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古港

徐聞古港

徐聞古港地處廣東雷州半島最南端,西漢時期就是一處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重要的港口,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兩千多年來,徐聞古港在繁華和衰落的輪迴中經歷了太多的潮起潮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三面環海的徐聞的歷史實際就是一部港口的發展歷史。

簡介

徐聞古港地圖徐聞古港地圖

徐聞地處廣東雷州半島最南端,西漢時期是一處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重要的港口。據《漢書•地理志》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

漢武帝南越後,設定徐聞縣,並將徐聞港作為官港,這個地點就在今徐聞縣南山鎮的二橋村、仕尾村一帶。

1983年、1990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恆彬等人在徐聞發現了大量漢代的繩紋板瓦、筒瓦,還有“萬歲”瓦當。其後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又出土了方格戳印紋陶罐、陶盆等一批漢代文物,並發現銅質印章“臣固私印”。這處高規格建築遺址的發現,可以說,二橋村、仕尾村一帶,是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有可能是漢徐聞縣與徐聞港的地點。另外在其範圍內及城區附近已發現不少西漢時期的墓葬和遺物。如城南博愛、南門塘華建糖廠、二橋南港頭村等,均發現西漢時期帶圓形或菱形戳印紋飾的陶器。

歷史

兩千多年來,徐聞古港在繁華和衰落的輪迴中經歷了太多的潮起潮落,讓人不得不感慨世事的變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三面環海的徐聞的歷史實際就是一部港口的發展歷史!而對於一個濱海城市來說,古老的港口更像是一本厚厚的相冊,不管是模糊或是清晰,總能從這裡找到城市發展、地貌變化、沿岸人們生活方式轉變的影像。

漢代—討網港和侯神嶺、三墩島

徐聞古港徐聞古港

從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歷史來看,中國原始航海活動始於新石器時期,尤其是嶺南地區,瀕臨南海太平洋,海岸線長,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居住在南海之濱的南越先民就已經使用平底小舟,從事海上漁業生產。

《漢書.地理志》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齎黃金雜繒而往……”隨著漢代種桑養蠶和紡織業的發展,絲織品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輸出品。漢朝政府加強了海上絲綢之路沿海港市的管理,例如在今徐聞“置左右候官,在縣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也出現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商業城市,例如番禺徐聞合浦、廣信(今梧州)等。可以斷言,此地在西漢時期,是相當發達的港口地區。具備西漢設候官駐驊和南渡海南島以及出海貿易的條件。

漢武帝平南越後,設定徐聞縣,並將徐聞港作為官港,這個地點就在今徐聞縣南山鎮的二橋村、仕尾村一帶。據1983年、1990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恆彬等人在這裡發現了大量漢代的繩紋板瓦、筒瓦,還有“萬歲”瓦當。其後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又出土了方格戳印紋陶罐、陶盆等一批漢代文物,並發現銅質印章“臣固私印”。這處高規格建築遺址的發現,可以說,二橋村、仕尾村一帶,是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有可能是漢徐聞縣與徐聞港的地點。另外在其範圍內及城區附近已發現不少西漢時期的墓葬和遺物。如城南博愛、南門塘、二橋南港頭村等,均發現西漢時期帶圓形或菱形戳印紋飾的陶器。

在漢徐聞港遺址附近現在仍有一座“候神嶺”,一些考古工作者認為可能是“漢置左、右候官”的所在地。但是候官不是“神”,按西漢宮制,只不過是邊郡都尉手下的常設官員,亦稱“軍候”,秩比六百石,相當於縣級,既是哨所組織,又掌兵站設施。侯神嶺的附近海面上有三個小海島,今名“三墩”。清康熙《粵閩巡視紀略》記載:“三墩在城南二十里突出海中,號小蓬山。”不少人認為,這裡的“蓬山”指的是仙島蓬菜。傳說除秦始皇外,漢武帝也是痴迷於求仙得道夢想長生的人。為尋訪仙家,他一次又一次地東出海上,卻無功而返,漢武帝不死心,改派手下宮員沿海南下尋仙,官員乘舟駕浪,開始了艱難的尋覓。一天,舟至徐聞縣討網村(位於今南山鎮二橋村,仕尾村一帶)南面海上,心灰意冷的官員頓時雙目一亮。因為他們發現前面浩淼的海面上,凸現著三處綠色的小島。時而風輕浪細,海面籠罩著薄霧,三處小島似美女遮著紗巾,若隱若現,如幻如真,妙不可言,官員疑為傳說中的蓬萊仙景,不由得心花怒放,脫口叫絕。此後,三墩就用了“小蓬菜”之稱。

