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視網膜細胞瘤

成視網膜細胞瘤(retinoblastoma),是一種兒童視網膜瘤,由抑癌基因RB1的兩個等位基因均突變所致。RB1編碼蛋白RB所調節的信號通路控制著細胞周期進程,該通路在大多數腫瘤中被破壞。成視網膜細胞瘤如果不治療,幾乎是致命的,但如果早期診斷並採用現代方法治療,其生存率超過90%。

概述

一種起源於未成熟視網膜的惡性腫瘤.
成視網膜細胞瘤發病率為活產嬰兒的1/15000~1/30000,占兒童惡性腫瘤的2%.該病可能是遺傳性的或是由於基因突變的結果.約有10%的病人有成視網膜細胞瘤的家族史,另有20%~30%的病人有雙側病變;所有這些病人(也就是30%~40%)能將遺傳性狀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方式傳給下一代.這些病人顯示有基因結構異常,至少有25%的病例有染色體13p14缺失(這些病例可能都有較小不能檢出的異常).其他第13對染色體(第二位點)的突變也可引起腫瘤.餘下60%病人,大多為單側病變而且無家族病史者,疾病無遺傳性.然而這些病人中大約5%的病人仍攜帶有成視網膜腫瘤基因並有傳遞給其後代的危險.
通常在3~4歲時,瞳孔出現白反射(貓眼)或斜視可作出診斷.小兒須在全身麻醉狀態下,以間接檢眼鏡通過放大的瞳孔仔細地檢查雙側眼底.腫瘤在視網膜上是單一或多發的灰白色突起;在玻璃體中可見腫瘤"種子".幾乎所有腫瘤病人通過CT掃描都能發現鈣化.

篩查

 

應告知成視網膜細胞瘤患者的家庭成員關於遺傳的相關性和危害性.成視網膜細胞瘤的外顯不需要完全(80%~100%,某些攜帶者未被診斷為成視網膜細胞瘤).凡患成視網膜細胞瘤兒童的家庭成員,應立即接受至少一次的眼科檢查,以排除成視網膜細胞瘤(年幼兒)或視網膜神經膠質瘤(年長者).重組DNA探針可用於檢出無症狀攜帶者.
如果診斷時腫瘤存在於眼內,90%以上能治癒.單側成視網膜細胞瘤一般進行眶內摘除並儘可能多的切除視神經.雙側發病者則通過雙側凝固或一側摘除和另一側雷射凝固,冷凍療法,或放射治療來保存視力.全身化學藥物治療可能有幫助,尤其是腫瘤已侵及眼球時,如順氯氨鉑,依託泊甙,環磷醯胺以及長春新鹼.如有必要,每2~4個月進行一次眼科複查或重複治療,同時進行腦脊液和骨髓的惡性細胞學檢查.遺傳性成視網膜細胞瘤病人發生其他惡性腫瘤的幾率明顯增高,其中50%發生在放療部位.在確診後30年內,有70%再次發現腫瘤.

護理

術前護理

術前準備術前給予0.4%丁胺卡那眼液滴眼抗炎及沖洗結膜囊,每日4次。講解滴眼藥的作用,注意滴眼藥手法並囑患者配合以減少眼藥的外溢,使藥物充分發揮作用。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指導患者注意添減衣服,避免感冒。術前一天做好全身清潔,手術當日換清潔病員服。術前禁飲禁食4h.講解術前禁飲食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術後護理

飲食指導患者術後應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以增強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術後便秘。
術眼觀察及護理術後術眼繃帶包紮48~72h,觀察術眼敷料是否固定,有無滲出,檢查繃帶包紮鬆緊是否適度。術眼包紮過緊可致顏面部疼痛及水腫,包紮過松可致結膜滲出、水腫。術後3~5天拆開敷料白天滴用抗生素眼藥水,每日4次,睡前塗抗生素眼膏。指導患者保護好術眼,避免抓碰傷術眼;保持顏面部及雙手清潔,防止感染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出院指導

(1)指導患者遵醫用藥,講解出院帶藥的作用、用法,教會正確的滴眼藥的方法。(2)注意術眼安全,避免發生意外傷害。保持術眼及眼面部的清潔。(3)強調複查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定期門診複查。出院後2周回院複診,以後1~2個月複診1次,再以後6~12個月複診1次。指導患者到腫瘤科繼續進行放射治療,降低疾病的復發。(4)指導患者不僅做好患眼的治療和護理,還要指導患者做好對側健眼的監測。每年對雙眼進行定期檢查,如果發現健眼突然視力下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