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道德修養》

內容簡介“思想道德修養”是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的公共必修課。本書廣泛吸收國內同類教材優點,結合高職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學習實際,系統地闡述了大學生在求學、為人、謀職、戀愛等方面的基本準則,對大學生在校期間和走向社會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本書適合用作高等職業學校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教材,也適合作為電大、自學考試學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的自學用書,還可作為一般讀者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參考讀物。

基本信息

目錄

前言
緒論 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一、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性
二、“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
三、“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
四、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方法與要求
第一章 把握大學生活特點 實現人生新目標
第一節 大學生活的特點
一、大學的精神內涵
二、大學生活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
三、把握大學生活學習的特點
第二節 大學生的奮鬥目標
一、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
二、確定目標的基礎
第三節 實現新的轉變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二、適應大學生活的途徑
三、在學習中提升自我
第二章 認識自我開啟人生
第一節認識你自己
一、對“人”的認識
二、人與社會的關係
三、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第二節 規劃人生
一、人生目的
二、幾種不同的人生目的
三、當代大學生應樹立的人生目的
第三節 完善自我
一、人生態度
二、不同境遇的人生態度
三、當代大學生應有的人生態度
第四節 實現自我
一、價值與價值觀
二、人生價值的內容
三、人生價值的評判標準
四、人生價值的實現
第三章 為實現崇高理想而奮鬥
第一節 洞察理想與信念的關係
一、理想的涵義、特徵及作用
二、信念的涵義、特徵及作用
第二節 樹立崇高理想與科學信念
一、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發展統一起來
二、把自己的理想同社會的發展統一起來
三、把個人理想同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
四、把個人理想與時代要求結合起來
第三節 踏上奮鬥的征程
一、實現理想的艱巨性和曲折性
二、艱苦奮鬥是實現理想的必由之路
三、投身實踐,知行合
四、走出理想和信念認識的誤區
第四章 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
第一節 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作用
一、愛國主義的內涵
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第二節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一、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內容
二、新時期愛國主義的時代特徵
三、新時期愛國主義的根本任務
四、愛國主義與中日關係、台海關係
第三節 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
第五章 人生貴相知 友誼篤誠信
第六章 誠信與愛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兩大基石
第七章 心靈像陽光一樣燦爛
第八章 按照美的規律塑造自己
第九章 提升道德境界做一個有德之人
第十章 改變觀念找準定位 掌握技巧順利就業

圖書信息

《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道德修養

作者:李家華等
I S B N: 7300041124
出 版 社:人民大學
出版日期: 2003-10-2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兩課”,是對大學生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這世紀之交的歷史時刻,我們將這套思想品德課教材奉獻給大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當前,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標誌著未來世界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這使得知識和人才、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推動或制約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誰能抓住歷史機遇,加快培養創新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和國家創新能力,誰就能在未來劇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搶占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否則,國家就會落後,落後就要受欺負,就要受制於人。

青年一代是跨世紀的一代,代表了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學素質如何,不僅是當今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更是關係改革開放前途和21世紀國家面貌的大事,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長遠之計。高等教育肩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不僅需要建立完備的文化知識傳播體系,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廣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而且需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最近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開幕式上,江澤民同志特彆強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擺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和削弱。" “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民眾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如果輕視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知識教育和人格培養,那就會產生很大的片面性,而這種片面性往往會影響人的一生的軌跡。" 現在的青年學生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成長起來的,他們朝氣蓬勃,思想活躍,追求真理,渴望成才,在他們身上體現出許許多多當今時代的特徵。

同時,處於成長過程中的青年學生,由於缺乏實際鍛鍊和對社會生活的深刻了解,看問題往往容易簡單化、不全面;由於在順境中成長,往往缺少艱難曲折的考驗;由於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社會現實認識不深,面對複雜的社會思潮和政治風浪往往缺乏較強的鑑別能力和承受能力;等等。因此,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按照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的要求,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和艱苦創業精神教育,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事實證明,堅持不懈、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經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嶄新的精神風貌,特別是在今年抗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襲擊我駐南聯盟使館野蠻暴行的活動中,廣大青年學生表現出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強烈的正義感,表現出正確判斷形勢、辨別是非的能力和健全的法制觀念,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長期以來高等學校切實加強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教育,加強了思想道德教育,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

高校思想品德課的建設肇始於80年代初。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決定,在政治理論課程設定上用“新三門”(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馬克思主義原理)替代“老三門”(中共黨史、政治經濟學、哲學)。為適應世紀之交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適應跨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1998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研究決定了以鄧小平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為核心的高校“兩課”新的課程設定方案,即全面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鄧小平理論概論”、“毛澤東思想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形勢政策”等課程。這一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當代大學生寄予的殷切期望。近20年來,伴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建設也由開創、發展逐步走向成熟,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此同時,教材建設也得到加強,並逐步形成了體現我省特點和優勢的教材系列。從1993年開始,省委教育工委先後組織省內有關專家、學者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和形勢政策教育教材,並先後進行過幾次修訂。教材出版後,得到我省廣大師生認可,有的在全國獲獎,有的還為外省數十所軍地院校所採用。

《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道德修養》
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要求,今年上半年,省委教育工委又再次組織有關專家對《思想道德修養》和《中國法律基礎》兩本教材進行修訂,一方面,努力體現黨的十五大、《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以及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一方面,則試圖反映90年代以來學科建設的成果,反映學科建設的新水平。當然,這方面的工作究竟做得如何,還有待大家的評價,我們將在今後的實踐中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並使之逐步完善。“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學習一門課程,首先需要 教材;而要真正掌握一門課程,則需要在教材外、在課外付出更多的艱辛。希望廣大同學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實踐,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在知情意行的統一上下功夫,將課堂所學內容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外化為自己的行動和追求。希望廣大 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加強調查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注意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充分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們期待著,全省高校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結出豐碩的果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