新四軍挺進縱隊的聯絡副官。陳毅三進泰州城,均由季愷聯絡和負責接送。郭村戰鬥前夕,新四軍幹部陳同生至泰州談判,國民黨蘇北游擊第六縱隊司令陳才福帶兵欲繳陳同生的槍,季愷嚴詞訓斥,當即命令衛兵繳了陳才福的械。1940年7月,新四軍東進前夕,季愷返回家鄉。8月出任如皋縣抗日民主政府秘書,10月,出任如皋縣西南行署主任。次年3月任如西縣縣長。1942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相繼調任蘇中三分區專員公署財經處長、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專員公署民政處長、蘇皖邊區駐蘇中辦事處貿易局長、財經處第一副處長。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渡江以後,季愷先後任無錫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城建局長、建築工程局長,同時擔任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市政協常務委員。
-------------------------------------------
朱千華,男,漢族。著名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65年4月27日,朱千華生於江蘇如皋搬經鎮(原伴今公社港東大隊第五生產隊,具體地址:位於伴今、夏堡、加力三公社交界點,所謂“一腳踏三鄉”)。
朱千華一直在揚州定居、工作、生活。2006年6月開始行走在南方腹地,作嶺南田野考察。現旅居廣西南寧,從事嶺南文化研究,專業寫作。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作家。
朱千華代表作有“嶺南文化三部曲”:《水流花開:南方草木札記》、《嶺南田野筆記》、《雨打芭蕉落閒庭:嶺南畫舫錄》等。
作品特色:朱千華的作品,展示了他內心深處的遼闊原野,在充滿鄉村詩意的同時,也充滿著原始的野性與力度,並與現代文明相抗衡。2006年,其散文名篇《那些銷魂盪魄的聲音》榮獲首屆朱自清文學獎。
綠色搬經
綠色是搬經蓬勃的生命,綠色是搬經清麗的衣飾,花木盆景是搬經經濟與二千五百年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晶,體現的是搬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追求, 目前我鎮擁有花木面積超萬畝。九鼎現代農產品有限公司年產鮮切花 400 萬株,鳳凰食品有限公司發展創匯蔬菜基地 1000 多畝,蠶桑繼續保持年發種 3 萬張,省級雙低油菜項目、省級弱筋小麥項目、市級優質大米項目去年均落戶我鎮。 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實施以“清潔村莊、清潔河道、清潔家園”為重點的“三清工程”,目前 50 %以上的村達到三清標準,為人民民眾創造一個“地綠、天藍、水清、居佳”的生產生活環境。
通達搬經
蘇 334 省道穿境而過,距鹽通高速、寧通高速公路 15 分鐘車程,距南通機場僅 30 公里 ,通過蘇通大橋到上海僅需 1.5 小時車程,通過江陰長江大橋可以在 2.5 小時之內到達上海、1.5小時之內到達蘇州、無錫、常州。如泰運河、焦港運河縱橫全境,內河航運十分便利。近100公里的通達工程,村村相通,路路相連。
產業搬經
搬經鎮不斷打造南通市高效農業規模化先行鎮,逐步形成了主導產業特色。
該鎮形成的主導產業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規模大。養殖業初具規模,全鎮年出欄生豬20多萬頭,雞300多萬羽,蔬菜基地3萬多畝,設施農業近8千畝,3個千畝設施農業園區。蠶桑1.3萬畝,年養蠶4萬張,產值近半個億。二是效益好。設施蔬菜畝產值1.5萬元左右,露天蔬菜6千元以上,栽桑養蠶5千元。三是帶動性強。村看村,戶看戶,一戶帶多戶,勢頭迅猛。四是科技含量高。搬經鎮與揚州大學合作規劃了省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正在申報省級農業園區。
