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納姆

托特納姆

托特納姆,位於英國倫敦市北郊僅數英里之遙,是倫敦低收入家庭聚居地之一,是倫敦失業率最高和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居民主要是非洲移民,其中以索馬里移民居多,金融危機後福利幾乎沒有了,這在移民中間曾引發不滿。

概述

倫敦北部托特納姆地區發生騷亂倫敦北部托特納姆地區發生騷亂
托特納姆,位於英國倫敦北郊,是多種族混居區。托特納姆雖然距首都倫敦市區僅數英里之遙,但卻是英國最貧窮的地區,當地近一半的兒童幾乎都生活於貧窮線之下,因而一直是英國不穩定的地區之一。貧窮的托特納姆因福利削減引民憤。

歷史背景

1、1985年49歲的當地婦女賈勒特在警方搜查她的住所時突發心臟病死亡。結果憤怒的居民圍堵在托特納姆警察局外,最終導致40歲的警察布萊克洛克活活被暴徒亂棒打死,另有58名警員和24名民眾被送往醫院。這是英國史上最暴力的民眾事件之一。
2、儘管從托特納姆區乘坐捷運到倫敦市中心只要20分鐘,但這裡似乎是另一個世界。以英超托特納姆熱刺隊聞名的托特納姆區是倫敦低收入家庭聚居地之一,是倫敦失業率最高和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社會治安長期以來存在問題,年輕居民的種族關係緊張,犯罪率高於倫敦平均值,居民平均壽命比倫敦平均值約低五年。
3、托特納姆地區的民眾主要是非洲移民,其中以索馬里移民居多。他們通常會生很多孩子,政府會給他們比較好的福利,比如租房子一段時間後,政府就會買下這戶房子的使用權給他們。金融危機後,這項福利幾乎沒有了,這在移民中間曾引發不滿。

警民矛盾

托特納姆托特納姆
1、20%人口為黑人移民的托特納姆區騷亂令倫敦人心有戚戚,因為26年前,這裡也曾發生一起慘烈的種族騷亂,警察當年突擊區內一名婦女的住家時,她受驚心臟病爆發不治,引起大暴動。約500名黑人攻擊警察、搶劫和縱火,打死一名警察,將近60人受傷。而長期警民矛盾的不可調和,或是這次騷亂的真正原因。
2、隨著預算削減、失業率上升和許多要求無法獲得滿足,托特納姆年輕人的反社會行為越來越多。在這次暴力事件中,年輕人無疑扮演了主要角色,事件發生時,數百名青年在夜色中焚燒警車、公共汽車和沿街建築,切斷交通,占領高速路,劫掠數十家店鋪。
3、托特納姆是個失落地區,那裡的失業率非常高,人們有強烈的失敗感。我們知道自己正成為這屆政府的受害者,我們知道正被政府忽略,在100萬年輕人失業的形勢下,你怎么能期望我們坐下來冷靜?
4、托特納姆的世界性問題被繁榮遺忘的人們,暴力街區成為被遺忘的城市部落,2010年一堵牆把落後地區與其他地區隔離開來,那裡沒有法律,沒有制度,並且被黑社會集團所控制,他們膽大包天,無惡不作。政府為了切除毒瘤,竟不惜用炸彈將這個地區的人們,無論是善是惡,統統送上西天。似乎世界拋棄了這些城市的人,而這個城市的人也拋棄了世界,自願被隔離起來。

生活環境

托特納姆托特納姆
1、他們在城市中做的是最差最累的工作,是支撐起整個城市的中堅力量,但他們拿的卻是很低的工作,住在城市中條件最差的郊區,缺少必要政府服務。這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已開發國家城市底層百姓面臨的局面,他們默默無聞地為整個國家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所得的勞動成果卻被他人攫取,他們的享受的社會福利,更像是當權者對他們的一種施捨,而即便是這樣的福利,在國家面臨經濟困境的時刻,也很可能被剝奪。
2、年輕人是和平時期的建設者,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底層成為這一階段社會變革中的受益者,是那個時代最溫暖人心的變遷,教育曾經下層人們改變命運的法寶,而今這條通道越來越窄,甚至在高考前就已關上,失望的年輕人無奈在滿是灰塵的工地上揮霍著青春。
3、情緒長期被壓抑後的火山噴發,2011年12月,一名突尼西亞大學生小販因被城管逼上絕路,由此引發了整箇中東地區的示威遊行浪潮,而在這些示威中扮演主角的就是年輕人,突尼西亞總統被迫逃亡;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被趕下台,現在正在接受審判;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的最後堡壘的黎波里可能很快面臨兵臨城下的局面;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面臨持續數月之久的示威浪潮,宣布結束一黨專政,實行多黨制,中東地區有強人專權的傳統,底層社會生活困苦,而負面情緒長期遭到壓制,平時看似和平的中東地區,一旦民眾情緒被點燃,就猶如火山噴發,很難抑制。

騷亂蔓延

托特納姆區一座建築燒成廢墟托特納姆區一座建築燒成廢墟
1、2011年8月6日晚英國倫敦北部爆發的騷亂,蔓延至倫敦其它地區。距離重災區托特納姆以北8公里的貧民區恩菲爾德出現零星搶掠,市中心旅遊區牛津廣場亦有青少年破壞公物,據悉當地騷亂造成1億英鎊(約10.5億元人民幣)損失。初步調查顯示,遭槍殺的達根似乎沒向警員開槍,警方的說法受質疑。目擊者稱騷亂是由一名16歲女童向警方擲石觸發,更有年僅7歲的蒙面小童參與滋事。以托特納姆為基地的英超球會“熱刺”承諾協助重建小區
2、騷亂至今已有逾200人被捕,約35名警員受傷。警方控制場面不力,令各界質疑警隊是否有能力做好明年倫敦奧運的保全工作。英國副首相剋萊格及一眾高官譴責少數人挑起衝突,形容這些人是“渾水摸魚的罪犯”,指暴力事件不會影響倫敦奧運準備工作。
3、騷亂導火線是29歲男子達根被警員槍殺,警方一直堅稱在一名警員的對講機上發現彈頭,證明達根在計程車上向車外警員開槍。但警方獨立監察委員會初步調查顯示,該彈頭來自警方槍械,而非由達根的手槍射出。一名小區組織人員也稱,在現場檢獲一支不屬警方的手槍仍插在槍袋內,意味物主當時無意拔槍,種種跡象令外界懷疑達根有否向警員開火。若證實並無此事將引發社會更大反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