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命令研製一種15噸的新型坦克。研製人員將一種新型的裝甲車裝備了37mm或50mm火炮和兩門MG34機槍後改裝為坦克。海因茲·古德里安為新組建的裝甲師裝備了大量的該型坦克,為以後的德軍坦克打下了基礎,在坦克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發歷程

在1934年1月11日,德國的古德里安要求陸軍部草擬開發一種最大重量為24噸,

三號坦克三號坦克
以及最高行進速度為35千米/小時的中型坦克,並打算將之作為德國裝甲師的主力坦克,以用作摧毀敵坦克。而德國的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公司、克虜伯公司、MAN公司及萊茵金屬公司就生產了試驗型的坦克,並於1936年及1937年進行測試,最後戴姆勒-賓士公司的產品獲得取用。第一輛三號坦克在1937年5月竣工,以及其餘9輛都在同年完成生產。而到1939年才開始量產三號坦克。此外,在1937年至1940年間,德國政府計畫把三號和四號坦克標準化,以應付戰事。

三號坦克原來被計畫作為德國陸軍的主戰坦克,但經過蘇德兩方交戰後,證明了三號坦克的實力並不如蘇聯T-34中型坦克。因此,三號坦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並由強化後的四號坦克所代替。而於1942年,三號坦克N型終於面世,並裝配了75毫米L/24火炮,但這種炮的速度較低,只可執行反步兵及近距支援的任務。

在1935年,關於在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廠、戴姆勒-賓士公司、萊茵鋼鐵-博爾西格公司、以及克虜伯公司方案基礎上研製的15噸全履帶式裝甲車輛改裝型的官方訂單。為了保密,新的車輛被稱為Zugfuhrerwagen(ZW)牽引引導車,也就是小隊長指揮車。車輛被設計為試驗載重車輛619,中型拖拉機和安裝37毫米火炮的裝甲車(坦克)。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三號裝甲坦克的發展在武器裝備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有關的主要武器裝備的督察員之間,發生了衝突。武器裝備部選擇了37毫米炮,並且對它非常滿意。而機械化部隊的督察員選擇了50毫米火炮。最後,37毫米炮被選擇做為新車輛的主要火炮。作出這個決定是由於步兵部隊已經裝備了35/36型37毫米45倍徑反坦克炮,如果坦克安裝同樣口徑的火炮,則只用生產一種火炮和炮彈。機械化部隊的督察員選擇了可以安裝更重火炮的炮塔和炮塔環。前面的裝甲比後面的裝甲要厚,因為新的車輛是被用來做先頭部隊的攻擊坦克編隊。它的最高速度被規定為40千米每小時。車輛是由五個工作人員操作,包括指揮官、炮長、炮塔裡面的裝彈員和駕駛員還有車輛前部的通訊兵。全體乘員之間是通過內部通訊聯絡系統聯繫的。三號坦克,是第一輛在坦克內部裝備通訊聯絡系統來實現內部通訊的坦克。晚些時候。所有的坦克都配備了這種設備,這種設備也被證明了在戰爭中是非常有效的。
克虜伯公司ZW的原型是按照MKA(mittlerKampffahrzeugeAusfuehrung中型軍用裝甲車系列)的葉狀減震系統和懸掛式雙軸負重輪特點設計的。反過來,這種車輛的很多特點,被用在了同樣是克虜伯公司設計的四號坦克的設計上。
三號坦克的設計由四部分組成:包括外殼、炮塔、frontsuperstructurewiththeopeningfortheturretandrearsuperstructurewiththeenginedeck每個部分都是焊接結構連線,四個部分被螺栓連線在一起。外殼被兩個防水板(bulkhead)分成兩個部分。前面的車艙放變速箱和操縱設備,後面兩個為戰鬥艙和發動機艙。在整個三號坦克系列的生產過程中,基本的車艙、炮塔、上部結構和機組人員是不變的。
在修改之後,第一輛三號AusfA型坦克,由戴姆勒-賓士公司生產,於1937年5月問世。截至1937年底,一共生產了10量改型號坦克。(地盤編號為60101-60110)一些訊息表明,有15量三號坦克被製造。僅有8輛安裝了武器(裝備了第1、第2和第3裝甲師,參加了德奧合併、接管蘇台德地區和波蘭戰役),其他沒有安裝武器德主要用於更進一步的試驗。
AusfB(2系列)由戴姆勒-賓士公司於1937年生產出來,一共生產出15量。(底盤編號為60210-60215)一些AusfB在波蘭戰役中服役。1940年10月5輛AusfB坦克被修改並用做為三號突擊炮的原型。
AusfC(3a系列)由戴姆勒-賓士公司於1937年6月生產出來,於1938年1月停產,一種生產15量(底盤編號為60301-60315)一些AusfC系列坦克在波蘭戰役中服役。
1938年1月,下一個不同種類的AusfD(3b系列)由戴姆勒-賓士公司於1938年1月生產出來,於1939年停產,一種生產55量(底盤編號為60221-60225和60316-60340),僅有30輛D型分成兩組,每組15輛安裝了武器,其他的25輛D型是沒有安裝武器,用於做更進一步的試驗。在波蘭和挪威戰役期間看見有部分D型參與了戰鬥。

