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寶泉

彭寶泉

湖北十堰市的網友彭寶泉,2010年4月9日上午拍攝了幾張民眾上訪的照片後,被送進派出所,並在10日凌晨兩點被派出所送進當地的茅箭精神病醫院,而家屬竟被蒙在鼓裡。 被強送進精神病醫院,彭寶泉不是第一個,也不可能是最後一個。

基本信息

公安局通報案情

彭寶泉 彭寶泉

2010年4月12日下午,十堰市公安局就彭寶泉等二人拍照後被送精神病院一事進行了通報。

警方稱, 2010年4月9日8時許,110接報有20餘人採取打橫幅、喊口號等形式在市宏正酒店門前聚集,致使該酒店正常經營秩序及酒店內旅客的工作、生活受到影響,並造成該處道路交通受到影響。接警後,公安部門到場勸導疏散,由於勸導說服工作無效,民警依法將參與該事件的王某、彭某等11人帶離現場,傳喚至公安機關調查。

經警方初步調查,11人中有8人系原市五交化公司職工,另有彭某等3人非該公司職工也參與了擾亂單位秩序活動。在詢問過程中彭某妄稱:“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引進的,十堰2060個億也是我引進來的。”經進一步調查發現,彭某等二人有精神病史(彭於2006年10月20日與其妻葉某在張灣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了離婚手續,彭至今未婚),遂將二人送往東風汽車公司茅箭醫院精神科進行病情檢查。

另據了解,經精神病專科醫生診斷,彭某為偏執性精神障礙,並正在發病期,醫院決定留其觀察治療。公安機關對此案件中構成擾亂單位秩序違法行為的3名違法行為人作出了行政拘留1人、行政警告2人的處罰。

彭寶泉其人其事

彭寶泉,1963年生,系湖北鄖縣人,多年前就享受國家政策沒有到退休年齡即辦理了內退手續,現在是湖北省十堰市建行營業部的內退員工。

在2009年4月15日,拍上訪照片被關入精神病院的彭寶泉(見羊城晚報2009年4月11日報導)被放回家後,就曾對記者說過在茅箭精神病院見過被關了十多年的郭元榮,“他每天梳妝整齊,非常規矩,看上去是正常人。”彭寶泉後來在全國網友“圍觀”下,幾天后便得以出來,但他仍記掛著這位叫郭元榮的“病友”。

3日晚,彭寶泉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實際上,網上這個“賣身救父”的帖子是他和另一位熱心網友陳永剛背後操作的,“目的沒有其他,就是想救出這個與我有相同經歷的人,貼子99%是真實的,相關資料都是由家屬提供。”至於為何以“郭元榮的女兒郭寒韻名義發布,並喊出‘誰救出我爸,我做你的女人。如果你有愛人,我做你的奴隸’”,彭寶泉稱這其實是杜撰的,目的是吸引眼球,郭元榮只有一個兒子,“郭寒韻”實為“郭喊冤”諧音。

精神病院遇見郭元榮

新京報:你們第一次見郭元榮是什麼時候?

彭寶泉:是2010年4月11日,我因拍上訪照片被送進十堰市精神病院的第2天。(本報曾做報導)

新京報:你們說話了沒有?

彭寶泉:當時,我跟另一個人一起被關在一間病房裡,郭元榮主動過來打招呼。他認識跟我一起進去的人。

新京報:郭當時說了什麼?

彭寶泉:他問那個人最近怎么樣,還聊了些生活上的事,具體記不清了。他不認識我,我就在邊上聽,開始感覺很奇怪,後來覺得他言談簡潔、有邏輯,思路也清晰,像個正常人。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跟郭元榮交流?

彭寶泉:第二次見面的時候,我們就聊天了。我問他什麼原因進來的。他說他做過老師,後來被調到建設局,因為看不慣領導作風,就牽頭寫了舉報信,舉報領導受賄。後來,他就被送進精神病院,斷斷續續在裡面呆了十多年。他已經習慣了裡面的生活。我問他想不想出去,他說無所謂。他還說,你們都被關進來了,怎么救我?說話的時候,他表情淡然

新京報:郭元榮在醫院時的生活怎樣?

