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組胺藥

抗組胺藥

組胺是速發變態反應過程中由肥大細胞釋放出的一種介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分泌活動增強等;臨床上可導致局部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支氣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收縮,使呼吸阻力增加、腹絞痛,並可引起子宮收縮,大多數抗組胺藥與組胺有共同的乙胺基團:X-CH2-CH2-N。抗組胺類藥物根據其和組胺競爭的靶細胞受體不同而分為H1受體拮抗劑和H2受體拮抗劑兩大類。

基本信息

簡介

組胺是速發變態反應過程中由肥大細胞釋放出的一種介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分泌活動增強等;臨床上可導致局部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支氣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收縮,使呼吸阻力增加、腹絞痛,並可引起子宮收縮,表現為痛經、流產等。
組胺必須首先與細胞上的組胺受體或酶原物質結合,才能發揮作用,組胺受體有H1和H2兩類。一般說的抗組胺藥是指H1受體拮抗劑,可拮抗組胺對毛細血管、平滑肌、呼吸道分泌腺、唾腺、淚腺的作用。H2受體拮抗劑主要抑制胃液分泌。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撲爾敏、苯海拉明、去敏靈、羥嗪、息斯敏等;H2拮抗劑有甲氰咪胍、甲硫咪胺等。
目前已知組胺受體有三個亞型:H1、H2和H3受體。組胺作用於H1受體,引起腸管、支氣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縮,還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局部紅腫、癢感;組胺作用於H2受體,引起胃酸增加,而胃酸分泌過多與消化性潰瘍的形成有密切關係;H3受體的作用尚在研究中。

分類

抗組胺藥分為兩類:H1受體拮抗劑和H2受體拮抗劑,前者主要用於抗過敏,後者主要用於抗潰瘍。

H1受體拮抗劑

H1受體拮抗劑(H1receptorantagonists,H1RAS)傳統地按其藥理作用不同分為:
第一代H1RAS,如氯苯那敏、賽庚啶、羥嗪等;
第二代H1RAS,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啶、咪唑斯汀、阿司咪唑等;
第三代H1RAS,如非索非那丁、去甲基阿司咪唑、脫羧基氯雷他啶等.主要用於抗過敏。
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
撲爾敏(chlortrimeton,chlorpheniramine)
口服:成人4mgtid。小兒0.35mg/kg/天,分3~4次。肌註:5~20mg/次。
安太樂(atarax,hydroxizine)
口服:25mg,qd~qid。
腦益嗪(cinnarizine,mitronal,stutgeron)
口服:25mg,qd~qid。
非那根(異丙嗪,promethazine,phenergan)
口服:12.5~25mg,qd~bid。針劑,2ml含50mg,肌注25mg~50mg,qd。也可加在500ml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靜滴,qd。
賽庚定(cyproheptadine,periactin)
口服:2~4mg,qd~qid。
酮替棼(ketotifen)
口服:1mg,qd~bid。
多慮平(doxepinum)
口服:25mg~50mg,tid。
息斯敏(阿司咪唑,astemizole)
口服:10mg,qd。
特非那丁(terfenadine)
口服:60mg,bid。
西替利嗪(仙特敏,cetirizine,Zyrtec)
口服:10mg,qd。
氯雷他定(克敏能,loratadine,Clarityne)
口服:10mg,qd。
克敏(triprolidini):口服:2.5~5mg,bid。
阿化斯丁(新敏樂,acrivastine)
口服:8mg,qd~tid。

