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扎

彩扎

彩扎是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也是綜合性的手工藝術品。早在我國唐代,彩扎藝術已開始盛行,匠人們用竹備篾子作骨架,通過藝人巧妙的構思和嫻熟的技藝,可以扎製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和廣為流傳的戲曲故事。

簡介

彩扎彩扎
福建省彩扎,已有千餘年歷史,俗稱“糊紙”或“紙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以彩綢扎制,故稱彩扎)。彩扎是以竹篾或鐵絲為骨架,用彩紙或彩帛糊裱而成的民間造型美術品

起源

彩扎的緣起與發展都同鄉風民俗息息相關。福建沿海市鎮的形成,刺激手工業、商業的繁榮,封建迷信陋俗也伴隨而來。為圖吉利,不論建房、開市,商賈富紳必糊扎“鰲山”以期納福迎祥。鰲山上有樓台亭閣、花草樹木、人物和禽獸等,往往選用某些故事情節,以寓吉祥如意。為敬神送鬼、“超渡”亡靈,民俗也要扎制冥屋,設定人物、用具、冥錢等等,以祈冥福,而驅邪鎮惡。農曆七月“鬼節”,閩南“普渡”之風甚盛,家家戶戶興辦彩扎。內容有台面戲劇:“大戲”有人物十餘人一場,小戲則三五人一場。婚喜則扎“天仙送子”,喪事則扎“靈厝”藥師;鄉間廟會則為小孩扎制小型的、傳統的人物和動物。元宵、中秋時節,則扎制花燈,以競相媲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彩紮成為一種工藝美術品。除傳統題材外,創作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彩扎工藝成為人們喜愛的旅遊紀念品。

特點

彩扎彩扎

彩扎人物與北京“絹人”、廣東“紗燈”同屬美術人形一類,取材很廣,但以戲曲人物為多,有雙像和群像,高大者可達2米,小巧者不足5寸。

彩扎人物表現力豐富,藝人能應景即興隨意扎制民俗玩藝。內容由顧客任意點出,規格依需要而定。一般造型簡括,形體洗鍊,手勢現實,整組人物多以青、白、紅、黑等色表現人物性格,動物則較為誇張,裝飾味濃,詼諧成趣。

彩扎工藝有“站活”和“坐活”兩種:“站活”,因製作大型作品,要站著製作,如“鰲山”、“靈厝”、“牌樓”等。“坐活”,為坐著扎制精緻小品,如人物、飛禽走獸等。現在的彩扎大都屬於“坐活”。

製作工序:先扎制骨架,後堆糊裱紙,再裝配手腳、頭面,依情節、人物身份、服飾和動態,剪貼沾粘綢布,“穿”上衣服,摺疊衣紋,加上飾品和道具等。以上各種工序,彩扎藝匠多有專業分工,不少藝人是一專多能。彩扎材料主要是紙張、綢布、鐵絲、竹篾、漿糊、泥土和顏料,工具是剪刀、小刀、畫筆等。

分布

彩扎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一帶的福州、泉州、廈門、漳州、惠安、莆田、漳浦等地,以泉州、廈門兩地為代表,各地的彩扎也各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長。

分類

泉州彩扎

清代,泉州已有專業紙紮店。同治年間(1862~1874年)開設的“錦茂”紙紮店最古老,傳有四代,民國18年(1929年)後改“金傳臚”。當時,還有陳其壽的“玉版成”,張春波的“棉成”,陳霖司的“泉興”,蔡細只的“新楮宗”,蔡烏納的“建興”等。民國期間,尚有林存忠的“工藝糊紙店”,蘇榮來的“金奇然”,楊興司等人的“仿真成”等糊紙店。泉州紙紮有戲劇故事、花鳥盆景等,製作精緻,作為民俗喜慶禮品在泮宮口的“物華泰”經銷,頗受歡迎。還有花巷口的洋貨店“南華泰”,因有利可圖也經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糊紙業一改過去為迷信服務的傳統,轉而為宣傳教育和文藝創作。1952年,泉州紙紮藝人陳天恩等扎塑十多台反映舊社會婚姻制度情況的彩扎,參加晉江的婚姻法展覽會。1953年,陳天恩受地、市文化部門的委託,邀集晉江、南安、惠安三縣10多位糊紙藝人,在開元寺內扎制大型“鰲山”,參加晉江地區工藝美術展覽會。同年,陳天恩創作“水漫金山”、“牛郎織女”、“武松打虎”、“大鬧天宮”等作品,參加華東地區展覽會,獲得好評。1954年,泉州有糊紙藝人7戶18人,其中3人參加泉州美術工場。此時彩扎不僅題材內容新,而且工藝也有所改革,將半面人頭,改為整顆頭的彩扎人物,改漿糊貼上為樹脂貼上,克服易脫落、易蟲蛀的缺點。頭麵塑造都按情節需要,改變過去一頭多用的傳統。彩紮成為具有特色的民間美術品而受中國美協的重視和訂貨。1957年,北京朝花出版社輯錄陳天恩、陳滄浪、盧金釵的作品,編輯出版了《泉州戲曲彩扎人物》畫片。

