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於1954年,建築面積10300平方米,包含龍泉校區圖書館和校本部圖書館,航空港校區圖書館(23000平方米)正在建設中。

基本信息

場館簡介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於1954年,原名成都氣象學校圖書室。1978年更名為成都氣象學院圖書館,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現有建築面積10300平方米,它包含龍泉校區圖書館和校本部圖書館。並且其規模還將不斷擴大,航空港校區圖書館(23000平方米)正在建設中。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館內現有職工70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6人;有49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館內設有采編部、流通部、期刊部、情報部、自動化部和館辦公室等五部一室,實行館部兩級管理。

幾十年來,圖書館在與學院同步發展的同時,一直注重信息資源數位化建設和傳統文獻資源建設。經過40多年的積累與發展,已基本建立起一個以電子氣象通信、計算機科學、電子商務等類別及相關學科的文獻資源為主要特色的館藏體系

依託豐富的文獻與數字信息資源,圖書館現在可以向讀者提供文獻外借閱覽、電子閱覽、計算機檢索、課題代查新、文獻複製、參考諮詢等多種服務,同時定題服務、館際互借等服務也在規劃中。圖書館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圍繞學院第六次黨代會提出的“建立一流信息工程大學”的奮鬥目標,本著既要立足於當前,更要著眼於未來的戰略思想,與時俱進,以實際行動,為建設一個有信息工程學院特色的數字信息化圖書館而努力。

建設發展

傳統文獻資源建設

圖書館館藏涵蓋電子、通信、計算機、大氣科學、統計學、財經、數理及人文社會學科等。常年訂購的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設有各類閱覽室10個。

自動化建設

圖書館區域網路為星型拓仆結構的快速乙太網,採用交換機,實現了100兆頻寬到桌面。圖書館有電子閱覽室二個,配有160台多媒體計算機,可為讀者提供館藏書目信息及電子資源的網上查詢;電子閱覽室還配備了大型投影儀等設備,可滿足專題講座、專項培訓及多媒體教學的需要。採用《金盤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實現了圖書館自動化管理,實現了館藏書目的網上檢索。圖書館中心機房有Dell、IBM、聯想等品牌伺服器總計7台,分別為讀者提供館藏書目數據、全文電子資源的查詢以及www、Ftp和Mail服務。電子閱覽室使用康達電子閱覽室管理系統,為讀者提供多種線上電子資源。

信息資源數位化建設

建立了“書生之家”鏡像站,並訂購了“超星”全文電子圖書供讀者網上閱讀。參加省圖工委牽頭的聯合採購,分別購入了“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經濟信息網教育專版”和“中國資訊行網”、“清華同方全文期刊資料庫”、“Generalscience”、“走入WTO”、“書生之家全息圖書”等電子資源。圖書館書目數據已經有12萬餘條,90%以上的藏書已經實現了數位化管理。建立了圖書館的網站。自行建立學科導航資料庫。自行建立“氣象類期刊篇名資料庫”。

借還規則

借書

讀者憑本館借閱證借閱圖書。借閱證僅供讀者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代借、冒用盜借。上述行為一經發現,立即扣證,借閱證所有人須憑本人有效證件前來領取。因轉借、代借、他人冒用盜借而產生的一切後果,均由原借閱證所有人負責

借書證應妥善保管。若不慎遺失,應及時到圖書館一樓諮詢服務台辦理掛失手續;若無法找回,可申請補辦。掛失前帳戶中所有圖書(自借、他人冒用盜借)均由原持證人負責歸還。本館出借圖書以普通圖書為限,保存本書、工具書、現刊及過期期刊合訂本等書刊資料僅供室內閱覽,概不外借。需續借的圖書,應在到期前來圖書館辦理續藉手續。已經超期的圖書不能續借。

讀者應愛護和妥善保管圖書,不得在書中圈點、批註、塗改、剪裁。借書時請仔細檢查所借圖書,如有塗畫、污損、殘缺及條形碼損壞、缺頁等情況,應當場交工作人員處理,加蓋污損章,以明確責任。否則,在還書時發現上述情況,由讀者本人承擔責任。

還書

讀者所借圖書必須如期歸還。超期不還者,按每天每冊0.20元收取超期占用費。讀者歸還的圖書如有新的污損,批評教育後按《書刊丟損管理辦法》處理。讀者離校時,須還清所借圖書,交回借閱證,方可在離校通知單上蓋章。

辦證須知

2006級及以後入學新生憑校園一卡通即可到圖書館借閱圖書,無須再辦理借閱證。如一卡通遺失,請到原辦理單位補辦。2006級以前入學未辦理借閱證的同學可以到圖書館一樓102辦公室進行辦理。

如借閱證遺失,請攜帶有效證件到圖書館一樓服務台辦理掛失手續。確定無法找到後到圖書館一樓102辦公室進行補辦。辦證時,請攜帶有效證件,交一張一寸照片,並在照片背後寫上所在系、專業、班級、姓名和學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