彭寶泉:就是每天吃藥,到處走動。他跟醫務人員比較熟。他特別講究個人衛生,雖然穿著深色病號服,但打理得整齊、乾淨。每次看到時,他頭髮一絲不亂。聽護工說,他在裡面工資照拿,住院的錢也是政府給的。

虛擬女子“賣身救父”

新京報:你們為什麼要救他?

彭寶泉:兒子10歲的時候,他就進了醫院,離婚了,沒法照顧兒子。他有個遺憾,覺得對不起兒子。這樣毀了他們兩代人。我很同情,所以想把他救出去。我也是被媒體和網友搭救出來的,覺得應該幫幫同樣遭遇的人。

新京報:你們如何“營救”的?

彭寶泉:一開始在天涯論壇和自己的部落格中發帖子,希望引起媒體和網路的注意。

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發帖的?

彭寶泉:去年七八月份。因為當時沒有跟他的家屬取得聯繫,掌握不了細節,所以,內容只是寫一個正常人被關在精神病院10多年。放在網上半年,沒反應。

新京報:後來呢?

彭寶泉:後來聯繫上了郭元榮的妹妹。了解情況後,我們做了個評估,發現一個問題:到底誰有權力送他進精神病院?竹谿縣公安局在這個事情上是有漏洞的。按照法規,必須要郭的直系親屬授權公安局,或者對郭的醫療行為,由郭本人簽字同意。本人沒有能力的,也必須要有親屬的書面同意。竹谿縣公安局沒有做到。為證實這個,我問他妹妹,誰送郭去精神病院的,她回答說是公安局。我們還聯繫了護工,他們也說郭因為舉報被送醫院。這讓我們的營救活動有了法律依據,我們感到這是一次正義的行動。

新京報:後來計畫又改變了?

彭寶泉:要救他,就要引起媒體和網路的關注。我們曾經找過媒體,那時候他們覺得沒有新聞點,沒有關注,單憑我們無法救出來。我們了解了郭元榮家屬情況後,虛擬了一個女兒“郭寒韻”,這是“郭喊冤”的諧音。他妹妹是老師,兒子現在24歲。我們把這些情況組合到“郭寒韻”的身上,寫上年輕貌美,是為了增加關注度,符合大眾審美需求。

新京報:然後還有了以身相許?

彭寶泉:教師出身,有文化,卻要以身相許,這是對現實的一種諷刺,是一種下跪式的反抗。假想她上訪不行、打官司也不行,所以只能賣身求助。這種虛擬,實際上是根據現在社會上的一些現實情況和我們親身經歷來的。

我們認為這是正義的

新京報:這樣帖子就引發了關注。

彭寶泉:帖子被一個知名網友發現,他過來問我們怎么回事,我們就把情況告訴了他,他又告訴了一些媒體。

新京報:當時其他人知道“郭寒韻”是虛擬的嗎?

彭寶泉:跟那個知名網友說了,其他的都不知道。這個策劃沒跟任何人透露,想追求突然性和轟動性。

新京報:可是報紙都是奔著“賣身救父”這個才進行報導的。

彭寶泉:是的,當時還有記者擔心,別人會為了他女兒來報導這個事。

新京報:媒體起初怎么介入此事的?

彭寶泉:大多是電話採訪,也有記者1月3日到了現場,我們提供了一些幫助,比如相關材料,記者想去的地方我們就帶過去。

新京報:後來人被放了?

彭寶泉:家屬曾多次找醫院要人,醫院讓他們找公安局,跟我當時的情況一模一樣。後來,醫院迫於壓力放了人,今天(1月4日)早上8點之前出來的。可能有人給家屬做了工作,他們現在不願意接受採訪。

新京報:有人認為你們用這種方法救人屬於欺騙和散布謠言。

彭寶泉:我們認為這是正義的,從道德和法律層面都沒問題。如果正常手段有用,我們也不會走這一步。我們虛擬一個人是文學創作的過程,是創造和現實的結合,這種方法說出事實,並沒有傷害到任何人。

新京報:今後還會用這種方法救人嗎?

彭寶泉:開始時,我們沒有創新,用以前老辦法發帖反映情況,沒有人關注。吸取經驗後,我們明白需要不斷創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