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門自然村

弄門自然村

消歧義詞,一般指村莊名稱,這裡介紹有:1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2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3 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

基本信息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村情概況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弄門自然村引隸屬於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下城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孟定鎮西邊,距離下城村委會1.00公里,距離孟定鎮3.60公里。國土面積1.72平方公里,海拔498.00米,年平均氣溫21.0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291.05畝(其中:田291.05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26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6.37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6.00畝,其中養殖面積26.00畝。有橡膠、香蕉、西瓜等資源。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6戶,有鄉村人口315人,其中農業人口315人,勞動力1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橡膠、香蕉、西瓜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31%。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9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橡膠、香蕉、西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橡膠、香蕉、西瓜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1.05畝(其中:田291.05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26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6.37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6.00畝,其中養殖面積26.00畝。有橡膠、香蕉、西瓜等資源

農村經濟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有耕地291.05畝,其中人均耕地0.90畝;有林地2,265.00畝。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21.09%;畜牧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6.0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7頭,肉牛8頭);漁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1.28%;林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49.84%;第二、三產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17.25%;工資性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4.47%。農民人均純收入239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1.59%),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0人。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6.0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財務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66戶通自來水。有66戶通電,有6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0.91%和90.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移動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電話農戶數42戶(分別占總數的63.64%和63.6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6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7輛,機車5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1.0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1.0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2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橡膠、香蕉、西瓜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3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橡膠、香蕉、西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橡膠、香蕉、西瓜產業。

人口衛生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現有農戶66戶,共鄉村人口315人,其中男性156人,女性159人。其中農業人口315人,勞動力120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大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301人,漢族14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7.1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下城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孟定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3.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6人,其中小學生50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6.0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下城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2人。該村黨小組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小組;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民眾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的科學技術含量不高,導致生產技術滯後,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較低;2.衛生設施及醫護人員匱乏,大小病症均需到鎮衛生院就醫,既誤時又費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在穩固橡膠產業的前提下發展養殖業;2.利用本村山清水秀、具有濃厚傣家風情的地理優勢發展旅遊業。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村情概況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弄門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弄璋鎮西南邊,距離新府村委會2.00公里,距離鎮4.1公里。國土面積0.82平方公里,海拔800.00米,年平均氣溫19.30℃,年降水量2,600.00毫米,適宜種植華桃樹等農作物。有耕地511.00畝,其中人均耕地2.10畝;有林地724.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8戶,有鄉村人口278人,其中農業人口278人,勞動力15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4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11.00畝(其中:水田511.00畝),人均耕地2.10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724.00畝,主要種植咖啡、棲楠樺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58戶通自來水,有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戶。該村到鎮道路為盈章路(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1輛,拖拉機37輛,機車38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11.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1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3.0萬元,占總收入的63.2%;畜牧業收入46.0萬元,占總收入的28.2%(其中出欄肉豬351頭,肉牛9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0.6%;第二、三產業收入6.0萬元,占總收入的3.7%;工資性收入12.0萬元;其它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4.3%。農民人均純收入434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人,在省內務工9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水稻、馬鈴薯、蔬菜種植和豬、牛、鴨養殖,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甘蔗、水稻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3.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7.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水稻、馬鈴薯、蔬菜種植和豬、牛、鴨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水稻、馬鈴薯、蔬菜種植和豬、牛、鴨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現有農戶58戶,共鄉村人口278人,其中男性133人,女性145人。其中農業人口278人,勞動力159人。該村是一個純傣族寨子,村民全部為傣族。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7人,參合率92.4%;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中心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賀介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弄璋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7.2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9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11.0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清理、制度公開、重大事件辦理結果公示。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2人。青年組織1個,婦女組織1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內基礎設施薄弱,特色產業發展不具規模。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結合新農村建設,改善村內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甘蔗、水稻、馬鈴薯種植和牛、豬、鴨養殖及紅土曬煙產業

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

村情概況

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

弄門自然村隸屬於遮放鎮戶拉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遮放鎮南邊,距離村委會1.7公里,距離遮放鎮13公里。國土面積.64平方公里,海拔1160米,年平均氣溫19.8℃,年降水量1300-1653毫米,適宜種植糧蔗等農作物。有耕地852.5畝,其中人均耕地2.36畝;有林地6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8戶,有鄉村人口360人,其中農業人口360人,勞動力24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02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9.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4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6.9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5.67萬元,占總收入的56.52%;畜牧業收入31.3萬元,占總收入的16.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7頭,肉牛12頭);漁業收入6.65萬元,占總收入的3.55%;林業收入6.52萬元,占總收入的3.48%;第二、三產業收入35.16萬元,占總收入的18.81%;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6%。農民人均純收入304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2.86%),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2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52.5畝(其中:田785.3畝,地67.2畝),人均耕地2.36畝,主要種植糧蔗等作物;擁有林地6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主要種植橡膠、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畝,其中養殖面積15畝。

基礎設施

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78戶通自來水,有7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戶(分別占總數的89.7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40輛,機車75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85.3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85.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8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3.0萬元,占總收入的63.2%;畜牧業收入46.0萬元,占總收入的28.2%(其中出欄肉豬351頭,肉牛9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0.6%;第二、三產業收入6.0萬元,占總收入的3.7%;工資性收入12.0萬元;其它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4.3%。農民人均純收入434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人,在省內務工9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8.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5.6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水稻、玉米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水稻、玉米橡膠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8戶,共鄉村人口365人,其中男性180人,女性185人。其中農業人口365人,勞動力245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35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5人(,參合率86.30%。享受低保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戶拉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遮放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7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