教育搬經
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如皋,而搬經教育乃是如皋的一面旗幟。 9 所國小、 3 所國中、 1 所高中、 1 所職中、 1 所成人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12 年。這裡勞動力資源豐富、受教育年限長、技術素質高、用工成本低,人力資源優勢突顯。 搬經教育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英才,今日的故土走出了不少政界能人、全國勞模、民營企業家、農技能手等等。
社會事業
連續八年先後被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紅旗鄉鎮、先進集體,2003年、2004年均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評為安全文明鄉鎮,2004年全市唯一被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的鄉鎮。平安搬經在這裡是一種榮譽,更成為了一種品牌。搬經鎮人民幸福、精神愉快、生活富足、身體健康,家和事興、鄰里和睦,老人長壽、孩童趣味,社保、土管、城建、計生、殯改、廣電工作,均在如皋市名列前茅。通過公益投入、環境改造、鎮村建設、道路綠化、河道清淤、苗木及綠色食品基地的建立,人居環境生機盎然,這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高度統一的堅強佐證。
工業發展
搬經鎮有近3000戶個體工商戶,近200家私營企業,其中24家規模企業產銷利持續高位運行,總投資突破3500萬美元的台資、日資、美資共11家企業的落戶, 橡膠、密封件、服裝、紡織、機電、出口蔬菜加工、鮮切花出口等支柱產業,構築特色明顯和優勢突出的產業群,顯示出搬經主體經濟強勁的發展質態。按照“提升功能,最佳化環境,營造特色”的要求,花大力氣進一步提升工業園區“七通一平”建設,改善園區各項基礎設施條件,增強搬經對外吸引力。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已達3000多萬元,進園企業48家,規模500-1000萬元企業30家,規模1000萬元以上企業18家。初步形成了紡織服裝、機械電子和橡膠密封件三大板塊。項目農業園區投入的民間資本超過1000萬元,工商資本超過3000萬元,財政資本超過1000萬元,有效的投入機制進一步促進了園區的發展,形成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群體,訂單農業面積不斷擴大,帶動了農戶發展,農業生產效益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增加。
如泰五一農民暴動
歷史背景1927年國民黨叛變革命後,白色恐怖籠罩著江蘇大地,國民黨反動派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中國革命的形勢陷於低潮。
在這危急關頭,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的精神,江蘇省委於1927年11月9日,作出了《關於組織全省暴動的緊急決議》,要求各地黨組織發動民眾進行武裝暴動,並將蘇北沿江地區作為暴動的重點地區。如皋縣委與泰興縣委商定兩縣於5月1日同時暴動,泰興以東鄉刁家網為中心,如皋以西鄉盧港、江安為中心,以互相策應,壯大聲勢。
4月28日,泰興縣委派人在八字橋設伏,擊斃敵巡警4人,繳獲步槍4支,子彈1000多發。