H2受體拮抗劑

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
甲氰咪呱(cimetid):口服:200~300mg,tid;靜滴:0.4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qd。
丙谷胺Proglumide(蒙胃頓)
作用機理:為胃泌素受體拮抗劑,有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雖較甲氰咪胍為弱,但本品毒性低,長期服用也未見任何特殊毒副作用。
功能:臨床可用於十二指腸潰瘍,尤適用於慢性胃酸過多所致的潰瘍、胃炎注意事項:偶有便秘或者稀便、腹脹、黑便等不良反應,並不影響繼續治療。
法莫替丁Famotidine(胃舒達)
作用機理:為H2受體桔杭劑。本品的作用比甲氰咪肌和甲硝呋胺更強,據報導其強度比甲氰咪胍大30倍以上,比甲硝呋胺(即雷尼替丁)大6倍以上,其作用時間也較長,約較上述兩藥長1/3,因此本品具有效力強,副作用少,使用更安全的特點。
功能:為用於及十二脂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較好的藥物。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較少,有時可有頭痛、便秘等。肝腎功能不良、孕婦、小兒慎用。
甘珀酸鈉CarbenoxoloneSodium(生胃酮鈉)
作用機理:本品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或甘草皂甙)以解得到的甘草次酸的琥珀酸半酯製劑。經臨床實踐證明本品有較強的抗潰瘍作用和腎上腺素皮質激素樣作用等,對胃潰瘍有較好療效。本品並不抑制胃酸分泌,也不干擾組胺的作用,對植物神經和胃腸運動也無影響,而是它在酸性溶液中可與胃蛋白酶結合發生沉澱,從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還能增強胃粘液分泌量和粘稠度,增強胃黏膜抵抗力,延長胃上皮細胞的生存期限,減少胃上皮細胞脫落,故可保護胃黏膜免受膽汁反流的損害,促進潰瘍癒合。本品對平滑肌無抑制作用故不能解痙本品還有鎮咳、利膽的作用。
功能:臨床可用於潰瘍病(主要是胃潰瘍、對十二指腸潰瘍作用較差)和阿狄森氏病。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主要可有鈉瀦留、低血鉀等,對老年人、高血壓、心臟病及肝、腎疾患者慎用。
甲氧溴苯醯胺Bromopride(胃本、溴必利)
作用機理:本品具有顯著的調節胃腸運動和抗潰瘍作用,可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水溶性胃粘液分泌,保護胃黏膜等。並具有鎮吐及弱的局部麻醉作用,服用後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有較好的療效,對患者的反酸、腹脹、噯氣及上腹疼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對服用西咪替丁無效的患者可改用本品可獲一定療效。
功能:臨床適用於、十二指腸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出血性直腸結腸炎、痙攣性結腸病、上腹部痛、噁心嘔吐等。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主要是用藥後可有不同程度的頭暈、嗜睡、乏力、口乾等,但停藥後一般自行消失。本品勿與精神病藥物同用。
甲硝呋胺Rani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善得胃)
口服:150mg,bid。
作用機理:為一組胺H2受體阻斷劑,其基本結構與甲氰咪胍不同,其作用均比甲氰咪胍強,並能長效、速效和副作用少為之特點,口服後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達12小時之久。
功能:臨床可用十二指腸潰瘍、良性胃潰瘍、手術後潰瘍、反流性食道炎等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不明顯,可有頭痛、皮疹、腹瀉等均少見。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婦、嬰兒不宜用。
羅沙替丁Roxatidine
作用機理:為H2受體的選擇性拮抗藥。阻滯胃黏膜壁細胞組胺H2受體,而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其療效與西米替丁相當,但毒副反應較少。
功能:臨床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吻合口潰瘍、反流性食管炎,也用於麻醉前給藥,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注意事項:有嗜睡、便秘、噁心、腹脹、頭痛、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肝、腎功不全者慎用,偶有皮疹等過敏反應時應停藥。

