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理論

情緒理論

威廉·詹姆士在1884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出,情緒體驗主要是身體變化造成的。丹麥心理學家卡爾·蘭格(Carl Lange)幾乎在同時發表了相似的理論,因此這被稱為“詹姆士-蘭格理論”。這一理論主張:“當身體產生(生理)變化時,我們感受到這些變化,這就是情緒。”他們強調情緒的產生是植物神經系統活動的產物。後人稱他們的理論為情緒的外周理論。

情緒理論

中國古代把情緒理解為人性的波動和擾亂,有“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關尹子》;“性之有動者謂之情,性之有喜怒猶如水之有波浪”(程頤),以及“性是未動,情是己動,心包括己,未動”(朱熹)之說。早期的情緒研究是由哲學家、神經病學家、神經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分別進行的。研究方法包括直覺理解主觀經驗、生理變化的測定和表情行為的測量。

情緒理論流程圖情緒理論流程圖

心理學各學派都重視情緒的研究,它們都以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觀點來解釋情緒。現象家心理學家傾向於直接研究主觀經驗,他們在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體驗方面作過許多描述,試圖以此了解人類情緒的本質。行為主義者一貫反對主觀的和內省的方法,他們把情緒看作是一種遺傳的“模式反應”,這種模式反應包括總的身體機制的變化,尤其是內臟及腺體系統的變化。

精神分析學派則又提出無意識情緒,快樂原則,焦慮理論及防禦機制等獨特的概念。這些理論對於現代情緒理論的發展有相當的影響。現代情緒理論傾向於從認知和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研究情緒。另一些學者則從情緒的適應價值探索其對人類生存和心理發展的作用。在情緒研究的發展中,比較有影響的情緒理論有以下幾種:

詹姆斯-朗格情緒理論

詹姆斯-朗格情緒理論引起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但是得到了許多與他們的理論相反的事實。例如,在實驗室給被試注射腎上腺素,激起發抖、心率加速、血糖增加、呼吸急促等懼怕情緒所特有的機體變化,但被試並不一定體驗到懼怕的情緒;相反,人為地中斷情緒特有的機體變化,也不一定導致情緒的破壞。這些實驗證明,情緒不只是自主神經系統支配下的機體變化的知覺,它還受到更高級的神經中樞的調節和支配。鑒於這種理論首先提出了生理變化是情緒過程不可缺少的因素,推動了情緒生理機制的實驗研究,因而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情緒理論情緒理論

丘腦情緒理論

坎農-博德學說強調大腦皮層解除丘腦抑制的機制,把詹姆斯-朗格對情緒的外周性生理的研究推向中樞性生理的研究,著重情緒在腦中的定位機制是有貢獻的。然而他們的理論仍然是不完整的,如忽視了大腦皮層對情緒的作用,以及外周性變化對情緒的重要意義。後來的研究進一步證明,整合情緒衝動的重要中心是下丘腦。1954年J.奧爾茲和 P.米爾納用微電極進行“自我刺激”的實驗,證明在下丘腦、邊緣系統及其臨近部位存在著“獎勵中樞”和“懲罰中樞”。目前,一般認為,情緒的複雜生理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丘腦、邊緣系統、腦幹網狀結構的功能,大腦皮層調節情緒的進行,控制皮層下中樞的活動。

情緒理論情緒理論

認知-生理結合情緒理論

當代信息加工理論接受了這種觀點,並認為對信息的知覺分析和概念判斷之間的不協調是情緒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S.沙赫特和J.E.辛格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他們用藥物誘發出被試的某種生理狀態,並為各個被試布置了不同的情境。結果證實,激起了同樣生理狀態的被試,由於在不同情境中對同一生理狀態的不同認知性解釋,就產生了不同的情緒體驗。因此,沙赫特和辛格認為個人對自己情緒狀態的認知性解釋是構成情緒的主要因素,經刺激所激活的生理變化是構成情緒的次要因素。他們還認為,泛化的生理反應決定情緒經驗的強度,而情緒的性質則由對情境的知覺所決定。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論又可稱為認知-生理結合說。