唐代—沓磊浦

沓磊,位於雷州半島南部的徐聞縣城南7公里處,東倚樓墩嶺,南臨瓊州海峽。港灣不遠處有一小島,名黃牛望月墩。附近岸邊有清澈的泉水。東北面還有水牛潭,夏秋雨季潭邊飛流掛瀑。據史料記載,唐代這裡曾是我國著名的對外貿易口岸。

沓磊名稱的由來相傳唐代建村時,其地當時多石,因名踏磊,後開埠成商港後雅稱為沓磊。唐代的沓磊口岸,距東距海安港2公里,據1962年省文物考古隊考察,沓磊村在漢代已形成港口,古碼頭遺蹟、遺物尚存。據史料記載,三國兩晉時期交趾(越南)常反叛,討網口岸通往東南亞的航線受到嚴重阻礙,加之港口淤積等自然因素影響,到了晉代以後,番禺(廣州)港逐步取代討網港的地位,成為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

唐朝初年,合浦郡址由徐聞縣的討網村遷至廣西合浦,同時討網港址也從華豐村遷至今沓磊村,稱沓磊浦。從此,沓磊港便取代討網港的地位,成為我國對外貿易和通往海南的重要港口岸。

唐朝口岸和管理設市舶使,當時南方只有泉州和廣州兩地設市舶使,沓磊口岸為廣州市舶使所轄。至元朝,雷州設海北道、海南道管理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並在沓磊設市舶提舉司管轄雷州半島的口岸。宋代後沓磊港逐漸衰落,明代,朝廷把沓磊闢為驛站,據《海口市志》上記:“經徐聞沓磊驛,通衢京都,方便官宦使節往來,傳遞京師、省城文圖。以遞送物資、公文等,還有舟渡往徐聞沓磊驛,配備船2隻... ”。明萬曆年間湯顯祖貶謫徐聞時曾到此地遊覽,留下詩句:“沓磊風煙臘月秋,參天五指見瓊州;旌直下三千尺,海氣能高百尺樓”。

宋代—鮮為人知的遞角場

早在西漢,徐聞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唐宋後逐漸衰落。但鮮為人知的是宋代時朝廷曾在徐聞南部沿海建立一個著名的鹽場和南方的水路陸上結合的津梁——遞角場,當時遞角場的碼頭上舟船可謂是往來穿梭,水上運輸和陸路轉運曾十分繁忙。而對於遞角場這個宋代交通要道和運輸樞紐,在很多歷史文獻資料上都有所記載。

北宋狀元、樞密使陳堯叟上疏宋真宗的奏摺中記載:“瓊州(今海南島)的公用糧食是廣西南面幾州接濟,並由廣西派兵輸送,因士兵不習水性,多次出現覆船死人的情況。臣(陳堯叟)到任即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經調查後,選正對瓊州的雷州遞角場為點,令雷、化、高、太平等四州的租米輸集於場,因這四州與場接近,又有水路相通。然後叫瓊州遣蜓兵(是善操舟楫的水上民族組成)具舟自取,使給和取的都感到方便.... ....。”

遞角場作為宋代南方的一個交通要塞和朝廷著名鹽場所在地,這在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中都有所記載:北宋開寶五年廢徐聞縣和遂溪縣併入海康縣,南宋乾道七年復置徐聞縣時“仍以遞角場作縣治”。唐、宋時期徐聞縣縣治在麻鞋村(即今徐聞縣南山鎮芒海村一帶),遞角場當在附近,清代一些地圖也將遞角場標在這一帶。

