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體簡介

e,PS)和心磷脂(cardiolipin aPL和β2-GPIβ2-GPI(apolipoprotein aPL和凝血酶(thrombin


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是一種廣泛的、異種基因的自身抗體家族。aPL分為狼瘡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和抗心磷脂抗體(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兩大類。與之相關的抗磷脂綜合徵(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種最常見的獲得性易栓症,它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繼發於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一. 抗磷脂抗體的生物學性質aPL最常見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某些藥物有關,但導致aPL形成的原因仍不清楚。以前認為aPL的指向抗原是陰電荷磷脂,然而脂類物質的抗原性較弱,它需要一種蛋白或糖作為載體才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近年來調查研究顯示aPL的指向抗原是與陰電荷磷脂結合的血漿蛋白,其中β2糖蛋白I(β2-glycoprotein I,β2-GPI)和凝血酶原是了解最充分和最具特徵的血漿蛋白,它們分別被aCL和多數LAC識別。β2 GPI為aCL提供表位,而LAC的活性則依靠β2GPI或凝血酶原的存在,因此磷脂結合蛋白在APS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中起著決定性作用。LAC LAC的免疫學分型有IgG、IgM或IgG/IgM型抗體,可結合位於細胞膜的磷脂質,包括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和心磷脂(cardiolipin,CL)等。LAC可通過識別脂結合凝血酶原來影響凝血反應,阻斷活化的凝血因子V與凝血酶原作用,從而抑制纖維蛋白的形成,致使凝血時間延長,因此稱之為抗凝血酶原抗體可能更為適宜。aCL aCL的免疫學分型有IgG、IgM和IgA三類,可結合心磷脂和磷脂醯絲氨酸,而不是磷脂醯膽固醇。典型的aCL發現於自身免疫病患者,並依賴於某種血漿蛋白的存在,但是不依賴於β2-GPI的aCL也已有報導。二. 抗磷脂抗體引起血栓形成的機制儘管aPL與血栓形成密切相關,但關於血栓形成的機制仍不清楚。關於aPL引起血栓形成的機制的所提出的各種假說是複雜和多因素的,包括抑制血栓調變蛋白 (thrombomodulin,TM)對蛋白C(Protein C,PrC)的活化、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 活性的缺失、對纖溶系統的影響以及抑制內皮細胞釋放前列環素。1. aPL和β2-GPIβ2-GPI(apolipoprotein H,apoH)是分子量為50KD的血漿蛋白,可與陰電荷磷脂結合。β2-GPI的第五功能區是其與磷脂結合位點,與陰電荷磷脂有較強的親和力,其中從第281位半胱氨酸到第288位半胱氨酸序列富含賴氨酸、帶陽電荷是磷脂結合的關鍵位點。刪除第317位賴氨酸和第318位蘇氨酸的β2-GPI不能被aPL識別,因此該序列可能是β2-GPI與aPL的結合位點。β2-GPI可抑制磷脂依賴性的凝血反應,具有天然的抗凝活性。β2-GPI與陰電荷磷脂的結合,在生理學上起著對凝血鏈鎖的調節作用。GHaravi-AE等通過生物素(醯)基化的β2-GPI與心磷脂在經純化的IgG型aPL存在或不存在的結合,來研究aPL和β2-GPI的相互作用及影響,結果表明,aPL和β2-GPI-PL複合物的結合,使β2-GPI和磷脂(phospholipid,PL)結合的異常緊密,從而導致β2-GPI作用於血液調節的障礙。aCL可在陰電荷磷脂存在的情況下通過β2-GPI結合Pr C,從而導致Pr C功能障礙。2. aPL和凝血酶(thrombin)水平的升高Musial-J等研究發現,aPL陽性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當小血管受損時,凝血酶原片段(F1+2)和纖維蛋白肽A(FPA)水平比aPL陰性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和健康對照明顯升高。F 1+2是凝血酶原裂解出的一個片段,FPA是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的裂解產物,因此,升高的凝血酶的產生可能是解釋血栓形成趨向的原因。3. aPL和TM在內皮細胞表面密度的下調凝血酶於TM的結合可激活Pr C的活性,而被激活的Pr C和Pr S複合物展示了抗凝活性。Harutark等通過鼠單克隆aCL與TM的反應性來研究aCL的致病機理,發現aCL和TM有交叉反應性,並可導致TM在內皮細胞表面密度的下調,從而導致血栓形成。4. aPL和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的表達Del-Papa-N等通過體外研究發現:aPL經粘附在細胞膜上的同輔因子而與內皮細胞單分子層結合,誘導了粘附分子表達的上調,有助於白細胞的粘附,增加了IL-1β的分泌,同時IL-1β通過自分泌迴路,對介導粘附分子的表達起了積極作用。5. aPL和Fcγ受體ⅡA(Fc gamma receptorⅡA,FcγRⅡA)Sammaritano-LR等通過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擴增基因組DNA和等位基因特異性探針分析,發現FcγRⅡA可作為IgG型aCL陽性患者有血栓形成危險的預見指標。與IgG亞型有不同相互作用能力、具有等位基因變異體(Allelic variants)的FcγRⅡA為由自身抗體誘導的血栓形成前狀態的遺傳易感性提供了發病機制的基礎。6. aPL和ET-1Atsumi-T等通過研究發現,血漿ET-1與aPL患者的動脈血栓病史密切相關,前內皮素1的mRNA在體外實驗中可被人單克隆aCL誘導。這些被aCL誘導出的ET-1可使動,動脈張力增高、血管痙攣,最終導致動脈閉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