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樓梯草

廬山樓梯草

廬山樓梯草(學名:Elatostema stewardii)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莖斜生,無毛。葉互生,呈斜長橢圓形或斜倒卵狀長橢圓形,不對稱。花單性,雌雄異株,簇生,呈頭狀,雄花花序有柄,雌花花序無柄。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華東及華中等地,生長於海拔580米至1,4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谷溝邊或林下陰濕的地方。

基本信息

名稱

廬山樓梯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接骨草、白龍骨、冷坑青、冷坑蘭(浙江),娛蚣七(湖北),枵棗七(陝西)

基本資料

學名: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 英文名:Lushan Stairweed 科名:蕁麻科 Urticaceae

特徵描述

廬山樓梯草廬山樓梯草

多年生草本。莖高24-40厘米,不分枝,無毛或近無毛,常具球形或卵球形珠芽。葉具短柄;葉片草質或薄紙質,斜橢圓狀倒卵形、斜橢圓形或斜長圓形,長7-12.5厘米,寬2.8-4.5厘米,頂端驟尖,基部在狹側楔形或鈍,在寬側耳形或圓形,邊緣下部全緣,其上有牙齒,無毛或上面散生短硬毛,鍾乳體明顯,密,長0.1-0.4毫米,葉脈羽狀,側脈在狹側4-6條,在寬側5-7條;葉柄長l-4毫米,無毛;托葉狹三角形或鑽形,長約4毫米,無毛。花序雌雄異株,單生葉腋。雄花序具短梗,直徑7-10毫米;花序梗長1.5-3毫米;花序托小;苞片6,外方2枚較大,寬卵形,長2毫米,寬3毫米,頂端有長角狀突起,其他苞片較小,頂端有短突起;小苞片膜質,寬條形至狹條形,長2-3毫米,有疏睫毛。雄花:花被片5,橢圓形,長約1.8毫米,下部合生,外面頂端之下有短角狀突起,有短睫毛;雄蕊5;退化雌蕊極小。雌花序無梗;花序托近長方形,長約3毫米;苞片多數,三角形,長約0.5毫米,密被短柔毛,較大的具角狀突起;小苞片密集,匙形或狹倒披針形,長0.5-0.8毫米,邊緣上部密被短柔毛。瘦果卵球形,長約0.6毫米,縱肋不明顯。花期7-9月。

產地生境

廬山樓梯草廬山樓梯草

產湖南西北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佛坪、洋縣)、河南東南部(商城)。生於山谷溝邊或林下,海拔580-1 400米。模式標本采自江西廬山。

產蘇南,通常少見,生於山野溪邊或石縫陰濕處;分布於貴州、江西、浙江和安徽等省。

植物無性繁殖的方式很多,以珠芽進行無性繁殖是其中之一。這株植物葉腋生出珠芽,珠芽落地又能長出新的植株。

廬山樓梯草分布於華東、華中諸省,常生長於林邊、溪邊陰濕處。由於珠芽繁殖的特殊性,值得植物愛好者觀察研究。

藥用價值

【別名】接骨草、白龍骨

【來源】蕁麻科廬山樓梯草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安徽、江西、貴州。

【性味歸經】淡,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解毒,止咳。主治挫傷,扭傷,骨折,流行性腮腺炎,閉經,肺結核發熱,咳嗽。

【用法用量】 1~2兩,外用鮮全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繁殖栽培

扦插繁殖,春秋兩季進行。杭州地區5~6月扦插,10~15天生根,平均生根率75%。第二年春季可出圃。栽培時適當遮蔭,避免陽光直曬。夏季及時澆水。

園林用途

終年常綠,極耐陰濕。布置岩石園、溪邊、岸邊、池塘邊陰濕處,片植於林下、高大建築物陰面,是極好的耐陰濕觀葉地被植物。

廬山樓梯草在種植2年後景觀效果非常好,形成緻密的一層。推薦配置方式:黃連木∕厚皮香∕八仙花∕廬山樓梯草;浙江楠∕臘梅∕湖北十大功勞∕廬山樓梯草。園林套用參考種植密度6株×6株∕㎡。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根:用於骨折。莖葉:用於咳嗽。全草:淡,溫。活血祛瘀,消腫解毒,止咳。

性味淡,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解毒,止咳。主治挫傷,扭傷,骨折,流行性腮腺炎,閉經,肺結核發熱,咳嗽。

用法用量1~2兩,外用鮮全草搗爛敷患處。廬山樓梯草可採用有性和無性繁殖方法。有性繁殖一般採用播種繁殖,廬山樓梯草種子9月下旬成熟,即可採集,次年3月下旬播種。無性繁殖多以葉腋生出珠芽,珠芽落地又能長出新的植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