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虎王重型坦克

德國虎王重型坦克

在1943年1月的時候,德國就計畫製造一種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國陸軍兵器局責成波爾舍,亨舍爾和MAN公司著手研製。隨後這3家公司提出了4種方案,並製成了樣車,分別是波爾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爾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進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後德國陸軍兵器局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於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定名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了489輛。

簡介

德國於1943年2月開始研製“獵虎”坦克殲擊車,同年10月20日,便造出木製模型給希特勒審查。“獵虎”坦克殲擊車設計的目的是遠距離支援步兵和裝甲戰鬥車輛。1944年2月一共製造了兩種原型車,一個是波爾舍懸掛裝置(由8個負重輪組成),另一種是亨舍爾懸掛裝置(由9個負重輪組成)。其第一次命名為JagdpanzerVI,後來改成Jagdtiger,其設計編號為Sd.Kfz.186。原計畫於1943年12月開始生產,不過最後改成在1944年7月開始,又由於需要優先生產PzKpfwV“黑豹”坦克而推遲。到了1945年1月決定優先生產“獵虎”坦克殲擊車的時候,德國形勢已經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生產了。
“獵虎”坦克殲擊車需要6名乘員操縱,車體前部為駕駛員和機電員,戰鬥室中有車長、炮手和兩名裝填員,可見其彈藥裝填任務是相當繁重的。內部空間可以攜帶38至40發炮彈。
它也如同虎II坦克一樣過重,耗油量也很大,這些原因導致“獵虎”坦克殲擊車速度很慢。它的這些致命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乘員經常拋棄整車或者將其炸毀以免落入盟軍手中。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建議為“獵虎”坦克殲擊車安裝更長身管的128mmKwKL/66型火炮,不過這個方案沒有被接受。之後他們又設計用88mm的KwK43L/71型火炮取代原來的128mmPak44L/55型炮。1945年4月,有4輛被安裝了88mmPak43L/71型火炮,取名為“安裝88mmPak43/3的虎式坦克殲擊車”,設計編號為Sd.Kfz.185,而裝備128mmPak44L/55火炮的設計編號則為Sd.Kfz.186。“獵虎”坦克殲擊車安裝有兩種不同類型的運轉齒輪,亨舍爾型(74型)以及波爾舍型(11型,這個型號是從1944年2月至9月生產的),這兩種行動裝置不僅扭力軸的布置形式不同,負重輪尺寸也不一樣,亨舍爾公司製造的負重輪直徑為800mm,而波爾舍公司製造的則為670mm,形狀也不同,這給部隊的維修保養和備件供應帶來不便。波爾舍型的比亨舍爾型便宜一半價格,製造更節約時間。“獵虎”坦克殲擊車是由聖瓦勒汀的工廠生產,它的測試則是在奧地利的道勒沙姆進行。希特勒自己的想法是把“獵虎”坦克殲擊車改成火焰噴射坦克,不過他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從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一共只生產了85輛“獵虎”坦克殲擊車,而原計畫是生產150輛。其中從1944年7月到12月生產了49輛,1945年1月到1945年4月生產了36輛。
“獵虎”坦克殲擊車裝備了兩支部隊,一支是第653重型坦克殲擊營,另外一支是第512重型坦克殲擊營。第512重坦克殲擊營組建於1944年夏季,由兩個連組成(1連指揮官是阿爾博特.安斯特,最後這個連演變成“安斯特”戰鬥集群,2連則是由奧托.卡利歐斯指揮),這個營的指揮官是沙夫少校。第512重坦克殲擊營作為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的部分參加了德軍在匈牙利的戰鬥,之後被拉回德國參與東西兩線的防禦作戰。而第653重坦克殲擊營則是在1945年春天組建的,其兵力不滿員。它參與了德軍的阿登攻勢,然後被使用在西線萊茵河以及卡爾舒赫地區。1945年夏天,美軍對繳獲的“獵虎”坦克殲擊車進行了測試,發現它能在2100米的距離上擊穿美軍M26“潘興”坦克的前部裝甲板。“獵虎”坦克殲擊車戰後倖存的很少,英國的波維頓坦克博物館有一輛作為展品的“獵虎”坦克殲擊車,另外美國的阿伯丁試驗場也有一輛。

構造

“虎王”重型坦克採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時,它也體現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徵,首先是它採用了兩種新型炮塔,一種是亨舍爾公司(克虜伯公司製造)的炮塔,一種是波爾舍公司(韋格曼公司製造)的。“虎王“坦克裝備一門KwK43/l71型88mm加農炮,這種火炮是二戰期間德軍裝備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長6.3m,它能在2000m的距離上直接擊穿美制M4“謝爾曼”坦克的主裝甲,所用的彈種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不僅是“謝爾曼”坦克,它幾乎可以擊穿二戰中盟軍所有型號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曾打算讓所有的“虎王”坦克換裝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徑的KwKL/68火炮,不過最終沒有實現。“虎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防彈外形較好。正面裝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為盟軍的一種很難對付的坦克,僅有一些火炮在較近的射擊距離上可以對它構成威脅。不過“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國重型坦克一樣,弱點在於它的機動性能。由於它的全重很重,單位功率較低,且行動裝置也經常出問題,所以這成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環節.