型號演變

早期的三號坦克(AusfA,B,C和D)的整個系列的每種原型都是由戴姆勒-賓士公司生產的。所有這些都不適合大規模生產,每一個新型號都是先前的改進版本。每種型號有不同的懸掛系統。例如:AusfA採用獨立的板彈簧(individualcoilsprings),AusfB採用兩套葉狀減震系統,AusfC採用三套葉狀減震系統,AusfD採用葉狀減震系統(angledleafsprings)AusfA,B,C和D的動力由250馬力的邁巴赫紅蓮108TR型發動機提供,並且有一個5或6速的,由於德國齒輪製造廠生產的變速箱。所有早起型號都配備37毫米35/36L/46.5特製火炮和三挺7.92毫米MG34機槍(兩個在炮塔上一個在車體上)防護裝甲為5到15毫米,僅僅抵禦反坦克步槍和機槍的威脅。後部分裝甲保護不充分的原因,是由於戴姆勒-賓士公司保持車輛的重量在15噸範圍內。

後來,一些早期的型號加厚了裝甲,使得最後的裝甲保護達到了30毫米。AusfA,B,C和D型號採用簡單的鼓型“dustbin(垃圾箱)”帶有指揮官位置的炮塔。其中AusfD採用的是鑄造炮塔,類似於四號坦克的AusfB型號。只有很少的早期裝甲三號坦克被投入到實際戰役中(投入到第一、二、三裝甲師),在波蘭戰役期間和軍隊練習中(在1937年到1940年2月)在1940年2月,保留下來的早期的三號坦克為了訓練目的交給NSKK。事後,僅僅有很少一部分AusfD坦克服役於特殊坦克營第40營PzAbtzbV40(隨著PzKpfwNbFzVINeubaufahrzeug)在1940年4.5月的挪威戰役中,接下來在1941/1942年的芬蘭,服役於特殊坦克第40營

裝甲防護

三號坦克A型至C型均裝上了以滾軋均質鋼製成的15毫米輕型裝甲,

三號坦克三號坦克
而頂部和底部分別裝上10毫米及5毫米的同類裝甲。但隨著武器的改進,這種薄弱的裝甲很明顯已經不足。因此,德國後來生產的三號坦克D型、E型、F型及G型皆換上新的30毫米裝甲。而以後的H型、J型、L型及M型更在坦克正後方的表面覆上另一層30至50毫米的裝甲。但是,由於三號坦克的尾部採用多層裝甲,使得它成了整架坦克的累贅,使得後來三號坦克無法有效率地作戰,不得不從前線退下來。

