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式樓房

快餐式樓房

快餐式樓房,是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一批缺乏建設規範、建築工期短、建築質量差的居民樓房。這類樓房當時宣稱有70年壽命,但實際使用只有二三十年就成為危房甚至出現倒塌等事故,成為威脅城市居民住房安全的隱患。

簡介

快餐式樓房快餐式樓房

快餐式樓房,是指20世紀80年代,為了解決老百姓住的問題,中國各地城市建設提速時期建設的一批居民樓房,由於其建設速度快,缺乏建設規範,如同製作快餐一樣簡易,因此建築質量也難以保證。到21世紀初,當年建成的“快餐式”樓房已陸續達到二三十年屋齡,它們似乎正進入“質量報復周期”,各地樓房倒塌的新聞相繼爆出後,諸如“樓脆脆”、“樓歪歪”、“樓倒倒”的名詞也成在網路流行。有網友不無辛辣地嘲諷:花了一輩子的錢買個樓房住,結果20年就倒了,甚至命還沒了。

建築壽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一位負責人2010年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曾透露:“中國是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卻只能持續25至30年。”相較之下,英國建築的平均壽命達到132年,美國是74年。

按照中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的規定,一般性建築的耐久年限為50年到100年。然而,現實中很多建築的實際壽命與設計通則的要求有相當大的距離。

倒塌原因

建設規範

快餐式樓房快餐式樓房

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市場經濟剛剛起步,由於規範標準體系跟不上建設速度,很多建築工人甚至來不及學習建築常識,從農地直接上了腳手架。加上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原因,建築工程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建築質量

為了節約建築成本,當時一些結構應該採用鋼筋和水泥的地方或減少或取消,甚至以泥漿代替水泥砂漿使用,也嚴重影響房屋質量和使用壽命。

實際使用

住戶的態度和方式,即人們能不能呵護已經使用一定年限的“老樓”也影響建築壽命長短。“破牆開店”、“野蠻裝修”都會為日後房屋坍塌埋下隱患。

治理措施

1、一些專家表示,磚混結構是一種“免疫力”很低的結構,往往看起來很強壯,但內里已經千瘡百孔。哪怕把打掉的牆再重新填回去,也虛不受補,因為結構性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因此,為防止身邊有更多“老樓”提前壽終正寢,各地相關部門應該儘快對所轄城市的老舊樓房進行全面普查和徹查。

2、對沒有維護價值,抑或是妨礙城市規劃建設的危樓,採取外遷安置居民的辦法,並通過拆遷補償,最大可能消除那些“未老先衰”房屋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

3、內地應效仿香港推行強制驗樓計畫,清晰界定私人業主與政府的責任。樓房安全一分鐘都不能等,政府應逐步加強社區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在老舊小區,應該社區跟物業聯合起來,對樓房加強監督。

坍塌事件

快餐式樓房快餐式樓房

2009年8月,河北石家莊市一座建於1980年代的二層樓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難。

2009年9月,浙江寧波市一座五層居民樓突然倒塌。

2012年12月,浙江寧波市江東區兩座使用了20年的樓房倒塌,造成1死1傷。

2013年3月,浙江紹興市一座建於1990年代初的四層民房倒塌。

2013年5月,福建福州市一座建於1970年代的建築突然坍塌。

2014年4月4日,浙江寧波奉化一幢只有20年屋齡的五層高居民樓倒塌,造成一死六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