發展歷史

PzKpfw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戰結束,盟軍始終找不到有效對付它的辦法。“虎王”重型坦克將威力強大的火炮和盟軍坦克、反坦克炮幾乎無法射穿的裝甲結合在一起,結果就是產生了這么一個戰場上的可怕怪物。
二戰時虎王坦克
德國重型坦克發展計畫最早開始於1937年,由德國的武器軍備發展局提出,並將新型重型坦克的具體性能要求下發給德國的四家公司,他們是:戴姆勒`賓士公司、亨舍爾公司、MAN公司、波爾舍(保時捷)公司。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開的一次軍事會議上,新式重型坦克發展計畫正式起步。在此次會議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設計要求:具有強大的擊穿敵人坦克的火力,敵人坦克無法擊穿的厚實的防護裝甲,最大速度不低於40公里/小時。這次會議的決定發展了德國二戰期間兩種重型坦克,它們分別是虎1和虎王(虎2)。由於虎1在戰場上的成功,導致了虎王的發展進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種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設計才真正開始。儘管人們認為虎王(虎2)是虎1的繼承和替代,但是實際上虎王和虎1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虎王的設計初衷是考慮裝上大威力、可靠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徑坦克炮的基礎上,德國人發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徑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設計最終由德國的兩家公司:位於德國卡塞爾(德國東部城市)的亨舍爾公司和位於德國斯圖加特(德國西南部城市,巴登-符騰堡州首府)的波爾舍(保時捷)公司來競爭。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兩種設計方案。
虎王坦克集體衝鋒
波爾舍和亨舍爾公司被責成著手研製新的重型坦克。波爾舍公司提供了兩個基於以前的VK4501(P)樣車的方案,並定名為VK4502(P)。第一種方案是將炮塔安裝在車體中央;另一種方案則是炮塔置後,發動機置中(就和現在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差不多)。兩個方案使用相同的底盤和車體以及其他部件,發動機都採用VK4501(P)樣車的汽油發動機(電傳動)。兩種方案極度相似,除了炮塔的位置以及一些機械部件的區別。不過由於最終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設計方案,波爾舍這兩種設計都只製造了木製模型。亨舍爾公司有兩種方案:VK4502(H)和VK4503(H),其中VK4502(H)方案是以“虎”I式坦克為基礎改進而成的,算得上是“繼承性強,改進處少”。德國陸軍兵器局第6科負責審查這些方案,VK4502(H)方案首先遭淘汰。不過亨舍爾公司的設計方案進展極快,最終其VK4503(H)方案被選中進入生產。這個方案採用了大量和“黑豹”、“黑豹”II坦克相同的部件以標準化坦克生產,根據1943年2月德國陸軍兵器局的命令,亨舍爾的VK4503(H)設計和“虎”I式坦克完全不同,其更象“黑豹”坦克的擴大版。1943年10月20日,一輛木製的亨舍爾設計的“虎”II重型坦克模型在東普魯士阿亞茨給希特勒做審查。德國準備從1943年12月起在位於卡塞爾的亨舍爾工廠製造三種樣車型號的“虎”II重型坦克。
從1944年1月到1945年3月,一共製造了489輛“虎”II重型坦克(三種樣車-V1、V2、V3),其中1943年12月製造了12輛,1944年1月到12月製造了377輛,1945年1月到3月製造了100輛,生產了四個序列(420500、420530、420590、420680,底盤編號為280001-280489),比原定的1500輛的生產計畫相差甚遠。主要原因是因為盟軍轟炸了亨舍爾在卡塞爾地區的工廠以及“虎”II重型坦克生產一輛所耗費的原材料和工時相當多。
路邊休整
首批的50輛“虎”II重型坦克(包括樣車在內)裝備了波爾舍公司設計的炮塔(魏格曼公司製造)。晚期的則安裝了亨舍爾公司設計的炮塔(克虜伯公司製造)。兩種炮塔都安裝在車體中央。波爾舍炮塔是從最初的VK4502(P)原型坦克(基於VK4501(P)樣車的設計)上發展來的。儘管這個設計本身沒有被接受,不過炮塔的設計卻被接受了並安裝在亨舍爾設計的“虎王”重型坦克上。波爾舍型炮塔裝備一門單節88MM火炮,而亨舍爾的炮塔上裝備的是雙節式88mm火炮(從1944年5月開始)。波爾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攜彈80發,亨舍爾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則為86發。75%的彈藥存儲在車體內側面,另外的25%彈藥則存儲在炮塔後部。此外,用於本車防禦和對空射擊的3挺MG34/MG42型7.92mm機槍則配彈5850發。