泉州彩扎屬於“南派”,善於扎制塑造戲曲中的婦女形象,比例得當,解剖準確,儀態優美,形象逼真。

創始人:陳天恩

陳天恩是泉州彩扎技藝著名的老藝人,16歲從父學藝,除吸收傳統技藝外,很注意觀察戲劇人物形象的動態和服式配置、色彩處理。他的作品能根據人物性格設計動態、表達感情,故而生動活潑。其代表作有《觀音》、《牛郎織女》、《水漫金山》、《陳三五娘》、《霸王別姬》、《西廂記》、《紅樓夢》、《三岔口》、《武松打虎》等。作品行銷東南亞等地。1978年,他創作《蝶戀花》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被評為優秀作品。1979年4月,陳天恩被省二輕廳評定為彩扎工藝美術師。此外,泉州彩扎藝人還有盧金釵、陳滄浪等,他們的作品也各有所長。

廈門彩扎

廈門彩扎原是製作粗陋的民俗迷信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藝人們對紙紮進行革新,把民間傳統和現代藝術結合起來,改紙質為綢質,注意刻劃人物的表情、姿態和性格,廈門彩扎工藝向藝術彩扎發展,成為新的工藝美術品種。

廈門彩扎屬於“北派”,多以京劇為藍本,擅長戲劇武打人物。彩扎藝人柯石頭(1902~1974年)是北派代表,其祖父柯青、父柯棟均從事彩扎業,並總結有彩扎的歌訣。柯棟是廈門糊紙業“三把半剪刀”之一把,柯石頭為半把。因柯氏居住溪岸,故名“溪岸派”,柯石頭自小喜愛打拳弄棒,也酷愛描摹戲劇武打人物,常深入劇團觀摩,研究劇中人物形象、性格和思想活動等。其作品多取京劇武打短扎的造型。他曾以武松為題材,創作了《武松打店》、《獅子樓》、《快活林》、《景陽崗》等作品,能把武松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思想動態表現出來。其名作還有《單刀會》、《群英會》、《獨木關》、《楊門女將》、《三岔口》、《戰宛城》等,柯石頭的創作基本傾向於現實主義。

柯石頭藝徒高一池、張開炳,在彩扎工藝上也取得成就。1979年4月,張開炳被省二輕廳評為工藝美術師。他的作品《懷念台灣同胞》,塑造了三個體態優美、蘊蓄著盼望祖國統一願望的高山族同胞形象,參加1978年全國工藝美術展覽。

近幾年來,廈門彩扎新作日益增多,作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漳州彩扎

明初,漳州有於立春前用紙紮“春牛”遊街之舉,謂之“迎春牛”,以祈豐年。清代,漳州紙紮藝人一二百人,有“鳳霞派”、“蜈蚣山派”、“岳頂派”、“長太派”、“福盛派”之分。由於流派的產生,帶來技藝上的競爭,促進民間紙紮藝術的發展。草花街、東門岳頂、南門南市頭有十幾家糊紙草花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漳州玩具廠紙藝工場。藝人們互相學習,共同研究,利用傳統形式製作新的內容。

漳州彩扎地方特色很濃,做工繁而不復,細緻入微。婚、喪、喜、慶都有扎制,平時還有扎制玩具、戲曲人物。製作過程中藝人有所分工,有的擅長“包堆”、“剪貼”、“裝潢”;有的擅長“扎骨”。遇有業務,兩類藝人相邀合作,前者謂之“幫頂”,後者謂之為“幫腳”。