用途

抗組胺藥由於製作容易,價格便宜,給藥方便,且對多種變態反應病有效,所以臨床用途廣泛。除了治療速發變態反應外,也常用於防止藥物反應和輸血反應;這類藥物大多有中樞抑制和麻醉作用,所以也用於輔助治療某些精神病和神經病;它對前庭有抑制作用,所以又適用於梅尼埃爾氏病所致的眩暈、暈車等場合;此外,它還用作一般的止癢、止咳、止痛、鎮靜,或作為麻醉前用藥。它對支氣管平滑肌的解痙作用較差,這是因為哮喘發作時,白三烯收縮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遠較組胺為明顯的緣故。所以抗組胺藥不作為治療哮喘的主要藥物。H2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H1受體拮抗劑大多有引起睏倦的副作用,所以司機、高空作業者、操作高速轉動機器的工人等應慎用。息斯敏、特非那丁等沒有這方面的副作用。

藥理作用

大多數抗組胺藥與組胺有共同的乙胺基團:X-CH2-CH2-N。抗組胺類藥物根據其和組胺競爭的靶細胞受體不同而分為H1受體拮抗劑和H2受體拮抗劑兩大類。根據是否有中樞鎮靜作用而分為嗜睡性和非嗜睡性兩類。根據其化學基團類別又可分為氨烴醚類、烴胺類、哌嗪類、乙烯二胺類和吩噻嗪類等。各種抗組胺藥的抗組胺作用強弱不同,有些則具有其他藥理作用,包括抗乙醯膽鹼、抗腎上腺素、抗5-羥色胺等作用。抗組胺藥從腸道和注射部位迅速吸收,多數製劑在30~60分鐘內生效,維持4~12小時,在肝內羥化及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於24小時內從尿中排出,只有少量以原形排出。

過敏性鼻炎常用藥

治療過敏性鼻炎常用的抗組胺藥
抗組胺藥根據其藥效、作用時間及產生的毒副作用的不同,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第一代即指傳統的抗組胺藥,這類藥作用時間較短,具有鎮靜、口乾等副作用。代表藥物有:曲吡那敏(撲敏寧):鎮靜作用較弱,但腸胃反應較多。
苯海拉明:特點是鎮靜作用較強,腸胃反應較弱。
撲爾敏:抗過敏與中樞抑制作用均較強。
羥嗪(安泰樂):藥效較強,也較持久,兼有對抗另一過敏物質5-羥色胺的作用。
賽庚啶:抗過敏作用強,劑量亦小。
酮替芬:是一種特殊的抗組胺藥,除具有抗組胺效能外,還有穩定肥大細胞膜和抗5-羥色胺作用。
第一代抗組胺藥具有抑制血管滲出、減少組織水腫和抑制平滑肌收縮的效能,但因具有中樞抑制和抗膽鹼作用,可引起嗜睡、口乾等副作用,且作用時間短,每天需服藥2~4次,使其套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過敏性鼻炎最突出的特點是中樞抑制作用輕微,且多數為緩釋長效製劑,每日只需服用1~2次,給患者帶來方便。其代表藥物有:
特非那定(敏迪):每片60毫克,一日服2次,每次1片。它是最早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在我國廣泛套用。但自20世紀90年代初發現有嚴重心臟不良反應後,現已限制使用與生產。
阿司咪唑(息斯敏):每片10毫克,一日服1片。藥效可維持1周。也曾在國內風行一時。但它也有心臟毒性作用,目前基本不用。
西替利嗪(仙特敏):是羥嗪的體內代謝物,部分患者服用後有輕微嗜睡作用。一日1次,每次10毫克。可使過敏反應引起的分泌物增多和血管擴張得到控制。
美喹他嗪(玻麗瑪朗):特點是有較明顯的抗膽鹼作用,服後口乾明顯,對與膽鹼能有關的蕁麻疹療效更為確切,推薦劑量為一日2次,每次5毫克。
氯雷他定(克敏能、開瑞坦):除具有抗組胺作用外,還有拮抗細胞間粘附分子的作用,達到減輕變態反應性炎症的效果。一日1次,每次10毫克。
鹽酸左卡巴斯汀(立復汀):是一種強效的局部用抗組胺藥,它避免了全身套用產生的不良反應,起效迅速,效果確實。噴一次藥效可維持10小時以上,故一日噴2次即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