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學名:Euphausia superba),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極洲水域的磷蝦。南極磷蝦是似蝦的無脊椎動物,並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時密度達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隻。 它們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為食物,從中將初級生產而來的能量轉化,來維持其遠洋帶的生命周期。 它們長成達6厘米長,2克重,有6年的壽命。它們是南極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若以生物質能來說,它們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物種 (大約共有5億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南極磷蝦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是生活在南大洋中的一種甲殼類浮遊動物,個體不大,體長一般3~5厘米。但是蘊藏量卻十分驚人,約4~6億噸,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有50億噸。它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是海豹、鯨和企鵝的食物,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

磷蝦的生活史是相當有趣的。磷蝦的卵排到水裡後,在其孵化前,不斷下沉,一邊下沉,一邊孵化,一直下沉到數百米。甚至2000多米,才孵化出幼體。幼體在發育過程中不斷上浮,邊上浮,邊發育,當幼體發育成小蝦階段時,它也幾乎到達海水錶層了。這時,它可以在表層覓食、生長、集群。當其發育成熟,又進行下一代的繁殖。

南極磷蝦棲息在南極輻合區以南的南極海域裡,它是一種海洋甲殼類動物,它的眼柄基部、頭部和胸的兩側和腹部的下面長著一粒粒金黃色的並略帶紅色的球形發光器,當它們受到驚嚇時,發光器就能發出像螢火蟲那樣的磷光來。

南極磷蝦的生活動力很差。它們往往都是群集在一起,漂浮在海面上,在蝦群多的時候,可以長達半公里,寬幾百米,密集的程度可達每立方米海水中就有10-16公斤蝦。在白天,這種密集的蝦群使海面呈現一片鐵鏽的顏色,夜晚,蝦群又常常會使海面發出一片強烈的磷光。每個蝦群都是由一個年齡段的蝦組成,幼蝦和成蝦基本上不會混雜在一起,這給捕撈成蝦,保護幼是資源創造了很方便的條件。

在蝦群中,每隻蝦的頭部都朝著同一個方向排列著,聚集不散,即使有船隻從蝦群中航行,也不會擾亂它們的隊形,被衝散的蝦群,很快又會重新聚集在一起,仍然按照原來的方向遊動。

磷蝦是人們今天已經發現的含蛋白質最高的生物,蛋白質含量達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還富含人體組織所必需的胺基酸和維生素A。每十隻磷蝦所含的蛋白質就可以同兩百克烤肉的營養價值相當。磷蝦蝦皮很薄,肉卻很豐富,肉既細嫩又鮮美,可以同對蝦相媲美。磷蝦還有藥用價值,可以用來治療胃潰瘍、動脈硬化等病症。因此,磷蝦已經成為世界捕漁業者捕撈的對象。

南極磷蝦在11月到12月產卵,每隻雌蝦能夠產卵11000多個,在接近攝氏零度的條件下開始孵化。成熟期為兩年。生長一年的磷蝦,可以長到2-3厘米長,到第二年成熟以後,個兒有5-7厘米長,這就可以捕撈了。

成熟的南極磷蝦,雄蝦的個體比雌蝦略大一些。雄蝦在交配以後,很快就會死去。雌蝦可以活到產卵後的一段時期,也會死去。也就是說雄蝦的壽命為兩年,雌蝦的壽命大約兩年半。

據估計,南極海域的磷蝦蘊藏量達五十億噸以上。每年12月到第二年5月,磷蝦密集於南極海域產卵繁殖,這是捕撈的大好時機。近幾年來,世界的捕魚量約為七千萬噸左右,如果人們每年在南極海域捕磷蝦一千五百萬噸,那就將等於世界捕魚總量的一倍,因此人們把南極海域稱為世界未來的食品庫。

形態特徵

南極大磷蝦形態及部分結構南極大磷蝦形態及部分結構

南極磷蝦長成達6厘米長,2克重。它的胸甲部份與甲殼相連。由於在甲殼兩側的胸甲短小,南極磷蝦的鰓是肉眼可見的。它的足並非形成顎足,與其他的十足目有所不同。南極磷蝦有生物螢光器官,可以產生光。這些器官分布在南極磷蝦的不同部位:一對在眼柱、另一對在第二至第七胸足的位置,及一個在腹片。這些發光器官能每隔2-3秒發出黃綠色的光。這些器官是高度發達,可以與電筒相比較:在器官的後面有一個凹反射體及在前方有一個晶體負責引導產生的光線,而整個器官可以用肌肉來鏇轉。這些光的功能仍是未知,有些假說指這些光是遮掩南極磷蝦的影,在捕獵者前“隱形”;另一些猜測指這些光是對交配或夜間聚集有重要作用。南極磷蝦的生物螢光器官包含了幾種螢光物質。主要成份的最大螢光激發光及發射光分別可達355納米及510納米。

