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西村

璋西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轄弄門、幕轟、幕少、璋西、老弄坎、新弄坎等6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8.9平方公里,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璋西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地處太平鎮南邊,距太平鎮政府所在地2.3公里,到太平鎮道路為土路面,交通方便,距縣城平原15公里。東鄰大盈江,南鄰黃龍村,西鄰龍盆村,北鄰太平街。轄弄門、幕轟、幕少、璋西、老弄坎、新弄坎等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69戶,有鄉村人口1722人,其中農業人口1719人,勞動力12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23人。
全村國土面積8.9平方公里,海拔807米,年平均氣溫19.4 ℃,年降水量2329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763.19畝,人均耕地2.2畝,林地182.4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0.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人文地理

璋西行政村隸屬盈江縣太平鎮,地處太平鎮南邊,轄7個自然村。璋西為傣語。意為大象看日出的地方。原屬崗隆鄉璋西村;1984年分出建鄉;1988年撤區建鄉,建制為璋西行政村。
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混居地,傣族在每年清明節過後的第七天,就開始舉辦為期三至七天的規模盛大的“潑水節”。在節日裡,他們豎起賞劍,穿著民族盛裝,跳起優美的嘎秧,用聖潔的清泉相互潑灑,以表示對對方美好的祝福。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763.19畝(其中:水田3664.19畝,旱地99畝),人均耕地2.14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82.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2.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堅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40畝,養殖面積189.8畝,其他面積906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水、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84戶飲用自來水,有38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4戶,安裝有線電視戶數3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78戶。
該村到太平鎮道路及進村道路均為土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3輛,農用車2輛,拖拉機181輛,機車3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64.19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到2008年底,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1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66萬元,占總收入的73.1%;畜牧業收入190萬元,占總收入的20.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62頭,肉牛65頭,畜禽10735隻);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1%;第二、三產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5.6%;工資性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358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人,其中: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17人。

人口衛生

到2008年底,該村現有農戶384戶,共鄉村人口1760人,其中男性874人,女性886人。其中農業人口1756人,勞動力113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35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755人,漢族5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87,參合率84.5%,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太平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太平鎮衛生院2.3公里。該村無公廁,人畜混居的農戶38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264平方米,到2008年底,擁有教師18人,在校學生140人,距離太平鎮中學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0人,其中小學生140人,中學生8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4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53人,少數民族黨員53人,其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9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共有團員3人。

新農村建設

近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

發展重點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村級道路,改善基礎設施,解決村委會辦公場所。
發展思路及重點: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重點發展馬鈴薯、甘蔗、優質稻等產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