肖元龍(1902~1982年)是漳州較著名的彩扎藝人,其作品《刮骨弈棋》、《木蘭從軍》受到好評。其彩扎人物裝置發條,能簡單摹仿紡紗、織布等動作,有其獨到之處。

手工彩扎慘澹經營瀕臨失傳

儘管這個門面其貌不揚,但過去,“河南”的老街坊大多知道這裡有個會扎“獅頭”的關伯。而如今,老屋裡只剩下老伯收的徒弟紅姨還在守著彩扎這門古老的手藝。
純手工彩扎,目前在廣州已少有人能做,能夠長年堅持不輟做花燈的,可能只余紅姨一個人了。在近日的普查中,海珠區文化局跟南華西街道一起找到了紅姨,希望可以將這份傳統手藝申請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它能夠得以延續下去。
10平米小屋堆滿宮燈醒獅
從同福西路255號望進去,昏暗狹長的通道只能容一個人走過,裡面就是彩扎藝人陸燕紅———紅姨的扎作作坊了。說是作坊,其實就是一間約10平方米的小房間,裡面是各式各樣的彩扎作品。
紅姨從角落裡拖出一個蒙著塑膠布的大傢伙,撤去鋪蓋,一隻色彩斑斕的彩扎獅頭就活生生跳到了記者眼前。兩隻大眼睛炯炯有神,綠鼻尖角,鼻子附近還有兩個網球大小的絨球,能隨表演者的動作而擺動。“這是小獅頭,大的有紅獅頭,放在閣樓上面。”紅姨指著閣樓的角落告訴記者。
師承廣州最老彩扎藝人
除了獅頭,各色宮燈也十分搶眼,這些都是紅姨閒時慢慢做的。紅姨的師傅,是有著廣州最老彩扎藝人之稱的關根老人。
從小,紅姨就經常看關根扎作。從關根的爺爺起,關家就從事醒獅、花燈扎作。關根也自小就跟父親學習彩扎。曾經,“柏記”醒獅扎作店,在廣州甚至海外都頗有名氣。關根老人從事彩扎一輩子,雖然他的子女也大都略識扎作技藝,卻沒有一個人繼承家族的這門手藝。反倒是經常在身邊打下手的陸燕紅,最後成了彩扎老人的“入室弟子”。後來,關根老人隨子女移居海外,一直到2004年去世,“柏記”醒獅扎作店就傳給了紅姨。
老廣州依然情牽傳統彩燈
南華西燈會對紅姨來說,是十分美好的回憶。過去,南華西街一年一度的燈會在廣州十分出名,燈會上掛的彩扎燈籠有不少出自紅姨之手,“現在燈會早取消了。”紅姨不無感慨地說。
“幫襯”她店鋪的大都是老街坊,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很多人還是願意中秋買盞手扎燈籠給孫子玩。”紅姨說,一位已經90多歲的老人家,從10年前開始就每年中秋跟紅姨買彩扎燈,“前幾年,他有3個孫子,買了3盞一模一樣的八角宮燈;大前年,他添了一個孫子,就買4盞;去年,他添了一個曾孫,乾脆抱著曾孫過來挑。”
因為彩扎工藝的獨特,還吸引了一位痴心人騎腳踏車過來尋訪。紅姨回憶說,曾經有位客人看到電視裡的街道,知道“同福西路上有這家店”,就自己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從天河跑到同福西路,挨家挨戶地找,最後終於在街坊們的指引下找到紅姨。
工藝複雜嚇退“熱心徒弟”
繼承了師傅關根的手藝後,紅姨幾乎“有空就會做”。紅姨說,她既不會打麻將,又不捨得去飲茶,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彩扎。記者看到紅姨做的“迎奧運福娃直升飛機”。“沒人訂的,我自己做來玩的。”紅姨開心地笑道。
獨自守著這項手藝,紅姨為何不找個傳人呢?說到這個問題,紅姨很無奈。她告訴記者,她非常希望有人來學習這門手工藝,“任何人想來學都可以,我不收學費。”但繁瑣的工藝、微薄的收入讓“後生仔”們都望而卻步。
“獅頭上用的毛都要是兔毛和馬尾毛,都要自己買來後編織好才能安在上面。”紅姨告訴記者,彩扎作品從開始到成型要經過7個程式。從削竹篾,開尺寸,扎竹架,蒙紗紙,畫圖案,噴顏色,到掃金油,7個基本步驟一個都不能馬虎。而製作獅頭則更加複雜,還需要粘毛須和插花戴紅等程式。僅蒙紗紙一項,就要蒙上6層,由於工藝複雜,即使僅有兩個拳頭大的“迷你”獅頭也得做上一個星期才能完工。

文化價值

彩扎是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屬於綜合性的手工藝術品。它匯集了扎制、糊裱等工藝,綜合了繪畫、剪紙和雕塑等裝飾藝術手法,藝術地再現了人世間的花鳥蟲魚、人間百態,甚至於天堂地獄的諸路神怪,可謂是一部民間風俗文化的小百科全書。民間彩扎產生於農耕文明時代,在千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各種民俗世象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春節期間上演的竹馬戲、劃旱船,元宵節張掛或提耍的花燈,清明節前後放飛的風箏,孩子們玩耍的肖形玩具,為老人祝壽用的“壽星”和“麻姑”,以及祭奠亡靈用的各類神佛造像、冥府陰宅彩扎作品,廣泛套用於民間習俗中的娛樂、慶賞和祭祀等活動中。通過這些活動,人們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寄託祝願和哀思,還可以從視覺上得到藝術的享受。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封建迷信與某些陳規陋俗的破除,民間彩扎在娛樂和審美的功能上大大地增強了,成為大眾更加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藝術之一。

