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

《微反應》

《微反應》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經過長期進化而遺傳、繼承下來的,是人類實現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應。除了微反應的動作之外,微表情和微語義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微反應主要講的是細微的身體小動作,微表情主要針對臉部的細微表情變化,微語義則是探尋隻言片語後的真實意思。

基本信息

簡介

《微反應》《微反應》

《微反應》只有微反應不受個人思想的控制,再能“裝”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後的第一瞬間也會出明微反應,他的“裝”只能出現在微反應之後。因此,微反應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意圖的最準確線索。如果你觀察到了真實的微反應,接著又看到了試圖掩飾和造作的表演,那么真相已經擺在你的面前。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時,第一反應是減少身體動作,保持瞬間靜止,以便看清突髮狀況並判斷對策。從這種身體突然僵住或減弱活動的反應中,可以判斷出對方感到吃驚,隨後可能產生恐懼、憤怒或者喜悅的心理感受。
呼吸與能量儲備直接關聯。呼吸動作的頻率和幅度增加,意味著能量儲備增加,準備有所動作(不光是身體的動作,也包括思考和言語),且動作的難度越大,呼吸的量(頻率或者幅度)就越大,二者成正比。

作者介紹

姜振宇姜振宇

姜振宇博士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心理應激微反應研究小組負責人《心理應激微反應測試分析》課程主講人創建國內首家依據心理應激微反應進行“測謊”的研究團隊團隊參與檢察院系統心理測試技術研發某電視台測謊節目專家指導《微反應在新聞採訪中的信息挖掘研究》項目指導《微反應在心理健康檢測和干預領域的套用》項目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電視台、北京衛視、台灣東森電視台新聞報導;深圳衛視、北京青年頻道、北京生活頻道根據真實測試過程,錄製多檔節目;新京報、法制晚報、正義網、台灣政治大學報等多家。

具體表現

凍結反應(第3章),是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時的第一反應。突如其來的刺激,會讓人瞬間出現短暫的停頓,用來看清狀況,判斷對策。如果在一個問題後,對方出現瞬間的行為停滯,說明這個問題讓對方感到意外,意外的刺激是打破對方心理防線的有效手段;
安慰反應(第4章),是人受到負面刺激(批評、壓力、否定等)後可能出現的反應。安慰反應在說謊的時候尤其常見且明顯,因為說謊是迫於某種壓力而進行的行為。如果對話的情境可以確定存在某種壓力,那么安慰反應可以映射出此人當時的內心狀態——不舒適;
逃離反應(第5章),是人感受到厭惡或恐懼的時候會產生的反應。如果面對的刺激具有威脅性(可能傷害到自己),而自己又沒有改變局面的信心,則會出現逃離反應。遠古時代的逃離是跑,現代社會的逃離則多數比較隱晦。出現逃離反應,可以判斷出行為人內心對刺激源所持的負面心態,厭惡或恐懼;
仰視反應(第6章),是對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異、勝敗預測、優劣定位進行判斷後的反應。進化積累的本能,使得人會仰視比自己高大的對象,蔑視比自己矮小的對象;反之,人也會本能地儘量抬高自己的身體以期建立優勢,也會在認慫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放低。所以,觀察一個人的體態高低,可以判斷其內心的自我定位;
愛恨反應(第7章),是人際之間心理距離的兩個極端——愛和恨所主導產生的反應。愛的時候會希望對方也能愛,會擔心對方不愛;恨的時候會主動拉開距離,會咬牙切齒地質問“為什麼不愛我”,還會幹出更瘋狂的舉動。身體間的距離,可以體現出人和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的某些行為,也可以體現出其內心的喜愛與厭惡;
領地反應(第8章),是人在自己的“領地”中所表現出來的領導風範。自己的地盤裡,人會表現得放鬆、自在、威嚴,還可以絲毫不費力地指揮。如果有人敢於挑戰自己的領地範圍,則會引起強烈的警覺和反擊。觀察人的姿態和動作,可以判斷出其內心是否具有安全感,而挑戰對方心中設定的領地範圍,可以激起強烈的憤怒,這些可以幫助建立心理測試中的有效刺激;
戰鬥反應(第9章),是憤怒的最強體現。引發憤怒和戰鬥的原因,無論多么具體,都可以歸結為生存和繁衍中遇到的威脅,比如“同行是冤家”可以溯源到對生存的威脅,“衝冠一怒為紅顏”則可以溯源到對繁衍的威脅。一旦戰鬥反應出現,除了可以逆推出憤怒情緒之外,還可以預見到“不會輕易放棄”的行為趨勢;
勝敗反應(第10章),是戰鬥結束之後的表現。勝利的人趾高氣昂,失敗的人垂頭喪氣。如果經過戰鬥之後,觀察到被測試人的勝敗反應,則可以用來分析此人心態,還可以用來預測事情未來的走向。
了解了各種微反應,就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下對他人的情緒和心理作出準確的判斷。而準確把握了他人的心意,也就可以相應採取最有效的應對措施。

