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鵝

帝企鵝

皇帝企鵝(Aptenodytes forsteri),簡稱帝企鵝,是現存企鵝世界中的巨人,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位於南緯66~77度之間的許多地方。一般體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達到120厘米,體重達30~40公斤。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極冰融加速,有研究說,如果全球變暖沒有好轉,帝企鵝種群將在2100年崩潰並迅速消失。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帝企鵝帝企鵝

在亞南極島嶼,有一種企鵝以前被認為是最大的企鵝,英語名稱是“KingPenguin”,“King”意即國王,譯成中文,名為王企鵝。後來,在南極大陸沿海又發現了一種大型企鵝,比王企鵝還高一頭,於是給它取名為“EmperorPenguin”,“Emperor”意即皇帝,這就是“帝企鵝”得名的來歷。

特徵

體型最大的企鵝

成年帝企鵝成年帝企鵝

成年帝企鵝高達4英呎,重達100磅,是現今體型最大的企鵝。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為鮮黃橘色,腹部為乳白色,背部及鰭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橘色。

公企鵝有育兒袋

帝企鵝幼時帝企鵝幼時

公皇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布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育兒袋,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華氏180度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華氏97度,小帝企鵝身上的淺灰白色絨羽可禦寒防風,但不可防水,防水的陵羽要等到它們快成年時才會長出,慢慢替換身上的絨羽。

體表溫度低於外界氣溫

帝企鵝帝企鵝

以其整潔的“外衣”而家喻戶曉,它們身體表面覆蓋羽毛部分的溫度比周圍的氣溫還低。企鵝在嚴酷環境中身體表面溫度可低至-23℃,比氣溫低3℃。企鵝的“外衣”比起從外界吸收的熱量而言,向外輻射出的熱量會更多,導致它們的體表溫度低於周圍氣溫。但是企鵝身體上覆蓋的防寒脂肪和羽毛可以減少從皮膚表面流失的熱量。帝企鵝有三個“散熱點”:眼睛、腳蹼和腳。但是,它特殊的血管構造使得血液循環可以避開上述部位,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熱量的流失。

分布

帝企鵝帝企鵝

帝企鵝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位於南緯66-77度之間的許多地方,例如靠近威德爾海的科茨地和靠近羅斯灣的維多利亞地,都有相當數量。在南極的夏季,帝企鵝主要生活在海上,它們在水中捕食、游泳、嬉戲,一方面把身體鍛鍊得棒棒的,一方面吃飽喝足,養精蓄銳,迎接冬季繁殖季節的到來。

生活習性

(圖)帝企鵝帝企鵝

帝企鵝是群居性動物,飲食和居住都由很多個體聚集在一起。每當惡劣的氣候來臨,它們會擠在一起,防風禦寒,以獲得最大的保護。帝企鵝活動時間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帝企鵝的活動區域主要有兩處,一處為飲食區,一處為居住或繁殖區,在大洋中,它們常年往來於這兩個區域。僅在每年的1月到3月,帝企鵝會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進行捕食。

帝企鵝可以潛入水底150至250米,最深的潛水記錄甚至可達565米。在水下,它們最長能屏住呼吸20分鐘。它們的遊行速度為時速6到9千米,爆發速度可達到時速19千米。它們常用的一種捕食方法是潛入水底50米左右,然後在那裡的浮冰下表面捕食貼近冰面遊行的南極魚(Pagothenia borchgrevinki),一般捕食五六次後再浮出水面進行呼吸。

水下的帝企鵝水下的帝企鵝

在陸地上,帝企鵝或是靠雙腳搖搖擺擺地行走,或是用腹部緊貼冰面滑行,在南極的冬季來臨之前,一般每年的3月至4月間,成年帝企鵝要在南極浮冰區走出50至120千米,搬至居住區生活。為了抵抗寒冷,帝企鵝經常要10隻至100隻擠成一團,外圈的帝企鵝面朝圈裡,整個企鵝群緩慢地向前行進。

飛翔的帝企鵝飛翔的帝企鵝

帝企鵝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偶爾也捕食小魚和烏賊。它是唯一一種在南極洲的冬季進行繁殖的企鵝。在野生環境,帝企鵝壽命一般在20年左右,個別壽命可達40年。在野外,帝企鵝的主要天敵包括南極巨海燕豹海豹逆戟鯨賊鷗鯊魚。此外雪地流浪犬和它們的後代在被清除出南極之前,也是帝企鵝的一大天敵。

繁殖

(圖)帝企鵝帝企鵝

帝企鵝一般在5歲時達到性成熟,成熟後的帝企鵝需要行進90千米到達繁殖地。每年3至4月,帝企鵝開始求愛,此時的氣溫一般都已降至零下40攝氏度。帝企鵝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它們每年僅有一個伴侶,相互保持忠誠,但是一年過後,大多數帝企鵝都會重新選擇伴侶。在5至6月,雌企鵝會產下一枚重4.5千克的蛋,但此時它們身體儲存的能量就會消耗殆盡,必須立即返回大海進行捕食。雌企鵝會非常小心而迅速地把蛋交給雄企鵝,以免蛋被凍壞。雄企鵝把蛋放在腳掌上,用育

帝企鵝抱團取暖帝企鵝抱團取暖
兒袋包裹起來,孵化時間大約65天。這期間,雄企鵝將不吃任何食物,多數時間將在睡眠中度過,依靠燃燒身體中儲存下的脂肪度日。為了在寒冷和大風(可達200km/h)中倖存下來,雄企鵝們會擠成一圈,然後輪流換到中間。如果在小企鵝出生後,企鵝媽媽仍沒有回來,企鵝爸爸就會將小帝企鵝坐在身下,用拿育兒袋將小企鵝全身覆蓋,再從食道的一個分泌腺中分泌出乳白色的乳狀物質來餵食小企鵝。
帝企鵝帝企鵝

