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帶

引帶

引帶就是傳動帶,是將原動機的電機或發動機鏇轉產生的動力,通過帶輪由膠帶傳導到機械設備上,故又稱之為動力帶。

簡介

引帶就是傳動帶

傳動帶是將原動機的電機發動機鏇轉產生的動力,通過帶輪由膠帶傳導到機械設備上,故又稱之為動力帶。它是機

電設備的核心聯結部件,種類異常繁多,用途極為廣泛。從大到幾千千瓦的巨型電機,小到不足一個千瓦的微型電機,甚至包括家電電腦機器人等精密機械在內都離不開傳動帶。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自由變速,遠近傳動,結構簡單,更換方便。所以,從原始機械到現代自動設備都有傳動帶的身影,產品歷經多次演變,技術日臻成熟。

動力傳導有鏈條、齒輪、耦聯(聯軸)等多種多樣形式。然而,從經濟性和成本角度來考慮,迄今為止,莫過於彈性體的膠帶。因此,世界上現在許多傳動方式大多仍以膠帶傳動為主,而且其發展仍在不斷擴大。

來源

傳動帶最初是由皮革製造的,19世紀中葉為橡膠所取代。20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由NR、SBR轉向CR、PUR。進入80年代,又進一步擴大到採用CSM和HNBR。膠帶的形狀也從乎板型擴大到角型、圓型、齒型,使用從單根傳動發展到成組並聯,從而形成今日的傳動帶系列群體。

發展現狀

傳動帶有傳遞和變速兩種功能,分為摩擦傳動和嚙合傳動兩大類別。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傳動帶生產廠在結構形狀上已形成V帶、平帶、齒帶和圓帶四大體系,包括尺寸規格在內已逾千種。特別是齒帶,最近十幾年來,隨著精密機械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作為橡膠工業的高新技術產品,在世界各地發展十分迅猛,產量急劇擴大。

1.1 平板帶

平板帶是傳動帶最老的一個品種,約有100餘年的歷史,但直至20世紀中葉,仍占據傳動帶中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它以結構簡單、傳動方便、不受距離限制、容易調節更換等特點,在各種工農業機械中得到普遍採用。平板頻寬度一

(圖)引帶引帶

般由16-600mm,長度最大可達100~200m,層數最多為6一帶中最常見的為帆布帶,分為包層式、疊層式和疊包式三種。疊層帶為包層帶(又稱圓邊帶)的改進產品,具有帶體柔軟,富有彈性,耐屈性好等優點,適於在小帶輪和20m/s以上的快速傳動裝置上使用。而疊包帶介於兩者之間,用於邊部易受磨損的傳動。由於平板帶的傳動效率低(一般為85%左右),且占據面積較大,因此,從20世紀6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產量逐年下降。目前在已開發國家,除部分農業機械和輕紡機械尚少量使用之外,已處於被淘汰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這一時期,以化纖帆布和帘布為芯體而製成的無接頭和熱接頭環形帶,則在全球獲得了長足發展。它以強度大、噪聲低、傳動平穩、運輸圓滑、耐屈撓、壽命長和無需接頭等為特點,使用領域不斷擴大,並在微型傳動帶中形成主流。

近年來,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這種微型帶尤其在電腦周邊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以及省力化設備等方面普遍使用。例如,自動檢票機、自動售票機、貨幣兌換機、發券機、取款機、銀行結算機、自動檢驗機、複印機、醫療器械、自動包裝機、魚群探測器等等,美日歐等國家每年都以雙位數增長。

這種高性能的無接頭平板帶,現已發展到有聚氨酯帶、聚氨酯芯體帶和橡膠帆布芯體帶三種類型。在橡膠微型帶中,除化纖帆布外,還有使用尼龍膜片、芳綸簾線、玻璃纖維簾線為芯體以及表面橡膠覆以鉻皮的特種產品。它們同傳統的帆布平板帶有著本質的不同,規格要求非常精密,附加價值很高,世界各大膠帶生產廠家競相發展,已成為橡膠工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目前,德國的金珂林、瑞士的哈巴基、雷達,以及日本的新田等公司,都是這一領域的知名大企業,並把以聚氨酯為主的高檔和特種微型帶作為其全力開發的主導產品。