4月29日,縣委發動如城黃包車工人300多人,第二次舉行大罷工,攪得國民黨如皋縣政府坐立不安,起到了暴動的策應作用。
4月30日,泰興提前舉行暴動,駐搬經文武殿的縣警察大隊已抽調大部隊兵力到古溪鎮壓泰興農民暴動。當晚,徐芳德收到了泰興縣委書記沈毅派人送來的聯絡信,便立即回響。
4月30日下午,泰興市刁家網刁氏宗祠廣場上,紅旗招展,人聲鼎沸,4000多農民吹響了暴動的號角。誓師大會結束後,一支精悍的突擊隊直奔古溪國民黨公安分局,繳獲步槍6支,子彈500發。暴動大隊人馬直打龔家垛、劉家空、官垛等地的地主莊園,將地主的糧食、財物分給農民。5月1日,暴動隊伍兵分兩路,一路由孟運懷、王慶生率領攻打官柴場、古溪、周家莊等地,另一路由刁九善、戴奎帶領直指野芹莊、秦家垛、西雁嶺等地。暴動隊伍所到之處,貧苦農民紛紛加入,隊伍擴大到2萬多人。
4月28日,泰興縣委書記沈毅帶人在泰興打死國民黨巡警4人。因此,中共泰興縣委決定提前一天,在30日開始暴動。如皋立即準備回響,決定首攻位於搬經的文武殿,策應泰興農民暴動,江北規模最大的“五一暴動”全面展開。
如皋縣委的軍事委員徐芳德,連夜組織了四五百號農民,在5月1號凌晨的時候,四五百號農民包圍了文武殿。警察大隊的人負隅頑抗,而且他們的武器比我們農民暴動的武器要多要好。徐芳德就想了個辦法,那天風比較大,東南風,他組織農民找了很多的柴火,點火燒了文武殿。幾個農民抬著大樹,用力撞著文武殿的大門,把文武殿攻破。那些國民黨警察大隊的軍警,跑的跑,也有一些被燒死。其中有一個門開了,他準備用槍向我們農民打的時候,給跟進來的農民,手上拿了一個大鍘刀,一鍘刀把那個軍警砍倒。
火燒文武殿取得了如皋地區五一農民暴動的第一場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暴動農民的鬥志。5月1日當晚,中共如皋縣委在朝西莊廣場舉行了有三千多人參加的誓師大會,共產黨員們帶領民眾高呼:“一切土地歸農民!”、“建立工農兵蘇維埃政權!”等口號。
如皋的農民暴動也於5月1日舉行。如皋西鄉區委書記徐芳德率領暴動隊伍,進攻國民黨如皋縣警察大隊,斃傷敵警察5人,繳槍3支。當晚,如皋縣委在朝西莊召開了有3000多暴動農民參加的誓師大會。會後,暴動隊伍分南北兩路攻打地主莊園,到5月4日,共焚毀地主莊園27座,將大量的糧食、衣物分給貧苦農民。
聲勢浩大的如泰農民起義,在蘇北平原上點燃了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熊熊烈火。驚慌失措的國民黨反動派和土豪劣紳瘋狂地進行反撲。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糾集保全隊和如皋、泰興、泰縣、靖江、南通5縣的警察開向如泰地區,同時還出動軍艦封鎖長江沿岸港口。5月3日,泰興暴動隊伍在刁家網、野芹莊與敵軍激戰,在敵軍攻勢下,暴動隊伍不得不分散突圍。國民黨軍隊和地主武裝乘勢大肆燒殺搶掠,如泰地區頓時處於腥風血雨之中,大批的共產黨員、暴動骨幹和民眾被捕殺。5月15日,如皋城中區委書記劉君霞等9人犧牲。6月25日,泰興縣委書記沈毅被捕,28日英勇就義。7月8日,如皋縣委組織部長蘇德馨等人壯烈犧牲。如泰農民暴動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鎮壓下失敗。
這次起義由於客觀形勢的不利以及主觀指導上的錯誤,前後僅持續了5天就宣告失敗,但它的歷史意義卻不可磨滅。它是全國各地武裝起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蘇北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武裝鬥爭、組織工農政權的規模較大的一次嘗試,也是中共如皋縣委領導如皋人民開展武裝鬥爭的開始,它對通海如泰地區革命形勢的發展起到重大作用:一方面,擴大了黨的影響,使土地革命的口號深入人心,並在激烈鬥爭中鍛鍊了幹部和民眾;另一方面,推動了以後的武裝鬥爭,為建立紅十四軍準備了條件。
