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猝死

心臟猝死

心臟猝死是當前心血管病學中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已開發國家心臟猝死發生率很高。猝死指突然發生的自然死亡。心臟血管、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代謝障礙、藥物、酗酒、出血、過敏及中毒都可以導致猝死,但是以心血管疾病居多。世界衛生組織曾規定發病24小時內為猝死,則心臟猝死占75%,仍有1/3左右為非心臟猝死。目前多數心臟病學者主張把時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則心臟猝死率占90%,排除了許多非心臟病病因。

概述

心臟猝死是當前心血管病學中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已開發國家心臟猝死發生率很高。以美國為例,年心臟猝死45萬例,相當於每日1200例,占各種自然死亡原因15~20%。北京心血管病人群監測協作組1988年報導1984年在總死亡1995人中冠心病死亡為159人(均為40歲以後),男性1小時內猝死率為22.2/10萬,女性為7.7/10萬。隨著20年來各類心血管病發生比重的變化,冠心病人增多,心臟猝死的發病率也會增加。
猝死指突然發生的自然死亡。心臟血管、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疾病、代謝障礙、藥物、酗酒、出血、過敏及中毒都可以導致猝死,但是以心血管疾病居多。世界衛生組織曾規定發病24小時內為猝死,則心臟猝死占75%,仍有1/3左右為非心臟猝死。目前多數心臟病學者主張把時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則心臟猝死率占90%,排除了許多非心臟病病因。