1.2 三角帶

三角帶又稱V型帶,是傳動帶中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用途最廣的一種產品。自從1917年首次由美國製成汽車風扇帶,20年代初開始推廣用於工農機械之後,半個多世紀以來久盛不衰,發展十分迅速,現已成為傳動帶的主流。在世界各國傳動帶中,從橡膠用量來看,三角帶現已占到65%上,齒型帶為25%,平板帶則已退減到10%以下。目前,三角帶已成為世界各種機械裝置動力傳動和變速的主要器材,在當今農機、工具機、汽車、船舶、辦公設備等廣泛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按照斷面尺寸,三角帶可分為產業機械用的Y、O、A、B、C、D、E七種工業型號和汽車、拖拉機等用的各類風扇帶,總計兩大類別。Y、O型為最小的V型帶,主要用於打字機、切書機等辦公設備、家電製品(洗衣機、榨汁器、吸塵器)。一般產業機械,隨著馬力的增大,順序使用A、B、C、D、E等V型帶,其中D、E型為重型帶,用於船舶、電力等大型機械。至於風扇帶,除了汽車、拖拉機之外,還大量用在水泵、空調等方面。在已開發國家,三角帶與風扇帶的生

(圖)引帶引帶

產比率已達到2:1-3:2的程度,風扇帶呈現明顯上升的勢頭。

三角帶一般都是指包布式V型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為提高傳動帶的耐久性,又出現了切邊式V型帶。這種切邊V型帶,由於膠帶結構側面沒有包布,帶體十分柔軟,耐屈撓疲勞性能非常好,因而得到迅速發展。進入80年代,為解決三角帶多根成組傳動時因產生不一樣長而帶來的傳動效率和使用壽命下降等問題,又興起了多根三角帶用平板帶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帶。習慣稱之為聯組三角帶的V型平板帶,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因而又開始出現V型平板帶取代包布式和切邊式三角帶的現象。這種三角帶與平板帶結合的膠帶,雖然對帶輪溝槽有特殊的要求,然而由於帶體很薄,與帶輪的接觸面積大,彎曲性好,帶輪縮小,可使傳動裝置進一步小型化、節能化,在世界已開發國家的生產量急劇增長。

近些年來,為適應各種傳動裝置的特殊需要,除普通標準型的三角帶之外,還出現了數量眾多、形狀各異的特種三角帶,它們主要有:

(1)窄型和寬型三角帶

普通三角帶的寬高比為1:1.5~1.6,而窄型和寬型的三角帶分別為1:1.2和1:2。窄型V帶的結構尺寸比普通V帶可以減少約50%,能節省大量原材料,同時強力均勻,有效接觸面積大,彎曲應力小,可大大延長使用壽命。窄型v帶的傳動效率可達90%一97%,極限速度達40-50m/s,傳動能力提高0.5~1.5倍,最適於短距離、小帶輪於變速傳動,故又稱之為變速帶。其特點是在帶的上下表面,大多製成單面或雙面的弧形或齒形狀態,使之易於調速,主要用在低速的圓錐式和圓盤式無級變速器方面。

(2)小角和大角三角帶

它同普通三角帶的主要區別是,夾角40改為30和60左右。小角V帶能使接觸面減小,降低所需張力,可延長使用壽命,適於設備的小張力傳動。大角V帶為上半部呈矩形,下半部呈倒梯形的六角帶,能使摩擦損失減小,承載能力增大,帶體柔軟,適於輕小型設備的高速傳動。

(3)活絡和沖孑L三角帶

活絡帶由多個小段以金屬螺釘連結而成。沖孔帶在帶體縱向沖有許多等距的透孔用以連線接頭。這種V帶都是可以接頭的三角帶,可根據需要長度隨意自由接頭定長。它彌補了普通三角帶無接頭,只能按規定長度使用的限制。另外一個好處是,在使用中,當三角帶體出現局部損壞後,可更換損壞部位繼續使用,同時,它還有可簡單自由調節長度大小的優點。但因強度較低,只能用於低速傳動,又由於存在精確度低、傳動效率差等問題,近些年來使用日趨減少。