圖書觀點

★你與親人相隔遙遠,你很擔心他們是否過得健康安好。每次打電話的時候,他們都會告訴你一切順利,沒有什麼不好的。你很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過得好,還是只是為了怕你擔心而對你“報喜不報憂”。
★認識新朋友的時候,對方是個什麼類型的人,和你說話的時候是否真誠?對方在侃侃而談或沉默不語的時候,內心究竟在想什麼?義憤填膺的同仇敵愾是否真實,開心大笑的時候是否在故作輕鬆?
★你和戀人相處良久,感情不像原來那么熾熱,你不知道他(她)是否還深愛著你。雖然每次問起來,他(她)都信誓旦旦地說非你不娶(嫁),但是你依舊不放心,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隱隱的不安和懷疑,你想知道對方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只是應付你而隨口一說。
★你是某公司的招聘官,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不錯的應聘者,你想知道他的敘述是否真實,他到公司的實際追求是否就是他所說,他所作的承諾是否可信,哪些是他真正關注的因素?
★你的上司說很器重你,覺得你值得栽培。你想知道他是真的要栽培你,還是只是這么說說籠絡你,目的是讓你死心塌地地做事情,甚至是要你替他抗雷做替死鬼。
★你的團隊成員造成了損失,甚至可能出現內鬼,究竟是誰把事情搞砸了,有沒有人對別人栽贓陷害、造謠生事,甚至頻施暗箭,把搞砸事情的責任扣在他人的頭上?
★你和客戶進行商務談判,客戶說自己的條件已經是最優惠的了,已經到了底線了,甚至當場做出即使談判破裂也在所不惜的樣子。你想知道客戶是真的不想合作,還是只是做做樣子,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回報。

圖書特色

微反應從人類本能出發,它不受思想的控制,無法掩飾,也不能偽裝。再能"裝"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後的第一瞬間也會出現微反應,他的"裝"只能出現在微反應之後。因此,微反應是個人內心想法的忠實呈現,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準確線索。

本書作者經過5年研究,與8家司法科研機構合作,積累了10000條微反應測試數據,在國內最先開啟了應激微反應研究的先河。全面分析了最常見的8種微反應類型(凍結反應,安慰反應,逃離反應,仰視反應,愛恨反應,領地反應,戰鬥反應,勝敗反應),適用於戀愛交友、工作升職、團隊管理、業務談判、面試訪談等人際關係各個領域,能夠從根上助你認清謊言,撕破假面,還原真相,打造屬於你的防欺騙保護傘,進而看透他人,掌控局面。

編輯推薦

中國版《FBI教你破解身體語言

比《LIETOME》更全面、更系統、更易懂

中國心理應激微反應測試研究第一人

5年研究積累,8家司法科研機構合作,10000條測試數據,熬制出本能謊言識別術,讀懂身體小動作,讓他人內心想法赤裸呈現。

基於人類本能的謊言識別術--微反應識謊術,從人的本能潛意識出發,深入挖掘,根部著手,讓謊言裝不成,藏不住,反而是越裝越明顯,越藏越暴露。

這是一本為想看透他人以及不想被他人看透的人準備的指導書。

相關說法

如果你認真閱讀這套叢書,掌握了書中提供的知識和方法,那么,身處上述具體情境中的時候,你將可以作出很好的判斷。通過對聲音、表情、身體動作等進行的觀察和對比,你可以瞬間判定,對方是否在講述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對方動作、表情和語言不一致,則很可能說明他(她)說謊了。面對可能潛在的危險,識別謊言可以立刻引起警覺,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被他人的表面說法蒙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如果你還希望進一步探尋真相,則可能獲得更大收益。能夠儘可能掌握到真相,你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甚至可以引導對方,在雙方交往中占據主動。
也許你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你還會承擔朋友、戀人、上司、下屬、合作夥伴、競爭對手等社會角色,只要你處於人際關係當中,就需要與他人打交道,只要你有了解他人真實心理狀態的需要,你就都應該懂一點微反應的知識和技術。
與其他所謂的“讀心”類書不同,本套叢書給你的,是那些作為人就無法逃避的微反應線索。
一個人,可能因為知識、閱歷、能力的原因,能夠在內心波濤洶湧的時候做到面不改色,明明很討厭別人卻可以表現出很喜歡。他(她)也許很會演戲,會掩蓋,會“裝”,但是,他(她)無法控制自己的微反應。也就是說,微反應是“裝”不出來的。因為微反應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經過長期進化而遺傳、繼承下來的,是人類實現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應。為了自我保護和優質繁衍,微反應不受個人思想的控制,因此它最能夠體現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再能“裝”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後的第一瞬間也會出現微反應,他(她)的“裝”也只能在那之後。因此,微反應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意圖的最準確線索。如果你觀察到了真實的微反應,接著又看到了試圖掩飾和造作的表演,那么真相已經擺在你的面前。
除了微反應的動作之外,微表情和微語義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微反應主要講的是細微的身體小動作,微表情主要針對臉部的細微表情變化,微語義則是探尋隻言片語後的真實意思。它們幫助我們構建了一個判定他人說法與想法是否一致的立體框架,從而使得我們的判斷更加準確有效。
我們之所以無法有效影響和改變他人,是因為不知道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被他人的語言,以及各種“裝”出來的表情和行為所欺騙。觀察和分析微反應恰恰讓我們握有讀懂他人內心的核武器,讓我們可以看透他人偽裝,發現他人的真實心理,保護自己,準確出擊,最終贏得安全且精彩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