雌性企鵝大約出海2個月後,便會返回。它能在數以百計的新爸爸中,通過叫聲找到自己的丈夫,並接手照料小企鵝,吐出儲存在胃裡的食物來餵食小企鵝。雄企鵝這時便會離開,去大海尋找食物,但他離開的時間將會比雌企鵝離開的時間短一些,因為漸暖的天氣將會使大量的冰層融化,在陸地上行走的時間也會相對短暫。在大約數周之後,雄企鵝便會返回,同雌企鵝一起照料餵食小企鵝。在小企鵝出生大約兩個月左右,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小企鵝們也可以單獨活動,經常會聚在一起取暖,但它們仍需要父母的餵食。
在南極的夏季即將結束時,小企鵝和企鵝父母將會一起返回捕食區的大海,在夏季結束後,未達到性成熟的企鵝將繼續留在捕食區,而那些成年的企鵝將重新開始返回繁殖區的旅程。

棲息環境

帝企鵝帝企鵝
南極是地球盡頭都是冰凍大陸,由於氣候極端惡劣,只有最耐寒的動植物能在那兒生存,其中以帝企鵝最令人嘆為觀止,它們居住在橫貫南極的山脈,羅斯海、羅斯冰棚的交接處,那裡是飽受寒風摧殘的科茲岬。

在短暫的夏季,野生動物群集科茲岬,海鳥在海中飽餐之後,聚集在解凍的大地孵卵。體型較小的阿德利企鵝在夏季來到此地,它們好像總是吃不飽。等到夏季結束,阿德利企鵝因飽食魚、烏賊等,小而結實的身體愈加豐滿。

南極帝企鵝南極帝企鵝

秋天來臨,大地覆蓋上厚厚的冰雪,帝企鵝開始最特殊的生物行為——停止進食,它們渾圓的軀體,腳、鰭和頭都是為儲存熱量而形成的。帝企鵝是體型最大的企鵝,身長可超過1m,體重達40kg。
帝企鵝是海底獵食高手,能潛入450多米深的水中,並在水裡閉氣超過15分鐘。
3月間,氣溫降到-30℃,帝企鵝也準備開始步行數百英里到冰地荒原漫長的旅行,因為交配季節即將開始。

分布地點

帝企鵝帝企鵝

帝企鵝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位於南緯66~77°之間的許多地方,例如靠近威德爾海的科茨地和靠近羅斯灣的維多利亞地都有分布,但是在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也有分布。不過,帝企鵝現存數量也僅有十萬隻。

種群現狀

帝企鵝帝企鵝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了獲取帝企鵝身上的油脂,曾有大量帝企鵝遭到人類屠殺,其數量不斷下減,到20世紀20年代前後,由於受公眾輿論強烈譴責,這種野蠻的屠殺才被迫停止。至1964年南極條約協商國制訂《保護南極動植物區系議定措施》之後,帝企鵝及其他許多南極物種已受到普遍的保護。

帝企鵝的現存(2009年)數量估計在15萬至20萬對左右,其種群數量相對穩定,從2001年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帝企鵝的保護狀況為無危。不過,據2012年6月25日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訊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極冰融加速,南極帝企鵝的種群的崩潰也將隨之而來,根據最新研究,情況沒有好轉的話,生活在南極洲東部阿德利地的那些帝企鵝種群最終將在2100年崩潰並迅速消失。
2012年6月,科學家警告,如果全球溫度持續上升,海冰繼續融化,南極帝企鵝的未來令人堪憂,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

保護狀況

科學家發現全黑帝企鵝科學家發現全黑帝企鵝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了獲取帝企鵝身上的油脂,曾有大量帝企鵝遭到人類屠殺,其數量不斷下減,到20世紀20年代前後,由於受公眾輿論強烈譴責,這種野蠻的屠殺才被迫停止。至1964年南極條約協商國制訂《保護南極動植物區系議定措施》之後,帝企鵝及其他許多南極物種已受到普遍的保護。
帝企鵝的現存(2009年)數量估計在15萬至20萬對左右,其種群數量相對穩定,從2001年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帝企鵝的保護狀況為無危。 不過,據2012年6月25日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訊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極冰融加速,南極帝企鵝的種群的崩潰也將隨之而來,根據最新研究,如目前情況沒有好轉的話,生活在南極洲東部阿德利地的那些帝企鵝種群最終將在2100年崩潰並迅速消失。

2012年6月,科學家警告,如果全球溫度持續上升,海冰繼續融化,南極帝企鵝的未來令人堪憂,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 。

動物分類導航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寵物鳥類珊瑚昆蟲
兩棲動物雜交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
哺乳動物水生動物十足目動物珍稀瀕危動物

鳥綱企鵝目所有種類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 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屬於企鵝目,企鵝科。主要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十七種或十八種,其中四種生活在熱帶赤道,分別是漢波德企鵝、麥哲倫企鵝、黑腳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皆屬於環企鵝屬;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皇帝企鵝及阿德利企鵝兩種。

地球上的極端生物

所謂極端生物,是指在極端條件下生存的生物,極端條件一般指在厭氧、高溫、低溫、高壓等極端條件下。
巨型管蟲| 水熊| 單峰駱駝| 龐貝蠕蟲| 羅希蝦 | 南極蝦| 冰蟲| 威塔| 古細菌 | 珍寶蟹| 盒狀嗜鹽細菌| 甲烷細菌| 超嗜熱生物| 紅蛤蜊| 帝企鵝| 鏇額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