搬經地名故事
搬經故事搬經原名潘涇,位於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區,屬黃橋革命老區。。潘是水名、泉名或河流名;涇是江蘇對溝渠慣用的名字。搬經在2000多年前是一片湖水明淨的水網地帶,它和牟尼湖、東西窯子河相隔5里,東西而臥,且中間多處相通,形成許多小涇,因而得名潘涇。民國《如皋縣誌·水道》稱:“古老相傳牟尼寺蛟化為湖,通潘涇、芹湖。”
由“潘涇”更名為“搬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牟尼寺蛟化為湖時,正有一位高僧在寺中講經,他立即動員全寺僧人搬經,將經書被搬到東潘涇南邊一處高地,從此,人們就將潘涇改名搬經。這種說法還演繹成一段神話傳說。傳說當時的經書在搬運時有的被浸濕了,天晴後,這位高僧和寺中僧人就把經書搬出來曬,因經書太多,連楝樹頂上也都曬滿了,所以至今搬經的楝樹頂還是禿的。第二種說法,是搬經鳳凰橋河西有個財主叫張萬封,官居“領聖公”,即秀才頭領,在地方很有聲望,他認為潘涇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而且很早就形成了街市集鎮,但沒能出大才子和做大官的人,問題是教育不發達,便主張把潘涇改名搬經,意思是要把儒家的四書五經搬來,讓潘涇人才輩出,長期繁榮不衰。
潘涇與搬經交替使用歷史很長,直至民國《如皋縣誌》村市中才正式使用“搬經”二字。民國時,於1934年就設有搬經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襲。1957年實行大鄉制,朱夏鄉及楊莊鄉第一、四、五農業生產合作社(即老芹界鄉)併入。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更名衛星人民公社。1958年1月8日,復名搬經人民公社。1965年縣社會主義教育路線工作隊進駐搬經人民公社,出於破“四舊立四新”的需要,曾一度將“搬經”改為“新風”。同年11月1日,因搬經歷史悠久,伴隨新中國誕生,又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便更名“伴今”。1981年6月27日,全縣地名複查時復名“搬經”。1983年設搬經區,1986年5月1日撤鄉設立搬經鎮,實行鎮管村體制。2000年4月22日,加力鄉併入。2005年1月18日,夏堡鎮併入。全鎮總面積110平方公里,鎮區2.8平方公里。轄行政村21個,居委會1個,總人口9.2萬人。
境內除以姓氏命名的村莊,尚有——
芹湖:此地原為湖泊,宜生長芹菜,故名。
界溝:此莊位於如皋與泰興交界的小河旁,故名。
加力:相傳南宋時,民族英雄岳飛率軍追擊金兵,由通州行軍至泰州,途經該地,人困馬乏,在此停歇造飯飲馬,人馬均增添了力量,故名。
輞子:相傳200年前,此地有一大水車篷,如皋方言叫水車篷為輞子,故名。
紅窯:此地原有一專燒紅色瓦的土窯,故名。
三里港:此港從九龍口至袁橋倪廈橋三里,故名。
龍骨頭:相傳此莊有一河港,中心有一長土墩,形似龍骨,故名。
湖林:古代此地為牟尼湖,湖畔樹木成林,故名。
我國很多地方慣喜用姓氏定地名,但也有例外,譬如如皋搬經的夏堡,就是季姓大家族居住的,這其中有著一個傳奇的故事。
夏堡原名龍家岔,住戶很少,其中有一戶姓季,叫季官麻爹,夫妻二人,生了六個兒子,住三間草房。季官麻爹另在龍岔口邊上搭了兩間小草棚,開肉店。
一天傍晚,一個逃難的女子前來借宿。季官麻爹一看,這女子身穿破棉襖,臉上好象幾天沒洗臉,髒兮兮的,但掩蓋不住那張挺秀氣的臉,忙熱情的接待她,端茶送水,安排晚飯。那女子見季官麻爹忠厚、老實,而且又很熱情,也就不防他,稍一梳洗,廬山真面目露出來了,長得水靈靈挺愛人的。季官麻爹當晚就安排他睡在肉店裡,那女子想必擔驚受怕奔波了幾天,也想有個歸宿,竟沒有推辭,從此作了季官麻爹的小老婆。