村務公開

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雲南省潞西市遮放鎮戶拉村弄門自然村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47.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年末集體總收入0.25萬元,有固定資產0.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43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團員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飲水困難;2、河堤決口水災嚴重;3、村內道路、沼氣、公房建設困難;4、田間道路、排水灌溉溝建設困難、建橋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產業以甘蔗為主,以優水稻、西瓜、橡膠、玉米為輔。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新民自然村
林家自然村
永興自然村
甲寅自然村
余灣自然村
雲合自然村
蚌扎自然村
野雞田自然村
芒帕自然村
劉家村自然村
桃源自然村
曼谷河自然村
拉垮自然村
梨園自然村
榿木寨自然村
幫漢自然村
花家自然村
板場自然村
銀河自然村
海樂自然村
下寨自然村
沙阿甲自然村
小水井自然村
茅草壩自然村
馬碧自然村
拉卡自然村
河口自然村
川達自然村
馬栗樹自然村
勐廣自然村
東扁自然村
電塘自然村
莊子自然村
上槽子自然村
田尾自然村
下綺羅自然村
來美抗自然村
那賀自然村
景河底自然村
馬店自然村
紫膠自然村
華嚴自然村
馬山自然村
倉上自然村
曼巴自然村
安慶自然村
安石自然村
秀山自然村
西城尾自然村
馬槽自然村
農莊自然村
春天自然村
墳箐自然村
文閣自然村
乾河溝自然村
面甸自然村
大廟自然村
掛燈自然村
衛星自然村
先鋒自然村
水源自然村
完美自然村
穀米洛自然村
大龍瑤寨自然村
老河田自然村
保和自然村
馬家田自然村
金馬自然村
波羅自然村
中平自然村
花山自然村
仁和自然村
糯乾自然村
太平寺自然村
會龍自然村
跌水河自然村
張家寨自然村
肖切自然村
益澗自然村
弄萊自然村
丫口自然村
攀枝花樹自然村
木槐自然村
中綺羅自然村
大樓子自然村
馬力坡自然村
三聯自然村
還山自然村
弄門自然村
外紅木自然村
南安建自然村
以紅木自然村
臘寨自然村
劉營自然村
芒蚌自然村
牛碑自然村
白家莊自然村
角盈自然村
沙子壩自然村
陶家園自然村
芒端自然村
天那自然村
壩子自然村
朝陽自然村
小寨自然村
龍潭自然村
河南自然村
馬乾自然村
大田自然村
營盤自然村
黑龍潭自然村
響水自然村
大寨自然村
土橋自然村
花園自然村
芒遷自然村
羅那自然村
崇崗自然村
新田自然村
河邊自然村
三洞橋自然村
太陽自然村
石筍自然村
路邊自然村
向陽自然村
茶園自然村
馬鞍山自然村
田頭自然村
桂花自然村
滴水自然村
梨樹自然村
半坡自然村
以其自然村
交通自然村
涼水箐自然村
青松自然村
桃樹自然村
永新自然村
坡頭自然村
熱水自然村
明山自然村
壯家自然村
桃子自然村
紅光自然村
瓦窯自然村
馬路自然村
東坡自然村
黃龍自然村
山西自然村
山林自然村
南陽自然村
上院自然村
沙河自然村
鳳鳴自然村
小城自然村
舊城自然村
鹽井自然村
沿河自然村
健康自然村
吳家自然村
街上自然村
沙梨自然村
水塘自然村
文華自然村
小安自然村
打連自然村
巴登自然村
石牛自然村
托底自然村
龍井自然村
新店自然村
新華自然村
鶴中自然村
碾子房自然村
煤廠自然村
董寨自然村
高橋自然村
阿郎自然村
莫約自然村
棉花自然村
石寨自然村
邦良自然村
西街自然村
三家自然村
草場自然村
鳳陽自然村
石台自然村
大建自然村
新城自然村
水頭自然村
谷地自然村
壩心自然村
大腳自然村
太平山自然村
下院自然村
四家自然村
平圩自然村
陸良自然村
南朗自然村
馬場自然村
羊圈自然村
紅土自然村
楚雄自然村
湖邊自然村
白利自然村
鳳凰山自然村
高坡自然村
吉安自然村
普者黑自然村
對門自然村
平坦自然村
豬場自然村
小河箐自然村
共和自然村
大海子自然村
石洞自然村
鹽水自然村
東溝自然村
農場自然村
木場自然村
外堂自然村
芒娥自然村
芒波自然村
東湖自然村
老張坡自然村
向東自然村
東營自然村
老馬寨自然村
石板寨自然村
碾得自然村
平地自然村
小樓自然村
鍋底自然村
飲水自然村
阿洛自然村
南瓜自然村
龍里自然村
降香樹自然村
新安自然村
古城自然村
普樂自然村
巴豆自然村
樹皮自然村
板橋自然村
樹林自然村
雨波自然村
曼朵自然村
吉陽自然村
壩恩自然村
糯博自然村
上溝自然村
一碗水自然村
碗廠自然村
新寨自然村
廟坡自然村
曼顏自然村
八大河自然村
瑪地自然村
南東自然村
明子山自然村
沙子坡自然村
黃竹場自然村
關寨自然村
上村自然村
來向自然村
紅木林自然村
何灣自然村
布西林自然村
尖角地自然村
蕨壩自然村
豹子坡自然村
天王廟自然村
姐列自然村
箐口自然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