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船形壺

彩陶船形壺

彩陶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是一種器表上繪有黑色、紅褐色或棕黃色裝飾花紋經燒制而成的陶器,也是新石器時代最為精美的陶製品之一,我國原始陶器的裝飾藝術即始於彩陶。

基本信息

彩陶船形壺

彩陶船形壺

【名稱】:彩陶船形壺
【類別】:陶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仰韶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出土,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簡介】:
盛水器,高15.6厘米,長24.8厘米。
設計以船為形,腹兩面以褐黑色彩繪出網紋,似反映當時人們駕船撒網捕魚的生活,是半坡類型彩陶中的藝術珍品。

【相關資料】:

仰韶文化屬於中原地區新石期時代的中、晚期,時間約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仰韶文化的陶器基本上是人工手制的,但是當時已經有了初級形式的陶輪。
彩陶的出現和創新是仰韶文化的一項卓越成就。我們今天所見的惟妙惟肖、內容豐富的圖案大多是先人工匠在陶器未燒之前手繪上的,燒成後的彩紋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脫落。彩繪基本以黑色為主,兼用紅色,也有雙色交繪的。據有關光譜科學分析結果表明,彩陶上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種含鐵很高的紅土;而赭紅彩料就是赭石。這些彩陶紋飾主要是以花卉和幾何圖形為主,也有少數的動物紋飾。而這類紋飾大多數繪製在缽、碗和罐類的口部、腹部,敞口的盆、缽等也有畫在器物內底中的。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