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研究

微反應研究

“微反應研究”的全稱是“心理應激微反應研究”,是通過觀察、分析被測試人的表情、肢體動作、語言意義等,判斷被測試人的真實情緒,可用於測謊。

研究簡介

吃驚表情超過1秒有“做作”嫌疑吃驚表情超過1秒有“做作”嫌疑

中國政法大學數位老師和學生卻成立了“微反應研究小組”,準備以科學的實驗方法對表情測謊進行研究。微反應主要是用於判斷被測試人的真實情緒,可用於測謊。

課材介紹

嘴角單側上揚表示輕視嘴角單側上揚表示輕視

2010年3月,姜振宇正式成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計畫明年9月,在大學開設中國第一門“微反應研究”選修課

姜振宇介紹,所有教材自編,教材除參考國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外,還融入了關於進化論、神經系統、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並結合他們研究小組所做的大量實驗素材。實驗素材的一部分,便是人物測試。
姜振宇舉例稱,測試時,要對被測試者錄像,還要設計測試方案,其中每道題之間除了邏輯關係之外,還要力爭引起被測試人產生不同的情緒,要擾亂被測試人正常的情緒變化曲線,從而找出破綻。根據中國人的倫理標準,性經歷是拆解被測試人防禦心態的有力切入點。因為在性經歷問題方面編造謊言,心理壓力較大。但這類問題,對有些國家或者特殊行業從業人群來講,壓力很小。
測試完還要分析每一段視頻。“被測試人的表情需要放慢反覆觀察。”姜振宇稱,一個“微表情”,在人臉上轉瞬即逝,常見的只有1/8到1/4秒。

研究原因

下眼瞼緊繃表示厭惡或憤怒下眼瞼緊繃表示厭惡或憤怒

美劇《Lie to me》風靡全球,主角卡爾·萊特曼博士是世界頂尖的測謊專家,能從一個人的面部表情、不自覺的肢體語言、說話的聲音和言辭中,讀出一個人的想法。他不僅能從某人聳肩、擺手或撅起下嘴唇中,知道某人在撒謊,而且知道其為什麼撒謊。
此劇的播出,使很多人知道了有“微表情”的存在。劇情中“微表情”的運用和萊特曼博士測謊能力“淋漓盡致”的表現,使《Lietome》的冬粉們對“微表情”測謊深信不疑。也有人認為,依據劇中類似“眼睛緊盯著對方的反應”來推斷一個人是否在撒謊,缺乏科學性,“微表情”為“偽科學”。

基線測試

基線可以被定義為目標在當前環境下的一個生理常態,它是一條基準線,用來比對和尋找出目標背離基線的反應,基線的建立應該貫穿於整個觀察過程的始終。

測試方案中,總是要讓被測試者做基線測試。

基線測試很重要。被測試人回答與核心測試內容無關的問題後,測試者將答案與已掌握的客觀信息進行對比,判斷、分析被測試人在說真話和假話時不同的習慣反應,作為基線反應。核心測試時,可以根據基線反應來判斷是否存在異常反應。

如何教授

在國外,微反應多用於協助司法機關查案、商業談判、心理諮詢等領域。在學校開設選修課,不僅是教授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在說謊,還要教授在與人交流中,“讀懂”對方的神態和肢體動作,進而揣摩人物心理,在正確的時間點,提出自己的觀點,“知道他什麼時候能聽進我的意見……讓學生增加人際溝通的能力。”

測試案例

一般情況下快速連續說兩聲謝謝是沒有誠意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快速連續說兩聲謝謝是沒有誠意的表現

實驗數據很多,但對當事人測試案例不到100個。這也是我要到明年9月份才開課的原因,期間還要蒐集更多不同類型的反應。橫向比,這個數據不算落後。按100人算,每測試一個人,我們會設計80道以上的測試題。8000道題的測試,會有8000個不同情緒的微反應。人類共通性的情緒大概有10種,我們掌握近千個微反應作為每一種情緒的案例庫,這個數字還可以。

測試實錄

A測前準備
1、測試前一天,將被測試者的家庭背景、教育經歷等信息資料告知姜振宇。
2、測試當天,在一間辦公室內,被測試者和姜振宇面對面隔桌而坐,一台高清DV機攝錄著被測試者。
B測試過程
問:123除以7等於多少?
答:17.57
視頻回放(被測試者表情):眼睛向右看
分析:和數字相關的問題,他全是眼睛向右看。這些題沒有必要撒謊的,也撒不了謊,可作為基線反應。
問:你從兩個工作單位離職的原因是什麼?
答:第一個是刊物內容客群面太窄,第二個是單位人浮於事、管理鬆散混亂。
視頻回放:下眼瞼緊繃

分析:表現出了輕微的厭惡。下眼瞼緊繃,是憤怒或者厭惡的表情。
問:大學作過弊嗎?是哪門課?任課老師是誰?
答:有,新聞理論課,任課老師是某某。
視頻回放:在回答前兩個問題時眼睛正視前方。最後一個問題,眼睛上、下、上地轉動,不敢看測試者
分析:回答“任課老師是誰”時,說謊了。眼睛很明顯,不太敢正視測試者。

問:目前談過幾次戀愛?
答:兩次。
視頻回放:下顎微微往前伸出
分析:說謊了。回答時,被測試者特意打斷問題,問了一句“包括大學期間嗎”。測試問題說得是“目前為止”。他在給自己捏造假信息,拖延時間,打亂正常交流。另外,被測試者下顎特意往前伸,不符合其說話的基線反應。下巴向前伸出是下巴向上抬起的變形動作,表示輕蔑,隨便扔出來一個數:你看著辦吧,信不信由你。
問:必須說一個你最不滿意本單位的地方。
答:沒想出來
視頻回放:眼睛往下看,眨眼增加,笑容轉瞬即逝
分析:被測試人已經想到了,但沒說。眼睛往下看,眨眼動作增加是你的撒謊習慣。
C測試結論
姜振宇:被測者有個基線習慣動作,大量沒有意義的嘴部動作讓我失去了一大半判斷標準,只通過眼睛、眉毛的有效信息來判斷。通過測試,知道他是一個敏感、內斂、有強烈的自我控制的人。
被測試者:姜振宇老師所說的面部表情,錄像中表現得很明顯。他對我是否說謊的推斷、個人性格的分析都切中要害,拿捏得很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