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森B冰架

拉爾森B冰架

2002年春季,拉爾森B冰架(the Larsen B Ice Shelf,簡稱“LIS-B”)發生大面積坍塌,許多冰塊滾落到了威德爾海中。南極冰架拉爾森A區和B區被冰層覆蓋的時間長達數千年之久,是地球上最純潔的海洋生態系統。拉爾森冰架的解體,給南極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的穩定敲響了警鐘。科學家稱,在五年的時間裡拉爾森冰架的面積已經縮小了5,700平方公里,這種變化已經引發了該區域水流和物種的改變。

基本簡介

 拉爾森3200平方千米冰架坍塌 拉爾森3200平方千米冰架坍塌

南極冰架拉爾森A區和B區被冰層覆蓋的時間長達數千年之久,而其10,000平方千米的海床代表著一個真正的前沿.它是地球上最純潔的海洋生態系統。

這兩個區分別於12年前和5年前崩解,使得人們突然有了機會去探索它。52名海洋探索科學家.在德國的北極星號(Polarstern)科學考察船上.首次進行了為期10周的綜合生物調查。

2002年春季,南極半島的拉爾森B冰架(the Larsen B Ice Shelf,簡稱“LIS-B”)的南極冰山半島發生大面積坍塌,許多冰塊滾落到了威德爾海中。現在,一項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新分析報告稱,此次面積達3,200平方千米的冰架坍塌事件是在近10,000年時間裡史無前例的,而這很可能是由該地區氣候變暖引起的。

數據分析

拉爾森B冰架拉爾森B冰架

負責該項研究的漢密爾頓大學的尤金。多馬克和他的同事對從冰架附近地區收集到的沉積物以及其他數據:威德爾海的氣溫含鹽度進行了分析。

發現,LIS-B自更新世向全新世轉化以來的11,500年間一直處於穩定狀態。然而他們發現來自冰下水柱中所含的浮游生物體內的氧同位素髮生了變化,這意味著冰架正在緩慢地變薄。研究小組計算出,在過去的數千年時間裡,該冰川厚度減少了數十米。

同時,在過去的50年裡,南極冰山半島周圍的溫度上升了大約2攝氏度,這一上升度遠高於地球上其他地區所知的溫度差。

報告中寫道,此次LIS-B冰架的坍塌作為一個史無前例的事件證實了目前威德爾海西北部的升溫趨勢比過去所有的升溫階段都長,溫度上升幅度都大的猜測。研究者認為,在冰架不斷變薄的同時,隨著這次超長時間的升溫活動,導致LIS-B最終的坍塌。

後果嚴重

拉爾森B冰架拉爾森B冰架

在20世紀90年代起北端開始融化時,拉爾森B冰架的冰層厚度達200米、面積超過了3,000平方公里。三年前其中央部分也開始消融。一個國際調查小組對在該冰架附近收集的六個沉積核進行研究後認為,自從10,000年前最新一次冰川時期以來拉爾森冰架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狀態。目前的坍塌已經超越了人們原先的預期。

研究人員暗示,冰架坍塌是由於底部融化導致的長期變薄和因氣候變化導致的表面融化造成的。在過去50年時間當地溫度已經上升了2攝氏度。科學家稱,在五年的時間裡拉爾森冰架的面積已經縮小了5,700平方公里,這種變化已經引發了該區域水流和物種的改變。

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敦皇后大學地理教授羅伯特·吉爾伯特(Robert Gilbert)表示,由於冰架正在消融使得陸地上為其提供水源的冰河也正在快速向前推進。他透露,由於冰河不再受到冰架的阻礙因而正在將冰山推入大海。當冰河融化時全球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將比預計的更快,低洼地帶將出現洪澇災害。