病因病理病機

表5-1列舉了幾種可以引起猝死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占半數以上。對於冠心病猝死的機制、誘因、防治等研究資料較多,本節將主要論及這方面的問題。其他原因的心臟猝死發生率較少,研究不夠詳盡,已知的病理生理與冠心病猝死相似。
表5-1 心臟猝死的病因
一、先天性心臟異常
1.先天性竇房及房室傳導系統病變
2.房室旁路(預激綜合徵)伴發快速性心律失常
3.先天性(家族性)長Q-T間期綜合徵
二、其他心臟病
1.心肌炎,急性
2.心肌病,尤其是肥厚性心肌病
3.原發性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
4.冠狀動脈病
急性心肌梗
慢性供血不足
心臟破裂
5.心臟瓣膜病,如二尖瓣脫垂,主動脈瓣狹窄
三、心臟腫瘤
四、心包填塞
屍檢材料示猝死者多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在169例猝死者,管腔狹窄程度≥75%,而涉及3支動脈者占103例(61%),涉及1~2支50例(30%),不及75%狹窄者僅9%,Bashe等121例猝死中有陳舊性心肌梗死者70例(57%),陳舊性合併新鮮病變38例(31%);只有新鮮病變僅15例(12.4%),尚有36例(29.8%)無心肌梗死病變。臨床資料與病理所見一致,在搶救生存的患者中心電圖示急性心肌梗死改變者不及20%。Cleveland診所追查500例輕度及無冠脈病病人,按年·1000人口計,即使冠脈狹窄≤50%,其猝當機率高於無冠脈病者10倍。
病理資料說明冠心病猝死多發生於嚴重狹窄的患者,然而不等同於心肌梗死,更不是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在預防和治療上是不同的。
臨床表現
雖然猝死例數隨年齡而增加,因為冠心病人隨年齡而發病多。但是按年齡百分比,猝死率在65死以下的年齡組中占50%以上,在65歲以上低於50%,說明中年是多發期。
患者多無前驅症狀,或僅有乏力、胸悶、心悸等不特異的感覺,容易被人們所忽略。劇烈的體力活動不是常見的誘因,半數以上發生在一般活動時候。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發病1周內),可能發生危險的室律失常及猝死,若能及時搶救生存,預後較好,再犯機率很低(2%)。一小部分急性患者突然意識喪失,呼吸不規則,脈搏和血壓不可測知。心電圖記錄開始心搏正常,隨後心室活動減慢,P波消失,QRS波群增寬呈現心室自搏心律後心搏停止。此種心電-機械脫節發生於大面積梗死或心臟破裂。
美國流行病學調查,急性心梗恢復兩周后到半年之內也是不穩定的時期,再梗及猝死率8.9%, 7~30月4.4%,31~54月3.7%。另外有819例在急性期發生過短陣室速,住院後期病死率3~20%,兩年病死率達25%。這階段發生猝死搶救生存,以後再犯機會較大(圖5-1)。
圖5-1 心梗3年內病死率在各種室早組的情況複合室早組
病死率高,簡單室早與無室早組的死亡情況
相同,說明簡單室早對預後的影響較少。
猝死多發生於院外,事先也沒有明顯的症狀。在推廣了動態心電圖和監測病房後對發生當時的情況才有所了解。心電圖記錄證實猝死當時是發生了嚴重的心律紊亂。Pandis與 Morganroth(1982年)報導收集的72例猝死心電圖,終末心律心快速性室律失常占絕大多數(90.3%)。其中室顫54例(75%),室速演變為室顫11例(15.3%),只有7例(9.7%)是緩慢性心律失常,如竇性靜止、心室停搏或完全性心臟傳導阻滯。
動物實驗製造冠脈缺血-再灌模型,在正常和缺血心肌交界處記到舒張期的電活動。這些電活動振幅低而不規則,稱為破裂的電位。程式刺激誘發室速及(或)室顫前,碎裂電位時間延長甚至占據了整個舒張期。用多電極標測缺血區,可以記到不完整的碎裂電位迂迴往返的路線,證明缺血性室速及(或)室顫是折返的機制,是心肌電不穩定的結果。
臨床上也可以見到心電不穩定的現象。動態心電圖示原發性室顫前,室性期前收縮(室早或成串的室性搏動增多。用導管電極標測心室內膜,程式刺激誘發室速之前也能記到心內膜碎裂電位,在發生中心的碎裂電位也是延續大半個舒張期。)
治療
心臟猝死者的生存決定於能否獲得及時的搶救,Copley等比較了及時和不及時獲得復甦的效果(表5-6)。猝死發生5min內成功地復甦者,住院生存率、心臟功能和中樞系統受到損傷的程度都與晚遲復蘇有明顯的不同。故自70年代初在一些猝死高發國家開展了民眾性復甦技術的培訓,經過數年的努力,猝死的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
表5-6 復甦時間早晚與預後的關係
早期復甦
晚期復甦
肺動脈舒張末壓kPa(mmHg)
2.0(15)
3.9(29)
心排血指數(1/min·m2)
3.1
2.2
CRK (iu/1)
501
5700
人工呼吸(時)
2
53
住院日期(天)
19
31
昏迷率(%)
29
92
生存率(例)
6/7
6/12
(選自 Copley et al.:Circulation 1977,56:901)
猝死發生後的復犯機會很高,多年來學者致力於預防研究。預防的對象是有高危因素和有過猝死史的病人。措施是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控制紊亂的心律,或用非藥物手段消除心電不穩性。
一、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套用
