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機電工程系

主要專業實驗: 主幹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機電工程系簡介

機電工程系成立於1999年6月,是德州學院重點建設發展的工科系之一,開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和機械製造及自動化一個專科專業,實驗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近2000萬元。目前有教職工 41人,專職教師37人,教授3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7人,碩士26人,在校生1983人。通過建設,已形成了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近三年來,機電工程系教師共發表論文近29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80餘篇,被SCI收錄9篇;承擔或參與國家、省科技廳、市科技局項目如:“數控液壓伺服系統的研究”、“精密平行分度凸輪CAD/CAM技術研究”、“自動化製造系統套用與研究”等科研項目等18項,院級科研課題16項;承擔“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機械、自動化類國家教研立項課題6項;參編教材26部。
依據“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以特色創水平、服務區域經濟”的基本理念,按照“培養高質量具有創新精神、為地方經濟和社會進步服務的機電類套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機電工程系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加強專業建設,最佳化課程體系,完善教學計畫、教學大綱,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加快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步伐,建立健全教學評價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2006年首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率為30.59%,2010年普通本科畢業生考研率提高到了44.6%,學分互認專升本畢業生考研率已超過50%,創歷史新高。
機電工程系牢固樹立“科研強系,服務地方”的理念,加強與地方企業的聯合,加大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項目的開發力度,教學科研能力大大提高,與企業的合作日益增多,已在格瑞德集團、山東德通實業有限公司、皇明集團、魯南製藥、魏橋紡織、福田汽車、山東工具機等16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為機電系師生提供科研和實習保證。
機電工程系狠抓學生工作,堅持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以狠抓學風建設為核心,以社團活動為載體,以社會實踐為切入點,努力工作,勤奮創新,進一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服務。學生工作立足於搞好“六個突出”,切實做到在思想教育上突出“實”,在日常管理上突出“嚴”,在學風建設和科技活動上突出“新”,在素質教育上突出“活”,在特困生工作上突出“愛”,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上突出“導”,確保了整個學生工作局面的穩定,使學生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新提高,並逐步形成了富有機電特色的學生工作格局。近三年來,在山東省建立了22個學生就業基地;利用企業的設備和資金優勢,與知名企業聯合成立了“企業技術骨幹班”,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高層次就業崗位,學生一次就業率每年都保持在96%以上;學生成立有專業特色的各種組織,比如:機械電子協會、計算機協會、新能源興趣小組、科技項目創新創業辦公室等,實驗室全天向學生開放,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十分突出,2009年在各類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中,有51人次獲得國家級獎勵,有273人次獲得省部級獎勵;在全國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大賽、節能減排大賽、數學建模競賽、機器人競賽、計算機軟體設計大賽和英語口語比賽中獲得國家一等獎4項,獲得省級一等獎22項,二等獎38 項。
自動化專業(本科)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實用性強,具備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及網路技術等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能在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研開發和套用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自動檢測與儀表、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和網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過程工程基礎、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號與系統分析、現代控制理論、過程檢測與儀表、單片機原理與套用、PLC原理及套用、計算機仿真、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系統工程導論、人工智慧導論等。
主要專業實驗:
電路原理實驗、電子技術實驗、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電機拖動技術實驗、電力電子變流技術實驗、自動控制系統實驗、檢測與裝置實驗等。
學制:4-6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與方向
自動化專業為德州學院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及熱門專業。自動化技術已融入了工業的各個領域和日常生活,隨著自動化技術套用領域的日益拓展,社會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也將藉助這一技術的廣泛套用而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找到發揮自己專長的理想位置。歷年來,本專業的畢業生的供求比例一直都保持在1∶10左右,近年的就業去向主要是在金融管理、工業控制、電氣工程、系統集成、計算機軟體硬體開發和通信等領域。
該專業是我國高校開設最久、碩士點博士點設定最多、碩士研究生錄取人數最多的專業之一。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械、電子、能源、金融、通訊、印刷、輕工、醫藥、食品及包裝等行業的機電設備部、動力部、設備維護部、生產部、培訓部等部門就業,主要從事自動化生產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和運行工作;自動化系統的維護、最佳化;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開發;自動化系統中相關的軟體的設計和開發。還可從事教學和相關的研究工作。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與自動化技術的基本知識,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先進機械電子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技術、模擬及數字電子技術、工程製圖、公差與測量技術、微機原理及套用、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基礎、工程測試技術、現代控制工程基礎、軟體技術、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現代製造工藝基礎、切削加工及刀具技術、金屬切削工具機、數控加工技術、特種加工及複合加工技術、計算機輔助製造工程、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液壓與氣動、計算機數控技術、可程式序控制器原理及套用、電機與拖動原理、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導論、工業企業管理等。
主要專業實驗:現代製造技術綜合實驗、測試與信息處理實驗等。
學制:4-6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與方向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德州學院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及熱門專業,是以培養現代機械工程師為目的的專業,也是我國高校開設最久、碩士點博士點設定最多、碩士研究生錄取人數最多的專業之一。多年來,它長盛不衰的奧秘就在於:無論一個社會的文明發展到何等程度,都離不開機械製造,它是人們物質生活用品供應的最基本的保障。裝備製造業是發展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隨著我國由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快速轉化,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套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具有非常好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潛力,該專業是我國目前就業領域最多、就業面最廣、就業率最高的專業之一。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和教學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主要從事:生產總監(生產主管)、物流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機電產品開發、機械產品開發、液壓產品開發、儀器儀表開發、環保設備開發、礦業設備設計、模具設計製造、機械製造工藝師、CNC工程師等工作。還可從事教學和相關的研究工作。
熱能與動能工程專業(本科 )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組織管理才能的高素質優秀人才。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熱能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方面基本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動力機械與動力工程(如電廠工程、供熱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開發、行銷等方面的工作。
主幹學科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
課程設定 :
在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等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本專業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自動控制原理、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基礎、製冷原理與裝置、低溫技術及其套用、鍋爐原理及設計、節能原理與技術、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熱工專業基礎實驗、熱能工程專業實驗等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知識,接受實驗技能、計算機模擬、信息獲取、工程設計、科學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訓練。
主要專業實驗 :傳熱學實驗、工程熱力學實驗、動力工程測試技術實驗。
學制:4-6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與方向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為德州學院品牌專業與特色專業。隨著能源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所以該專業也是目前我國最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就業前景的專業之一。熱能與動力工程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之一——能源與環保的需要,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從事熱能轉換與利用及環保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熱能與動力工程是涉及面十分廣泛的學科,有著廣泛的套用領域,如水電火電核電、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燃油動力機械汽輪機噴氣機、製冷制熱空氣調節、冷庫氣調庫、空氣分離特種製備等等,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我國許多高校,本專業具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碩士點一級學科授予權,學生可以任意選擇六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進行深造,本專業還具有博士點授予權,所以該專業具有非常多的考研深造機會。
本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就業情況良好,可以在製冷、低溫、電力、鍋爐、石油、化工、能源、環境、醫藥等方面從事新產品、新技術、新能源的開發、套用及管理工作。還可從事教學和相關的研究工作。