民間彩扎所涵蓋的品類極為廣泛,最典型的品種是花燈、風箏和紙紮。花燈是我國特有的節令工藝品,元宵節期間,舉國上下張燈結彩,人們或提燈遊走嬉戲,或相約於燈市賞燈猜謎,全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之中。然而花燈起於何時,並未見到詳明的史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隋唐以來,元宵節觀燈猜謎逐漸相沿成習,並一直持續到今天。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如今的花燈品類異常豐富,常見的有南京夫子廟的肖形燈、浙江硤石的針刺燈、雲南麗水的竹馬燈、北京的宮燈和走馬燈等。在各類花燈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推肖形燈。顧名思義,肖形燈就是仿真造型的花燈,如獅子燈、兔子燈、金魚燈、花籃燈、蓮花燈,這些花燈造型生動活潑,色彩艷麗。有些甚至安裝了活動的機關,讓人們在獲得視覺享受的同時,也平添了許多輕鬆幽默的樂趣。

風箏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俗工藝品,既屬於民間彩扎的範圍,也是一種廣為流行的民間玩具。“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就是這種老少皆宜的民間扎制玩具。有圖可考的風箏,最早見於宋代,如李嵩的《貨郎圖》中就畫了至少三種圖式。明清以來,關於風箏的文人筆記日漸豐繁,可見風箏在此期間的發展逐漸步入繁榮的時期。風箏的種類豐富,按結構可分為以下幾類:硬翅、軟翅、拍子、長串、拆裝和簡易六種。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許多著名的風箏產區,如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和江蘇南通等。我國傳統的風箏多用竹子做骨架,以紙布糊裱。竹材輕便,彈性好,利於放飛;紙布不僅輕盈,而且宜於彩繪。當代風箏在材料和工藝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如鋁合金、碳素纖維管和玻璃纖維桿的套用,使傳統風箏在抗風力和耐用性能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紙紮也叫紙活、燒活,是用竹、木、藤條或高粱稈等材料紮成骨架,糊上布或紙再施加彩繪完成的一種工藝品,主要用於民間祭祀活動。我國古代有用活人活馬殉葬的陋俗,隨著人們思想的覺醒,後用竹木、泥陶、金石等材料做成人物形狀用於喪葬。這種喪葬觀念的轉變,致使我國民間美術領域誕生了一項新品類———民間紙紮。紙紮應是古老喪葬習俗的傳承遺存。我國的紙紮工藝非常發達,品種也非常複雜。在廣大民間,喪葬儀式的豐簡直接關係到家族的榮耀和對外影響。又因受傳統孝道的影響,所以從貧民到貴戚都無一例外地大辦喪事。這種現象有力地刺激了紙紮業的創作生產,並促進了紙紮工藝技術的提高。按照表現題材,紙紮可分為鬼神、人物、車馬箱籠、樓庫、動物和器物六種,其中以人物和鬼神類成就最高。人物中一類是較為常見的“金童玉女”,另一類則是配套的戲出人物。紙紮戲出在全國都有分布,尤以山東曹縣和福建莆田最為豐富,藝術成就也最高。這些戲出如《三娘教子》、《目蓮救母》、《西遊記》和《桃園三結義》等,其紙紮人物惟妙惟肖、生動傳神,是不可多得的民間工藝珍品。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紙活所能表現的內容隨現代生活用品的豐富而日漸增多,無論是電視機、電腦還是電冰櫃,一切物質世界的消費品似乎都可以成為紙活兒表現的題材。然而,傳統喪葬習俗中具有封建迷信和鋪張浪費傾向的都應該摒棄,而作為傳統民間藝術重要組成部分的扎制技藝和塑繪技法,則有進一步保護的必要。

民間彩扎是一種對製作工藝要求很高的民間藝術,所以自古以來這門技術都掌握在家庭傳承的少數專業人士手中,外人若想學藝非常困難。即使有幸掌握了這門絕技,可是面對高投入、低產出,以及大眾對彩扎這門民間工藝的誤解與不解時,也只能轉做他行。然而,對於現代社會而言,民間彩扎的這些缺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許可以轉化為繼續發展的優勢:傳統用料的竹木、紙布,將是工業時代的人們最為喜愛的自然材料;純手工的製作,飽含民間藝人的情感和藝術創造;各種器物、人物造型的扎製作品,呈獻給人們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和審美的愉悅,更承繼和傳播了我們的民俗文化。所以在當下,素享盛譽的民間彩扎藝術理應得到保護,以期在將來可以繼續為我們提供文化審美的享受。

第二批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