此外,對指定用於汽車、拖拉機等各種內燃機驅動風扇而用的三角帶,人們專門稱之為風扇帶。它的特點是以單根使用為主,帶輪很小,傳距很短,速度與功率常變,是屬於接觸溫度較高、在苛刻環境條件下使用的一種V帶。風扇帶也常用在發電機、壓縮機、動力泵等方面。風扇帶由於其性能要求與普通三角帶完全不同,在工業上單獨分類統計。近些年來,世界風扇帶的發展十分迅速,數量已占到三角帶總量的三分之一。

風扇帶分為普通和窄型兩種,細分為包布式平底V帶、圓齒V帶、切邊式平底V帶和波浪V帶等多種類型。風扇帶的結構一般比普通三角帶要複雜,見附圖,除強力層、伸張層、壓縮層和包布層之外,又增加了緩衝層和支撐層。

現在使用最多的是切邊式波浪V帶,生熱低、散熱快、摩擦大、噪聲小、強度好、效率高,行駛里程可達18~20萬公里,比一般風扇帶高出約一倍。近年來,隨著汽車發動機效率的提高和鏇轉式發動機的出現,以及液壓轉向裝置和冷風裝置的增多,對風扇帶的要求日益嚴酷,不僅帶輪小型化,而且採用雙向兩面驅動的方式越來越多,因此,橡膠和芯體材料也隨之產生了重大舀 I~,IIit 普通三角帶、V型平板帶與風扇帶比較1-上膠布層:2-下膠布層;3-橡膠伸張層:4-橡膠壓縮層:5-線繩強力層;6-橡膠緩衝層:7-~tgrg

1.3 圓形帶

圓形帶為斷面呈圓形的傳動帶,它可以自由彎曲驅動。這種帶多為聚氨酯製造的,通常沒有芯體,結構最為簡單,使用方便。圓形帶為膠帶傳動開闢了新的途徑,世界各國在小型工具機、縫紉機、精密機械等方面需用量急劇增長,今後潛力很大。

1.4 齒型帶

齒型帶亦稱同步帶,分為單面齒帶和雙面齒帶兩種類型。前者主要用於單軸傳動,後者為多軸或反向傳動,系從1980年以來世界新出現的又一種高效傳動帶。齒型帶根據齒的形狀又分為梯形和圓弧形兩種,以圓弧形齒的同步帶所承受的扭矩為最大。從所用材料上,齒型帶可區分為橡膠型和聚氨酯型兩大類,而前者又有普通橡膠(通常為氯丁橡膠)和特種橡膠(多為飽和丁腈橡膠)之分。它們的結構是由鋼簾線或玻璃纖維組成的強力層和以橡膠及尼龍布形成的外包橡膠層或聚氨酯膠層構成。

齒型帶包括多楔帶,近20年來在工業已開發國家發展極為迅猛,正在不斷地侵蝕傳統的金屬齒輪、鏈條以及橡膠方面的平板帶和三角帶市場。目前,除已大量用於汽車及傳統產業之外,並進一步擴大到OA機器(辦公設備)、機器人等各種精密機械的傳動。由於膠帶內側帶有彈性體的齒牙,能實現無滑動的同步傳動,而且具有比鏈條輕、噪音小的特點,現今歐洲80%以上的轎車、美國40%的轎車都已裝用了這種齒型帶。我國2000年生產汽車200萬輛,齒型帶需要700萬條以上。最近出現的圓齒帶較之方齒帶,更進一步增大了傳動力和肅靜性,作為新一代的環保帶,其使用範圍更趨廣泛。現在,已開始成為對同步傳動、噪音要求極為嚴格的家用和工業用縫紉機、打字機、複印機的使用對象。

技術展望

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傳動帶的技術發展歷經了以下幾個階段:

其一,從傳動帶用的材料來看,橡膠己由天然橡膠發展到合成橡膠,進一步又擴大到特種合成橡膠CSM、HNBR:骨架

(圖)引帶引帶

材料由棉纖維擴大到人造絲、聚酯、尼龍、玻璃纖維、鋼絲以及芳綸等,詳見表2。品。為提高V型帶的耐久性,從60年代開始,出現了切割式三角帶,它的側面沒有包布,耐彎曲疲勞性非常好,已取代了大部分包布式三角帶。

另一方面,進入80年代之後,平板帶與V型帶結合的V型平板帶得到快速發展,由於其性能優異,產量急劇增大,現已部分取代了切割式V帶。緊接著,在美日等國又出現了楔形V帶。因為這種帶的厚度薄,與帶輪的接觸面積大,彎曲性能好,可以在小的帶輪上使用,因而為傳動裝置的小型化、節能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再有,利用傳動帶背面也可驅動的原理,例如,在汽車風扇、交流電機、動力操縱系統、空調等,採用一根傳動帶一次驅動的所謂"蛇行傳動"方式,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使用範圍日趨擴大。這種多面、多向、多機傳動的代表性產品有,六角帶和圓形帶。

傳動帶中的最新一類產品是齒型帶,又稱同步帶。它集齒輪、鏈條、帶傳動裝置的優點為一體,具有傳動效率高、傳動比準確、噪聲小、節能、維修方便等特點。它的傳動原理雖早在1900年即有若干專利出現,然而直到半個世紀之後才開始工業化,80年代起終於成為精密機械的主導傳動產品。特別是用飽和丁腈橡膠和聚氨酯彈性體製造的高精度微型帶,已經進入了高新技術領域。齒型帶與傳統傳動帶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同步、靜音。因此,它是當今最受推崇的環保型產品。近年來,齒型帶的齒牙由方齒改為圓齒之後,更進一步增大了傳動力,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由於各種不同機械要求的特性不同,以及各種傳動帶的價格高低相差懸殊,今後傳動帶將朝著結構、材料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用途和品種規格也日趨多樣化。傳動帶中V型帶、齒型帶、平板帶的構成比例,大體將在6:3:1的範圍內上下變化。各種產業機械裝置要求使用的傳動帶類型。

(1)橡膠和彈性體

V型帶最早為NR或NR/SBR的並用物。現今,已廣泛使用耐熱性、耐磨性、耐彎曲性和耐油性均優的CR。在未找到新的綜合物性更平衡的膠種之前,今後還將繼續保持這一趨勢。對於切割式V型帶和V型平板帶,將要擴大採用以短纖維補強的CR,通過傳動帶橫向短纖維定向補強,達到傳 動帶橫方向側壓性與縱方向彎曲性雙立的效果。對耐熱性有苛刻要求的傳動帶,將會有更多的HNBRV型平板帶出現。 齒型帶最初使用的CR,現在仍然是比較理想的材料,今後還將繼續廣泛用於一般產業的傳動上面。對於要求耐熱性和耐久性的齒型帶,要大量使用CSM、HNBR等特種耐熱、耐油橡膠。由於這類橡膠的性能優異,儘管價格十分昂貴,超出現有產品幾倍,但隨著汽車工業等的技術進步和環境的惡化,特別是HNBR將成為未來齒型帶的主導材對於小型、微型齒型帶來說,聚氨酯彈性體是最為理想的材料。特別是精密機械方面的齒型帶,已無其他材料可以代替,今後不論在品種規格上,還是在用途上,都將迅速擴大,發展前景極為寬廣。

平板帶原來為橡膠,隨著薄型平板帶的出現,聚氨酯和尼龍片材已成為重點開發方向。

(2)纖維骨架

能作了種種改進,因而已成為齒型帶的首選材料,V型帶的骨架決定著膠帶的強度和壽命。早期的補強層使用棉簾線,而後改用了強力人造絲線繩。由於有伸長大的缺點,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都普遍使用強度高、伸長小、耐熱和耐彎曲性好的聚酯線繩,80年代又出現了高定伸、低收縮的改性聚酯線繩,現已成為V型帶骨架材料的主流。對於要求高負荷傳動、耐衝擊性的變速帶和農機用的V型帶,有的己開始使用芳綸纖維。