教師隊伍

領導班子
職務 姓名 分管工作
書記 趙慶福  主持機電系黨總支全面工作。負責系的黨建、組織、黨風廉政建設、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安全穩定等工作;安排團總支寫出工作計畫。分管系工會及教代會等工作;協助系主任做好系改革與發展、師資隊伍建設及人才引進等工作。
主任 孫如軍  主持機電系行政全面工作。負責系的改革與發展、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聯合辦學、校企合作、人事及人才引進、辦公室、財務等工作;安排辦公室寫出工作計畫。協助書記做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穩定等工作。
副書記 魏希德  負責全系的學生工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安全穩定、就業指導、共青團等工作)和黨員培養工作,負責機電系網站建設和宣傳等工作;協助書記開展相關的黨務工作。
副主任 金秀慧  負責教學管理、課程及專業建設、教材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學位(包括第二學位)和學籍管理及教學指導小組和督導小組等工作,協助主任做好相關工作。
副主任 姚俊紅  負責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圖書資料、學生科技創新和創業工作、教育培訓、資產,協助主任做好相關工作。
系主任助理 趙 岩  協助系主任主要開展學科建設、學術交流、開展科研、學生考研等有關工作;負責系科研與學科建設辦公室,協助主任做好相關工作。
教研室
教研室(實驗室) 主任(副) 成員
自動化教研室 賀廉 唐艷陳潔王洪博徐靜孫秀雲王芳 崔玉玲
王偉 王鵬 麥繼平 王萍 鄧廣福 王志娟 張秀英
金秀慧伊連雲董玲保彬 楊光軍
機械教研室 王會 孫如軍王萬新 馮瑞寧 孫莉牟世剛趙岩李彩霞
付瑩瑩 牟書科姚俊紅王慧王志坤 侯曉霞
張俊亮 冉玉梅 趙岩
熱能教研室 胡曉花 王文斌 衛江紅
實驗室(辦公室) 王勤忠 門立山 劉偉 
教授&博士
教 授  孫如軍 金秀慧 賀廉雲
 博 士  張俊亮 趙岩 鄧廣福牟世剛王文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