武裝裝備

在初期,德國政府打算以三號坦克作為打擊敵坦克的武器,

三號坦克三號坦克
因此打算為它配上了一支50毫米高速火炮。但當時德國陸軍的步兵被配上37毫米的反坦克炮,因此陸軍部認為它不需要50毫米的火炮,所以把50毫米火炮的方案擱置了。早期生產的型號(A型至E型,以及少量F型)被裝上37毫米的火炮,以應付1939年及1940年的戰事。但在後期,這些落後的火炮已經不敷套用,因此後來生產的三號坦克F型至M型都裝備上50毫米KwK38L/42及KwK39L/60型火炮以對抗敵人的坦克。

到了1942年,三號坦克作為主戰坦克已顯得落後了,因此陸軍部作出一個方案:繼續生產三號坦克,但只作為支援用。在1942年生產的N型因而配上75毫米KwK37L/24低速炮(四號坦克早期所使用的火炮),以取代三號突擊炮。

至於機槍方面,三號坦克A型至H型皆使用兩支7.92毫米機槍,以及一支在車身中的機槍。由G型開始則開始使用一支同軸MG34機槍以及一支在車身上的機槍。

動力系統

三號坦克A型至C型皆裝上了230匹馬力的12汽缸梅巴赫HL108TR發動機

三號坦克三號坦克
而以後的型號皆使用320匹馬力的12汽缸梅巴赫HL120TRM發動機。

投入戰鬥

三號坦克主要用於針對波蘭法國蘇聯及在北非的戰事,亦有一部份參與了1944年在諾曼第及安恆的戰事。由於懸吊系統採用保時捷博士所研發的扭力桿,比起四號坦克所採用的板狀彈簧複雜許多,導致生產不及。[1]

《坦克世界》中的裝甲車輛(1)

《坦克世界》是由白俄羅斯遊戲開發商開發的坦克對戰內容的射擊網遊。這是一款大型多人線上網遊,支持30人的PVP對抗戰鬥,遊戲中有各種類型的坦克參戰,還有品種繁多的武器供玩家選擇。
蘇聯T-26輕型坦克
蘇聯T-28中型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
蘇聯T-54中型坦克
蘇聯IS-3重型坦克
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德國II號坦克
美國M4中型坦克
美國M3輕型坦克
美國T20中型坦克
美國M2輕型坦克
德國黑豹中型坦克
美國M6重型坦克
美國T29重型坦克
美國T32重型坦克
蘇聯704工程
美國T34重型坦克
美國M3中型坦克
蘇聯BT-2輕型坦克
美國T30重型坦克
美國M2中型坦克
德國VK3002中型坦
美國可寧漢姆輕型坦克
美國T2中型坦克
蘇聯BT-7輕型坦克
蘇聯T-46輕型坦克
美國M5輕型坦克
美國M7中型坦克
蘇聯A-20輕型坦克
美國T23中型坦克
美國M26中型坦克
蘇聯KV重型坦克
蘇聯KV-5重型坦克
蘇聯MS-1輕型坦克
蘇聯IS-4重型坦克
蘇聯IS-7重型坦克
蘇聯T-44中型坦克
德國虎王重型坦克
德國VK4502重型坦
德國鼠式重型坦克
德國獅式重型坦克
美國T1重型坦克
蘇聯T-43中型坦克
美國T26重型坦克
德國PZ38NA輕型坦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德國IV號中型坦克
德國VK3001中型坦
蘇聯SU-18自行火炮
蘇聯SU-26自行火炮
蘇聯SU-8自行火炮
蘇聯SU-5自行火炮
蘇聯S-51自行火炮
蘇聯SU-14自行火炮
蘇聯212工程
德國野牛自行火炮
德國黃蜂自行火炮
德國蟋蟀自行火炮
德國野蜂自行火炮
德國黑豹自行火炮
德國虎式自行火炮
美國T57自行火炮
美國M37自行火炮
美國M41自行火炮
美國M12自行火炮
美國M40自行火炮
蘇聯AT-1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76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85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00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52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ISU-152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VK3601中型坦克
德國I型突擊炮
德國黃鼠狼II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III號突擊炮
德國IV號反坦克殲擊車
德國獵豹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費迪南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獵虎自行反坦克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