分布範圍

南極磷蝦主要集中於南冰洋。它們圍繞著極地分布,最高密度是在大西洋區域。

南冰洋的北面邊界為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區域,並且是由南極聚合帶所劃定。南極聚合帶是一個繞極的海岸帶,當中冰凍的南極海水在較暖的亞南極海水之下。這個聚合帶約於南緯55°,由這裡量度至南極洲,南冰洋的面積達3千2百萬平方公里。這是北海的65倍。在冬天,這個區域的四份之三會由冰所復蓋,而約2千4百萬平方公里的海面會在夏天不會結冰。海水溫度在−1.3~3℃之間。

南冰洋的海水形成了一個海流系統。無論何時南冰洋都有著南極繞極流,表層海水會圍繞著南極洲向東流動。靠近大陸,南極沿岸流卻是逆時針方向流動。在兩個極流之間,出現了大漩渦,例如威德爾海。南極磷蝦聚集在這個海域,形成圍繞南極洲的一大群族,並在整個地區進行基因交換。現時對它們的遷徙模式所知甚少,因仍未能追蹤個別南極磷蝦的運動。

南極磷蝦是南極洲生態系統的重點物種,並且為鯨魚、海豹、豹形海豹、海狗、食蟹海豹、魷魚、冰魚、企鵝、信天翁及其他的鳥類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食蟹海豹有著特別的牙齒,就像一個完美的隔篩,可以從水中篩出南極磷蝦。食蟹海豹是世界上最多的海豹,它的98%食物就是南極磷蝦,每年消耗超過6千3百萬噸。 豹形海豹亦有著相似的牙齒,南極磷蝦是它飲食的45%。所有海豹每年一共消耗6千3百萬至1億3千萬噸的南極磷蝦,所有鯨魚就消耗3千4百萬至4千3百萬噸,鳥類約1千5百萬至2千萬噸,魷魚約3千萬至1億噸,而魚類則是1千萬至2千萬噸,總計每年是1億5千2百萬至3億1千3百萬噸。

在食物鏈中,在南極磷蝦與它的獵物之的間涉及3至4步驟。而由南極磷蝦至鯨魚之間的步驟亦很大,這是只有南極生態系統才有的。南極磷蝦只生活在南冰洋,在北大西洋及太平洋,主要分別是由北方磷蝦及太平洋磷蝦所支配的。

生活習性

南極磷蝦絕大多數生活在50米以淺的表層。

南極磷蝦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的食道可以從它那透明的外殼看到是呈現綠色的,由此可知它們主要是以浮游植物為主要食

物,尤其是細小的硅藻(約20微米)。硅藻會被它的胃齒臼磨碎,並在肝胰臟消化。南極磷蝦亦可以捕食橈足亞綱、端足目及其他細小的浮遊動物。它的食道是一直管,而消化效能則不是太高,因而其糞便仍有大量的碳。

在水族箱,有發現南極磷蝦會互相吃對方。當它們在水族箱內沒有被餵食時,它們會脫殼縮小體型,這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這可能是它們對在冬天食物供應限制的適應。

南大洋的水溫終年是低溫,鹽度也無大變化,沒有江河流人等其他因素干擾,這樣穩定的環境造成使磷蝦變得嬌嫩起來,應變能力差,環境略有變動就不能適應。磷蝦的成體適宜在較高溫和低鹽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適溫範圍僅在0.64攝氏度~1.32攝氏度,如果溫度大於1.80攝氏度就可能給它帶來致命的危險。所以,南極磷蝦只適宜生活在南極周圍比較寒冷的海域,遠離南極的海中是找不到南極磷蝦的蹤跡的。

南極磷蝦主要的產卵季節是由1月至3月,在大陸棚之上及深海海洋的上區域產卵。就所有磷蝦目而言,雄性會將精子包附在雌性的生殖孔。為此,雄性的第一腹肢會作為交配工具。雌性每一次會產6,000~10,000個卵。這些卵在經生殖孔排出時,會被附於此的精囊所排出的精子受精。

根據由英國RSS發現號而得的資料所作出的經典假說,南極磷蝦的卵會按以下成長:0.6毫米的卵在下沉至大陸棚底部或海洋區域2,000~3,000米深時會開始進行原腸胚形成(卵發育成胚胎的過程)。當卵孵化時,第一無節幼體在它的三對腳的協助下開始向海面上升。

