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四軍

紅十四軍簡介

1930年4月3日,根據中共中央和江蘇省委指示,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在如皋西南鄉賁家巷宣告成立。全軍下轄兩個支隊,1300餘人。這是江蘇第一支工農武裝。紅14軍成立後,轉戰通、海、如、泰地區。 如泰革命根據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全國15塊紅軍游擊區之一。當年10月,國民黨乘機以優勢兵力清剿,紅14軍主力被打散,餘部加入中央蘇區戰鬥。

紅十四軍英雄譜

1930年4月3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正式成立,它標誌著通海如泰的武裝鬥爭進入新階段。經黨中央和江蘇省委批准,任命何坤為軍長,李逾時為政委,薛衡竟為參謀長,余乃誠為政治部主任,下轄兩個支隊。紅十四軍戰鬥在江海平原上,時間雖然不長,卻譜寫了一曲響徹雲天的英雄之歌。
何坤(公元1898-1930年),原名德晟,字克信,湖南永興人。1925年,他入黃埔軍校預科學習,加入"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受到周恩來的關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預料畢業後,分配到南寧分校深造。"四一二"後,他參加過廣州起義,因彈盡在黃沙火車站被俘。他以平時練就的武功於當夜撬開監所屋頂的崐椽子,率領大部分難友越獄成功。由於跳樓時,挫傷了踝骨,他潛回永興休養了崐一段時期。接著,他北上武漢尋找黨組織,接上關係後,便在武漢、上海南京崐一帶開展工作。
1930年2月,他受黨的派遣,以紅十四軍軍長兼通海特委委員的身份,化名李維森,同張愛萍等來到如皋東燕莊。他仿照江西紅軍的組織建制、軍事訓練、政治工作,對部隊進行整訓。接著整訓如泰地區赤衛隊,選拔精幹人員組成赤衛軍,以配合主力紅軍,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為了擴大紅軍的影響,他親率紅軍第二崐支隊首戰靖江縣長安市,再戰如皋盧家莊,處決了惡霸地主盧松庭。
1930年4月16日,根據中共通海特委和軍部的決定,何坤親率第二支部及赤衛軍,攻打如皋西南的重要戰略據點老戶莊。在這次戰役中壯烈犧牲。
李逾時(公元1906-1931年),原名振華,邳縣柴莊人。1926年冬,他在徐州省立第十中學讀書時,投筆戎,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參加地討伐夏斗寅叛亂的戰鬥。"七一五"後,回邳縣開展工作,先後擔任中共邳縣獨立支部書記、東海縣委書記、徐(州)、海(州)、蚌(埠)崐特委委員、東海中心縣委書記等職;組織和發動東海縣黃包車工人罷工、贛榆縣雲台山農民反山霸鬥爭,還創建了武裝隊伍。
1929年7月省委調他到通海地區工作。11月,他和劉瑞龍參加中共江蘇省第二次代表大會,專門向中央和省委領導匯報了通海地區的工作和游擊運動情況。中央代表李立三、周恩來和項英對此很感興趣,決定在通海如泰地區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他當即草擬了紅十四軍的編組計畫。同年冬,紅十軍軍部成立,崐他任政委。
1930年2月,李逾時主持召開通海區內各縣縣委書記聯席會議,傳達了中共江蘇省第二次代表大會的精神,討論了通海如泰地區的政治形勢和工作路線,研究了開展游擊戰爭和紅軍游擊隊的編組等問題。3月,中共通海特委成立,他任特委書記。何坤犧牲後,省委任命他為紅十四軍軍長兼政委。6月,他和省委派來崐的張世傑著手整編部隊,使部隊戰鬥力得到提高。6月14日,他領導紅十四粉碎崐了"蘇北剿共總指揮部"發動的所謂"八路圍剿";接著發動紅軍協助地方黨組織在部分鄉村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燒田契分土地的鬥爭。革命形勢趨向好轉,崐但地逾時過高地估計了紅軍力量,錯誤地發動、指揮了黃橋"八三"總暴動,紅軍傷亡甚大。總暴動失利後,國民黨軍隊加緊對紅十四軍包圍"督剿"。10月初崐紅十四軍被迫宣布解散。李逾時奉命回省委工作,第二年6月,他前往徐海蚌地區巡視工作時,不幸在鎮江火車站被捕,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於9月19日,在鎮江北固山英勇就義。

紅十四軍軍長——何坤

“奮戰不顧身,忠黨愛人民;勇開光明路,青史育後昆。傳育垂半紀,後繼欣有人;回憶建設者,循序快攀登。”這是和何坤一起戰鬥過的劉瑞龍為紀念他而作的一首詩。
何坤,化名李維森,永興縣人。1898年9月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幼年讀私塾,做店員,習武強身。1924年考取黃埔軍校第四期預習生。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他逃出關押地,到廣州尋找黨組織,參加廣州起義,率三水縣石硤農民武裝攻入廣州市區。廣州起義失敗後被捕,率被囚者越獄。1928年1月回到家鄉永興,參加了湘南起義,培訓農民自衛軍,擴建永興九區獨立團。1928年3月,奉命到武漢、上海從事地下工作。1929年冬,被江蘇省委派赴南通海門特委工作,任特委委員。他發動民眾組織革命武裝,發展到上千人,建立了江蘇紅軍第二支隊,任支隊長,率支隊連續進行四揚壩、四甲壩、龍三圩、高家莊、劉家渡、盧家莊、東萊庵等戰鬥,攻克靖江長安市等城鎮,狠狠打擊了敵人。
1930年春,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派何坤、張愛萍先後到蘇北通海、如皋地區籌建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同年4月紅十四軍正式組建,他任軍長兼第一師師長,率部打擊土豪劣紳和國民黨地方武裝,鞏固和發展通海如皋地區游擊根據地,取得一系列戰鬥的勝利。1930年4月16日,紅十四軍圍攻老戶莊。他親率3個大隊的兵力從東西兩面進攻,並親臨第一線帶領戰士們發起衝鋒,迅速占領了莊東面的曬穀場。但碉堡里的地主武裝拚命用重機槍掃射,部隊受阻。何坤當即用手提式機槍對準炮樓槍眼猛烈掃射,消滅了這個火力點,並趁機高呼:“同志們,沖啊!”戰士們見軍長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士氣頓時大振,立即向院內衝鋒。在勝利之際,他不幸胸部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2歲。
1960年5月,張愛萍將軍提議並親自題詞,在老戶莊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軍長何坤烈士紀念碑”。1964年江蘇省民政廳尋找到烈士的墓葬和遺骸。1966年烈士忠骨火化,骨灰盒安放在如皋縣烈士紀念館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