齒型帶的補強層,人們曾長期使用鋼絲和聚酯而使其強度下降的問題,同時還有因其比重大而適於高速鏇轉傳動等現象,如今已被基本淘汰。使用聚酪簾線對於要求尺寸精度高的產品,由於存在伸縮問題,現也很少採用。目前認為最好的骨架材料是玻璃纖維,它能使嚙合傳動時的伸長小,而且具有適度的線膨脹係數,加之對彎曲疲勞等缺欠性得到廣泛使用。今後,強度更高、耐彎曲性更好的芳綸纖維將有可能部分取代玻璃纖維而擠進齒型帶最佳骨架材料行列。

(3)外包保護布

V型帶使用的外包保護布向來以棉帆布為主,至今依然保持這種狀態。對一部分要求更耐磨和耐彎曲性能更好的,也開始使用棉的混紡帆布,甚至是全合成纖維帆布。外包保護布未來將繼續保持這一趨勢。齒型帶為了保護齒部和芯線,主要是使用高強力型的合成纖維,通常以尼龍帆布為主,今後方向是進一步薄層化。

工藝設備趨向

多年來,傳動帶的生產工藝在世界各地一直沒有大的變化,不外煉膠、成型、硫化三大老的工藝。所不同的是,切割式三角帶取消了V型帶成型時的包布,並改為在硫化後切割,同時增加研磨工序。而對於齒型帶則是在帶齒形溝槽的模型上,先置入外包帆布,然後呈螺鏇狀纏上芯線,而後上覆橡膠片,連同模型一起送入硫化罐硫化。此時,利用橡膠在加熱中的塑性流動,從芯線的縫隙將帆布充入模齒內而形成帶齒,硫化後再從模型中取出成適當的寬度。

這種生產工藝,把傳動帶的製造過程人為地分割成好幾塊,無法聯結起來;加之傳動帶的品種規格太多,生產批量很小,產品變動頻繁,給工藝設備的連續化、自動化帶來了諸多困難,生產效率十分低下。當前國外的發展趨勢,一是努力研究實現工藝的連續化生產,提高設備自控水平,促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二是繼續擴大使用聚氨酯等液體彈性體,從根本上簡化工藝,縮短流程,改變傳統的橡膠工藝加工方式。現在,聚氨酯液相加工工藝在小型和微型帶中,已占據主導地位,前景十分樂觀。

還有,短纖維橡膠的混合也是當今世界傳動帶業界一大課題。如何使短纖維在橡膠中均勻分散,並解決由此而產生的膠料高粘度化,造成生產效率下降的現象,需要在混煉方法和控制方式有新的突破。另外,短纖維橡膠的纖維排列取向也是不可忽視的又一個問題,通常採用壓延機和壓出機定向供膠出片、按流動方向取片的方法,也並非最佳良策。無紡布、複合片材是今後開發的方向。

未來目標

縱觀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傳動帶的發展趨勢,隨著全球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迅猛發展,今後傳動帶的主流是向著小型化、精密化和高速化的方向發展。老式的平板帶將被日漸淘汰,新型的環形平板帶重新崛起;切割三角帶將取代大部分包布V型帶、同時代之而起的V型平板帶、多楔帶、齒型帶可能成為新的主流產品。

中國生產傳動帶的廠家十分雜亂,除200家國有、三資企業之外,還有1000餘家集體、私營和個體所有制企業,僅V型帶一種產品年產即達4億A米以上,在產量上雖已位居世界前列,而略具規模水平的不過十幾家。除少數引進技術設備和合資企業外,大多處於後進狀態,亟待改組、改造、改革。調整傳動帶行業結構,淘汰老舊產品,開發創新產品,迎頭趕上世界傳動帶先進技術水平,可說是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