明清時代—白沙古埠和海安古港

徐聞古港地圖徐聞古港地圖

白沙村,位於徐聞縣海安鎮東,距縣城15公里。從明清時期開始,白沙古埠就是“五府通商”(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欽州府和瓊州府,俗稱五府通商的口岸之一)的古商埠和漁埠,據有關史志考證,在清朝國中葉以前,已發展成為雷州東海岸的一個重要的漁港和溝通海內外的交通貿易埠頭。據清《徐聞縣誌》記載:白沙古埠因地處海口鎮對岸,海面寬闊,紅坎灣附近水勢平緩,舟蟻匯聚,商賈雲集,通過白沙埠和海安港大量輸出徐聞的沉香木土糖寮、南藥高良姜和檳榔、紅白藤等土特產,從廣州、合浦、西營、海南等地換回煤油和大米、布匹、陶瓷等物品。後來,由於海安港的日益崛起,並利用港闊水深占領了強勢地位。白沙埠的通商地位逐漸被十幾公里外的海安港取代,逐漸冷落沉寂。

海安港埠在海安鎮南,古港遺址大概在古海安千戶所城東門外,當時東門下築棧橋,建小亭,稱“輕車橋”,擬古時於此地置輕車都尉之類將官把守之意。現仍有“橋”字殘匾棄於水溝下。大水溪自北向南,於此處之海,港面平坦寬闊。東有白沙角,西南有博漲、水井角,互為犄角之勢,頗似一天造門戶。舊時潮水上漲,30噸的木帆船可抵達石蓮山下。不難想像,此處曾經檣櫓濟濟,熱鬧非凡。一有兵船,二有商船,三有漁船。由於後有軍事所城倚背而蹲,明清代的海安,已成雷州一最重要的商埠。據《粵海關志》稱:清代海安港是廣東省的七大總口之一,名曰雷廉總口。現亦有碑文可證。在古港沿岸約600米長地段,築有石防波堤,以利於船隻停泊。

海安埠是一處專營徐聞特產土糖寮為主的商埠,同時兼營糧、鹽、漁生意。每年農曆二三月是鄉富(各鄉村的糖客、布客)糖行、水客等商洽土糖交易的最活躍時期。單是糖厘一項,成為雷廉總口稅收的一項重要收入。據古《雷州府志》和《海康縣續志》記:兩廣總督張之洞曾下令撥海安糖厘充作雷陽書院的經費,這也是雷陽書院最主要的經費來源之一,而正是這項重要的經費,使得雷陽書院的辦學得以繼續下去,並沿襲成為今日的湛江師範學院。

民國初年,徐聞城及整個雷州府城糧商自廣西、安南等地運來的穀物,也在海安埠停卸,後由商會組織武裝押運。從現存的天后廟碑記可悉,來此從事商業和漁業活動的有“雷州府的博漲、海安、田頭、徐聞、遂溪、英利、麻羅蛋家、白沙、曲界、水井、北和、硇州、紀家,廣府的順德、南海、番邑,潮州府屬的海陽、揭陽、普寧、海豐等各縣、瓊州府的海口、文昌、崖縣,欽廉的欽州、北海,高州府的吳川、石城、高化,海外的澳門、南關、安南……”等地的商賈漁船(赤魚船、網船)。為維護商業、漁業活動的正常進行,清代的地方政權發布諸多的規示、條例、布告,這些檔案,都在現存碑刻中有所反映。

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

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於西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一前87年),發展於三國--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鼎盛於唐宋時期(公元618-1279年)轉變於明清時期(公元1368~1840年)。二千多年來,海上"絲綢之路"為溝通中外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促進中外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永不磨滅的光輝歷史貢獻,被世界各國人民傳為佳話。

秦漢時期是開發海上"絲綢之路"並將航向遠洋發展的時代。《漢書地理志》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黃支之南,有已不移國,漢之驛使自此還矣。"西漢朝廷派出驛使率領的船隊,沿著民間貿易開發的海上航線。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海岸和斯里蘭卡等地。公元前1世紀,中國絲綢已成為地中海世界最珍貴的衣料,其中部分衣料是從海上"絲路"到達地中海東岸的。外國的香料金銀器寶石琉璃器(玻璃)等貨物亦從海路運來中國。