其後兩個的幼體階段,稱為第二無節幼體及後無節幼體同樣是由卵黃所哺育。三星期後,幼小的磷蝦會完成上浮。它們的數量在60米深水域會達至每升2隻。當長大些時,額外的幼體階段,稱為第二及第三節胸幼體與第一至第六帶叉幼體。這些階段的特徵是增加發展更多的腳、複眼及剛毛。當長約15毫米,南極磷蝦開始有長成的習性。它們在二至三年後會達到成熟階段。就像其他的甲殼亞門,南極磷蝦必須脫殼成長。約每13~20日,南極磷蝦會脫去它的幾丁質外骨骼。

磷蝦卵的孵化卻是在下沉(一二千米還可能更深—些)過程中進行的。具體地說,磷蝦產卵後,其卵就開始往下沉,邊下沉邊孵化。磷蝦卵下沉的速度很快,每天下沉約140~320米。三五天后可下沉到一二千米的深度,這時孵化也就結束了。孵化後的磷蝦邊變態發育,向上緩慢移動,當到達100米水層時,已成為能夠直接主動攝食的幼蝦了。下沉到上升的全部時間為三四周。

醫用價值

甲殼質是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甲殼的組成物質。許多生物通過特種酶來降解甲殼質獲取能量。

南極磷蝦的複眼南極磷蝦的複眼

疾病的控制、預防以及消除要依靠疫苗和化學治療物質。但是對於一些疾病還沒有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例如,發生在智利鮭魚養殖業的Piscirichettsiosis疾病以及對全世界蝦類養殖業造成嚴重影響的疾病等,都沒有明確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可以用於疾病預防的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套用可以促進動物免疫功能的物質的攝取。這些物質中就包括像殼聚糖這樣的複雜的多醣體。殼聚糖是甲殼質的一種衍生物,磷蝦體內含有這種甲殼質。殼聚糖添加到飼料或用注射方式,可以作為鮭鱒魚類的免疫刺激劑。甲殼質被證實是許多生物增強免疫系統的刺激物,而磷蝦是甲殼質的來源之一。

“實驗性餵食中磷蝦的添加大大增強了蝦的生長速度”, P. Vannamei說。在這一過程中,磷蝦的添加量與魚粉的減少量相同。其他研究還表明,在鮭魚和鱒魚的飼料中加入磷蝦,可以直接促進它們產卵和繁衍後代的健康進行,減少死亡率和真病菌。

南極磷蝦南極磷蝦

磷蝦的其他方面的套用還包括:幼蝦和對蝦食用的膠囊食品,海洋和熱帶魚餵食中的特殊作料以及作為增加攝食量的誘食劑等。許多公共的或研究性的水族館將浮游生物作為許多水族物種的全部的飼料或補充飼料。未來的套用會包括魚餌、人用健康補品或食品。南極磷蝦乾是由生長在無任何污染南極冰冷海域的精選優質珍貴活蝦,真正的綠色食品.它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是海豹、鯨、企鵝和各種魚類的食物,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

南極磷蝦蝦乾是將剛剛捕撈上的磷蝦在1~5個小時內加工而成的,在無菌條件下,經冷凍真空乾燥加工而成。充分保留了蝦的豐富營養成份和絕佳美味。南極磷蝦蝦乾屬於純天然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魚兒容易吸收,磷蝦體內含有的酶促進魚兒的消化,水質可以長時間保持清潔。

視力、眼睛乾澀有效的南極磷蝦油,眼球使用量多的DHA/眼睛疲勞有效的蝦青素,補充眼的色素的類黃酮除外還有磷脂質、維他命A、還有棕櫚油中混合的,維他命E對眼睛有作用。對美肌有效的是含有南極磷蝦油、抗氧化力的胡蘿蔔素、抗老化療法很期待。還有作為肌膚組成成分的南極磷蝦油DHA/磷脂質、棕櫚油 的作用。帶些綜合症有效果。惡性膽固醇減輕讓膽固醇安定,降低中性脂肪的南極磷蝦所含的EPA DHA 棕櫚油和植物甾醇。

營養價值

粗蛋白>62% 粗脂肪>10% 粗灰粉>6% 粗纖維>8% 水分<4% 豐富的鈣,磷及豐富的南極磷蝦蝦紅素。其蝦紅素是普通魚飼料的40倍之多。

磷蝦蛋白質含量出眾--一隻南極磷蝦抵得上5克牛肉,尤其賴氨酸含量在對蝦、牛奶和牛肉之上。據國外科學家計算,一年捕撈7000萬噸南極磷蝦,即可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每天提供20克高質量蛋白。