性能

乘員人數-5
重量-69.8噸
體積長:10.29m(車身長:7.3m),:3.75m,高:3.09m,離地高度:0.49m
裝甲-車身:前裝甲100-150mm,側裝甲和後裝甲80mm,底部和頂部裝甲28mm;炮塔:前裝甲180mm,側裝甲和後裝甲80mm,頂部裝甲42mm,部分虎王塗防磁裝甲
武器-虎I式:56倍口徑KwK36L/56型88mm坦克炮虎II式:1x88mm主炮--型號:8.8cmKwK43L/71(72-84rounds),2xMG34kal.7.92mm機關槍(5850一輪)
少數安裝黑豹坦克的75mm主炮。
最大時速:41公里/小時
視半徑:170km,越野半徑:120km
引擎:梅巴赫HL230P30型V-12水冷汽油發動機
燃料消耗-750加侖/100公里
跨越障礙物能力-30度的斜坡,0.85米的垂直障礙物,1.9米深的水域,2.5m寬的壕溝
對地壓力-1.02公斤/平方厘米
炮塔:後期型為液壓驅動,19~77秒鏇轉一周,保留手動鏇轉式操作。

基本數據

戰鬥全重70600kg(Henschel)/68800kg(Porsche)
車長10.65m
車寬3.75m
車高2.95-3.09m
引擎MaybachHL230P30/12-cylinder/700hp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28/17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170/80-121km
乘員6人
火力裝備128mmPak44(80)L/55;2x7.92mmMG34/42
彈藥128mm:38-40發;7.92mm:2925/3300發
裝甲25-250mm
爬坡度35度
通過垂直牆高0.85m
越壕寬2.49m
涉水深1.80m

《坦克世界》中的裝甲車輛(1)

《坦克世界》是由白俄羅斯遊戲開發商開發的坦克對戰內容的射擊網遊。這是一款大型多人線上網遊,支持30人的PVP對抗戰鬥,遊戲中有各種類型的坦克參戰,還有品種繁多的武器供玩家選擇。
蘇聯T-26輕型坦克
蘇聯T-28中型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
蘇聯T-54中型坦克
蘇聯IS-3重型坦克
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德國II號坦克
美國M4中型坦克
美國M3輕型坦克
美國T20中型坦克
美國M2輕型坦克
德國黑豹中型坦克
美國M6重型坦克
美國T29重型坦克
美國T32重型坦克
蘇聯704工程
美國T34重型坦克
美國M3中型坦克
蘇聯BT-2輕型坦克
美國T30重型坦克
美國M2中型坦克
德國VK3002中型坦
美國可寧漢姆輕型坦克
美國T2中型坦克
蘇聯BT-7輕型坦克
蘇聯T-46輕型坦克
美國M5輕型坦克
美國M7中型坦克
蘇聯A-20輕型坦克
美國T23中型坦克
美國M26中型坦克
蘇聯KV重型坦克
蘇聯KV-5重型坦克
蘇聯MS-1輕型坦克
蘇聯IS-4重型坦克
蘇聯IS-7重型坦克
蘇聯T-44中型坦克
德國虎王重型坦克
德國VK4502重型坦
德國鼠式重型坦克
德國獅式重型坦克
美國T1重型坦克
蘇聯T-43中型坦克
美國T26重型坦克
德國PZ38NA輕型坦
德國III號中型坦克
德國IV號中型坦克
德國VK3001中型坦
蘇聯SU-18自行火炮
蘇聯SU-26自行火炮
蘇聯SU-8自行火炮
蘇聯SU-5自行火炮
蘇聯S-51自行火炮
蘇聯SU-14自行火炮
蘇聯212工程
德國野牛自行火炮
德國黃蜂自行火炮
德國蟋蟀自行火炮
德國野蜂自行火炮
德國黑豹自行火炮
德國虎式自行火炮
美國T57自行火炮
美國M37自行火炮
美國M41自行火炮
美國M12自行火炮
美國M40自行火炮
蘇聯AT-1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76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85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00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SU-152自行反坦克炮
蘇聯ISU-152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VK3601中型坦克
德國I型突擊炮
德國黃鼠狼II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III號突擊炮
德國IV號反坦克殲擊車
德國獵豹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費迪南自行反坦克炮
德國獵虎自行反坦克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