從1960年起,徐聞西南沿海以大黃鄉華豐嶺為主的村莊、田野發現大量漢墓群,出土大量陶器、鋼鐵器和珠飾。1993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通過大型探方發掘,在徐聞縣五里鄉二橋、仕尾村發現大範圍的漢代生活遺址,出土大量有文字的"萬歲"瓦當,"臣固私印",繩紋乳釘紋板瓦、簡瓦和陶器,爾後出土有文字的"宜官""帝君百石""曲目"等印紋磚,由此可證此處是漢代徐聞縣所在地和徐聞港遺址。

2000年6月,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組成考察團,親臨徐聞考察調研論證,確認徐聞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湛江市委、市政府、徐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宣傳保護開發和利用,建立優秀歷史文化的區位品牌,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遺址

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一徐聞古港遺址位於徐聞縣西南五里鄉的二橋、南灣、仕尾村,距徐聞縣城十公里左右,東為粵海鐵路通道輪渡碼頭,北為那乾溪,西臨大黃鄉華豐嶺,南臨大海峙三墩。該遺址面積約一百萬平方米。丘陵地貌,港灣瀕連,有南山港三墩港(古討網港)、港頭港麻練港華豐港。那乾溪自二橋村後流出東崗洋入海,淡水供應長年不斷。氣候溫和,潮汐為"半月流東半月西"。

漢代古港生活遺址區,位於二橋、南灣村中東部至仕尾村北,呈不條狀分布,面積約五萬平方米.現存漢至清代文物遺址(漢徐聞城堡牆址、漢徐聞古港八卦航標燈座、海神上馬凳、三墩龍泉淡井、漢侯官故址、唐蓮花瓦當、宋蓮花古井、明關帝廟、南山炮台、清天后廟)出土文物有"萬歲"瓦當、乳點紋板瓦、繩紋板瓦、龜紐"臣因私印"、陶器等。

漢代墓葬區,位於二橋南灣村後東崗嶺至那乾村,主要是單室券頂墓室和土坑墓,出土"宜官""帝君百石""曲目"印文磚、各式印紋陶、陶牛、陶井和銅鼎、銅等。

三墩,峙立大海,為古討網港天然屏障,位於侯神嶺的附近海面上。三墩--海上三島連環,古稱“小蓮山”,雅號“瀛島聯壁”,是徐聞古港門戶,三島均有淡水井、古木成林、龜石成群。頭墩、二墩已成粵海鐵道輪渡碼頭西堤橋頭堡、二墩建有40米高現代導航燈塔一座。

漢徐聞城堡牆遺址,位於五里鄉二橋村西高台崖壁,臨港頭灣,落差約十餘米,全長五百多米。崖上高台自西向東傾斜,二十多萬平方米地段表層散布各種漢陶漢瓦碎片。崖壁發現明顯的泥、砂、石合築的夯土層。

八卦航標燈座位於五里鄉仕尾村北仕尾嶺高崖上,臨海灣不足10米。該座以一天然巨石雕琢而成,呈八角形,徑2米,深40厘米,八角均飾八卦玫,為典型的漢唐代導航燈座。

現況

今日的古港已非昔日面貌。現港頭港和三墩港的內港已被開墾為農田,港頭港的一截還被闢為鹽田,雙港只有“港門”地帶供船隻拋錨,印證著昔日的繁榮和輝煌。令人稱奇的是,在一些生態環境已遭破壞的今天,三墩港外港至南山村邊,還長著一片蔥蘢的紅樹林,蒼翠欲滴,這是否預示著這一帶古港將梅開二度,永葆春光呢?

不錯,現新修的粵海鐵路通道已開通,鐵路終點站的北港及輪渡碼頭就建在古港一側的南山村邊港灣中。這是一處新型的、目前中國最大的外海港口。觀游此地,可見蟠堤鎖浪,棧橋凌空曲伸;每天,車來輪往,列車若鐵龍翔渡,別有一番景致。絲路始發港的進一步開發,此地將活畫出一幅古代和現代相結合、古味和新意和諧統一的最美圖畫。

湛江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