季官麻爹的六個兒子,漸漸長大成人,三間草房已經沒法住,季官麻爹想要另砌房子,可又沒那么多錢,整日發愁,他把這想法告訴那女子。那女子見風頭已過,又見季官麻爹確實可以信賴,忙說:“要砌房子不費事,不用擔心,有錢。”季問:“哪有?”她說:“我那件破棉襖的棉花里,全是夾的金葉子,你拿去賣了砌房子,再置點田產,一家人好好過日子。”說著,把破棉襖拿來拆開,果然裡面全是金葉子,足有10來斤,季官麻爹看傻了,忙問這些金葉子哪裡來的?女子這才把實話說出來,原來她是一位郡主,姓夏,父親受奸臣陷害,滿門抄斬,她是逃難逃出來的。季官麻爹拿出一部分金葉子,變賣購置了家產,一部分用來在在龍家岔砌了六座高堂瓦屋,由大老婆和六個兒子居住。又在龍岔口砌了一座瓦房,叫朝門,由這位郡主居住。從此整個龍家岔都成了季官麻爹的莊園。後來,六個兒子先後成家,家產越搞越大,成了富甲如皋西鄉的大財主。
不幸的是不久季官麻爹生了病,生命垂危,郡主很難過,哭著說:“你走了,我可怎么辦呢?”季官麻爹說:“這個事我來安排。”他把大老婆和六對兒子和媳婦,都召到了病榻前,說:“你們一定不能虧待二娘,咱家的家產和房子都是她的錢買的。我死後,這龍家岔的六座房子歸你們,龍岔口的房子由二娘安居養老。”大老婆和六對兒媳都滿口承認了。雖然如此,季官麻爹臨死前,看到郡主還是哭得很傷心,心中十分不忍,便說:“你不要哭,我家發財全靠的是你帶來的寶貝,這樣,我再替你留個名分,你姓夏,把這七座房子分作兩處,都叫夏寶,在龍家岔的六座叫大夏寶,龍岔口的一座叫小夏寶,都是你夏家的寶。”
打這以後,龍岔口就改名為夏寶,後來人們覺得“寶”不像地名,又把“夏寶”改作“夏堡”,於是,“大夏堡”“小夏堡”,一直沿用至今。
搬經傳說
唐僧搬經與加力搬經鎮向北大約五里,有個地方叫東湖。相傳唐朝的時候,那裡有座古廟,廟裡收藏了很多經書,還藏有一塊刻著經文的石碑。這塊石碑是建廟時從湖底挖出來的,因為它太古老了,所以上面的經文誰也不認得,人家都說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經”。
這個廟裡雖然藏著許多經書,而且還有部“天經”,但由於地處偏僻,因而廟裡的香火老不旺盛,當家和尚很發愁。他想:經書本是給人看的,放在這裡沒人看,年年搬出來曝伏,總不是辦法,不如把這些經書移到水陸交通便利的鮑塔廟去。他和鮑塔廟的住持一商量,人家答應了。兩廟一合,鮑塔廟裡的香火就更加旺盛了,各地有道行的高僧不斷在這裡披覽經書,只是對那部“天經”,看的人個個搖頭,都說認不了上面的經文。
鮑塔廟裡藏有一部“天經”,這部“天經”是天上掉下來落在湖底,又從湖底下挖出來,上面的文字竟無人識得。這件事通過雲遊掛單的僧人傳開了,越傳越遠。後來一直傳到唐皇李世民的耳朵里去。李世民是個信佛的皇帝,他還派玄奘法師到西天去取過經呢!一聽如皋這裡竟挖出了部“天經”,馬上就派了個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高僧到如皋鮑塔廟取經。鮑塔廟聽說皇上派人來搬“天經”,自然沒得話說,於是擇定黃道吉日,準備隆重“歡送”高僧取經回京。
搬經這天,非常熱鬧,眾和尚列隊焚香合掌奉送,官府里縣官親自出馬,派了官兵前來護衛,四鄉百姓看熱潮的更是人山人海。“天經”纏上了紅色彩帶,由六個小伙子用木扛著從鮑塔廟出發,準備送到車馬湖一帶上江船,然後再轉運到京城裡去。
六個小伙子抬著“天經”,跑呀跑,超初還不覺得吃力,哪知越走越重,越走越沉,等向東跑了十多里路,就累得滿頭大汗,直喘粗氣了。騎在馬上的高僧見小伙子們實在抬不動,出自佛家的慈悲,就叫他們放下歇歇勁。護送的縣官為了討好皇上派來搬經的高僧,立即吩咐找來六個壯漢幫著加力抬。這樣,六個人一邊,十二個人合抬著這塊石碑,才把這塊“天經”抬著繼續向前走。當他們再跑下來五六里路時,看到路邊住著幾戶人家,在馬上與縣官並轡前行的高僧便問:“這是何莊?”縣官怎會知道這是何莊?但為了討好高僧,便也提高嗓門,作威作福地問旁邊的差役:“這是何莊?”這個差役看不慣縣官那付奴顏媚骨的樣子,於是靈機一動,接口打趣說:“何莊本是何莊。”縣官聽了,似有所領悟,又對高僧說:“喔,這便是何莊。”說著,他們又繼續前進。