Furberg和May於1984年複習了1971~1983年間文獻上報導的7組套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心肌梗死後患者,分別為146~630例,隨診4~24個月,用藥有苯妥英鈉、室安卡因,慢心律及安搏律定。用藥組與對照組比較,上述4種藥物沒有減低總死亡數的作用,其中四組報導用藥組的死亡率比對照組為高,可能藥物還有致心律失常的不良作用。長期用藥但療效不肯定的原因是多種的,其中之一是療效標準不易掌握。公認的有效標準是不再發生室速及(或)室顫,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發生,一旦發生很突然缺乏預兆性的徵象,此時才知道藥物無效,而患者已再犯一次危險的心律失常。為了在較短時間內找出有效地控制再發的藥物,近年來利用心電生理檢查選擇用藥。
藥理電生理學檢查指導室性心律失常用藥的理由是:①心臟猝死主要為室顫、室速,及由室速演變的室顫;②上述心律失常的機制為折返激動,故半數到4/5以上的病人可在程度調搏時誘發;③在發作時用藥中止或能用藥防止誘發,說明該藥有效。藥理電生理檢查結果可以重複。Ruskin等對65例進行檢查,5天后重複檢查,其中61例(94%)兩次檢查對同一種藥物的反應完全一致。有四組報導(表5-7)心電生理檢查指導用藥的結果。在平均1年3個月的隨訪中,堅持口服有效藥物能減少危險室律失常的發作。反之,檢查中未能找到有效藥物,擇機用藥的結果是室律失常復犯很多。小部分患者(第四組中5例)都是自行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後發生的。
藥理電生理學檢查固然療效好,但因其是創傷性檢查,不易推廣套用。有的學者主張先用心電圖監測或動態心電圖儀觀察,藥物是否能夠減少危險因素的室早數目,或抑制短陣室速發作,僅將侵入性檢查適應於效果不好的頑固病人。
電生理檢查中,對IA類型藥物反應最好,防止誘發率達20%~50%;即使不能完全防止誘發,也能減慢室速率,改善血液動力學的影響。長期口服普魯卡因醯胺或奎尼丁取得良好效果,復發率低於10%。雙異丙吡胺有負性變力作用限制其長期套用,尤其室速/室顫患者往往伴有左室功能障礙。IB型的慢心律或室安卡因療效不滿意。IC型、Ⅲ型藥物效果較好,但又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除少數外,Ⅱ型或Ⅳ型藥物很好,有防治作用。室速或室顫的藥物用量一般較大,故目前多主張聯合用藥,以增強其藥理作用,減輕其不良反應。在沒有合用禁忌時,各種類型藥物均可合用。
表5-7 電生理檢查誘發VT/VF後靜脈給抗心律失常藥物
作者
能 夠 控 制
不 能 控 制
例數
復發
隨診月份
例數
復發
隨診月份
Ruskin等,1982
36
2(5%)
18
11
4(36%)
15
Kehoe等,1982
5
0
14
9
7(78%)
9
Roy等,1983
24
4(17%)
18
9
3(33%)
16
Horowitz &
30
5(17%)
21
20((95%)
Josephson,1979
二、手術切除室速起源病灶
對於藥物控制不滿意的室律失常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多數室律失常發生在冠心病的基礎上,20餘年前曾以切除室壁瘤治療頑固的室律失常,結果不滿意。冠狀動脈搭橋或者同時切除室壁瘤,大概可以控制30%~50%患者。心電生理檢查利用標測等時激動圖發現室速的折返順序,可以找到最早激動起源的部位。起源的部位總是在缺血區的周邊部,該處纖維雖然不正常但仍存活。周邊部健康和病變細胞交錯,造成折返激動有利條件。
病人可以先經藥理電生理研究,選擇有效藥物。若沒有合適的藥物則是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因為這類型病人以後復犯室律失常的機會是很大的。手術中誘發室速,標測心外膜面及心內膜面,在電生理檢查的指導下切除室壁瘤及其周邊的心內膜,包括最早激動的組織。手術創傷並不導致心律失常,因為手術切除了折返環的起始部分及其傳導徑路的主要部分,剩下的心內膜面和它下面的浦傾野纖維比較健康,有比較均勻一致的電生理性能,不再發生折返心律。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較早進行標測指導下的手術,多數病人切除室壁瘤外同時做了搭橋術。手術死亡率9%(9/100例)。91例中89例在術後1~3周再次電生理檢查,70例的室律失常不能被誘發。再能誘發的患者中13例經選擇藥物檢查,原來無效的藥物又能控制室律失常。晚期死亡19例,其中猝死3例,剩下的16例中9例心力衰竭,3例再次心肌梗死,肺炎、肺動脈破裂、感染敗血症、心臟缺血區破裂各1例。統計示5年生存率為60%。
套用冰凍-60℃,損毀傳導和應激不一致的組織,可能操作較簡單,也可以處理位於手術難於切除的組織,如間隔、乳頭肌、或瓣環附近的組織。
法國的一組學者採用心內膜環切術,切斷折返激動傳出的可能途徑。內膜環切到外膜下,沿著病變周圍的組織,使即使室律失常發生也不會傳出到正常心肌。初步成功率達73%,手術死亡率也有9%。缺點是心肌損傷大,可能影響左室功能。
三、埋入性自動除顫起搏器(AICD
埋藏式終止室速或室顫的電子設施問世10年。1985年AICD用於臨床。它是集程式調搏控制室速和自動除顫功能於一的裝置。由於猝死初始由室速演變室顫居多,此裝置既可同步轉復室速,不成功時則釋電能通過電極導管除顫。電能量>20J時成功率高,病人沒有痛苦,容易耐受。winkle等157例室律失常的猝死,裝置後再犯病死率大為降低,為14%(22例)。AICD對防治猝死是一個有前途的設施,仍存有多方面需要改進的問題,如電源、導管電極、程式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