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蒼水祠

張蒼水祠

張蒼水祠位於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建築面積二百五十平方米,粉牆青瓦,為清代的江南民居風格。祠後為張蒼水墓。抗清民族英雄張蒼水之所以被葬在西湖[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湖畔還有一段動人的真實故事,其墓碑上的“王先生墓”也是有淵源的。

基本信息

祠堂簡介

張蒼水祠張蒼水祠
張蒼水祠位於章太炎紀念館與太子灣公園之間,建築面積250平方米,1992年對外開放。祠墓合一,莊重古樸,周圍松柏環翠,小橋池水,兼擅名人紀念地和園林之勝。
張蒼水先生祠由碑、像、匾、畫、楹聯組成,具有強烈的時代氛圍和藝術感染力。祠內有碑十方,分別刻有張蒼水先生的事跡、詩文、後人的銘文等,八幅壁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張蒼水憂國愛民的一生,當代書法名家沙孟海、啟功等撰寫的匾額為祠堂憑添肅穆與莊嚴。祠堂正廳塑有張蒼水像,高三米。四周牆上的八幅壁畫,描繪了張蒼水悲壯一生。
張蒼水墓位於祠堂南面約100米處,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張蒼水(1620-1664),名煌言,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愛國詩人。南明弘光元年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奉魯王監國,官至兵部尚書,據守浙江沿海。後與鄭成功合兵進攻南京。他率眾堅持抗清達十九年,清康熙三年(1664)兵敗,不久被判徒出賣,被害於杭州弼教坊。後人將岳飛、于謙、張蒼水並稱為“西湖三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