科學價值

南極磷蝦是高蛋白質的食物。據生物學家測定,南極磷蝦肉中含蛋白質17.56%,脂肪2.11%,且含人體所必需的全部胺基酸。尤其是代表營養學特徵的賴氨酸的含量更為豐富,與鮪魚、虎紋蝦和牛肉相比,南極磷蝦的賴氨酸含量最高。世界衛生組織曾將南極磷蝦、對蝦、牛乳和牛肉的胺基酸綜合營養價值比較評分,結果磷蝦得100分,牛肉96分,牛乳91分,對蝦71分。據分析,人體所必需的8種胺基酸,磷蝦中均有,且合起來占蛋白質含量的41.04%。南極磷蝦中還含有各種營養的金屬元素,磷蝦的全蝦中灰分含量為3.37%,蝦肉中為2.36%,比對蝦含量高。其中,人體所需的鈣、磷、鉀、鈉都很豐富,磷蝦的眼球中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磷蝦是許多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的天然飼料,例如,它是野生鮭魚的主要食物來源。由於生長於低溫環境,磷蝦的營養性能得以保持。它們被套用於鮭魚、蝦、鯛魚和黃尾的水產養殖。可以使商業飼料更加適口,掩蓋抗生素的味道,同時也會降低魚飼料的成本。南極蝦乾和冰鮮蝦適合所有中型、大型淡水和海水觀賞魚食用。龍魚,花羅漢,中大型慈雕魚,七彩神仙、神仙魚其豐富的蝦紅素能夠使您的愛魚艷麗無比。

磷蝦的適口性表現在可以刺激嗅覺和味覺的某種胺基酸以及對食慾有促進作用的生糖原胺基酸。

磷蝦是一種天然的類胡蘿蔔素資源。磷蝦體內高於95%的色素都以蝦青素的形式存在;而蝦青素是唯一的可以粘著於鮭魚體表的色素。當飼料中含有磷蝦時,鮭魚的體表顏色可以達到與野生鮭魚(色調)一樣的效果。由於磷蝦體內的色素已經酯化,所以具有更好的穩定性。

蝦青素不僅僅是一種色素,它具有抗光性和抗氧化作用。而且,研究還證實蝦青素具有促進魚類和蝦類的生長和免疫機制的作用。此外,蝦青素還對蝦類的成活率的提高具有明顯作用。以此可以推測,南極磷蝦可以增強幼體的成活率。

磷蝦最廣泛的套用是,當把鮭鱒魚類從淡水換到海水時將其添加到魚類的特定飲食中。這是由於磷蝦具有滲透調節性能。磷蝦富含被認為是滲透調節物質的三甲胺氧化物(TMAO)。

環境中高含量的鹽分對魚類和甲殼類生物的生理功能構成很大的而威脅。它們需要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和生理活動狀態。這對於要在短時間內從淡水轉移到海水環境的鮭鱒魚類尤為重要。

低分子量和四價氨化合物如三甲胺(TMAO)被認為是身體調節物質。

南極磷蝦的外殼中氟含量非常高,人不宜直接食用,需要再深加工。

研究方向

雖然對整個南極洲生態系統仍然缺乏認識,但有關南極磷蝦的大型實驗研究亦已進行,目的是提高碳截存。南冰洋的大部份地區都有充足的營養物,但浮游植物卻不怎么增加。這個現象稱為“南極悖論”,並會在缺乏鐵的情況下出現。 在研究船上注入相對小的鐵,可以引發很大的生長率,並且達至幾浬。這些研究期望可以減低因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南極磷蝦在這個過程上是重要的角色,負責收集細小及固有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細胞及將之轉化為快速下沉的碳物質。將來可能會圍繞南冰洋注入鐵,而這些細小的生物可以幫助車輛或冷氣機繼續的運行。

2013年11月7日至9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組織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上海開創遠洋漁業有限公司、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等5家單位的負責人與技術骨幹召開了國家支撐計畫課題“南極磷蝦資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集成與套用”2013年度工作交流會。與會人員聽取了主持單位和參與單位的執行情況匯報,並圍繞項目總體執行進度、經費使用、管理要求、存在問題、節點銜接等內容進行了認真討論。會上,各單位代表一致認為,經過共同努力,課題整體研究進展工作順利,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務目標,部分單位超額完成考核指標。隨後,與會人員討論並確定了2014年度實施方案,並強調要做好階段性成果亮點總結提煉工作,及時上報和宣傳,要嚴格按預算要求合理使用經費,並及時落實科技部對課題經費使用的要求,確保經費執行符合預算要求。此次交流會著重強調各單位的團結合作,根據相應研究任務與指標積極相互協調配合。會議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單位合作方案,重點是科研單位與漁業企業間的年度計畫統籌和工作節點銜接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