“天經”後來終於被運上了船,揚帆駛去。至於上面究竟刻著什麼經文,到底也沒認出來。後來究竟搬到哪裡去了,也沒人知道。然而,從此如皋就有了搬經、加力、何莊這些地名了。
明末清初的書法家夏時行,家住如皋搬經鎮夏岱。同代人評價他“鐵劃銀鉤,中鋒直追顏柳,真草篆隸俱精”。如皋泰山上有塊匾,上書“碧霞高處”四個字就是他寫的。夏時行手抄的《金剛經》,字字恭楷,如同習字貼一般,成為定慧寺稀有的珍藏之一。他在書法落款上別具一格,將“夏時行”三字用草書一筆連貫下去,看來仿佛“一日何時了”五個字的狂草,時人引為趣談。
傳說,南京整修水西門時,官府請他去題字。夏時行反覆試筆,琢磨多時,這才正式鋪紙揮毫。只見他筆酣墨暢,腕走龍蛇,筆筆都有千鈞重。當最後寫到“門”字的一鉤時,他的臂力已經用盡,眼看就要出敗筆了,但他情急智生,抬起右腳朝腕上一踢,終於把一鉤送上去了。這一腳更踢出了雄渾氣魄。後來,日本書法界知此佳話,也有不少人前來觀看,並讚賞有加哩。
搬經革命遺址
一,如泰五一農民暴動首攻文武殿遺址:位於如皋市搬經鎮工業園區;
二,中共如皋中心縣委會·如皋縣政府成立遺址:位於盧港(今搬經鎮西)。1940年8月3日,新四軍挺進縱隊進入如皋西鄉後,同年8月29日於此成立如皋縣政府。9月中旬,於此成立中共如皋中心縣委會;
三,如西縣第一屆參政會遺址:位於盧港區小朱莊(今搬經鎮西)。1941年秋,如西縣第一屆參政會於此召開;
四:蘇中戰役如黃路戰鬥遺址:1946年8月25~27日,蘇中“七戰七捷”第六次戰鬥——如黃路戰鬥,於縣城西謝家甸至泰興縣分界一帶進行。在加力鄉長甸河村如黃公路(今屬搬經鎮)北側建有紀念標誌碑。
搬經方言
如皋是江蘇省25個主要方言點之一,其地域南臨長江,東瀕黃海,在江淮官話區南部邊沿,隔江與吳方言緊鄰。據海安青墩出土文物考證:新石器時期如皋處於青蓮崗文化(遺址在江蘇淮安)和良渚文化(遺址在浙江餘杭)的交匯地帶。據史籍記載,這兩個地區一直不斷地向如皋移民,加上黃河流域華夏人的流入,經長期融合,形成如皋方言。組成如皋方言的聲母21個,韻母50個,聲調6個。
如皋方言屬江淮官話泰如片,受吳語影響較大,與贛方言和客家方言亦有淵源關係。如皋方言小片含今如皋市、如東縣、海安縣、泰興市和東台市東南部、張家港市段山地區,總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00萬人,以如城話為代表。
如皋方言內部差異較小,城鄉間,鄰鄉鄰村間,常有口音或習用語的差異,這與如皋人口來源、遷入時間、人數多少以及來如皋後聚居地域等直接相關。即使同源土著,因長期處於封閉式小農經濟狀態,地區間亦有細微差異。如城及周圍地區講如城話。如城以西3公里即有泰興話的韻味,這一區域西接泰興市,北接海安縣仁橋、雅周,南與靖江市為鄰,稱西鄉話。原白蒲區、薛窯區方言稱南鄉話。這兩區與南通市交界處又為通如兩市過渡方言帶,其中原龍舌鄉、勇敢鄉、新姚鄉南半部均有兩套齒擦音,且與如東縣的南境及中部以東鄉間音相近。如皋南境永安沙一帶成陸僅數十年,移民來自18個省區,其後代雖操如皋方言,但村與村、圩與圩間每有差異,稱為圩區話。
如皋方言較為古老,夾有不少上古、中古的浯音、辭彙。漢代楊雄《車酋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云:“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今如皋方言中仍稱“曉得”、“哲的”(老派)。同時有較多的文白異讀字。文讀音是讀書音,與古代的“官腔”、“雅言”類似,白讀音是口語音,純系土話。如城有一“姐姐橋”,據清·乾隆《如皋縣誌》載,清代中葉以前稱“賈家橋”。“賈家”二字古音讀“戛架”,後出現文讀音,與“姐姐”二字的白讀音相同,於是“賈家橋”訛為“姐姐橋”,但人們口頭仍讀“戛架”。“美”字的讀音,如城人在“美人”、“美國”、“美麗”等詞中全用文讀音,只在“美兒”一詞中用白讀音同“米”,而北鄉間全讀“米”,為口語。
隨著時間的推移,文讀音正逐漸取代白讀音,向國語語音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