一個英國南極調查小組發現向冰架提供內陸凍的244條冰河有87%已經向後退縮。雖然冰架消融不會引起海平面上升,但陸地上的冰河融化則不一樣。吉爾伯特認為,冰河正在發生的變化和將要發生的變化都會對海平面產生影響。科學家們正在對拉爾森冰架的最南部進行監測,以了解這個南極最寒冷的地區是否也會出現融化。

目前現狀

本圖拍攝於2002年4月6日,即 “拉森-B”冰架戲劇性崩裂大約兩個月後。本圖拍攝於2002年4月6日,即 “拉森-B”冰架戲劇性崩裂大約兩個月後。

在2002年南半球的夏末,南極半島的拉爾森B冰架(the Larsen B Ice Shelf)崩解成無數的碎片。(冰架)崩解的原因在於南極半島的夏季持續溫暖,而2002年正好是一系列特別溫暖夏天的頂點。冰蓋表面,成行的融雪坑形成許多天然的冰裂縫,並導致各條縫隙連貫起來,橫貫整個冰架。這兩張圖像來自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陸地資源7號(Landsat 7)衛星。它們顯示了拉爾森B冰架的崩塌對與之相連的眾多冰川的巨大影響。由於冰架的分離,海灣周圍大多數冰川的流動明顯變快了。更多冰川流速加快,並分裂成為冰山,使得(陸地冰川與海洋)界限向南極內陸退縮。

2003年整個夏季之中,上一個夏天冰架崩塌中殘留的碎片逐漸分解,而這些冰山和更小冰塊的混合物也開始漸漸漂走。由於冰架的穩定性不復存在,克蘭冰川迅速萎縮。因為冰川中部缺乏邊緣山脈屏障的支撐,冰層崩裂的速度更快,以前凸出的扇形末端已經變成了凹形的C字形狀。

在2月7日的圖像上,碎冰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鮮藍色,因為它們原是分裂冰架底層的純冰,純冰反射光線才有這種顏色。許多冰山從冰架邊緣分裂下來時,由於太高、太長,並不能像在冰架上一樣直立,而是翻倒“躺”著漂在海水中。以前的冰架表面覆蓋著積雪,而底層的純冰這時才露出來。

純淨而厚的冰吸收少量的紅光。像這種類照片衛星圖像是由衛星上捕捉地球表面的紅色、綠色、藍色反射光線的觀測器聯合製作而成。當所有顏色可見光波達到反射強度時,物體表面就呈現白色;當最紅的光線被吸收時,反射的影像就帶有青色的色調。

專家分析

拉爾森B冰架融化現象拉爾森B冰架融化現象

拉爾森冰架的解體,對南極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的穩定敲響了警鐘。羅斯冰架覆蓋8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國土面積。拉爾森冰架解體衛星圖像。

一名紐西蘭氣候學家警告說,隨著覆蓋南極大陸的冰流動減緩甚至停止和全球氣溫變暖,南極洲巨大的冰架可能徹底解體。紐西蘭國立地理和核科學院的高級研究人員TimNaish說,上周拉爾森B冰架的解體,警告和預示著更多的解體可能發生。Naish說:“通過干擾洋流,冰架的大面積解體,將對全球氣溫造成巨大變化。”南極半島過去50年急劇升溫導致大約7200億噸構成的拉爾森B冰架解體。

用衛星監測拉爾森冰架的3名美國研究者之一TedScambos 說,其他的冰架也在比從前預計更快的速度解體。覆蓋大陸的冰層延伸即形成冰架。Naish說拉爾森的解體,對南極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的穩定敲響了警鐘。羅斯冰架覆蓋8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國土面積。Naish在上周五接受採訪時說:“當來自西南極洲補充冰架的冰川流減緩或停止時,它尤其脆弱。”Naish認為即使是羅斯冰架的部分解體也將造成全球影響,因為它將“劇烈影響海水循環和氣候”。一個6國科學家小組將在羅斯海冰架下鑽洞,考察氣候變化對這一地區冰架行為的影響。這一計畫將創下南極洲科考鑽探深度紀錄。

正在消融的冰架和冰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