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機電系

德州學院機電系

機電英才網 http://www.jdjob88.com 為機電人才提供最全、最新、最準確的機電一體化及機電專業職位招聘信息,為機電領域企(事)業單位提供網路招聘、獵頭、校園招聘、HR管理諮詢等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服務,幫助機電行業個人求職者與企業搭建最佳的人才招募和人才培養渠道。

(圖)教學樓教學樓

機電工程系成立於1999年6月,是德州學院重點建設的工科系之一,現有教職工39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0人,具有碩士學位和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教師有22人。設有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關係密切的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三個本科專業,與專業設定相對應,現設有電工電子、自動化、機械設計、機械製造、熱能工程總計五個教研室。機電系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調整專業設定,加快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步伐,建立健全教學評價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確保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研實力

(圖)象棋比賽象棋比賽

機電工程系樹立起“科研強系”的理念,科研能力大大加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機電系十分重視學術交流,與科研單位、企業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已和山東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建立合作關係,與皇明集團、亞太集團等企業進行學術及項目合作,承擔項目開發,積極參與多項課題研究,並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近三年來,機電系教師已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0篇,承擔或參與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6項,院級科研課題20餘項,院級教研課題3項,參編教材26部。

學科和實驗室建設

(圖)學生晚會學生晚會

機電系開展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建設的教學改革實踐,對相關專業課程實驗教學環節進行最佳化整合,已經規劃和建設了六個實驗教學平台:PLC可程式控制實驗室、機械創新實驗室、材料熱處理實驗室、力學與公差實驗室、機械基礎實驗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專業實驗設備總價值達500萬元,並建有一個校內金工實訓基地和一個機械加工實習車間,以及德州亞太集團、貝萊特空調有限公司、格瑞德集團等校外學生教育教學實習基地六個。在實驗室建設中,以“共建、共享”為目標,以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三個專業資源共享為原則,把握當今本專業發展前沿,購置較先進的實驗儀器,立足高水平、高起點建設專業及專業基礎實驗室。機電系圍繞“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這一目標,在學科建設、專業設定、人才培養模式等各個領域貼近地方經濟實際,與地方產業緊密融合,努力創辦出自己的辦學特色。機電系圍繞“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這一主題,充分發揮機電系與企業結合點多的優勢,尋求多形式、多層次校企聯合,進行“科技開發、產品推廣、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合作,實現零距離合作模式。這不但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技能、社會工作經驗,而且還密切了學校與地方的經濟關係,同時也穩固了教學基地,在聯合中尋提高,在聯合中求發展。在聯合中不僅要體現出社會效益,還要注重實現校企資源共享,互利雙贏,逐漸體現出校企聯合的巨大經濟效益。

教育水平

(圖)心理教育心理教育

自建系以來,機電工程系對學生管理採取“指導與自主,規範與創新”相統一的原則,在系黨總支、團總支的指導下,設有學生黨支部、學生會等健全的學生組織,實現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教育的職能。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方向,機電系根據在校大學生的現狀成立了就業指導辦公室、考研輔導辦公室、科研興趣指導中心。本系採取“面向21世紀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自建系以來,機電系共培養了近2700名合格畢業生。由於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紮實的機電設備研發、檢測與維修技能,而且還保持和發揚了學生英語水平高、計算機套用能力高、思想意識新和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四大特色,同時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也非常突出,受到了廣大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的一致好評。近幾年來,本系學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6%以上,專升本升學率在56%以上。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後進入省內外知名企業如青島海爾集團、山東電力總公司、萊蕪鋼鐵集團、山東電信、時風集團、北京福田汽車公司、皇明集團等單位工作。 

專業介紹

自動化專業
(圖)校園景色校園景色

業務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和網路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 成為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自動檢測與儀表、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和網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夠成為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礎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圖)籃球比賽籃球比賽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熱能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 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動力機械(如流體機械、水力機械)和動力工程(如製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水電動力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開發、行銷等方面的工作並成為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和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考研

(圖)指導老師指導老師

為幫助更多的同學在完成本科學習後繼續接受研究生教育,機電系專門成立了考研輔導辦公室,幫助同學們蒐集考研信息,組織政治、英語、數學及專業課的輔導講座,提升同學們的考研能力,並邀請專家講解報考學校和專業技巧。2007年機電系首屆考研錄取率高達30%。

可程式控制實驗室

(圖)實驗室實驗室

建於2004年3月,配有三菱公司的THPLC-B型網路可程式控制實驗裝置10套,儀器設備總值近20萬元,可完成PLC的各種控制程式的套用設計及開發等實驗。 該實驗室是面向“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的開放型實驗室,主要承擔《可程式控制器(PLC)原理及套用》、《電氣控制及PLC》等課程的實驗教學。PLC實驗室在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開設有大量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鼓勵同學進行創新實驗。實驗室還可以供學生完成相關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任務,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開發研究平台,全面提高廣大師生可程式控制系統設計的能力。

仿真實驗室

(圖)學校全貌學校全貌

仿真實驗室建於2006年8月,現有實驗設備包括電腦、鏇轉式倒立擺、單片機仿真器、可程式控制器、步進電機及MATLAB、PISPICE仿真軟體等,設備總價值7萬餘元。仿真實驗室可進行《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基礎》、《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等課程的仿真實驗。仿真實驗室目前只對教師開放,用於實驗教師對相關課程仿真實驗的開發以及教師的科學研究。藉助計算機仿真技術,可以彌補實驗器材的不足,減少實驗耗材,完成現有實驗設備難以實現的複雜實驗及創新實驗。仿真實驗的開發將進一步最佳化現有的實驗課程體系。而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將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科研創新能力以及對新型軟體的套用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