認知-評價情緒理論

情緒理論情緒理論

R.S.拉扎魯斯進一步把阿諾德的評價擴展為評價、再評價過程;這個過程包括篩選信息、評價、以及應付衝動、交替活動、身體反應的反饋、對活動後果的知覺等成分。他認為情緒是一種綜合性的行為反應,稱之為“反應綜合徵”;每種情緒都包括生理、行為和認知3種成分反應。這3種成分在每種特定的情緒中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而又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它們的不同組合是構成各種具體情緒模式的特定標誌。拉扎魯斯強調,個體心理結構(包括信仰、態度、人格特性等)是認知因素的決定條件之一。在個體心理結構中,社會文化準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評價和反應方式。他提出文化對情緒的影響有4種途徑:①通過對情緒刺激的知覺和評價;②文化直接地影響表情;③通過由情緒概念的影響所形成的社會關係和判斷系統;④通過行為的常規儀式。

阿諾德和拉扎魯斯的認知-評價學說端正了西方傳統心理學和傳統哲學把情緒視為"原始的"、“本能的”、不可駕馭的東西,因而是和理智互相對立、互相排斥的概念。它承認情緒有生物成分和進化適應價值,但更著重於情緒受社會文化情境的制約,受個體經驗和人格結構的影響,而這一切都體現在每時每刻的認知評價之中。

動機-分化情緒理論

動機理論家從進化的觀點論述情緒。C.E.伊扎德認為,情緒是新皮層發展的產物,隨著新皮層在體積上的增長,情緒的種類也不斷增加,面部肌肉系統的分化也越來越精細。他強調,生命的進行和情緒的分化、發展之所以一致,是因為情緒在生存和適應上起著核心的作用。情緒的適應價值在於它使有機體對環境事件更敏感;情緒在意識中的存在,保證對環境事件現成地去反應,情緒還激起肌體的活力,去對付那些對有機體會帶來後果的信息。

情緒理論情緒理論

伊扎德認為,情緒的完整概念必須包括情緒體驗、腦和神經系統的活動以及面部表情模式 3個方面。他認為面部具有潛在的極度敏感的感受器,表情是血管變化刺激面部感受器而產生的敏感反應。面部表情信息向腦的反饋引起皮層皮下的整合活動而產生情緒體驗。他提供了一個情緒-認知-運動的反應模型;描述了在激活情緒的過程中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所涉及的個體內部過程:知覺、記憶、想像、由面部-姿勢而來的本體感受作用和肌體適應行為的運動反應、內分泌和其他自主性活動以及全部神經肌肉系統的自發活動,從而比較全面地看到了激活情緒的認知、生理和運動各種因素。情緒的一般過程以整合的方式作用於認知和運動系統,人格整合依賴於這3者的平衡。 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比認知理論更注意情緒的作用。情緒對認知的發展和認知活動起著監督的作用。在情緒-認知-運動的相互作用中,情緒是認知發展的契機;它激發人去認知、去行動。例如興趣激起探究行為,決定認知的選擇性和方向。而痛苦、憤怒或緊張情緒則使認知活動變得刻板和狹窄,限制知覺和思維,並干擾利用線索和採取變式。

情緒是意識中最重要的構成因素。從發生上說,意識的發展是遺傳程式結構、生物機制的成熟和從個人-環境相互作用而來的學習的功能。嬰兒知覺的發展還不足以向意識提供足夠的信息輸入。嬰兒意識中接受的大部分感覺材料來自內感受器和本體感受器;這兩種刺激對最初體驗的產生是關鍵性的。因此,意識的第一個結構,在性質上是感情性的。人類基本情緒的性質的不變性,保證了它在意識中的構成物作用,也保證了意識的自我知覺的性質。情緒對人格整合提供動機。伊扎德提出人格是包括著相對獨立而又相互作用的 6個子系統的複雜組織。

這6 個子系統是:體內平衡系統、內驅力系統、情緒系統、知覺系統、認知系統和運動系統。 6種人格子系統組合為 4種等級的動機。它們是內驅力、情緒、感情-知覺、認知相互作用和感情-認知結構。這 4種動機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感情性過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帶有一定傾向的人格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